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中 有座明右軍都督墓

2021-01-09 安青網

□李河濤 柳絲

○殘留的青磚與青石條

○陳揮墓隱藏在油菜田間

原打算正月十五過後就去長豐尋找明代故永樂右軍都督陳揮墓,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的採訪整整推遲了一個半月。不過,踏著花香尋古探幽倒是更有魅力!

陳揮何許人也?帶著這樣的歷史疑問與困惑,我們在歷史典籍的浩瀚海洋中泛遊、尋覓。

陳揮生於元末的杜師娘崗,母親孟氏,妻楊氏。洪武初年,任甘肅洮州衛指揮,和徵西將軍沐英在雲南平番。

建文初年,陳揮升遷為左副總兵都督,隨曹國公李文忠之子徵戰,在鄭村壩被燕王朱棣所擒,平安逃亡。永樂初年,升遷為右軍都督,赴江西參贊軍事。

明代的右軍都督府,官署名,五軍都督府之一。每府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恩功寄祿,無定員。洪武十三年,始改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

根據《明史》和《明太祖實錄》記載,陳揮(《明史》作陳暉)是元末明初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朱元璋在南京設了五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僅次於左軍都督,乃一品武官。

明代嘉靖版《壽州志》,在「武功」一欄有陳揮的名字,上面記載「陳揮,國初節徵有功。」

清代乾隆《壽州志》記載:「陳揮,從徵有功,按舊志未載其何官,故闕而不錄。」

清代光緒《壽州志》記載:「陳揮以從徵功授官。」

1987年編輯的《長豐概覽》記載如下:「明右軍都督(僉事)陳揮,在杜師娘崗(今義井鄉杜崗村)東二裡許,建一陳府。其東二裡,有村名探馬衝,為駐紮軍營探馬之所,其西半裡有金谷堆,為庫房所在。曾發掘有大型花紋磚及金錢等物。東南裡許的孟圩,原是陳府的花園,至今瓦礫遍地,僅遺花園井一口,深約三丈,水寒且鹹。圩東側有一放豬場,為陳氏墓地。」

多年以來,一直渴望著、嚮往著能夠親歷陳揮墓看一下,感受一下義井這片神秘土地的硝煙瀰漫,櫻花小鎮櫻花怒放,撩動著我們的求所欲、求知慾、探索欲,在陳揮鏖戰疆場的描述中仿佛嗅到千年杜崗的戰火氣息、濃煙滾滾、塵埃落定,心中按捺不住驚喜與神往,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感想與憧憬!

陳揮墓位於黃巷村委會西,現在屬於黃巷村,在公路旁的一塊油菜田,西邊是一個小水溝,南邊是陳府村莊,北面是農田。

當地人把陳揮墓叫金谷堆,據說早年挖出了不少花紋磚。因為陳揮墓的風水好,所以四周的老墳都圍著陳揮墓而建。

曾經有人質疑,為什麼清代《壽州志》對陳揮墓沒有記載,長豐縣文化和旅遊局的葛慧芝主任解釋說,陳揮墓發現得比較遲,1925年6月,有盜墓者首次發現了墓穴,靠頂有石碣兩塊,用鐵箍在一起。其中一塊是篆體文,刻有「明故右軍都督陳揮墓」;另一塊是楷書,記有母孟氏、妻楊氏等。

上世紀30年代陸續發掘墓穴多處。其墓內棺外廓長1.2丈、寬8尺,砌以大型花紋磚。東南側有小門,門旁有小孔。墓群每列3棺,共列12棺,陳揮墓居中。

陳揮墓中,出土有金盔1頂,鑲有金珠。腰束玉帶1根,由12塊玉牌組成。還有金絨數枚,均繡有「孫孫見佛」字樣。左側女墓中有鳳冠1頂,冠前綴大金鳳一對,中綴金花一朵,兩側綴小金鳳一對。腕戴金絲龍鳳鐲一對,花紋一為二龍戲珠,一為丹鳳朝陽。頭枕銀元寶兩隻,腳蹬銀元寶一隻。其餘女墓內也有金釵、金鳳、金耳墜、金耳環等物。墓群下方約30米處,還有一男墓,中有青瓷瓶一隻。

可惜那時候兵荒馬亂,這些器物都落入了私人手中,至今下落不明。

附近幾個村莊是陳揮遛馬的地方。

葛主任帶我們去孟圩的花園井遺址,傳說曾為陳揮所用。只是現在花園井全部被填上了,了無痕跡,只發現幾塊古青磚。

又在一個無人居住的房子門口發現一個青石條,但僅此而已。

我們在史海中鉤沉,嗅著油菜田的無限芬芳,在田間信步,仿佛看到當年陳府裡的兵馬蕭蕭,陳揮躍馬橫刀、馳騁疆場的英雄形象!

的確是年代太久遠了,我們能做的便是讓這位明右軍都督永垂千古:

「佐國良材,驍勇戰將;曠世英雄,劍指穹蒼。生於杜崗,母孟氏,妻楊氏,迭戰疆場。洪武肇始,屢遷洮州衛指揮,與徵西將軍沐英於雲南平番,屢克勍敵,譽為忠良。建文初,遷左副總兵都督,隨曹國公李文忠之子徵戰,於鄭村壩為燕王所擒,足智多謀,平安逃亡。永樂伊始,旋遷右軍都督,赴江西參贊軍事,懿行流芳。」

相關焦點

  • 八法通神似右軍
    故有關他的史料記載也有蘭溪、永嘉二說,這一混亂記載,造成有關溫州書法的著作竟然將其遺漏的遺憾。 關於陳達的生平,明初隱居在平陽的金華著名學者蘇伯衡有《故元翰林侍講學士陳公墓表》,記載甚詳:陳達,字元達,祖籍永嘉,父居蘭溪,年十五徵入宿衛,二十學書於書法大師康裡巙巙、杜本。經過老師栽培和自己努力,陳達三十歲時書法名氣幾與康裡齊名。
  • 蝴蝶墓內長眠救駕有功的潘總兵
    墓廟神龕內端坐著潘承家塑像核心提示南安市樂峰鎮爐山村慕美山頭有一座古墓,俗稱「家爺墓」,又稱「蝴蝶墓」。這座古墓為清康熙年間欽賜祭葬的武將墓,迄今已有300年歷史。墓的主人原是廣東碣石總兵,他生前曾多次受到康熙帝的寵眷優嘉。
  • 一個關於書聖的典故:《右軍書扇圖》
    《右軍書扇圖》傳宋梁楷繪,紙本,墨筆,縱27.9釐米,橫66.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名中的右軍即指「書聖」王羲之,因其曾任右軍將軍職務,所以又被稱為「王右軍」。此畫取材於「右軍書扇」的典故。
  • 作為蜀漢四大都督之一的庲降都督,歷任者都有什麼作為呢
    都督是三國時期級別很高的地區軍事長官,統管地方軍事,相較現代來說,同軍長是一個級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蜀漢政府常置的四大都督,分別有:庲降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守、漢中都督。承擔著防禦敵人入侵的重要任務。
  • 【率土之濱】老話長談—大都督
    這裡主要在於都督能攻善守,攻城值與速度值也均為不俗,可以說在率土最開始的幾個賽季中,只要手裡有都督,何處不是任我行。不過隨著武將與戰法的不斷更新,都督的地位也從超一線隊伍逐漸淪為一線隊伍序列,不過為了保障都督的整體戰力,其搭配方式也經過了多次的變革。如最初的神兵渾水標配都督隊到後來的始計都督隊,以及現在最流行的神兵大賞流都督隊,由於都督的強大適應能力,讓玩家一直念念不忘。
  • 西安發現4座北周墓葬 墓主曾任「西安市長」(圖)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記者 文豔昨日,記者從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獲悉,該院兩年時間在長安區韋曲街道辦附近先後發現了4座北周墓葬。考古發現,這個家族墓的墓主張猥為戰國時「三世相韓」的後裔,曾當過長安城的地方官,相當於現在的「西安市長」。
  • 於明:蘭亭故裡右軍祠
    時豪水如瀑,雲氣聚於崇山峻岭,蔚為壯觀,馳會蘭亭,心有仰止,望雲慕雨,為書聖故。夫懷江山璧玉,隱東南神侶之所,往往自成仙境,及至清流激湍、茂林修竹,皆引為流觴曲水;密林幽途,已成高速。而右軍宿名之存,執筆領風氣者,惟金庭逸少、魏晉奇出耳。 右軍祠寶象莊嚴,從左入北廊,為清順治年所立牌樓,不必觀瞻語焉,而知天下之名,胡虜尤臣,功垂萬世,眾望所歸。
  • 歷史中詭異的3座墓,秦皇陵裡全是「毒」,龐統的墓被稱「血墓」
    ——雅各布 從史學角度來講,從夏朝開始,一直到清朝沒入歷史洪流,前後一共有大約3000餘年的時間。 在不同朝代,封建統治者就是最高權力的象徵,他們在生前住著高大的宮殿,死後也會被葬入規模宏大的帝王陵。 在大約500餘位帝王中,修築了大約幾百座帝王陵。
  • 寧武出土明將周遇吉墓,後枕骨被砍斷,證實了清朝百年傳言
    李自成在西安登基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李自成建國後,率領大順軍開始進攻山西,在路途中,李自成遭遇了很小的抵抗,就佔領了山西的重鎮大同和太原,大順軍直指北京。而就在李自成以為攻下北京,只是時間問題的時候,一座關隘橫在了他的面前。這座關隘名叫寧武關,比起大同、太原等軍事重鎮,寧武關好像不值一提,寧武關只有四千守軍,而且城池防禦工事也很差,但是這座小城並沒有開門投降,而且還堅決抵抗了李自成的進攻。
  • 唐朝時期節度使、都督、大總管,哪個官職大?
    而且就這三種官職在唐朝的發展來看,節度使是伴隨著行軍大總管和都督的沒落而產生、發展和強大起來的,以至於後來擁兵自重,造成部分藩鎮格局。三者之間,單純就軍權來說:行軍大總管權力最大,官職最大,節度使次之,都督最小。如果看綜合權力,則節度使的權力是最大的,要不也不會在安史之亂中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 聽說你們都在猜本都督是什麼星座的?
    前幾期觀復貓X十二星座發出來後,粉絲都在猜馬都督究竟是什麼星座。要小編說這題就是道送分題,大蛾子當然要和馬霸霸同一個星座啦!白羊座不拘小節,號稱天不怕地不怕,非常具有冒險精神,一有機會就想要探索和嘗試有激情的新領域。
  • 中華景觀攬勝: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
    解放後,1960年到 1962年發掘了該陵墓,其結構是斜坡土洞磚室墓,由墓道、甫道、過洞、天井、便房、前室、後室等部分組成。墓全長87.5米,寬3.9米,深16.7米。墓外有唐代封土家,家現高14米,見方56米,總面積6萬餘平方米。並有圍牆以護。 墓道口畫有巨大的青龍、白虎守衛其陵。墓道中並繪有武士組成的儀仗隊,中間過洞有男女侍從。
  •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森林之塔全收集指南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森林之塔地圖上,有35個呀哈哈,購買DLC的話會有8個神廟,3個萊尼爾,還有很多寶箱,下邊就給大家帶來「可愛的洛克人47」分享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森林之塔全收集指南,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 海昏侯墓中為何會有一面鏡子
    [摘要]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銘文鏡,也是這樣的一面「感情鏡」。有學者據銘文末句「永思絕」仨字分析認為,這是典型的漢代「清白鏡」。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記載:「山東有石鏡,照水之所出。有一圓石,懸崖明浄,照見人形,晨光初散,則延曜入石,豪細必察,故名石鏡焉。」還有一種傳說認為,鏡子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發明的。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記載:「饒州俗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很顯然,這種說法也是不可靠的。
  • 《塞爾達:曠野之息》10座令人崩潰的神廟 -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這裡IGN總結了10座令人崩潰的神廟,看看它們有沒有難住過你?這是一個很簡單而且很直接的任務,它稱不上有多難,但繁瑣的過程令人崩潰。太天真了,神廟裡還會有更加密集的落石等待著你。這一關對力道很有講究,稍不留神就會把球打到外面。
  • 十二支墓庫在命理中的作用是什麼?
    墓庫有收藏,得到,獲取,控制,佔有等諸多含義,也是命局裡做功的主要方式之一。墓庫喜刑衝,衝則為庫,不衝則為墓。墓是死的,庫是活的。墓庫有時候還表示人的死亡。一,墓庫的原則如下:1,寅,申,巳,亥為四大長生,見各自的墓必入之。即寅入未墓,申入醜墓,巳入戌墓,亥入辰墓。子,午,卯,酉為四正,見其墓當半合局看,不為入墓,只有在特別弱的情況下,見墓才入之。1592年男命:傷 比 日 官壬 辛 辛 丙辰 亥 亥 申【寅卯空】此為清太宗皇太極的八字。
  • 劉伯溫見武侯墓中五個字,直接跪到地上?他真的挖掘過武侯墓嗎?
    而且武侯墓自從建成以來,就一直受到蜀國以及後續政府的重視,這裡不但種植了許多蒼翠的柏樹,還有祭祀諸葛亮的廟宇,這樣的受重視程度足以證明定軍山腳下的這座武侯墓便是諸葛亮的埋葬之地。二、 劉伯溫不會妄動武侯墓根據上面的分析,武侯墓應該就是諸葛亮的真實墳墓,那麼劉伯溫尋找諸葛亮墳墓的事情便不攻自破了。不過劉伯溫還有可能碰到的是墳墓中的機關和碑文,但這樣的說法和上面的故事一樣經不起推敲。
  • 十天幹在十二長生中之墓庫詳論
    文/子漁在十二生旺庫中,辰戌醜未為四墓庫,既是墓和庫之合論,也是方位之餘氣,比如:甲祿在寅,旺在卯,餘氣在辰,故而也成辰戌醜未為「四老」——氣之老矣。墓庫,也是「實物」存放之所。財官在庫,透幹則可解析為實業家、企業界等職業,兼論為有條理、有規則的管理制度。
  • 「易學之你是天上的哪顆星」大都督——武曲星
    中國傳統易學【紫微鬥數】中,你命坐哪顆星?今天介紹第十顆,大都督——武曲星。如果與別的星曜組合得好,則為志向遠大,若會祿或化祿,可以富甲一方,成為真正的「大都督」。但若與別的星曜組合不好,則僅是爭強好勝之人,若有刑忌衝會,則主人生不幸,事業破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