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s學殿時隔半年再發力之——撲克佔卜入門攻略
最近把一些陳年舊坑都清掉了,雲落我並沒有吸取教訓的依舊死性不改的沉迷於挖坑,這不,又要開撲克佔卜的坑了。
撲克佔卜入門教程,從菜雞到發哥
針對中文網絡目前的撲克佔卜認知不足,以及對於世界目前的撲克佔卜發展的不了解,決定寫一篇專門面向——想學習撲克佔卜的,還在苦海中的人們的科普文。
首先阻擋在撲克佔卜愛好者面前的最大難關就是撲克佔卜資料的匱乏,撲克佔卜在目前的國內發展上,遠不及同為紙牌佔卜術的塔羅佔卜,或者近些年興起的雷諾曼牌,西比拉牌,基博牌,甚至神諭卡。
Tip1:當你準備開始去外網扒拉一些撲克佔卜的資料的時候,最為常用的關鍵詞是Cartomancy或者是Playing card Divination。
而Cartomancy一詞實際上指的是廣義的紙牌佔卜術,包括了塔羅,神諭卡這些存在,不過頂著Cartomancy之名的佔卜資料,基本上都是撲克佔卜。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需要科普一下正是因為西方最早的紙牌遊戲便是撲克,而一直流行的紙牌也是撲克,而在撲克的流行的基礎之上,才誕生了塔羅小阿卡納,而雷諾曼,西比拉牌等紙牌佔卜術,也都有著明顯的撲克對應。
(撲克四花色的各國發展)
一個常見錯誤就是使用Poker作為關鍵詞,實際上在國外Poker的意思更貼近於指代使用Playing card來進行Poker這一遊戲。
所以描述「用撲克紙牌佔卜」時,英文語境下基本上都是用Playing card Divination。(雖然直譯的話playing card就是「玩耍用牌」。)而不是用撲克遊戲這一遊戲進行佔卜。
(一款西比拉牌,牌面上有著撲克對應)
而撲克牌直接用於佔卜有一個很大的硬傷,就是缺少圖像含義的直佔,所以牌義上相對雷諾曼和西比拉等佔卜卡牌,不夠直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雷諾曼牌只有36張,自然不能完全對應上所有的撲克牌義。
而西比拉牌與撲克對應的非常緊密,但是牌面信息是大於撲克牌義的,比如黑桃九對應死神,雖然黑桃九在英式撲克牌義裡也是最悲慘的一張牌,不過配上了死神,會更多的引導佔卜者傾向於死亡一類的含義。
通常撲克佔卜的大系統分為兩種,一類是使用整副牌52張牌,被稱之為英式(The English Method),這種是最為主流的撲克佔卜體系。
另一類是有時稱之為法式,使用32張牌,可能來源於皮克牌戲(PIQUET),此外由於各國紙牌有著自己的遊戲發展和紙牌發展,比如瑞士較為普遍使用36張的撲克。 這些傳統也深刻的影響到了使用紙牌進行佔卜的方式,從而形成了各種撲克牌佔卜體系。
PS:關於法式皮克牌的佔卜,之前學殿有出過韋特的譯文,歡迎大家翻閱菜單頁中的往期精彩。
(所以許多法國的紙牌佔卜,比如雷諾曼和基博都是36張牌的佔卜體系,也是因為基於撲克佔卜之上所發展的)
cartomancy來自於完全獨立於識字的口頭民間傳播,最終成為吉普賽的民間傳統。吉普賽人是一個獨特的遊牧民族,從印度經由羅馬尼亞、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遷移到捷克共和國和歐洲。他們帶來了印度神秘主義和佔卜的方式。有一段時間,所有的佔卜和深奧的知識都被錯誤地歸為「古埃及」。紙牌佔卜(cartomancy)是在紙牌發明後中世紀歐洲的吉普賽人普及的。
(吉普賽撲克佔卜)
從16世紀到18世紀,西班牙的史料提供了許多關於卡託馬蒂克和紙牌的魔法用法的信息,在那裡他們被整合到治療師的治療方法中。一個早期的例子是Pedro Ciruelo(1538)提到的用骰子、撲克牌或手寫卡片算命 ("Estas suertes se echan en muchas maneras; o con dados o con cartas de naipes o con cédulas escritas"). 。在說西班牙語的美國地區,撲克被用來算命、預測未來,甚至作為民間醫學和治療的心理輔助。這個傳統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
在17世紀中葉,英格蘭用打牌來算命,或許不是最早。在其他地方,像法國這樣的地方,人們對算命之感興趣盎然。在16世紀,諾查丹瑪斯(1503-1566)的預言可能激發了人們對算命、預言、預測、佔卜等的興趣的復興。到17世紀末,英國的文藝復興達到頂峰。世界充滿了奇蹟,而今天的研習者們正在建造精心設計的新計劃,以涵蓋整個知識。倫敦有一個算命師協會,他們自稱為Mercurii of London。
(17世紀英國的紙牌佔卜書)
除了這兩個以使用牌數為劃分的大系統外,特定地區牌義的,以及使用特定的佔卜規則所進行的的撲克小體系就太多太多了,如吉普賽系,德系,西班牙,奧地利系,甚至日系等等。
(日本的金融撲克,這裡的佛國指的是法國)
所謂的佔卜規則,就是大家在網上能看到的那些零零散散的撲克佔卜資料,都會要求你只用某些牌,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抽牌規定或牌陣,最為典型的就是 Wheel of Fortune佔卜法。
而這些小體系的牌義之間彼此經常會有所衝突,且資料甚少,佔卜規則和牌義許多也未必完整,所以如果要學習撲克佔卜,雲落在這裡建議大家從英式撲克佔卜開始學起,然後其餘小體系作為參考和輔助提高,或者特殊技法來進行使用。
好在市面上主流的,未標明體系的撲克佔卜書,大多是英式佔卜系統。大家在學習之前可以先辨別一下,一個簡便的辨別方法就是可以通過下圖判斷。
(英式撲克佔卜系統的框架牌義,只要牌義上基本符合這個表的,基本上就是英式系統)
西班牙撲克牌
有記錄可查的最早出現的西班牙撲克出現在1378年。西班牙撲克有40張及48張兩種,分為4種花色,分別是硬幣(COINS)、杯(CUPS)、劍(SWORDS)及棒(CLUBS);每一種花色有3張人頭牌,分別是王、騎士和武士,7或9張點數牌。
最早及最為廣泛的西班牙牌戲是用40張牌玩的「HOMBRE」,後來衍生出「EL MEDIADOR」、「EL ROCAMBOR」、「EL TRESILLO」等牌戲,在這些牌戲中,運氣和技能都非常重要,但不需要太多的記憶能力。其它西班牙牌戲包括「LA MALILLA」、「EL REVESION」、「CIENCOS」等。
16世紀,開始有撲克製造廠家生產上下邊線有缺口的撲克,以方便在打牌時持牌人分辯4種花色。無缺口代表「硬幣」,一個缺口是「杯」,兩個缺口是「劍」,三個缺口是「棍棒」。18世紀末,開始在牌中印刷1~12的數字。
17世紀,一些廠家開始在牌中加入一些天文符號,如太陽、月亮、星星等以作廠家標記,後來(18世紀)加入更多的符號作為商標。
義大利撲克牌
義大利最早的撲克生產記錄是在1377年,可查找到的最早的關於撲克的文件是1379年。
義大利紙牌花色與西班牙撲克相同,分別是硬幣(COINS)、杯(CUPS)、劍(SWORDS)及棒(CLUBS);每一種花色有3張人頭牌,分別是王、騎士和武士,點數牌有10張,共52張。有些牌戲用40張牌(同西班牙),這時,8、9、10這3張牌不用。
義大利撲克的人頭牌與西班牙撲克稍有不同,義大利撲克中的王(King)通常是坐著的,而西班牙牌中是站立的。
由義大利人發明的塔羅牌,每門花10張小牌,4張人頭牌,分別為王、後、騎士和武士,22張主牌,共78張牌。塔羅牌的主牌通常22張,但也有一種41張,這時全牌共97張(佛羅倫斯的塔羅牌),另外有一種62張的塔羅牌,共有22張主牌及40張花色牌。
塔羅牌很快就傳到了法國並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其中,78張的塔羅牌最為流行,這種牌雖然也可用於玩牌戲,但最為廣泛的應用是在佔卜上。直到今天,塔羅牌成為世界上除了法國花式撲克外最為廣泛流行的紙牌,很多個國家都有生產。
在17世紀的義大利,紙牌的背面紙張一般都做得比正面紙張大,在生產中,把正底沾合在一齊後,將背面多出的部分摺疊到正面,再沾到正面,這種工藝到20世紀還在使用。
法國撲克牌
法國式撲克是現在世界上最為流行的撲克,我們平時所玩的撲克通常就是這一種。法國在1381年開始生產撲克,開始是從義大利及西班牙引進,後來花色改為我們平時所常見的黑桃、紅心、方塊及梅花。法國撲克共52張,每門花10張點數牌及3張人頭牌,人頭牌為王、後及武士,其中用後代替了西班牙撲克中的騎士。
法國的撲克製造廠商對人頭牌上的人物都各自有自己的命名,直到1813年,政府頒布了一個官方批准的設計,對於每一張人頭牌都給予了正式的名稱,直到今天還有很多撲克牌沿用這種名稱:
其中的人物除了梅花Q阿金尼(Argine)一詞是由女王(Regina)一詞經過字母移位而得出的,其他都是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或神話人物。
撲克牌為政府提供了豐富的稅收,不同時期的政府在撲克牌上設了不同的標誌來標明撲克牌是否完稅。
19世紀初,出現了雙向的人頭牌。典型的法國撲克牌戲是伯齊克牌戲(BEZIQUE)和皮克牌戲(PIQUET)。到今天,最為廣泛流行的牌戲是由英國傳入的橋牌。
法國的人頭牌用R、D、B角碼分別標記王、後及武士。
德國撲克牌
德國於1377年開始生產撲克,德國撲克的牌張一般都比較大,直到15世紀,花色主要都是與狩獵有關的動物圖案。德國15世紀前各地撲克品的種非常多,沒有統一標準,但通常也是四種花色,花色的圖案一般是鹿、獵鷹、狗、野鴨、鷺鳥等組成,至於撲克是哪四種動物組成,並沒有確定。現在歐洲的博物館中,收藏了一些15世紀手工繪製的,非常精美的動物花色德國撲克。
1470年,出現了花色為花、鳥的黑白圓形撲克,這很可能是最早的圓形撲克。
15世紀末,西班牙撲克從德國南部傳入,後來,法國式撲克也進入德國,經過一段時間,德國出現了花色為紅心、橡果、鈴鐺及樹葉的撲克,代替了傳統撲克的地位,形成了德國式撲克,這種撲克有10張點數牌及3張人頭牌,人頭牌分別為U(小武士under?knave)、O(大武士over?knave)及K(王King),後來,出現了36張及32張的牌,可用於不同的牌戲。
德國同樣使用法式花色撲克,但人頭牌的標記變為K、D、B,這種標記的撲克以及德國式撲克在奧地利、捷克等流行德語的國家同樣非常流行。
葡萄牙撲克牌
由於歷史上,葡萄牙曾經是西班牙的一部分,所以,葡萄牙撲克使用西班牙式撲克,但也有自己的特點。
與西班牙一樣,葡萄牙在我國的明清時期曾經是航海大國,是海上霸王之一,產生過許多著名的航海家,曾經擁有過許多殖民地。葡萄牙的航海家曾經到過我們中國,並且帶回了龍的圖案。在葡萄牙傳統的撲克中,這段歷史也被反映了出來。在葡萄牙式撲克中,四種花色的A都使用龍的圖案。但這種龍的圖案在中國龍的基礎上進行了變化,葡萄牙的龍頭象鷹,口中有利齒,身如鰻魚但有鱗,背上還有一雙翅膀。有龍圖案的撲克在一些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國家,如巴西等國也同樣可以找到。
17世紀末,用後(Queen)代替了傳統的騎士圖案,人頭牌變為王、後、武士。1769年,葡萄牙首都裡斯本的IMPRENTA REGIA被確定為唯一的撲克生產商。1820年後,法國式撲克開始流行。1832年,政府法令公布可以自由生產撲克。
英國撲克牌
英國撲克由法國傳入,同樣採用法國花色,20世紀後加入兩張JOKER(大、小鬼),成為54張牌,人頭牌的標誌為K、Q、J。形成了今天廣為流行的英國式撲克,隨著英國勢力的擴展,這種撲克也流傳到世界各地。
18世紀前,英國流行西班牙式「HOMBRE」玩法,直到18世紀末才開始普及四人玩的撲克。
1628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執政時期,為了保護本國的撲克生產,曾經頒布法令,嚴禁撲克的進口。在他頒布的<<MASTER WARDENS AND COMMONALTY>>中,規定過去已經進口的每副撲克都必須由稅務官打上一個帶有皇冠圖案的紅色印章才能進行銷售。
1712年,政府使用黑桃A作為完稅標記,這張牌的圖案必須由政府印刷,並強制撲克製造廠家把他們的名字印刷在撲克牌上。
18世紀,英國撲克開始輸出到當時是英國殖民地的北美,所以,現在美國、加拿大同樣使用英國式撲克。
1882年,倫敦成立了「撲克生產商聯合會」(WORSHIPFUL COMPANY OF MAKERS OF PLAYING CARDS),規範了撲克的生產,並對以後撲克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從1670年開始,惠斯特牌戲成為最為流行的英國牌戲,在這種牌戲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現今流行的橋牌。
撲克牌除了用作佔卜之外,還可以用作類似星座一樣的命理和相性佔卜工具。
而國內目前流行的這一撲克命理體系,都是來自於Robert Lee Camp的體系。
這一系統並非傳統的撲克命理體系,而是結合了許多佔星以及 New age運動中常見的元素,如業力概念,結合靈數的生命牌等概念,推陳出新,使之更貼近現代生活。
實際上紙牌命理術在傳統上確實存在,如1890年出版印刷的法語的《Livre du Destin》以及其英文版《Book of Fate》,命運之書。
一些早期的證據表明,人們使用紙牌來預測命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1480年的《紙牌命運之書》(Ein Loszbuch ausz der Karten)
(19世紀再版的Eyn Loszbuch ausz der Karten書頁)
最早的英文撲克牌義,出於《「Dr. Flamstead’s and Mr. Patridge’s New Fortune-Book》,在這本書中包括他們新發明的一套紙牌佔卜的方法。
我們認為,這些早期的英國算命卡片是由S. Hooper出版的,他在1766年至1792年期間出版了各種倫敦地址的書籍和印刷出版商,包括Strand, Ludgate Hill, Arundal Street, Dukes Court和Holborn。他還以出版「談話卡」而聞名。
需要注意的是,這套卡牌不僅僅是最早的描繪了英文版的撲克牌牌義的書,同時也是直接將牌義的韻文寫在牌面上的書。
(除此之外靈魂畫師風格的圖像也非常的有參考意義)
這也就明示了,撲克佔卜的面世之初,就有著圖像化的傾向。正因為除了單調的數字外,圖像總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佔卜切入角度和信息。
(18世紀的英文撲克神諭卡)
( Parker Bros在1897出版的萌萌噠的黑貓佔卜撲克)
(現代的playing card oracles佔卜系統)
對於增加圖像來豐富撲克牌義這一行為,是值得提倡和採用的,但是也仍需注意,若是增加了圖像,圖像有時的參考意義則會更重於撲克佔卜本意,所以這總歸是有利有弊的。
(容易淡化純粹的撲克佔卜系統的使用,此外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使用特定的撲克神諭牌,更多還是使用標準的撲克牌)
但是若不增加圖像含義,撲克佔卜時經常會出現牌義挖掘上的困難,這種時候就只能是牌義不夠,對應來湊了,就像下圖這種情況。
(塔羅牌穿撲克系統進行解讀,其實有時候不失為一種方法)
此外還有撲克穿地佔的套路。
更為常見的,穿插四元素與佔星,靈數含義。
這些挖掘牌義的方法,都可以當做技法。
雲落在此建議這些東西在學習完英式撲克的框架之後,再學習這些穿插挖像的技法,作為進階和特殊情況下的輔助。
若是過度偏重於圖像或者其他系統的穿法的話,實際上並不如直接去學習塔羅,雷諾曼,西比拉這類更純系統化的佔卜術。
實際上我國在90年代的時候,出版過一批撲克佔卜中譯書,在此簡要介紹一下。
首先最古老的一本,首推《撲克佔卜》,翻譯自英國的C·Thorpe。
實際上這本書並不是主要講撲克佔卜的,而是專門講Cartomancy的,可能是國內最早提到了塔羅和雷諾曼的書,開篇簡單講了下撲克佔卜,然後就是雷諾曼牌義,然後就是塔羅簡介,全書非常薄,只有55頁。
(萊諾蒙=雷諾曼)
(塔洛特=塔羅)
其次就是一些零散的純粹作為娛樂和女生讀物的佔卜大全類書籍,裡面有簡要提到了些撲克佔卜的方法,比如這一類。
或者是海南攝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撲克佔卜技巧》,前面通常都會寫著《新潮趣味遊戲》系列,這一書含金量較高,且多次再版。
而網上流傳的零散的撲克佔卜資料,基本上都是出自於這一類書籍,所以都比較泛泛,不是很系統。
其次就是較有影響力的《吉普賽撲克遊戲》
這一套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使用的是特製的,所謂的「吉普賽撲克牌」
每張牌上都會有著大量的籤文,然後使用8張特殊用途的透視卡,來讀取籤文,最後結合撲克牌通用牌義進行綜合佔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撲克佔卜的內容,會出現在撲克玩法大全一類的書籍中,
暫不列舉,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挖掘。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都懂得怎麼去入門撲克佔卜了。
最後日常的附上一個課宣
看完上面這些然後還是不知道怎麼入門撲克佔卜的
或者懶得去自己扒拉資料與不會找老師學習的
歡迎來到可能是國內首家的——Cartomancy英式撲克佔卜教學
西方最主流的英式撲克佔卜牌義框架和延伸
各種西方較為主流的特殊佔法和牌陣
撲克與地佔,塔羅,佔星之間的關聯和結合
全方位的實際佔卜指導
第一節.撲克中的神秘學(1課時)
天文曆法知識,宮廷牌的前世今生。
第二節.英式撲克佔卜牌義大全 (共計4課時)
面對錯綜複雜的牌義系統應如何取捨。
第三節.系統撲克對應(2課時)
牌義不足?我有整個西方神秘學歷史做後盾
第四節.撲克佔卜的泛用性牌陣和小體系們(共計2課時)
每一個牌陣,都是一把剖開實相的手術刀
第五節.實際佔卜與案例解讀(共計2課時)
分析國內外Cartomancy大師的佔卜案例和思路,助你成為一名合格的cartomancer。
課程形式:微信群內文字圖片授課,附贈學習資料以及課後的課件整理,由於是第一次嘗試教授這個體系,僅招收20人,班滿即開。
課程費用:2100元/人
結業之後頒發Cartomancer證書
報名方式:長按下方二維碼諮詢雲落即可
真的,撩妹的時候超好用的說
現代神秘學研究者,獨修女巫—雲落Asteria
不定期的帶你飈車
歡迎關注這個讓你越活越不明白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