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5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盧向陽)易躍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技術高超的醫生,救死扶傷。從大學,到研究生,還獲得了到美國讀博的機會。臨行前卻被查出患癌,開始與病魔鬥爭。令人悲痛的是,2019年5月14日,年僅31歲的她離開了人世。
「她原本想為醫學奉獻一生, 如今只能奉獻一身。」易躍離開後,家長眼含著淚水,依照孩子的遺願,捐獻了眼角膜和遺體,湖南省紅十字會等單位連夜參與了遺體和角膜接收工作。
易躍為圖中左二
不能實現醫學救人,那就獻出自己的身體
5月14日晚,寧鄉市中醫院的病房裡,易躍的情況不太好,家人陪伴在這裡。
時針慢慢轉到22時,她的呼吸逐漸微弱,最後停止。感覺到孩子的身體慢慢冰冷,雖然早有了心理準備,家人還是悲痛難抑。
易躍的爸爸媽媽強打精神,他們還有事情要做,那就是幫女兒完成遺願—捐獻出眼角膜和遺體。
接到易躍家人的電話後,由湖南省紅十字會,愛爾眼科,寧鄉市紅十字會,湘雅醫學院,湖師大醫學院組成的遺體捐獻接收隊伍,趕到寧鄉市中醫院,在凌晨共同見證這一個心懷大愛的壯舉。
易躍的父親說,自己本來是很反對女兒捐獻器官和遺體的,但是孩子從小的心願就是學醫,如今離世不能再以醫學救人,就想捐出自己的身體,哪怕是供給醫學教學和研究用,也算是最後一點奉獻。
從小成就優異,醫生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易躍是寧鄉市人,從小成績優異,在上高中的時候,她提出學醫,家人表示非常支持。
2016年,易躍從大連醫科大學碩士畢業;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她獲得了到日本留學一年的機會。學成歸國後,易躍決定繼續求學,拿到了前往美國攻讀博士的「PASS「卡。
可就在易躍準備前往美國的前夕,她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進行檢查。癌症!2017年10月,這個一心撲在學業,甚至沒有結婚的女孩,竟然患上了一種女性特有的癌症。
美國深造計劃只能戛然而止,易躍開始與病魔鬥爭。她心態很好,心中一直堅定自己的初心——將一生奉獻給醫學事業,這成為激勵她積極與病魔抗爭的強大動力。
可惜,經過2年的抗癌鬥爭,易躍的病情仍日漸嚴重。她有些遺憾,還沒有完成醫學生的使命就離開,也遺憾學校和父母對自己的教育未能用在實處。於是,她在家人的極力反對下簽署了遺體捐獻協議書,要為自己熱愛的醫學事業獻出自己最後的所有。
「她說,在中國如果沒有人捐獻遺體捐獻器官的話,有些醫學實驗是無法完成的,一些醫學瓶頸就無法突破。」易躍的哥哥說,妹妹生前學的就是解剖學,她深知國內解剖學的現狀,在自己想為醫學奉獻一生的願望無法實現時,只能把自己僅有的「一身「悉數獻給醫學事業。
告別:她樹立了一座豐碑
遺體告別會中,易躍被這樣介紹:「她短短的一生,接受了非常良好的教育,也得到了她的親人,師長,同學朋友的關係和支持,她還沒來得及回報這個社會,所以她要把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出來回報社會」。
現場的所有人在聽聞易躍的感人事跡以後,深深地鞠了三個躬。隨後,在家屬的目送中,易躍遺體被護送上車,被送往醫學院。
易躍的書房裡,還整整齊齊地放著很多醫學書籍,她的柜子裡,堆著20多張榮譽證書和獎狀,這都是她曾經努力的見證。 這個女孩,生前受家庭和母校影響,誓要回報社會;病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籤下遺體捐獻協議書;死後捐其一身,甘為醫學發展路上的鋪路石。
這是是一種大愛的壯舉。中國的醫學一定不會辜負這些甘於奉獻的人。易躍身為當代醫學生的楷模,樹立了一座精神豐碑。
[責編: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