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到底有沒有用?看看都發現了什麼

2020-11-22 騰訊網

中國天眼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於2001年立項,在2016年安裝完成並進行調試,正式運行時間為2020年1月11日。實際上中國天眼在調試階段的超強能力就已經掩蓋不住,天眼自建設以來就受到了國際廣泛關注,它肩負了幾項重要使命:揭秘暗物質、宇宙的起源、建立宇宙導航、搜索地外文明等等,然而作為中國驕傲的「中國天眼」卻一直被好多人質疑。

中國能夠在世界天文學領域佔領領先地位,「中國天眼」當然功不可沒,但是由於「天眼」剛剛運行,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探索和鑽研,所以短時間內無法取得較大的突破,在保障它的穩定性和精確性方面,科學家們一直在不斷努力。截至目前,中國天眼共發現了84顆脈衝星,其中44顆已經被認定是新發現的脈衝星,這種探索速度已經超越了美國。

中國天眼還曾發現一顆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星球,那顆星球時不時發射出有規律的電波被天眼所捕捉。這座星球距離我們有17光年,和地球上一樣有白天和黑夜,也有自轉和公轉。因為各方面和地球的相似,再加上它也有四季分明,所以這個星球被命名為「超級地球」,完全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此次發現意義非凡,雖然目前為止,我們發現的類地行星不計其數,但是由於距離、科技發展水平等條件限制,人類真正移民的可能性並不大。而這顆16光年外的行星有望成為繼火星之後,人類的下一個探索目標,甚至可能就是我們新的家園。

所以中國天眼並不是一個擺設,未來它將會發現更多恆星,脈衝星和黑洞等天體。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到底發現了什麼?新發現證明中國天眼並不是個擺設
    一直以來,我喜歡FAST最響亮的外號「中國天眼」。中國能在世界天文學領域佔領領先地位,「中國天眼」當然功不可沒。最近1年,每次我撰寫關於國外天文學家發現近地小行星,中子行,遙遠脈衝星,黑洞等之類內容文章並發表在頭條後,評論欄會收到很多熱心粉絲評論。粗略地查看了下,發現不少粉絲最關心的問題是:國外老在天文領域有新發現,「中國天眼」到底發現了啥?
  •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時間:2021-01-04 20:0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什麼狀況 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它的奠基人是誰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開放到底是什麼情況,天眼到底有什麼價值作用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有何意義 中國天眼在貴州哪兒能參觀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有何意義 中國天眼在貴州哪兒能參觀嗎? 近日,據相關報導,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 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的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在過去的一年中,觀察到超過5200個服務小時,這幾乎是預期設計目標的兩倍。
  • 中國「天眼」到底幹什麼用?法國人透露出秘密,不止用來找外星人
    圖為FAST射電望遠鏡  近日,法國媒體報導稱,中國已成為全球科研中心,研製出的成果技術領先且具有實際意義,而號稱中國「天眼」的FAST大型射電望遠鏡就是其中的代表,那麼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呢?法國人透露出了其中的秘密,原來它不只是用來找外星人,還能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宇宙起源,對此有網友評論,中國科技成為世界中心,這是真的嗎?  日前法國媒體對亞洲大國建設的天眼做出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款直徑500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標誌著亞洲大國的科研技術已經躋身世界該領域的領先行列。
  • 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了什麼?看完全世界都為之振奮!
    中國天眼在宇宙中究竟看到了什麼?看完全世界都為之振奮!我國在載人航天事業上發展的發展十分迅速,並且取得了巨大性的突破。我國的航天事業雖然沒有美國時間長久,但是我國的航天技術進展的真的是無法言語。在很久之前,我們沒有先進的望遠鏡,但是經過科學家不斷的努力探索,我們也擁有了屬於中國的望遠鏡,那就是中國天眼。中國天眼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者新聞上都沒有聽過這個望遠鏡,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天眼還不如普通的天文望遠鏡,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中國天眼它是迄今為止,功能最強大的射電望遠鏡。但是它很少出現在人類的視線中。
  • 中國天眼能看到什麼?為什麼全世界都反對它?背後原因令人氣憤
    中國如今的科學技術是越來越發達的,雖然曾經的中國比較弱小,也沒有先進的技術,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也湧現出了各種科技人才,因此我國在科技方面的探索突飛猛進,也取得了很多成就,讓很多國家對我們刮目相看,還有很多中國的科技產品也讓外國人感到眼紅。
  • 中國天眼是星辰大海,豈是美國天眼能比的?
    曾經美國有一個黑客,為了尋到一張高清宇宙圖,竟然黑進了美國宇航局的網站核心資料庫,結果發現進入軍方電腦系統,星空高清圖是拿到了,沒想到二小時後,他在家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破門而入,抓了正著,由此可見,看上去簡單的宇宙圖,實際上可不簡單美國對宇宙探索在天眼領域投入巨大,當然,美國最大最敏感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目前已經完全垮塌,因為三條支撐饋源平臺的鋼纜先後全部斷裂,但是美國還是捨不得放棄它
  • 被西方壟斷的天文學,建座「中國天眼」,留住科學人才
    不過,雖然當天文學家是很多人的夢想,但翻閱近現代天文學的成果,你就會發現中國在這一領域上的突破,完全是一片空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中國和西方天文學的發展,其實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
  • 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中國天眼」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張泉、董瑞豐)記者從國家天文臺獲悉,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中國天眼」(FAST)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中國天眼」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藉助「中國天眼」,我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 「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新華社北京1月7日電題:「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新華社記者郭爽中國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4月1日起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為世界科學界提供中國智慧,為全球工程界提供中國技術,為人類外空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貢獻和中國發展經驗……「中國天眼」邀請各國科學家攜手走向星辰大海,共「見」未來。遙望未知宇宙,全球科學家在未來若干年間將因「中國天眼」變得更為「火眼金睛」。從宇宙星辰,到基本粒子,人類重大科學發現往往離不開尖端科研儀器。天文學界通常認為,宇宙中只有不到1%是人類能看見的發光物質。
  • 中國天眼新發現!一顆「新太陽」正靠近太陽系,這是好事嗎?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從古到今,從來沒有停止過,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的存在。史籍記載:「秋七月,有星孛於北鬥,」是世界上第一次對哈雷彗星的記載。遠古時期,人類只能通過星相、佔卜術等觀測天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離宇宙越來越近,已經有人登上了月球和火星。
  • 從世界之最「中國天眼FAST」,多圖解析有關天眼的天文常識,乾貨
    ,中國批覆了這項工程建設,確認了這臺巨型望遠鏡的名字:中科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外號天眼/中國天眼!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李菂介紹,搜尋和發現射電脈衝星是FAST核心科學目標。脈衝星由恆星演化和超新星爆發產生,因發射周期性脈衝信號而得名。脈衝星的本質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實驗室無法實現的極端物理性質,是理想的天體物理實驗室,對其進行研究,有希望得到許多重大物理學問題的答案。
  • 中國天眼已發現84顆脈衝星!能力超想像,將尋找新太陽和外星文明
    最近,中國天眼團隊宣布,自兩年前開始收集數據以來,天眼已發現了84顆新的脈衝星,目前正在探測銀河系中的黑暗地區,並最終測算出未來銀河系裡可能誕生多少顆新的「太陽」,尋找宇宙中究竟可能存在多少智慧生命的終極答案。
  • 「天眼」開放
    國際科學界之所以深感振奮,在於「中國天眼」作為世界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比排在它後面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 300米望遠鏡綜合性能高約10倍。「中國天眼」2020年1月11日正式運行後將近一年間,新發現脈衝星超過240顆,大大提高了人類的「視野」。「天眼」開放,未來的「眼界」值得期待,令科學家們浮想聯翩、興奮不已。
  • 中國「天眼」背後的故事: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工人日報》記者日前走進BIAD,探尋中國「天眼」背後的故事。  中國天眼FAST項目反射面主體支承結構設計負責人朱忠義告訴《工人日報》記者,這個直徑500米、面積達30多個足球場大小的超級望遠鏡,在工程師的圖紙上並非平板一塊,而是由46萬塊三角形單元拼接而成。
  • 中國天眼對全世界開放!總工程師親自講述它的故事
    人類凝望宇宙的「大眼睛」,曾有兩個,一個位於中國,一個位於地球另一側的波多黎各。 2020年12月1日,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坍塌,已無修復可能。只剩躺在貴州大山深處的「中國天眼」,靜靜凝望著深邃的宇宙。
  • 中國「天眼」面向世界,交流合作是發展正道
    中國網評論員 牛慧穎2021年4月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這一消息引起了各國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前往中國天眼進行實地探訪時還表示:中國迅速崛起的科技實力令人側目!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 從2016至2020的四年時間裡,它已發現脈衝星超240顆。而自1967年發現第一顆脈衝星至今的50多年裡,人類一共發現的脈衝星也只有2700多個。FAST還可以發現一些早期的星系活動跡象,有利於發現行星恆星的運動軌跡及發展軌跡,窺探宇宙起源的奧秘。
  • 「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今天,又想起他的名字
    「中國天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從2016至2020的四年時間裡,它已發現脈衝星超240顆。而自1967年發現第一顆脈衝星至今的50多年裡,人類一共發現的脈衝星也只有2700多個。FAST還可以發現一些早期的星系活動跡象,有利於發現行星恆星的運動軌跡及發展軌跡,窺探宇宙起源的奧秘。
  • 4月1日,全球唯一的中國天眼將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自4月1日起,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2021年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申請的項目將交由「中國天眼」科學委員會和時間分配委員會進行評審、提出項目遴選建議,並於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