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孩子補英語的很多,補語文的就相對少多了。我們都知道紮實的語文基礎對學好其他學科也是強有力的支持。但語文決非一朝一夕可以補上去的,所以在孩子幼年時候給他打下紮實的基礎,會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獲益匪淺。
我很注重讓孩子看書。並且注重讓孩子看各種不同類型的書。我們都知道中國描寫瀑布最著名的就是李白的那句「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但泰戈爾的那句「當我找到自由的時候,我找到了我的歌」也許在意境上更勝一籌。孩子只要去看過瀑布,只要他認識字了,他能夠領悟這種意境。大概是小學二年級。老師出的作文題目剛剛是描寫瀑布,孩子引用了泰戈爾的詩句,但結尾孩子有點無力續貂了。他問我爸爸結尾怎麼寫?我告訴孩子當你寫不下去的時候,把你的文章從頭到尾讀一遍,結尾自然會出來。孩子認認真真的讀了幾遍,然後高興的說爸爸我知道怎麼寫了。他的結尾是:我要像瀑布一樣奔放,去尋找我的歌。
沒人跟他講解過泰戈爾詩歌的意思,我也沒那個能耐給他講解。我只是給他一本書,讓他自己去看,這就是語文的與眾不同之處。它無需解題步驟,當孩子碰到好的文章,好的詩句時似乎是神交已久,自然就能夠領會。這個結尾孩子寫得非常好,簡直就是傳說中的豹尾。這也說明我只是扔給孩子一本好書,然後隨他不求甚解的那種方式是有效果的。
還有一次老師出的作文題目是春天在哪裡?孩子呆在家裡當然也可以把它寫出來。但父子倆為什麼不出門走走呢?我帶他來到了附近的一座小山,還未進山門,孩子就高興的說:「爸爸爸爸,我聽到了春天的聲音。春天就在大樹的枝頭上,小鳥在那裡歡快的歌唱。」在小山上,孩子跑得不亦樂乎,他看到了春天就在小草剛探出的小腦袋上;他看到了春天就在小樹枝上那一個個將要綻放的嫩芽......所以作文其實根本不難,只是我們的孩子幼小無助,他們多麼希望父母送出有力的助攻啊!這,是培訓機構能夠做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