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廉德文化傳承發展,探索 「廉潔城市」建設

2021-01-10 齊魯網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濟寧曲阜視察時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2014年2月,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五年來,濟寧市圍繞深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濟寧市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緊扣廉潔從政、為政以德的思想內涵,推動廉德文化傳承發展,探索實踐 「廉潔城市」建設,初步形成了「儒韻清風 廉潔濟寧」的城市名片。

創新形式 豐富載體

打造廉政文化建設陣地

「今天的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深沉的使命憂患感,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治國理政戰略布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到新高度……」11月17日,在曲阜萬仞宮牆前,一場生動的現場教學,讓來自西藏日喀則地區的20餘名巡查幹部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

「為更好的踐行總書記講話精神,推動廉德文化發展,我們深入挖掘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的廉政思想,推出了紀檢監察幹部現場教學廉勤線,助力廉潔城市建設。」現場講解員曲阜市紀委宣傳部馬叢叢說。

不僅是曲阜市,濟寧市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在全市範圍內著力打造集群式廉德教育基地,提煉廉德教育精品線路,結合各個廉德教育點所蘊含的文化思想、歷史淵源,編寫廉德講解詞,由紀檢監察幹部開展現場教學,講解廉德教育點背後的歷史故事和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從廉德的角度解讀優秀傳統文化,並聘請專業人員開展培訓,提高講解的藝術表現水平,展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風貌。

與此同時,濟寧市紀委按照「聚合資源、突出主題、特色鮮明、注重實效」的工作基調,大力推進廉德教育基地建設,一方面整合現有的廉德教育資源,發掘利用孔府、孔廟、孟府、孟廟、曾廟等古代文化遺產和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王傑紀念館、魯西南戰役紀念館等現代教育場所,另一方面指導縣市區建設符合現代廉德教育理念的基地設施共11個。指導各縣市區深入挖掘當地廉德文化特色,古今結合,形成了以「優秀廉德文化」、「優秀家風家訓」」為主題的2條精品線路。二條線路相輔相成,以點串線帶面,形成一縣一品、全市互聯的立體化廉德教育格局,提升了廉德教育的針對性、系統性、實效性。

推動「十進」 塑造品牌

拓展廉政文化建設領域

古槐街道北門社區是一個典型的傳統小區,內部空間雖然狹窄,卻擋不住社區居民觀看精彩節目的熱情。8月31日上午,北門社區利用百姓大舞臺,排演了廉德主題文藝節目,現代京劇《共產黨員》、山東琴書《小財會》等節目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叫好聲和鼓掌聲。社區居民齊明鳩告訴記者,「我們的居委會經常在小區裡舉辦宣揚廉德文化的文藝演出活動,我們都很喜歡參加,有時候我們也帶著孩子過來。通過這些活動,我們深受教育。」

怎樣把廉德文化滲透到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推進工作不能僅停留在表面。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國家反腐敗工作部署,把廉德文化建設融入到黨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全過程,市委出臺了《關於深化廉德文化建設打造「儒韻清風、廉潔濟寧」的意見》,市紀委印發了《關於推進廉德文化「十進」工程的實施方案》,把廉德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進景區、進公園、進網絡、進新型社會組織工作,作為推進廉德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開展「十進」工程,不斷築牢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秉公用權的文化根基,強化了愛崗敬業、務實擔當的價值理念,培育了廣大公民廉榮貪恥、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營造了遵紀守法、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市區69路「儒韻清風」公交專線上的一則車內廉勤格言。像這樣的公交車,我市已有14輛,通過在車體、車內設置廉勤格言、廉政詩文、廉德公益廣告等內容營造廉德文化氛圍,移動傳播廉德思想。

濟寧市不斷加強廉德文化宣傳教育工作,創新傳播載體,打造「一動一靜」相結合的廉德文化宣傳平臺,利用公交站、牆面、報欄、護欄等,設置畫面、雕塑和小品200餘處,集中展示儒家廉勤思想、中華傳統八德等內容,並推出網絡版,掃描二維碼即可閱覽全部內容,成為黨員幹部和群眾學習儒家廉政思想的平臺。同時,啟動「儒韻清風 廉德劇場」,演出劇目既有精選的以小品、話劇、琴書、四平調、山東梆子等為藝術形式的廉政短劇,又有恢弘蕩氣的廉政大戲《夫婦雙清》。

如今,在街道、在社區、在村居等基層場所,已隨處可見廉德文化廣場、長廊、景觀,各縣市區也都選取重點位置推進場所建設,整理編印了《儒家經典文化讀本》系列叢書,編印《廉潔教育講堂》系列叢書,發至全市所有4627個基層廉潔教育講堂,極大地推動廉德教育普及開展。同時,不斷創新廉德文化傳播形式,改進、創新市紀委網站、「廉潔濟寧」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宣傳形式,先後推出《清聽》《我的家風家訓故事》等「儒韻清風」系列原創欄目,通過網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廉德文化,廉德文化傳播載體越發豐富,廉德教育效果持續增強。

古為今用 入腦入心

培良好家風家訓

9月26日,兗州區牛運震廉德教育基地和中華傳統家風(曲阜)文化園迎來了首批學員,2018 年第二期縣處級領導幹部進修班一行50 餘人到此進行家風家訓現場學習。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第二期進修班中的孔子後裔,能在現場感受自己的箴規祖訓,倍感榮光、也深受教育,下一步將結合實際,身體力行傳承好、發掘好儒家優秀的廉潔文化,特別是傳統家風的整理,切實加強黨員幹部家庭領域的廉潔教育……」曲阜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孔慶國深有感觸地說。

家風醇則民風正,民風正則社稷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濟寧市把開展家規家風教育作為廉德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倡樹和培育良好家風。推進家風家訓主題場館建設。指導縣市區先後建設了兗州牛運震紀念館、中華傳統家風(曲阜)文化園、嘉祥縣嶽樓家風教育基地等多處家風家訓主題場館,並深入挖掘地方歷史人文資源,擴大對優秀家規家風的宣傳和普及教育。拍攝歷史名人家規專題片,聯合曲阜市紀委、鄒城市紀委和嘉祥縣紀委,深入挖掘孔子、孟子和曾子三個家族的歷史故事和家規傳承,形成腳本,在省紀委領導的指導和幫助下,先後拍攝製作了《曲阜孔氏:詩禮庭訓傳家久》《鄒城孟氏:三遷擇芳鄰 七篇矩天下》和《嘉祥曾氏:三省堂中有祖訓》三部專題片,均被中央紀委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欄目採用、播發,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同時,開展系列活動推動培樹良好家風。市紀委聯合其他有關部門開展「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主題活動,舉辦《領導幹部家風啟示錄》專題講座、「傳承好家風、培育好家訓」詩文朗誦會,徵集評選「好家風好家訓」、「廉情寄語」,編印《寫家訓曬家風廉政書畫作品集》,通過系列活動倡導樹立新時期與時俱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家規好家風,形成濟寧大地家家立規、人人學矩的新風尚。

博採眾長 創作精品

推進研究成果轉化

古人講:「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為更好的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濟寧重要講話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濟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故事,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先賢精神,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築牢思想道德防線,深入推進全市黨風廉政教育,弘揚清正廉潔的價值觀,我市批閱方志史冊,挖掘整理清官廉吏的事跡故事,認真梳理與整理了歷史上濟寧籍或在濟寧為官的清官廉吏72人,編撰了《濟寧歷史上的清官廉吏》,通過通俗語言講述古人治國理政、為人處世、勤儉持家、教育後代的故事,該書已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發掘歷史智慧、汲取政治智慧」。近年來,濟寧市紀委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廉德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廉德文化研究成果。注重開展研究挖掘,結集編印《中國歷代廉文精選釋讀》,從歷史文化典籍中整理解讀了29篇經典文章,闡述古人為官從政的廉潔勤政、愛民擔當思想,達到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目的。聯合孟子研究院成功舉辦孟子思想與黨風廉政建設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到會深入研討,並針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配合省紀委召開《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並取得圓滿成功,受到中國方正出版社和省紀委領導的充分肯定。組織開設系列講座,2017年,濟寧市紀委聯合鄒城市紀委、孟子研究院開設了孟子思想與幹部廉政教育系列講座,邀請王志民、李存山、楊海文等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孟母教子與幹部家風建設」、「孟子思想與政治管理」、「義利之辯與廉政建設」、「浩然之氣與堅定黨性」等7個主題開展授課,推進孟子思想與黨風廉政建設融合,實現研討成果創造性轉化。目前講座內容已彙編成冊、出版印發,作為廉德文化重要研究成果,供黨員幹部學習。

通過不斷完善和創新,濟寧市廉德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構築「不想腐」的思想堤壩,一股「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清風正氣正在孔孟大地蕩漾,全市呈現出風正氣順心齊、團結和諧穩定的局面。

[責任編輯:徐琳琳、王麒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7-6591156,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7-6591156,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湟中廉潔文化建設助推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如今的湟中,從「八瓣蓮花」山下到湟水河兩岸,從廠礦企業到學校機關,山川遍地開放的廉潔文化之花清香縷縷,浸潤著廣大幹部群眾的心靈,也激發起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只有把廉政制度建設和廉潔文化建設結合起來,才能構建廉潔文化道德修養作用於內、廉政制度作用於外的廉政預防腐敗體系,從而形成廉潔文化無處不在、潤物無聲的濃厚氛圍和良好風尚。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是優化黨風廉政環境的重要途徑。廉潔文化建設,是宣傳、教育、鼓舞群眾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公眾廉潔意識的重要手段。
  • 知難而進 擔當作為 推動老城區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市北區承擔著青島歷史文化傳承和老城區改造提升更新繁榮的重任,要知難而進、擔當作為,敢想敢幹、敢於亮劍、敢於攻堅克難,推動老城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審議中,李奉利、王亞軍、邢泉生、張旭明、徐瑞澤、滿善良、姜法春、付鋼、劉同敬、郭文、張永國等代表先後發言。
  • 錘鍊忠誠品格 堅定廉潔意識
    11月19日上午,中建三局二公司華南公司深圳赤灣地鐵站城市綜合體項目帶領黨員、青年團員、關鍵崗位員工及工友共20人赴寶安區文天祥廉政教育文化館參觀學習。     作為廉政典型示範教育的優秀基地,文天祥廉政教育館將傳統文化與廉政建設相結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有序參觀了家規祖訓、彰善癉惡;濟世愛民、清正廉潔;危難救國、勇於擔當;忠誠不渝、丹心永鑄;抵禦利誘、取義成仁;正氣家風
  • ...在東莞啟動——平安產險探索「政企社」安全文明城市建設新模式
    該行動作為「平安守護者行動」的重要支柱,將通過開展「種子講師」「基層應急宣傳」「城市風險排查」「風險排雷手」「五進」等系列安全文化活動,以線上安全課程+線下志願服務等相結合的方式,助力安全文明城市建設。
  • 新中國成立60年文化建設與發展
    在這60年中,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工作者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出色的藝術創造,熱情歌頌全國各族人民的偉大實踐,為推動我國社會發展進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付出了辛勤勞動,進行了艱苦探索,做出了重要貢獻。
  • 金塔"軟""硬"兼修"文化名片" 擦亮城市發展"底色"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31日電 (通訊員 劉雅雯)酒泉市金塔縣積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不斷打造具有金塔特色的文化品牌,從文化閱讀、文化傳承等多方面增強城市文化實力,推動文化事業創新發展。
  • 以書畫傳情 城發集團開展「弘揚廉潔文化 傳播清風正氣」書法...
    半島網12月16日訊 為進一步深化清廉國企建設,充分發揮廉政文化教育、示範、薰陶作用,推動城發集團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向縱深發展,今年9月份以來,城發集團紀委組織開展了「弘揚廉潔文化 傳播清風正氣」書法、繪畫、攝影大賽及作品藝術展活動,集團黨委各支部、集團各部門及各控股公司近300名黨員幹部職工參加了活動。
  • 鳳翔:打好「組合拳」 助力文化中心城市建設
    鳳翔舉辦的三場活動,精彩紛呈,不但特色鮮明,「吸睛圈粉」好評初潮,而且充滿了濃鬱的「文化味」,這都源於鳳翔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助推寶雞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近年來,鳳翔充分發揮「先秦古韻、民間藝術、蘇軾初仕、鳳香源頭」的文化特色和優勢,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抓手,搭建文化平臺、做強文化企業、培育文化品牌,強勢推動全縣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鳳翔在縣15戶規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速9.46%。
  • 傳承黃河文化 建設黃河未來
    據山東大學專門史專業尹柱角的博士論文《「一山一水一聖人」:文化與文化產業之開發研究》的梳理總結,黃河流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代表舊石器時期的藍田文化、匼河文化、河套文化、下川文化等,「它們經歷了中國古史記載中的燧人氏鑽木取火和有巢氏構木以居的社會發展階段」;而除了龍山文化,黃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還有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等,「這裡經歷了種植農業的出現、動植物馴化發展、陶器製作大量使用、
  • 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專題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83場)
    我們以創新為動力,以發展為根本,文化事業產業齊抓,大力建設文化強區,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一、文化事業出華彩  一是公共文化服務持續提升。  在公共文化建設方面,建成廣州市第三少年宮等標誌性文化設施,推動廣州海事博物館、外貿博物館建設。
  • 夏傑長:以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發展轉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在重點突破中實現整體推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
  •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現在,很多建設行為表現出對歷史文化的無知和輕蔑,做了不少割斷歷史文脈的蠢事。  我講過,城市建設,要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得住鄉愁」,就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保留中華文化基因。要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古蹟,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工業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搞「拆真古蹟、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
  • 論道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這場「頭腦風暴」交流會幹貨滿滿
    他說,作為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全國唯一擁有大運河三個歷史階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近年來,宿遷緊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走在前列」的目標要求,系統謀劃、科學施策,遺產保護有力有效,文化傳承持續深入,資源利用充分開展,環境改善成效明顯,大運河文化帶宿遷段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中國傳統孝文化的現代傳承與價值轉向
    當前,為了應對日趨嚴峻的老齡問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孝文化建設逐漸提上日程。建設孝文化一方面體現了對於傳統孝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促成整個社會弘揚傳統孝道的良好風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促進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因此,了解孝文化的建設現狀,從孝文化建設的實際案例中概略出中華孝文化的現代傳承情況,並從中提取出傳統孝文化的現代價值路徑轉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2019-2020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發展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考察時指出,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手段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大城市也可以變得更「聰明」。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設智慧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可以說,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城市發展實際,順應信息化和城市發展趨勢,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發展新動能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美麗庭院創建指導·文化美」傳承優良家庭文化 讓文化浸潤心靈
    美麗庭院創建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提出的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省、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具體舉措,旨在引領廣大農村家庭成員從自身做起,從改變家庭環境衛生入手,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創建美麗庭院,建設美麗鄉村。
  • 數字文化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解讀《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
    近7000字的《意見》中,勾畫了未來發展趨勢,數字文化產業新一輪大發展的藍圖業已繪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呼之欲出。一脈相承的開放和創新「2017年,原文化部印發《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在全社會形成了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和促進了數字文化產業發展。」
  • 助力精美長沙建設 長房集團24小時城市書店【長沙十二時辰 】IP 首發
    該書店由長房集團投資建設,旨在傳承和發揚湖湘文化與精神,以書單為閱讀提案,探索和引領數字時代的城市閱居生活方式,打造城市文化復興的創新樣本,助力「精美長沙」建設。「長沙十二時辰」 IP首發活動以「變與不變 The Changing Changsha」為主題,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作家、策展人,以「對談」交鋒思想、激發創見,探討和交流湖湘文化的當代表達。
  • 深圳探索「數字孿生城市」,瞄準條線信息孤島和重複建設,破解「要...
    可快速關注我們2021年1月5日,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發布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探索「數字孿生城市」。解讀小標題:探索「數字孿生城市」首先解讀「數字孿生城市」,注意此處數字孿生城市一詞的雙引號。也就是說"數字孿生城市"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孿生城市,而是一個靜態或者多時態城市數字基座、數字底座,但其具有遠期發展成數字孿生城市的潛力和可能。
  •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樣本」(觀天下)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大運河文化是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大運河文化帶,是國家一項重大決策。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為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提供了寶貴的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