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說時政: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相關考點梳理

2020-11-30 騰訊網

歡迎大家關注:毛毛說公基常識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時政考點話題

是在昨天剛剛引發廣泛關注的航天新聞

即——嫦娥五號探測器

時政

熱點

01.

時政再現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超過八噸,是我國迄今為止最大、最重、結構最為複雜的探測器。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在月球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突破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並開展月球樣本相關的科學研究,構建起我國完整的月球探測體系。

02.

關於嫦娥五號探測器

關於嫦娥五號:

特殊任務: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的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

【延伸知識點】:各國對月壤的採集

1、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

2、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共帶回月壤和月巖樣品約382千克。

【延伸知識點】:月球「挖土」科學價值巨大

月球表面有一層廣泛分布的厚2米至15米的月壤,對地球上的人來說,其蘊藏著巨大科學價值。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教授肖龍介紹,「月壤中有大量月球巖石碎塊、礦物及隕石等物質。科學家通過研究這些月壤物質,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必要信息」。

此外,月壤還擁有豐富資源。專家介紹,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這些顆粒一般富含鋁、硫和鋅。通過對樣品的實驗與分析證實,月壤和月巖中氧化鐵的含量也很高,從中可以製取水和氧,未來可利用月面物質支持月球基地運行,並為登月飛行器補充燃料。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還在採回的樣品中發現了核聚變理想原料氦-3。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規模,月球上的氦-3用於核聚變發電後,能夠滿足人類約1萬年的能源需求。此外,由於月壤處於月球最表層,具有鬆散、細顆粒與易於開採的特點,是未來月球科研站建設、採礦、修路、資源提取的首選目標。

組成部分: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

發射場地:由中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將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樣返回任務,是該工程中最關鍵的探測器

任務性質: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

03.

我國「探月工程」概況

中國探月工程

代號:嫦娥工程

時間: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

階段: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系列:

1、2007年10月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2、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嫦娥二號」順利發射 ,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3、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探月工程已經完成嫦娥三號衛星和玉兔號月球車的月面勘測任務。

4、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5、嫦娥五號主要科學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貢獻。

中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第一步為「繞」,即發射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突破至地外天體的飛行技術,實現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通過遙感探測,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探測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探測月壤特性,並在月球探測衛星奔月飛行過程中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已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

第二步為「落」,時間定為2013年下半年。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地外天體的著陸技術,並攜帶月球巡視勘察器,進行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探測著陸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巖石的化學與礦物成分和月表的環境,進行月巖的現場探測和採樣分析,進行日-地-月空間環境監測與月基天文觀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巖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巖的現場探測或採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第三步為「回,時間在在2014至2020年之間。即發射月球軟著陸器,突破自地外天體返回地球的技術,進行月球樣品自動取樣並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對取樣進行分析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和演化的認識。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採樣返回。

04.

嫦娥五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五個「首次」

(記得點讚點讚點讚~~~~謝謝吖)

- END -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嫦娥...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克宮:俄羅斯樂見中國太空探索成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4日消息,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24日評論中國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消息時對記者表示,莫斯科樂見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並認為這是兩國相互協作的有前景的領域。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
    此前,長徵三號甲火箭、長徵三號丙火箭以及長徵三號乙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 但是,執行本次嫦娥五號的發射任務,非長徵五號莫屬。這是為什麼呢?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穩穩地,「仙女」降臨月宮。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 11月24日盤前重要產業新聞: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
    原標題:11月24日盤前重要產業新聞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作者 | 信儀編輯 | 漠影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3!2!1!點火!振奮人心的一刻!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17日,也就是在發射前一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101發射工位,做好發射的準備,等待窗口期的出現。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2020-11-24 08:35:09來源:FX168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網絡直播打賞用戶將實名制...
    話不多說,趕緊跟隨虎嗅早報,來看看有哪些大事兒值得關注,先來看看今日科技新聞: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西藏青少年代表現場觀看「嫦娥五號」發射升空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西藏航空聯合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共同將代表西藏青少年夢想的20幅太空主題畫作電子版成功搭載進了「嫦娥五號」。
  • 快看,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有咱蘭州製造!
    11月24日4時30分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此次承擔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有510所獨立設計研製的包括兩大核心裝置、兩個重要科學載荷在內的27臺(套)產品以及高透明導電聚醯亞胺鍍鋁
  • 我國2019年航天發射計劃披露:長徵五號7月中旬復飛 嫦娥五號任務重啟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當日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繼2018年成功書寫37次宇航發射紀錄後,該集團將繼續開啟「30+」模式,計劃2019年實施30餘次宇航發射,共發射太空飛行器50餘顆。其中,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北鬥三號、高分七號等「大腕兒」均將登場。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目標月壤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取回月球樣本的國家。目前飛行狀態良好,兩次軌道修正均按預期達成。
  • 嫦娥五號組合體成功分離 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相關閱讀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點半,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大型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量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面採樣後,攜帶約2千克月球樣本於升空後23天回到地球,這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所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