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給大家舉一個外國人學中文的例子。
《非正式會談》節目的阿根廷小哥功必揚曾經在節目中說過自己的中文老師,這個老師在阿根廷教中文時,並沒有使用配發的死板統一教材。他用的是自己編寫的教材,在他的教材中有中國國歌,各種中文流行歌曲,各種很美的唐詩宋詞,他並沒有讓外國學生天天糾結在拼音、筆畫,而是用大量時間向他們傳播中國各種文化,只有對文化感興趣了,才會發自內心的喜歡一門外語。
這位老師的教學成果是明顯的,節目中阿根廷小哥功必揚的字寫得最好,至少比我的好,中文發音非常標準,對各種中國文化也了如指掌。節目裡他對老師的這本教材視若珍寶,甚至被搶劫時懇請歹徒一定要留下這本教材。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語言只是一個媒介,語言後面表達的感情才是我們著迷的,才是我們學語言的動力。
好多家長讓孩子學英語時執迷於讓孩子背單詞、學音標、學語法,孩子哪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英語原版書,況且這些學語法音標本來就枯燥,更消耗了孩子對英語的好感,惡性循環,孩子更加不願意往深了學習英語,一直體會不到語言所傳達的樂趣和感情,就像我小時候一樣。
現在資訊發達,各種英語原版書音頻到處都有,請你放下焦慮,了解孩子的興趣,每天抽一點時間好好陪孩子聽一聽音頻,讀一讀英語原版書,體會語言所表達的感情。
孩子聽得多了,閱讀量上去了,還愁單詞語法這些嗎?
陪孩子閱讀時的一點建議:
不要打擾孩子的思維,碰到不認識的單詞不要急著讓孩子查字典,他會根據上下文推測出來的。
不要逼孩子逐句翻譯給你聽,我們不是培養翻譯家,讓他把大概意思說出來就行了。
孩子實在說不出,那就不要說,讓他聽著音頻多跟讀幾遍,會學舌也行,不要著急。
如果您還有什麼好辦法,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以後我還會跟大家分享孩子學英語的一些經驗和原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