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怎麼讀中國古代經典,有兩點你一定要注意!

2021-01-10 精神食糧生產者

必須咬文嚼字

為什麼說要「咬文嚼字」,而不是「不求甚解」呢?「不求甚解」用在今天的作品中也許合適,但古代經典經常是「微言大義」,又經歷了民國時期的白話文改革,今天的人想要讀懂古代經典本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再秉持「不求甚解」的風格,那根本就無法入門,何談入室。

所以,我們讀古代經典不能求快,應當咬文嚼字,細嚼慢咽,反覆鑽研,這樣才能有所收穫。

懷著敬畏之心

在讀古代經典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有一些跟今天價值觀相悖的句子,我們就會覺得是作者說錯了。當然,我們不反對讀經典時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這是必要的。但是,你要知道,很多詞句經過了時代的變遷,語意已經改變了。其實有可能不是作者說錯了或者說得不對,而是我們理解錯了或是沒有聯繫作者說這句話時的背景。

就好比《論語》裡面有一句:「無友不如己者」,用我們今天的話理解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你會發現這好像不對,這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普世價值。但是,孔子同樣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以,這麼聯繫起來看,這裡的「不如」應作「不像」解,本意應當是「不要和不是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這樣就明白了。

所以,我們只有懷著敬畏之心去讀經典,才能更好地理解經典。

相關焦點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在現在的很多有關於歷史的影視劇裡,都會提到關於古代的方方面面,就比如說古代的度量單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對待糧食的稱量計算。一石糧食,這種說法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可是你真的知道「石」的正確讀音嗎?「一石米」的「石」怎麼讀?其實不讀「擔」,我們誤讀了幾十年!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也太簡單了,不就是念「dàn」嘛!可是如果你的答案也是這個,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
  • 《易經》中早就有了答案,一定要注意這2個年齡段
    古代帝王都被稱為「萬歲」,就是表達能夠長生不老的期望。很多人為了長壽,也不惜時間和經歷「修煉」、「煉丹」,希望能夠讓自己的生命延長。到現代,人們漸漸明白世上沒有能讓人長生不老的東西,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結束的那天。不過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已經比古時候高了很多。不管平均壽命是多少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否長壽也和生命周期有關。
  • 中國古代佔卜經典名著,易經名列榜首
    中國佔卜學,古代或稱玄學,近代或稱中國預測學,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八卦、陰陽、天幹、地支、五行、生克、神煞、曆法等基礎上的龐大學問,用於預測人、事、物過去現在未來的成敗吉兇。在中國古代民間算命中流傳下來了不少經典的算命書籍,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佔卜經典書籍有哪些?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就給各位介紹下中國古代佔卜十大經典名著,易經名列榜首,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讀誦經典開智益大論
    讀誦經典開智益大論德慧樂1.如何教育小孩子?聖賢教人:順其天性,先教讀經,再教解義,後教力行。如《中庸》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乃明證。2.經典到底指什麼?經典:從廣義上簡單地說,就是「最有價值的書」乃至「最有價值的藝術作品」等。
  • 漢字解析:「爻」怎麼讀,此字我國古代有何涵義?
    「爻」字出自哪裡,怎麼讀?內涵豐富,用意深遠漢字是我國獨有的語言文字,從古至今,漢字作為我們常用的文字。其實漢字究竟有多少,恐怕國人沒人說得清。據資料記載,漢字大約有10多萬,但有出處漢字有91251個,日常使用的是幾千個。所以,沒人敢說認識所有漢字。即使專家也不會讀的漢字,更不要說其用意了。
  • 中國最美10本書,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文辭秀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讀之令人心曠神怡。閒時,讀一讀《菜根譚》,讓你心靈平靜,了悟世事。6《唐詩三百首》詩歌之美有唐一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頂峰。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會背一兩首唐詩,不管是「床前明月光」,還是「鋤禾日當午」,總有一句詩能打動你的心弦。你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在千年前的唐詩中找到詩意的共情。讀一讀唐詩吧,品一品那個大氣的時代。7《山海經》想像之美有人說,中國人沒想像力?
  • 人的壽命有多長?《易經》早已算好生命周期,這2個年齡要注意
    在古代,人的壽命要遠遠短於現在,四五十可能就是大部分人的壽命長度了。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七十歲已經算不上古老稀了,百歲長壽老人屢見不鮮。但是,不管人的壽命是多少歲,你有沒有想過,每個人都有一個生命的周期,比如說什麼樣的人長壽?人到了多少歲是個坎?有沒有固定的周期呢?
  • pos機怎麼刷信用卡最安全?注意這兩點
    很多人就想知道怎麼用pos機刷卡最安全,需要掌握技巧。其實,這個說起來也挺容易的,一般需要注意兩點就行了。 一、注意刷卡時間 刷卡時間不宜早也不宜晚,一定要在商戶正常營業時間刷卡,並且刷卡時間得和商戶相匹配。
  • 中國古代天文學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
    中國古代天文學關於北極星變遷的歷史記錄中華民族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從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天文觀察,甚至是在文字出現之前,就特別注意天文觀測,為世界留下了豐富的天文學觀測記錄。由於漢字的高度穩定性,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遠古時代的天文學記錄資料。
  • 臺灣學者傅佩榮:30歲讀儒家,40歲讀道家,50歲讀《易經》
    授權圖片 | 陳卓 攝關於讀書,臺灣大學傅佩榮教授有一個說法:30歲之前要讀儒家,40歲之後讀道家,50歲左右讀《易經》。因為30歲以前你投入社會,準備成家立業,一定要非常積極地面對人生,當然要學儒家。
  • 怎麼讀經典——《太一生水》第3期第1課(總1837天)
    為什麼要讀經書?有人說是為了成長,為了明理,為了行道,為了點亮自己;有人說是為了靠近聖賢,尋覓內心深處的安靜。讀經書可以有千萬個理由,再次總結聚焦,經書是「聖聖相傳的心法,千年不變的常理」。相信這個世上有比我們更有智慧的人,而世界的發展、全人類的行進終究要靠有智慧的人引領。
  • 古詩詞,到底應該怎麼讀?
    在大家印象中,中國古代文學似乎必然對應著傳統的社會與時代。學習理解古代詩歌,就是理解古人的哲學與價值觀,回到古樸的狀態,它與現代社會之間有一層隱形的絕緣體。實際上這一想法可能把古人跟古文,都狹隘化了。江南大學的古代文學副教授黃曉丹,每天的工作,就是要給一群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講古代文學課。這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
  • 心有靈犀,城府深的獅子座,與他相處時,一定要記住這兩點
    了解一下獅子座的報復心很強,什麼都不認輸,總想和你決一死戰,抱著必勝的信心,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會如此自信,因為那是他與生俱來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好好和獅子座相處,謹記兩點。第一點:不要慫獅子座的強勢性格造成了他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爭勝的性格,如果你越怕他,他就越強,相反,你不要讓他去做,他兇你要比他去做,千萬不要屈服,不要害怕,讓他知道你也不是一個好欺負的人,不要妄想欺軟怕硬。如果不屈服,那他就不敢肆無忌憚,至少在他心裡還是會忌憚的,而一旦他有了這種畏懼的心理,那他的弱點就很容易暴露出來。
  • 中國古代經典勵志名言100句,百讀不厭,陪孩子一起讀經典!
    勵志名言 100句中國古代經典勵志名言,幾千年歲月積澱下的人生哲理。家長可以給孩子收藏列印,讓孩子背誦記憶!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古代名篇中的這幾個字,該讀什麼音
    關於此詩,有兩個問題需要討論:一是「勝」有平聲和去聲兩種讀法,在這首詩中它到底是讀平聲還是去聲?二是如果讀平聲,詩中的「勝」字應該怎麼理解?首先,從律詩的平仄格式上講,詩中最後一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所以此句中的「勝」字只能讀平聲,不能是去聲。
  • 經典要怎樣讀才不浪費?《25堂文學解剖課》:你要戴上X射線眼鏡
    如果單從看熱鬧的角度,很多文學經典簡直令人無法卒讀。比方說《紅樓夢》這部偉大經典,卻被很多人列為「怎麼也讀不下去」的經典之一。而那些武俠小說、言情小說,以及穿越、修仙、盜墓,乃至歪嘴贅婿等網絡爽文,顯然有著更多的讀者。因為這些東西讀起來真的很爽,也完全不用費腦子。的確,如果單看故事情節,很多經典名著的情節很難達到吸引人的效果。
  • 毛澤東想讀常讀的書籍
    在這份書單中,有19種馬列經典著作,包括《資本論》《工資、價格和利潤》《哥達綱領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國家與革命》《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等這些馬列著作,是毛澤東常讀的書。這裡只說一下《資本論》。
  • 「又雙叒叕」又出現了,火炎焱燚表示這次一定要知道怎麼讀
    今天,我終於知道怎麼讀了。大約在2012年12月,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新詞,並迅速流行起來。據說是源於當時日本朝日新聞的一條微博:"我們又雙叒叕要換首相了。"這條微博無非是強調日本更換首相之頻繁,其重點就在一個「又」字上。
  • 「中國一定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1990年老人臨終前的告誡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老人,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 《增廣賢文》關於貧窮富貴和錢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扎心!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一部古訓集、民間諺語集,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後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遂成《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增廣賢文》內容較雜,但往往三言兩語,直指人心,是中國古代民間智慧的結晶。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0句關於貧窮富貴和錢的經典名言,供各位看官體悟!1、人為財死,鳥為食亡。2、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3、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