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精神創造性活動的結果。世界上找不出從來不做夢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做夢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動。但是對夢解卻有許多的不同,對夢的解釋雖然缺乏科學依據,卻在某領域有借鑑作用。尤其在人類社會的早期,人們常常通過對夢境的解析,預測生活中即將發生的事。有人對夢境懷有狂熱的興趣,希望通過夢境得到某種啟示。人們相信夢富有深意,包羅萬象而且深不可測,尤其那些懷有某種強烈期待的人,非常在乎夢中看到的場景、聽到的聲音,因為覺得總是和未來有特殊的聯繫。人們相信,當遇到困難時,逝去的先人會通過「託夢」的方,幫他指出解決的辦法,有時候,死去的長輩也會在夢裡將自己某種需求表達出來,「上天知我憶其人,使向人間夢中見」夢成了生者和死者溝通的橋梁。
在人類社會早期,有關解夢的方式多種多樣,古代人預測未的方式是佔卜,其中有一項重要活動就是佔夢。在古埃及、古希臘與古羅馬都設有「釋夢堂」,在佔夢之前,夢者和佔者都必須沐浴齋戒,佔夢儀式隆重而神聖。在古代人眼中,夢神與人溝通的方式,但神諭一般不會直白地告訴你,只能給人暗喻或啟示,因此古代人特別重視釋夢。人們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便是通過夢境尋求神的旨意,在印度尼西亞的塞諾伊部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釋夢,家庭成員圍坐在一起,每人分別將昨晚的夢境講述出來,然後共同分析夢的意思,決定做些什麼,利用夢境帶給他們的啟示「尊夢而行」。為了找到預測的依據,人們甚至刻意追求夢的發生,美洲的印第安齋戒、沐浴、滌罪等方法引出自己的夢。
《聖經·舊約》中對夢最早的記載是約瑟的解夢,在迦南地出生的以色列人約瑟,在埃及寄居時,貴為宰相。一次,埃及法老前,他先是夢見七頭肥碩的母牛,又來了七頭醜陋而瘦弱的母牛,後者吃掉了前者。後來又夢到一棵麥子長了七根茁壯飽滿的穗子,隨後又長了七根枯萎又幹的穗子,後者吞噬了前者。法老不解其意,飽受困擾。約瑟為其解夢,指出天下將先有七個豐年,後有七個荒年,且饑荒甚大。為了應付荒年,約瑟在饑荒未來之前,深挖洞,廣積糧,成功地度過了七年的饑荒。整個《聖經》當中記載了許多預示即將發生的事的夢。
有人堅稱呼在夢中看到的事都在現實中得到了應驗,所以他們相信們語言能力,站在科學的角度,這似乎有無稽之談之嫌。當第一次嘗試究夢的問題時,我就對一個事實感興趣,那就是人在清醒的時候,他的預測能力遠遠大於他在夢中的預測能力。人在睡思維能力相比清醒時要混沌得多,人醒著的時候,思維是清楚的,可以敏銳地洞察事物,睡夢中卻顯得混亂,難以理解。然而,不可忽視傳統的認知和存在,「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傳統的認知和存在必然有它的事實基礎,或許,從中掘出有價值的東西來。就現階段來說,我們需要做的事是解開夢之玄機所在,從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