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三位算命奇人,一位讓曹丕苦笑,一位司馬昭重用,他最可惜

2021-01-16 靜者為王的江湖

三國多奇人!比如諸葛亮,已經成為了神一般的人物,說他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但這顯然是誇張了,因為諸葛亮雖「神」,但對於算命或說預言這方面,卻並未見到任何記載。

相反,在《三國志》等歷史記錄中,卻記載了幾位算命奇人,其中最神奇的有三位。第一位叫:朱建平,他是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相面先生。跟曹操是老鄉,都是安徽沛國人,在曹操手下任郎官,是否給曹操相面?沒有記載。但卻記載了給曹丕相面。

當時曹丕進行了一次小範圍的私人聚會,把朱建平也請來了,讓他給在座各位相面,當相到曹丕時,朱建平預言,曹丕能活八十歲。

可哪料曹丕卻在四十歲時,得了重病,當時還自我安慰,我能活八十,沒事沒事……可有沒有事,曹丕自己最清楚。終於曹丕要不行了,卻依然糾結不已,終於想明白了,苦笑道:「朱建平說我能活八十,原來是晝夜相加。」

曹丕40歲便去世了。也許有人認為朱建平這不算什麼,但參考他言中了曹彪等人,而曹丕最後又當了皇上,自然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朱建平當不敢如預言其他人般,那樣簡單明了。

第二位:劉寔,他擁有漢室血脈,先祖叫劉壽,是漢章帝的第五子。但他跟劉備一樣,傳到自己這裡時,卻家道貧寒。且當長大後,又以是三國末期了,所以他對漢室無感,卻對司馬家感情比較深,因為是司馬昭提拔重用的他。

公元263年,鍾會和鄧艾伐蜀,當時有人問劉寔,你認為鍾會和鄧艾,會不會成功?劉寔微微一笑說:「必能滅蜀國,但這兩位將軍,也就回不來了!」

那人急忙追問為啥?劉寔卻笑而不語。果然,一切如劉寔預言,鍾會、鄧艾雖滅了蜀國,但卻都被司馬昭殺掉,鍾會是真要謀反,鄧艾卻是被冤枉的。

劉寔在史書中,雖僅留下了這一次預言,卻神奇言中,從此後便再無任何預言,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劉寔,本質上是為飽讀詩書的人,懂得為人和為官之道。所以飛黃騰達後,變得謹慎異常。至於,司馬昭是否知道劉寔的這次預言,不得而知,但卻對劉寔很是重用,尤其在西晉建立後,劉寔更是節節高升,最後官至太尉、太傅,高壽而終。

第三位叫張裕,是益州人本是劉璋手下。據史載,他自小就跟別人不一樣,最喜歡大晚上的仰頭看星星。後來劉備奪了益州,張裕成了劉備手下。

張裕曾照著鏡子看著自己說:「我必會以死囚犯的身份,被人咔嚓掉這腦袋。」不久後,他跟好友聚會時,有人讓他預言下劉備,張裕道:「劉備雖得益州,但得到益州九年後,不是益州被其他人接管,就是劉備死掉。」

這算惹禍了,消息傳到劉備耳朵裡後,劉備大怒,把張裕下獄,最終張裕以死囚犯的身份被殺掉。而劉備也在得到益州9年後,命喪白帝城。所以這位張裕,即能預言準了自己,又預言對了劉備,卻死於非命,堪稱是最可惜的。

相關焦點

  • 三國有四位「衛將軍」:除了司馬昭,另外三位分別是誰呢?
    自此,在晉升為大將軍後,司馬昭成功接替了司馬師留下的兵權,也讓曹髦奪回權力的計劃落空。甘露五年(260年),曹魏皇帝曹髦被弒殺,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分兵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滅亡蜀漢,受封晉公。次年,進爵晉王。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逝,時年五十五歲,葬於崇陽陵。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 這是他最後絕地反擊
    曹操看到司馬懿是一位有志之士,並且與他的父親是忘年之父,想納司馬懿為己用。但司馬懿不屑一顧,裝病拒絕了曹操的邀請。後來實在裝不下去了,才入朝為官,當一個文學掾。在曹操執政期間,司馬懿儘量顯拙,默默無聞,懂得低調,沒有顯現出他的謀略。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這時的司馬懿迎來了事業的上升期。司馬懿因站對了陣營,得到曹丕的重用,逐漸走向曹魏的政治中心,司馬懿升遷司馬太傅。
  • 三國中少年得志並不一定是好事,最後一位不死將一統天下
    可惜孔融為人志大才疏,不能容物,多次諷刺曹操,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慮的誣陷,曹操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第二,諸葛恪,吳國大臣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少年得志,為世人稱讚。
  • 他才是三國心機最深的人,他一句話,活活氣死一位戰功顯赫的老將
    在很多人眼中,劉備是仁義敦厚的君子,可從種種跡象上看,他其實是三國中心機最深的人。此人野心勃勃,表面卻是君子形象,為自己攬來諸葛亮、趙雲、關羽等忠臣,一個個對他忠心耿耿,誓死相隨。然而,黃忠作為他的五虎將之一,處處受到排擠,被羞辱,最後還被劉備穿小鞋給氣死。黃忠能成為五虎將之一,可見他的非凡實力和戰功,早已達到了旁人不能望其項背的高度。
  •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最後一位帝王的結局
    1、夏朝 夏朝最後一任國王桀是一個暴君,貪戀女色,重用佞臣,眾叛親離,被商湯打敗,最後在放逐的路上因飢餓而死。 2、商朝 商紂王也是一個暴君,他貪圖享樂,沉迷酒色,殘害忠良,被周武王打敗。在鹿臺穿上他的寶玉衣裳,然後投火自焚而死。
  • 曹操剛立曹丕為世子,此女子就斷言曹魏國運不長,32年後果然應驗
    其二:曹丕的瘋狂 就在曹操剛宣布曹丕為世子後,曹丕也是欣喜若狂!對於曹丕來言,他最艱難的歲月,就是跟曹植為爭奪世子而展開的拉鋸戰。 辛毗愕然看著曹丕,竟然有了一股恍惚感。作為深受曹操信任的大臣,在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中,他力挺曹丕,為此不惜敢跟曹操頂牛,敢公開得罪曹植。可那也是因他堅信曹丕即是長兄,又為人沉穩內斂,可如今的曹丕咋突然這麼瘋狂?
  • 劉禪投降後留下三個字安享富貴,群臣不解,司馬昭下令倒著念
    其實僅僅只有一個,就是一直重用諸葛亮。按道理說,一個國君如果重用賢臣,那麼整個國家基本上就有望了。從這一方面上說,劉禪確實有貢獻。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上看,劉禪不得不重用宰相,理由有兩個,一是此時的諸葛亮在朝中威望很高,基本上蜀國之中難以有人動搖他的地位;二是劉禪從小就受到諸葛亮的教育,對諸葛亮事事遵從,,拜之為主父。那麼在宰相盡心盡力治理蜀國之時,劉禪在做什麼呢?
  • 劉禪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後殺心全退,眾人不解,司馬昭:反過來讀
    劉禪寫三個字,司馬昭看後殺心全退,眾人不解,司馬昭:反過來讀 導語:司馬昭這個人大家對他應該不會陌生,作為司馬懿的二兒子,曹魏最後的權臣,司馬炎的生父,有關他的故事數不勝數,最廣為流傳的就是這麼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 鬼谷子是奇人但非良師
    ■ 劉雲生 靠耍嘴皮子、賣弄小聰明,明說是建功立業,實則是升官發財;所以他的學生才會手足相殘,他的學說不斷被邊緣化,甚至被斥為邪說。 戰國時期有一位絕地通天的奇人,姓王,隱居在鬼谷,這人就是後來道家名人、縱橫學始祖——鬼谷子。
  • 大江大河:宋運輝的5位伯樂,一位早逝一位坐牢,只有他走到最後
    對於宋運輝來說,他生命裡遇到5位伯樂,有人送他踏入了大學殿堂,有人幫助他渡過激流險灘,有人在他困頓之際一語道破天機,如果沒有這些伯樂的傾囊相授,他的人生之路可能會被改寫。  可惜,宋運萍因為一場意外英年早逝。
  • 中國算卦最厲害的三個人,袁天罡也排不上號,最後一位最厲害
    導讀:中國算卦最厲害的三個人,袁天罡也排不上號,最後一位最厲害算卦這門技術,按照有證可查的歷史來說,最早應該起源於商朝的佔卜術。當時的人們覺得,人的兇吉禍福,是能夠預測規避的。商超的一些佔卜師,就會把烏龜的外殼製作成算卦的工具來進行佔卜。
  • 曹丕為何才40歲就英年早逝?看他都做了什麼,活到40已是高壽了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混亂的一個時代,但是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時期的梟雄曹操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他的英雄事跡直到現在也被人們嘖嘖稱讚,是歷史上有名的一代梟雄。但是就算如此,曹操最後也沒有統一中原,只能夠成為魏王。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繼承了他的位置,和曹操相比,曹丕相差的還是非常遠的,雖然後來建立了曹魏政權,但是最後也是因為曹操給他留下了龐大的勢力。
  • 劉禪寫下3字,司馬昭看後放下殺心,手下不解,司馬昭:反過來念
    雖然諸葛亮為他撐起了一片天,但其去世後,劉禪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後導致曾經三國裡最強的蜀國卻成了第一個滅亡的。從此,後人也用「扶不起的阿鬥」來形容那些毫無作為的皇帝。 為了防止司馬昭懷疑自己有東山再起的野心,劉禪可謂是裝足了孫子。 成語「樂不思蜀」的典故便出自劉禪,講得是司馬昭為試探劉禪,問久居洛陽的劉禪還思不思念蜀國。結果劉禪來了句「此間樂,不思蜀」,讓司馬昭哭笑不得。當然,這句「不思蜀」是出自劉禪內心,還是他為了麻痺司馬昭刻意這麼說,後人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環境下,說不思蜀保命的概率要大得多。
  • 歷史上九位被俘虜的皇帝,最後一位太幸運
    幾個月後劉裕帶兵打敗桓玄,解救了安帝,可惜好景不長,又沒過幾十天,桓玄的將軍桓振再次俘虜安帝。其後經歷一年俘虜生涯,直到405年3月2日安帝才脫離叛軍之手,回到劉裕手中做傀儡。其四:才子皇帝蕭繹梁元帝蕭繹是梁武帝蕭衍第七子,由於侯景之亂,繁盛的梁朝如大廈般傾塌,在動蕩不堪的局勢下,蕭繹即帝位於江陵。
  • 2020年去世的這10位明星,你覺得誰最可惜?最後一位人生贏家啊~
    魯園:1928年9月8日~2020年2月8日  這位老奶奶已經從影幾十年了,相信7080乃至九零後的小夥伴們都曾經看過她出演的影視劇,真的妥妥的稱得上是一位老戲骨了,這位老奶奶也是在91歲的高齡與世長辭的。
  • 曹丕是三國最英明的皇帝,諸葛亮說了4個字讓他的形象瞬間垮塌
    就在這段時間,曹操的長子曹丕降生了。曹操非常重視子女教育,他眼看天下將亂,於是著意從小培養曹丕成為文武兼備之才,曹丕在《典論》中回憶:「上以四方擾亂,教餘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餘騎馬,八歲而知騎射矣」,才8歲就學會騎馬射箭。同時在文化教育方面,曹丕也日益精進,「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逐漸成長為文武全才的青年才俊。
  • 這四位明星看起來是正常人,但實際精神有問題,最後一位太可惜!
    前段時間,韓國娛樂圈接連曝出有藝人患上嚴重抑鬱症,還有不少藝人因為抑鬱症選擇離開人世,很多觀眾感嘆韓國娛樂圈藝人的壓力實在太大了,其實國內娛樂圈同樣有著各種競爭,國內藝人背負的壓力也不小,下面就來帶大家盤點一下看起來是正常人,實際精神有問題的4位明星,最後一位實在太可惜了。
  • 杜甫:他是一位胸懷大志,心懷祖國的一個愛國詩人
    杜甫:他是一位胸懷大志,心懷祖國的一個愛國詩人說起古代的那些比較愛國家的人,相信大家腦海中一定會呈現出杜甫的模樣。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的包裹思想一項是在自己的詩中所展現的,沒有付出到行動,因為在那個時候他沒有得到重用,但是他可畏的精神就是他一直仍然愛著自己的祖國,並且忠心於自己的祖國。在那個時候對於他來說,寫詩就是為了寄託自己的愛國情懷。
  • 不殺全家司馬懿,用情專一司馬師,路人不知司馬昭——篡奪之路
    漢末亂局之中,智勇兼備的曹操異軍突起,他既奉行唯才是舉,同時也重用親族。這兩者並重的政策給曹操的班底奠定了基礎。平民和寒族中的有能力者得到了一定出人頭地的機會,親族裡也鍛鍊出一批幹將,大大充實了曹操的創業隊伍,對打敗其他各路軍閥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曹丕時期,為了徹底取代漢朝,吸收忠於自己的官員和地方實力派,便改弦易轍,開始執行更利於各地大族的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