中國古詩詞所用文字雖然精煉簡潔,卻讓讀過的人不僅像看到一幅寫意深遠的畫卷,而且像身臨其境般聆聽到自然樂章。往往能將你的奇思,聽覺,視覺,嗅覺在一首短短的詩詞中統統打通和喚醒。如錢鍾書李先生所言:「顏色似乎有了溫度,聲音似乎有了形象,冷暖也有了各自的分量。」尤其是標題中韋應物的那句:「古刀幽磐初相觸,千珠貫斷落寒玉」。令人眼前浮現出兩件上古神秘的器物初次一觸,這碰觸聲換出我們腦海中幽長而激越的音律。
了解和喜歡詩詞的人都有一個共識,中國古詩詞中從不缺少畫面感,比如蘇軾有一句寫道:「小星鬧若沸」,短短五個字一下在你腦海中勾勒出漫天的星鬥一明一暗閃閃爍爍的情景。只可惜現在的孩子們再也難得見到繁星滿天的夜晚了。還有一首詩範大成的《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多麼靈動而富有詩情畫意啊,一個鬧字緊接著一個醉一個酣,還有比這更能從這種擬人的詩詞中感受美不勝收的無聲韻味嗎?哪怕不懂詩詞的人也能在眼前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寫意畫。
如果說詩畫不分家,其實,有些詩詞還可以做了文字的調音師,讓再來看這幾句形容聲音的。最有名的恐怕還是白居易那幾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令人在柔腸百轉中回味無限。愛恨離愁皆在這二十八個之中被揉碎被傾訴。從這樣的文字中你不難感受到字裡行間縈繞不絕的環繞立體聲。直如莎士比亞劇中的盲人所言:「讓我用觸覺瞧見你。」
還有一些詩詞不僅如一幅畫,而且還是一幅顏色絢爛的水彩畫。我們來看下面這句:「避人幽鳥聲如剪,隔岸奇花色慾燃。」這短短的幾個字,已然讓讀者穿越叢山茂林來到了深谷幽澗,仿佛進入一個樹葉,盤卷的花徑,懸空的簌葉構成的世外桃源,一場思維上的探幽和心靈上的洗禮。這裡還要提到白居易的那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樣旖旎多彩的江南,讓你「能不憶江南」嗎?不但觸動了你的記憶,同時又為你推開了視覺的窗扇。所以說,中國的古詩詞以一種無與倫比的手法映照出我們這個民族特有的審美,平和的內心蘊涵了浩瀚的精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