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易經》中講,「正家而天下定」。所謂「治國、平天下」,對我們普通人、普通老百姓來講或許有些遙遠,但是務實一點講,我們每一個人在修身、齊家之外還有我們的職業,事業。所謂「正家而天下定」,一語道出了家道正,家和睦對推動我們的事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那麼,如何治家才能獲得平安吉祥,而後有助於我們的事業呢。《易經》告訴我們這樣幾個原則。
女主內,男主外,各守其正。
《易經》說:「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就是家中的一陰一陽。夫妻要各守其位,也就是男主外,女主內。同時要各自修煉秉性,男人要剛健,要上進努力,做出榜樣。女人要柔順,相夫教子,維護好家庭環境。說到這裡,有的女權主義者可能不贊同了,什麼男主外女主內,男女平等,洗衣做飯不只是女人的活計。固然,在現代社會中,女性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家庭依然是家庭,一個家庭當中,如果男人不像個男人,那么女人勢必不像個女人,反之亦然。這樣的家庭是不會幸福的,對子女教育也是不利的。家庭當中作為頂梁柱的男人懦弱,那這個家庭的後代也不會強。同時,也有不少例子表明,多數女強人的家庭生活都不太美滿。
言有物,行有恆,家風儼然
這就是身教勝於言教的意思了。《易經》其實並不神秘,它推演天道,也闡明人道,所以孔子說:「百姓日用而不知。」「易」字本身就有簡單的意思,大道至簡,因其簡單,所以容易遵循。一個家庭當中,父母要教育好子女,務必先正其身,要身體力行,做好榜樣。想必大家對「曾子殺豬」這個故事都不陌生吧,曾子的妻子為了哄孩子,空許諾說要殺豬給他吃。結果曾子真的把豬殺了,目的就是要用行動來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做人。
嚴家法,貴在初,防患於未然
一個家庭要整體發展,變得越來越好,必須有家法,有家風,保持一貫做人處事的準則。而怎麼樣才能樹立家風,秉持家法呢。貴在初,所以《易經》家人卦在「初九」當中提出了「閒有家」,意思是嚴防邪闢。那麼怎麼樣做到「貴在初」呢,古人註解道:「凡教在初,而法在始」,「教子嬰孩,教婦初來」。也就是在家庭成立初期,子女在孩提時候,主婦在剛進門時候,就要教育好,引導好,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免去許多日後可能會出現的家庭隱患。
居家整潔,飲食有度,勤儉持家
《易經》說:「無攸遂,在中饋,貞吉。」是指婦女無所成就,把家把持好,居家整潔,飲食打理得井井有條,守持正固,家庭就會獲得吉祥。對於這一條,註解說是針對「婦德」而言的,是一種束縛限制女性的思想。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的認識也要有所發展,不然也是有違《易經》的變化之理的。那麼作為現代人,夫婦雙方可能都有自己的職業或事業,那麼我們夫婦雙方就都有義務保持居家的整潔,飲食的有度,這是一個居家的風水,做好了我們的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才不會混亂,才會有利於做事,有利於子女學習成長。《易經》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所謂「知易行難」,要做到,要堅持,難。
寧嚴勿寬,「婦子嘻嘻」是大忌
《易經》說,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意思是一家人經常愁怨嗷嗷,儘管有悔恨,但最終會獲得吉祥。婦女孩童笑鬧嘻嘻,最終會導致遺憾。家人嗃嗃,經常相互指責,雖然不太和諧,但是卻沒有失去家道,家節,也會使得家人不敢放縱。婦女孩童笑鬧嘻嘻,看似和諧,但是有失家道。古人在註解這句時講,家與其瀆也,寧過乎嚴。也就是說,與其相互溺愛,不講原則,寧可彼此嚴厲一些。我們當下的好多家庭容易在這一點上犯錯誤,在家庭說活中過於不講原則,對孩子過於溺愛,這都會家庭埋下不好的隱患。清代名臣曾國藩大家都知道,許多人對曾國藩家書、家訓推崇備至,正是因為他治家嚴厲,這對他的後代和他自身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人們爭相學習和效仿。此外,孟母三遷以及子不學,斷機杼;嶽母刺字等等無不是嚴施家教,培養出一代英才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