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生」字到底怎麼解釋?

2021-01-07 上官嫻的幸福學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生」字,很多人都很迷糊,怎麼「生」?像生孩子一樣生嗎?中國古文類似的用法很多,比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不理解這個「生」字,就容易覺得玄,無法理解。

即使在權威解讀中,也把這個「生」字,解釋為「創造」或者「創生」。把「道生一」以至於「三生萬物」解釋為道創生萬物的過程。這就容易誤導人,而且讓人實在摸不著頭腦,道這個東西,怎麼就創生了萬物呢?

其實,這個「生」字的意思,就是包含、組合的意思。道就是無極,所謂本性,所謂無聲無色之體,其中就包含著太極,所謂道生一,一組合成二,所謂事物有正反兩面,由此類推。這樣理解很簡單。

再舉例,太極包含陰陽兩極,陰陽一變化,就可以組合成四象。就是我們數學裡面的組合差不多的意思,不會太玄。理解這一層,層層深入,就可知道傳統文化實際很簡樸,那些說的很玄的,不要去聽。

相關焦點

  • 「無極生太極」與「道生一」
    「道生一」出自老子《道德經》。「無極生太極」和「道生一」,意思是相同的:一切事物的生滅,均是無窮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明白了。有兩輛汽車在公路上不慎相撞,這是一場車禍。車禍的發生往往是在零點零零幾秒間,時間極短。雖然發生的時間極短,醞釀的時間卻很長且原因極為繁雜難以預料。如果車禍發生前,一些狀況有些許改變,兩車就會擦肩而過不會相撞。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梁強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①。①對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稱。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裡的「一、二、三」到底指的什麼?
    這個東西,老子也不知道是什麼,就強行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道」。這也是《道德經》中的道的來源。《道德經》中認為,天底下的一切東西,都是由道所創造的。我們不妨來看看其中的這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道是最原始的東西。這個是沒有爭議的。那麼,道生了一,而一生了二,二生了三。這裡的一、二、三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與天幹地支有什麼關係?
    或許我與其他人看書不同,其他人第一時間會入迷於在學習什麼相生相剋,怎麼排,怎麼算等技術問題。對我來說,書,我只選對我有用,而不是別人認為好的,或者玄妙之處。知常容今天就只對著天幹地支這22個字發呆了一天,其他什麼也沒看。
  • 這才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正確理解方式
    我們都知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是老子關於宇宙生成的論述,是《道德經》的核心。但是,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真的正確嗎?一般來說,大家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包括我去百度上看,許多人的解釋也是如此,但其實這樣的解釋是有誤的。這也怪不得大家,因為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受太極八卦圖的影響,包括很多古代學者也將這句話理解錯了。那麼,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 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標準答案」的質疑
    《道德經》書中有一段著名的論述,即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據說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其實,嚴格劃分的話,應該算是萬物生成論,因為宇宙生成應該包含「有生於無」,有人認為『道』即是「無」,『一』相當於陰陽未分的太極,『二』則是陰陽,又有人認為:『道』本身包含陰陽,那不就成太極了嗎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生萬物,道怎麼能夠生萬物呢?道生萬物是一個很長的歷程。一就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開始,所以道它是無,因為你看不見,摸不著,你也說不清楚,但是它的現象可以看出來,它從最簡單的生物體開始演化。二就是開始陰陽有了不一樣的性質。陰陽它是分不開的,有陰就有陽。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孔子,老子,孟子等等偉大的先知,給我們創造了很多的財富,在這些財富中,給我們最大的一比來自於對我們精神上的影響,只有我們思想上覺醒了,才有後來的行動以及作為。而道家且恰恰是無為之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對於《易經繫辭》中這一段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千古名言: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二千多年來的文人學者,對此也作出過多種多樣的解釋。有很多人認為,這一段話講的是宇宙的生成過程,是中國古代的宇宙生成論。
  • 妻子好不容易生下兒子,丈夫卻不開心:好煩人,怎麼又生了個男的
    幾年前何先生和徐女士經人介紹再婚,之後何先生的兒子隨夫妻倆一起生活,雖說這是一個重組家庭,但起初大家關係不錯相處融洽,直到徐女士生下了小兒子,一切發生了變化。按理說,夫妻倆有了共同的孩子,這個家就多了一個牢固的紐帶,夫妻關係應該更加親密才對,為何最後會選擇分居,彼此漸行漸遠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節目一開始徐女士就告訴我們,丈夫光給孩子們吃零食的這一細節上就能看出丈夫就很偏心,吃個核桃小兒子就只能看著大兒子吃。聽起來她的說法有些讓人難以置信,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做父親的何先生有必要在吃東西這方面對兩個孩子區別對待嗎?
  • 《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麼解讀?
    《道德經》第42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在道家思想中,關於萬物的起源,以及先秦時期對於宇宙起源的思考。可以說是古代哲學中的核心思想。不同的人對於這方面有不同的認識,我對他的總結如下。「道生一」,「一」是什麼?
  • 道生一一生二,《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它只存在於地球嗎
    要理解它離不開另外一部書:《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是楚墓竹簡,1993年10月發掘於湖北省荊門郭店一號楚墓。經考古發現是和《道德經》同一時期產物。《道德經》中常用「大,一」代指「道」,比如:道生一;聖人抱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跟「太一」這個詞彙很接近。兩部書都有崇水,天道貴弱,和周而復始的思想。所以有考古學家認為《太一生水》是老子的著作。
  • 順利生下二胎,10個月後頭上出現凹陷?聽了解釋媽媽找媒體曝光
    順利生下二胎,10個月後頭上出現凹陷?聽了解釋媽媽找媒體曝光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那可是一點委屈都不捨得讓孩子吃。新生兒去打針,也是為了健康著想,但要是打針也能打出問題,這實在讓父母接受不了。杭州黃女士那10個月大的兒子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到底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 「小白學易」第一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奇偶數的陰陽劃分第一講的上節課我們提到奇偶數亦具有陰陽之分。通常奇數代表陽,偶數代表陰。奇數即1、3、5、7、9,偶數即 2、4、6、8、10。但這個分法呢也是不絕對的,在易學的另外一些系統,也有些學派的前輩將5、6、7、8、9、10當作是陰,而11、12、13、1、2、3、4 當作是陽。但通常我們還是以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的宇宙論嗎?
    01【名家解說】任繼愈先生認為,這一章的前半從「道生一」到「衝氣以為和」講道是萬物的總根源。這裡的道理並不複雜,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只說明事物由簡單到複雜逐漸分化的過程。前人註解雖多,但失於穿鑿,替老子說了些老子沒有說過的話。可供參考,但不能當真。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是什麼意思?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一句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中的「一、二、三」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是「二生三」,而不是「二生四」呢?首先說這裡的「道」,在這裡是宇宙本源的意思,是宇宙形成之前最原始最根本的那種存在。老子認為,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由「道」這個宇宙本體衍生出來的。
  • 「三」變而生萬物,原來「三」這麼重要
    「三」字,古文寫作「弎」。說文解字中關於「三」字的解釋:「三,天地人之道也。以陽之一合陰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數字,《易經》中太極三變而成八卦,古有太極,是生兩儀,是為一變,兩儀生四象,是為二變,四象生八卦,是為三變,八卦含萬物。從太極到萬物,由三變而成,所以「三」數蘊含著天地造化之玄機。道教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佛教有三寶,佛、法、僧。儒教有三才,天、地、人。由此可見,佛道儒三教對「三」字的重視。
  • 農村俗語「男怕生前,女怕生後」說的是什麼意思,如何解釋
    生辰的八字就是人出生時的年月日時,用天幹地支的記錄方式一共是八個字。所以就叫生辰八字。現在很多人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孩子一生能有個好的運勢,在孩子出生前,會找些算命先生為孩子選個好的生辰八字,然後剖腹產。可見人們對生辰八字是多麼看重。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懂點易經,讓你成為朋友圈的焦點人陰陽是如何產生的呢?陰陽之道我們都處於同一個地球,關於宇宙的起源都有不同的說法,無論是巴比倫文化還是希臘文化,都是從神話起源,對於解答不出來的事情我們都習慣用神話去解釋,他們看視不同卻又相視,看視相視又相差甚遠。我國的孔子貼近老百姓,他所提議出來的是神話就是哲學,哲學就是智慧。
  • 義理|道長道長,你說:道,為什麼要生萬物呢?
    在道教中常講一句話叫「道生萬物」或「萬物由道而生」,那麼,有信士曾問筆者:道為什麼要生萬物呢?這看似是一個非常荒謬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的教育和慣常認知中早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認為道生萬物是自然而然且無所爭議的,甚至很多人從來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質疑的問題。《道德經》語「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認為道就是一的狀態,從一種分出陰陽二氣,陰陽交融而生和氣,並由此衍生出了天地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