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學博士畢業發現:自己暈血,從此一蹶不振在家待業十幾年

2021-01-19 孟大夫子


學以致用,這是儒家至聖孔子提出的教學理念,勤學苦讀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於實際,但是一個通過十年寒窗苦讀的高材生卻無法將自己的專業學以致用,再次回到學校學習躲避工作壓力,他就是學醫的博士張進生。可能是中國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將學子的思想固有化,重點培養理論缺乏實際經驗,導致從業艱難。博士高材生張進生最終淪落到依靠低保生活的地步。

勤學苦讀

張進生的家庭很是普通,父母都是農民。就是這樣的農村家庭,對子女寄予的期望更大。即使家境不佳,父母也省吃儉用供張進生讀書。他從小便看到了父母的艱辛,為了改變命運,自幼便發奮讀書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一直都是真理,張進生也深信不疑,唯有讀書才能為他的人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平時的學習他一直都很勤奮,張進生自小成績就很優異,老師時常誇獎他,也對他關照有加。


父母都是農民,在學習方面也沒有幫助他的能力,在學習方面他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不懂得地方就努力鑽研,問問同學老師,通過數年間的勤奮學習張進生以優異的成績成功考入湖南醫科大學。那個時代,農村裡培養出來一位大學生,是四村八鄰的大喜事,也為父母足足爭了一口氣。

暈血的醫科生

考上醫科大學的張進生當然是選擇了醫學專業,醫生這個職業不僅工作穩定,還可以救死扶傷,受人尊敬。但是農村家庭繼續供養一名大學生,也是較為困難的。張進生在校學習期間,還是一如既往的學習,從來沒有放鬆過。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系裡辦法的獎學金常被他包攬了,減輕父母壓力,分擔家庭重擔。

由於成績優異,臨近畢業之際,學校為他安排了較好的工作,將他分配到天津的一家醫院工作。一畢業就分配到這麼好的單位工作,此後的張進生肯定會前途無量。


不曾想,學醫的醫科生卻會暈血。正式上班後,張進生發現自己害怕見到血,不論怎麼努力都克服不了這個問題。本來在校期間張進生的實際操作水平都很優秀,但是學校內組織的解剖實驗並不真實。讓張進生一直沒發現自身存在的職業問題。始終暈血,這就意味著他無法為病人開刀做手術。即使工作多年,依舊是一名普通的住院醫師。

逃避現實

張進生從小就以努力學習為目標,從小到大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面,童年時期就很少和小夥伴玩耍。上了大學更是缺少人際交往,因此在醫院工作多年,同事間關係淡漠,十分疏遠。

雖然學習能力強,但是情商方面卻很低。張進生在醫院工作多年沒有交好的同事,也不會人情世故往來,漸漸地同事領導都不太喜歡他。不僅和工作環境格格不入,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很渺茫,在醫院的工作讓他很是壓抑。


一直學習優異,被老師誇獎的高材生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情況,為了躲避現實張進生決定考研。除了上班,他就是一個人待在宿舍裡看書,埋頭備戰考研。智商高的人學習能力就是強,工作學習兩不誤的情況下,張進生成功的考進了北大。如願成為名牌大學研究生。

話說研究生學歷畢業後找工作應該很好找,更何況他是北大的研究生。在北京隨隨便便應聘一個崗位實習期間工資也不算低了。但是張進生不這樣想,也許是之前的工作經歷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他不想工作,而是選擇繼續讀博士。

成績優異的他通過一番努力順利的爭取到了留在北大繼續讀醫學博士的機會,讀博士更是人生的新曆程,成功的人生,廣闊的前景似乎就在前方等待著他。


患病

博士的學習難度更大,但是張進生依舊刻苦學習,憑藉著優異的成績,他收到了一份來自英國皇家醫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被這樣的學校錄取,足以證明他的優秀。拿到英國皇家學院的offer,張進生就開始準備行程,但是出國留學並沒有那麼容易。

除了上學的學費,日常生活費用,還必須繳納保證金,而張進生需要繳納高達20萬的保證金。這筆錢對於張進生來說很難湊齊,父母的生活壓力很大,並沒有太多富餘,自己如果真的去留學,花費更多。經過深思熟慮後,張進生還是放棄了這個機會。

就這樣白白喪失了出國留學的機會張進生的心理壓力巨大,隨後也放棄了繼續學習的計劃,決定步入職場。在他看來,他自己的高學歷能夠輕鬆的為他找到一份輕鬆穩定的工作。但是經過不斷的投簡歷、面試卻沒有一家公司聘用他。讓他不得不放低姿態,重新尋找可能的就業機會。在煩惱苦悶中,張進生的精神逐漸崩潰,最終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


由於他暈血的毛病,他最終找到了一份醫院的工作,但是工資水平卻很低,只有1000元一個月。張進生在北大讀博期間的工資一個月就有5000元,而現在的工資水平只有之前的1/5。一個博士生的工資只有1000元!這樣的社會現實張進生更加無法接受。

不過,慶幸的是張進生在這裡遇到了喜歡的人。在接觸一段時間後,兩個人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張進生的女朋友非常善解人意,不僅鼓勵他繼續前進,還時常開導他的情緒,幫助他從悲觀情緒中走出來。但是不論女友如何努力,張進生始終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停滯不前,甚至在女朋友指出他的缺點時,動手打了她,這樣的暴力舉動,不論哪位女生都會傷心絕望吧。

回到家鄉

最終兩人還是分手了。分手後的張進生再次受到打擊,一蹶不振,辭職回到了家鄉。這時的他已經34歲了,高學歷的他回到家鄉,難免親戚對他指指點點,說些閒言碎語。漸漸地張進生更加自閉了。


回家後,張進生也曾找過幾份工作,但都做不長久,此時他自畢業已經待業十幾年了。他總是融入不了自己的工作環境,他和同事的溝通能力太差,顯得與整個世界格格不入,長久以往越發的自閉。

後來因為精神狀況實在太差,已經無法工作,為了維持他的正常生活,當地政府為他申請了低保,拿著一個月幾百塊錢過生活。高學歷的博士生最終淪落到依靠低保度日的情況,不禁讓人唏噓。

所以說紙上談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與實踐還是要相互結合,這樣才能學以致用,不會白白辜負多年的努力學習。

相關焦點

  • 泉州:男子電氣專業研究生畢業,待業在家竟琢磨起這事……
    電氣專業研究生畢業的黃某待業在家因為興趣從網上買入大量的零件、材料依照圖紙和教程製造起槍枝彈藥因為經常鑽孔敲打噪音擾民黃某被鄰居舉報豐澤後渚邊防派出所民警借用入戶開展二維碼宣傳工作的名義在黃某家將其抓獲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今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項目,一畢業就籤下了年薪201萬的offer。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 醫學博士吃低保,而她被質疑卻受行業恩寵,專業選對才有好工作
    事業單位下崗的不多,何況還是一名醫學博士,而且還是北大畢業的。但結果就像媒體說的淪為「低保戶」,如今現狀讓人唏噓不已。前幾天高考文科成績第四名的她選擇了考古專業,當外界質疑沒「錢」途的時候,全國多家考古研究所贈來禮品以資鼓勵和祝福,或許不算是提前錄用的預定,但差不多是提前留個「香火情」了。
  • 在家閒了半年後,我最終選擇博士退學……
    入學以後,我才真正發現了課題組的真實情況。1. 延畢問題課題組這幾年的博士文章被壓著不讓發,學生到畢業年限因為沒文章所以只好延畢。好多師兄給他發了好多篇文章,都在他手裡一兩年了也沒改完,一直說他寫得不好,改起來費時間,現在沒空云云。
  • 正是項羽的「破釜沉舟」,才使得秦軍從此一蹶不振
    人有時候就需要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大,不要總是給自己留退路,有時候沒有退路才是最好的退路,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即使一敗塗地,也無怨無悔。說起破釜沉舟,那就順便跟大家講講這個成語的由來吧。事情要公元前208年開始說起,當時項羽率領的軍隊和秦軍在巨鹿開戰,隨後項羽就命令兩萬兵馬渡過漳水,突襲秦軍的陣營。首戰大獲全勝,但是這也造成了項羽的部隊損失慘重 ,糧草不足。隨後,項羽就當著所有士兵的面,把碗都給摔了,營房都給燒了,甚至連將士們渡河的船都給鑿穿沉到了水底,只給士兵發放了三天的乾糧。
  • 她是北大「校花」,以藝術生身份進入北大,嫁給導師後如今正廳級
    對於成功人士,作為普通人一定是既羨慕又嫉妒的,只是在看到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後故事後,很多人會暗暗乍舌,因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具備超前的意識、獨到的眼光及辛勤的付出與努力,不過有些人成功較早,所以會引來一些非議或質疑,29歲成為名校畢業的博士的王延軼就是其中之一
  • 汶川地震時的「範跑跑」,北大畢業卻無人敢用,現成無業游民
    老師跑了以後,搬上了十幾名學生隨後才反應過來,陸續來到操場,由此範美忠落下了一個範跑跑的名聲,如今12年過去了,曾經的範跑跑現在又在做什麼?1973年,範美忠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的一個邊遠村落裡,1989年範美忠進入隆昌二中學習,中學時方面中幾乎都是全校前三的學生,學習成績優秀,但是其個性張揚,思想無邊無際,經常性的崇尚所謂的自由。
  • 肖清和:北大哲學博士論文後記
    作者:肖清和(北大哲學博士),來源:許紀霖的博客作者簡介:肖清和,1980年出生,安徽潛山人,現任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1999年,考上了北京大學哲學系,2003年,以優異成績免試攻讀該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碩士研究生轉為博士研究生,2006年,獲得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的資格,2009年分別獲得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鄭吉順:守在合肥抗疫最前線的感染科醫學博士
    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鄭吉順是一位醫學博士,從醫20餘年,致力於感染病學及消化道系統疾病的診治,2020年初成為合肥市第二批名醫工作室領銜人。自去年12月發現不明原因肺炎來,鄭吉順就高度關注,密切跟蹤。
  • 名校畢業,也能混得很慘,現狀讓人落淚,個人性格是主要原因
    北大,範跑跑,張進生張進生,18先考入湖南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後來在醫院覺得沒前途,就辭職再次高考,考入了北京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本科畢業後又考取北京大學內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是百分百的北大本碩博。後來博士沒畢業,不顧有北大碩士畢業證,然後就回家失業了,現在還在家吃低保。
  • "北大博士"廣州開店算命 無營業執照冠虛假頭銜
    廣州天河南人來人往的地方日前新開了一家小店,一位自稱精通周易、能夠預測未來的「北大博士」大張旗鼓地做起了「算命先生」。記者接報後前往算命店一探,發現這裡無營業執照,這位「算命博士」的諸多頭銜也是子虛烏有。   記者昨日來到這家小店,在3平方米不到的小店擺滿了八卦等與風水算命有關的物品,身著花衣、戴著眼鏡的店主一邊抽菸一邊在電腦前上QQ。
  • 北大醫院教授熊卓為之死(二)
    「非法行醫」說(本刊記者)陳虹偉 (本刊見習記者)莫靜清/文2006年1月31日,時年49歲的北大醫學教授熊卓為死在了自己供職醫院的手術臺上。該司法鑑定結論稱,北大醫院醫療過失造成熊卓為死亡,兩者之間存在因果關聯。北大醫院存在的醫療過失表現為:北大醫院對被手術前的熊卓為採取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存在質疑;同時對圍手術期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認識不足,存在監測、預防及治療方面的缺陷,未能及早發現深靜脈血栓形成;在出現肺動脈栓塞時,亦未能及時發現並有效處理、致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同時搶救過程中出現心臟和肝臟破裂。
  • 千秋一脈,四海文心: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編者按 今年 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年 憶往昔崢嶸歲月 繼承先賢風骨 綿延家國情懷
  • 2020版北大學霸上線!
    2020年,高冠英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轉博考試,成為了北京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在北醫這個廣闊的舞臺上,他砥礪前行,踐行著醫者仁心的職責和擔當。之後,在奮戰在武漢前線的醫學前輩們的精神鼓舞下,他又投身於外科急診一線工作,在救死扶傷的崗位上繼續拼搏奮戰,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在醫務工作中,高冠英善於發現並總結困擾患者的臨床問題,並提出解決的方案,他致力於使患者早期得到診治,延緩病情進展,降低醫療成本的同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博士畢業正常年齡是多大,讀這麼多年書到底值不值?
    現在很多人讀博士的目的就是想拿到一個博士文憑,這樣就可以在社會上找一份不錯的工作,以後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每年大學畢業生800萬左右,面臨著很大的就業壓力,為了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優勢,一部分人不得不考研、考博提升自己的學歷。
  • 畢業之後,工作一年 後辭職在家,窩囊了一年多,是不是要廢了!
    我現在感觸很深啊.......畢業幾年了,後面去了家4s店上班,不久辭掉了,然後就一直待業到現在。在家時間越久,就越是煩,現在我每天就呆在自己的小房間裡上網玩遊戲感覺好墮落呀!今晚老爸敲門進來和我聊天,說看到我這樣做他心理壓力特別大,我也想出去找工作,但是家裡呆久了,就怕到外面去接觸別人。網上求職接到面試電話一開始有點激情,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我就越來越害怕去面試。
  • 「博士天團」雲端義診,淄博市中心醫院這樣「暖」
    1月13日,「博士天團」雲端大型義診活動在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區培訓中心舉行,本次義診上線31位博士,到場26位博士,當天接診300餘名。各科室博士醫師們通過淄博市中心醫院「掌上醫院」的網絡平臺,根據圖片及病人描述對病情進行線上問診,從而為病患們送去醫療溫暖。截至2020年12月,淄博市中心醫院的在院博士數量突破百人。此次活動由醫院方發出活動倡議,博士們主動報名參加。
  • 延期畢業研究生MMPI測驗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某高校醫學專業2011-2013年入學研究生共1750人,於原培養計劃預計畢業時間前夕進行電腦版MMPI測驗。測試時,所有研究生都知道自己是否如期畢業,共有344人(碩士266人、博士78人)延期畢業,1406人(碩士1082人,博士324人)如期畢業。剔除無效問卷(答案不完整、全答「是」或「否」),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720份。
  • 北大數學系「兩大才子」,留學後留在美國,他們的話值得深思
    北大,是國內首屈一指的知名學府。北大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出諸多棟梁之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北大相當於一個「人才的搖籃」,能夠考入北大的,不管是高考考進去的還是考研考進去的,他們都是天之驕子。你如果不出論文,你就會如何如何,就算你自己無視這些東西,但你身邊的人會答應嗎?在這邊(美國)就沒這個問題。而數學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最純淨的。」張益唐曾經這樣說。張益唐曾被稱為數學界的「掃地僧」。我們知道,在武俠小說中,「掃地僧」並非單純的「清潔工」,而是「功力深厚」的代名詞。張益唐擁有如此雅稱,也是因為他在數學領域「功力深厚」。
  • 【潛山名人】老家潛山槎水肖衝的北大博士肖清和自傳
    班主任擔心我可能考不上北大,太可惜了。 不過,上天眷顧可憐人。我竟然被北大錄取了。後來,我才知道,我是北大在安徽招的23個文科學生裡的最後一個。我還從別人那裡知道,我們縣重點中學有個復讀的學生分數比我還高,但沒有被北大錄取。我是打心眼裡感謝那一年北大在安徽的招生老師。是這位老師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我考上北大的消息傳到了小山村。村裡人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