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焱公子 編輯丨水青衣
前幾天朋友老卓有事給我打電話,說完正事,順口問我,「城牆王」有沒有找我借錢?
我說沒有。老卓說,你可千萬別借給他,一定有借無還!
我哈哈一笑,對他的話深以為然。
「城牆王」是我和老卓共同的朋友,以前大家經常一起出來聚餐。
這傢伙胃口極好,極其能吃,又特別愛玩,擅長搞氣氛,各種段子層出不窮。唯有一點,就是從不買單。
每到飯局快結束時,他一定會出「意外」狀況。
要麼突然肚子疼,要麼領導來電話讓趕快去加班,要麼直接裝可憐說最近手頭緊,下次下次。
但真的下次再聚,他就跟失憶了一樣,該吃吃,該玩玩,臨結束時再把上面的流程重複一遍,從來面不改色心不跳。
認識了好幾年,從來沒人吃過他一頓飯。
套路久了,大家也就知道了他的為人。他姓王,我們背地裡就都叫他「城牆王」,意思顯而易見:臉皮之厚,堪比城牆。
老卓說,「城牆王」最近似乎遭遇了一些事,到處管人借錢,但誰也不肯借給他。
我暗暗感嘆,這不正是平時愛貪小便宜,終究要吃虧的道理麼?
自己從不請客,別人請客就頓頓不落,甚至當自助餐吃。一個人的吃相,某種程度上,暴露了他的品性。
一、愛佔便宜的人,只會讓人敬而遠之
前陣子,看到一個網友吐槽自己部門某女同事:
「大家都是一起入職的新人,小李家境比較好,又比較熱心,周末就說請大家一起吃飯。
小李找了個高檔酒樓,點了一大桌子豐盛的菜,大家都吃得很開心。
但其中有個女同事(也是新來的),單獨叫來服務員,自顧自又點了一隻龍蝦,自己一個人吃了,看得我目瞪口呆。
雖然小李嘴上說沒什麼,最後也結了帳。但看得出來,大家對這女同事的做法都非常鄙視。我本來對她印象還不錯,現在也徹底崩塌了,感覺以後都沒法合作了。」
這名網友的心情,引發了廣泛的共鳴,其他網友紛紛評論:
「真是一頓飯看透一個人!」
「幹萬別跟這種自私慾強的人打交道,否則保不齊什麼時候就坑你一下!」
的確,一隻龍蝦事小,但從中反映出的情商低,品性差,才是硬傷。
小李有錢,也願請客,那是人家熱情大方,可這絕不是受邀者就能肆無忌憚,吃相難看的理由。
再者說,大家都是新人,認識也沒多久,遠沒熟識到可以不管不顧的程度。
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能夠「我行我素」的人,只能說明在她內心深處,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甚至視為理所應當。
抱持這樣心態的人,如果作為合作者,一定令人頭疼不已,只想敬而遠之。
二、習慣佔便宜,暴露出的,是這3點品性
1.不懂克制欲望
人有欲望很正常,喜歡吃龍蝦也沒錯,錯就錯在不懂得克制。
上例這位女同事這樣做,不僅僅是想佔新同事便宜,更是克制不住自己欲望的表現,換個詞,也叫做延遲滿足能力差。
這樣的人,為了達到目的,往往可以不計後果。
職場中,比飯局更難抵擋的誘惑多多了,這種自控能力差的人,你怎麼敢保證在往後的合作共事中,她不會因某種更大的利益而當機立斷出賣你?
2.眼裡只看得見自己
新同事請吃飯,菜已經點了一大桌了,早已盡足了地主之誼。
可上例中這位女同事倒好,毫無顧忌單點給自己吃,一點都不在意別人,只顧滿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罔顧他人。
我國素來是禮儀之邦,這種禮儀在餐桌上尤為明顯,在餐桌上,謙讓、克制是最基本的素養,獨食的背後,是沒教養與自私。
自私的人,眼裡只看得見自己,在往後的職場生涯中,怎麼敢保證她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漠視合作夥伴的權益?
3.沒有界限感
生活和職場中最怕哪種人?沒有界限感的人。
一般來說,朋友、同事間請吃飯,無非出於情感、禮貌及商業訴求,適可而止,應是共識。
缺乏這種認知的人,會向一個不熟的人肆意八卦,甚至打探別人隱私,也當然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好,比如請客吃飯視作理所當然。
這叫沒有界限感,透出的,是滿滿的低情商。
這樣的人,如果今天可以把別人的幫助和付出心安理得地全盤接受,明天自然更會變本加厲進行索取。一旦你不能滿足,立即反目成仇。
鬥米恩,升米仇,說的便是這種人。
三、遇到從不愛請客的人,應該怎麼辦?
對於愛貪便宜,從不請客的人,毫無疑問,最好的辦法,是敬而遠之。
但現實中,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工作連結或者同處一個圈子,有時候很難徹底割裂,你也不好完全撕破臉,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有3種做法。
1.約定AA
很多人有時礙於面子,即便自己並不富裕,也會搶著去買單。一旦這樣,反倒是遂了類似「城牆王」的所願,讓他們更加心安理得。
事實上,誰都不容易。
聚會要想長久,公平、不讓任何人吃虧,是第一位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約定AA。
以前我們同事出去吃飯,誰想搶著買單時,都一定會有人主動說一句:「早就說好了,大家掙錢都不易,AA吧。」
這樣說,不丟人。
這樣一來,即便有人提前找藉口走了,只要一起參與了消費,事後也還是要補上的。
2.提前規則前置
若是熟人圈子,AA雖然公平,也會顯得生分。這種場景,通常提前約定輪換請客會更適宜。
我跟幾個要好的大學同學聚會便是這樣,沒有明說,但彼此都心照不宣。如果有誰連續第二次想買單,必然有人主動跳出來說,上次就是你給的,這次到我了,請守點規矩。
人情社會,與不吃虧相比,同樣重要的是你來我往。
有來有往中,彼此的關係才會更為融洽,也更為緊密。
而這本身也是一道篩選:時間久了,對那些一輪到自己就藉故開溜的人,大家自然瞭然於胸。下次再聚,也不會再主動叫他。
3.玩笑式提醒
同事間,遇到只吃不回的人,若是直接告訴他,搞不好會得罪小人,為後續工作留下隱患;不說吧,自己心裡又過不去這個坎,怎麼辦?
不妨在某次吃飯聊天時,不著痕跡地把話引到請客吃飯的事兒上。
比如跟他開玩笑說:大哥,我聽某某說,你上回請他們幾個在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吃飯,啥時候也帶兄弟們過去聚聚唄?
這種玩笑話,一來,不至於讓他下不來臺記恨你,二來,也委婉達到了提醒他的目的。
尤其能在飯桌上侃侃而談的人,也一定不是什麼沒腦子的人。
屢次不改,要麼是經濟上真的有困難,要麼就是假裝看不懂。
若是前者,尚可體量,最起碼不是人品問題;若是後者,始終還是歸結到品性。
四、愛佔小便宜的人,都是窮命
心理學上有吸引定律,又稱吸引力法則,指的是思想集中在某一領域時,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它吸引而來。
簡單來講即是,你關注什麼,就會獲得什麼。
從不愛請客,愛佔小便宜的人,是源於內在對金錢的匱乏感,長此以往,這樣的人吸引到的,也只會是和自己一樣,對於金錢斤斤計較,不肯吃一絲虧的人。
所以我們會看到,愛佔小便宜的人,多半都是窮命。
此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與更好的生活,或許,應該先從改變這種心態,或遠離這樣的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