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時隔5年,深圳重啟證券私募工商註冊,什麼信號?已有機構遞交...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e公司

時隔近5年,深圳終於重啟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

12月25日,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秘書長莊志雲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從12月初開始,深圳地區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已恢復正常。此時距離2016年深圳全面收緊證券類機構工商註冊登記,已過去近5年時間。

據介紹,相關培訓和宣講工作正在開展,已有機構開始向深圳金融局遞交註冊申請或者變更資料。與此同時,為推動優秀的私募機構落戶深圳,深圳各區都針對租金返還、稅收返還、人才補貼等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

深圳重啟證券類私募工商註冊

此前自2016年起,全國多個城市相繼宣布全面暫停證券類私募註冊。2018年8月,廣州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全面暫停證券類私募的工商註冊登記,至此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寧波等在內多個私募聚集城市幾乎全部「淪陷」。

彼時,國內證券類私募機構數量暴增,風險逐漸爆出,濫用登記備案信息非法增信、非法集資特徵突出、違法機構集團化經營等問題尤為突出。監管和市場各方普遍認為,證券類私募可能蘊含較大風險,需要暫停新機構註冊。

但經過近幾年的監管治理,上述風險逐步得到有效釋放,國內私募行業生態也在改善。莊志雲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經過近幾年的監管實踐,深圳證監局通過監測系統發現了200多家涉眾涉穩的風險公司,並移交深圳經偵40多家,深圳證券類私募管理人風險已經相對可控。「除了個別走極端的違法違規甚至犯罪的案例外,絕大多數證券類私募託管、交易的安全性還是相對可靠的。」

與此同時,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於今年8月成立後,通過下發問卷等方式廣泛調研及傾聽20餘家私募證券機構意見,結合行業調研情況,形成關於深圳開放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調研報告。10月底,深圳金融局會同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證監局等部門召開了聯合會商會議,審定啟動深圳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事項。

據悉,目前相關培訓和宣講工作正在開展,已有機構已經開始向深圳金融局遞交註冊申請或者變更資料。「深圳各區都針對租金返還、稅收返還、人才補貼等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扶持政策,旨在積極推動優秀機構落戶深圳。」莊志雲稱。

新設證券類私募門檻不低

近年來由於政策限制,不少投資大佬試圖在深圳註冊成立新的證券類私募機構,但均宣告失敗。也正因如此,行業內私募殼的買賣一直存在市場。但考慮到潛在風險以及名聲問題,不少私募人士不得不借道其他政策更加寬鬆的區域進行工商註冊。

例如2017年3月,前南方基金數量化投資部總監劉治平與幾位合伙人一起成立珠海南山領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私募行業。但他曾在接受證券時報採訪時表示,自己本想將公司註冊在深圳,然而深圳早在2016年就基本上停止註冊備案,最後只好改道政策較好的珠海註冊,辦公地點設在深圳。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今深圳重新啟動深圳私募證券投資企業商事登記事項,但要想註冊一家新機構也不是一件易事。按坊間流傳的註冊條件,要在深圳註冊證券投資企業,需要滿足註冊資本不低於1000萬元,1年內完成實繳出資,擬任高管應具有5年以上從業經驗等等多項嚴格條件。

券商中國獲得的一份《證券投資企業申請信息表-2020版1108》文件顯示,新設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註冊資本應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首期實繳不低於註冊資本的50%,1年內完成註冊資本實繳出資;出資方式限於貨幣形式;且實繳完成後需提交驗資報告。

在股東背景方面,當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為法人時,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從事證券投資、資產管理、企業併購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等相關業務;

(2)經認定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中央企業、地方國資企業、持牌金融機構等組織;近3年淨利潤累計不低於2000萬元,稅收不低於600萬元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管理資金規模(實繳)不低於2億元人民幣的國內外投資機構;

(3)在稅務、工商,以及金融監管、自律管理、商業銀行等機構無不良記錄。

若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為自然人,則:

(1)應當具有8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或與所投行業領域相關的工作經驗;

(2)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之外的其他自然人股東具有5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或與所投行業領域相關的工作經驗;

(3)自然人股東需承諾3年內不對其股權結構進行商事信息變更。

而對於擬任法人代表/執行事務合伙人(委派代表)、總經理、副總經理、合規或風控負責人等高管,則要求最近5年沒有因重大刑事違法行為受到刑事處罰或受到證券、銀行、工商和稅務等行政管理部門的重大行政處罰;具有5年以上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相關領域的工作經歷及與擬任職務相適應的管理經歷;取得基金從業資格;以及籤署至少履職3年以上承諾書。

重啟註冊助推深圳私募更快發展

最近幾年,金融監管越來越鼓勵建立司法、行政和自律三位一體治理格局,深圳證監局及其主管行業自律協會不斷加強對私募行業的扶優限劣,在私募分類監管方面進行了多種嘗試。例如國內首家開發建設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務平臺,探索「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監管+自律+服務」模式,2020年更是重拳出擊打擊私募違規行為,進一步規範深圳地區私募管理人的日常經營運作。

目前,深圳私募管理人數量已從高峰期的5000多家下降至如今的4500家左右,管理規模反而上升至1.9萬億元,表明深圳私募行業已經經歷一輪優勝劣汰。其中,深圳轄區1951家證券類私募機構管理規模約4200多億元,且2020年管理規模增幅喜人,高達50%以上。

但不容忽視的是,深圳私募行業仍存在機構「多而不大、多而不強」的問題。據統計,深圳轄區私募證券機構產品規模超過100億元的僅9家,絕大多數產品規模在1億元以下。莊志雲認為,未來在深圳地區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工商註冊登記恢復正常的利好帶動下,深圳轄區私募證券行業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也將努力推動轄區私募行業專業、穩健發展。

中基協會長何豔春日前也曾指出,深圳應抓住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的契機,積極發揮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及時反映轄區市場機構的需求和聲音,共同推動規範化、標準化、透明化的登記備案辦法出臺,促進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相關焦點

  • 「八字」不合銀行私募合作同床異夢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上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2008年5月,住所是上海市崇明縣豎新鎮仙橋村六隊649號106室(上海豎新經濟開發區),註冊資金1000萬元。法人代表夏曉輝。  但蹊蹺的是,私募排排網等網站上所默認的都是上海六禾投資有限公司(六禾投資)而非六禾創業投資。
  • 深圳註冊分公司營業執照是怎樣申請的
    三、組織機構代碼的辦理這個好辦,直接準備材料到當地政務大廳辦理,(帶著分公司公章法人章)1、拿上已經辦好的分公司工商執照副本原件及總公司工商營業執照複印件,2、總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原件,(要原件,當地政務大廳要掃描)3、負責人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4、在政務大廳領取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申報表》按上面要求填寫。
  • 濟民製藥「殺豬盤」餘震:中來股份莫名躺槍 投資私募爆虧97%
    中來股份從事光伏產品的研發與製造,得益於光伏產業2020年以來的高景氣,其2020上半年扣非淨利同比增長達到近50%。其自主研發的透明背板和TOPCon雙面組件在市場上獲得廣泛認可,機構原先普遍預計,中來股份2020年營收可達3.5億元及以上。「巨雷」是怎樣釀成的?
  • 國金證券·第四屆中國最佳私募基金獲獎名單
    第四屆『2012中國私募基金年會』於2012年2月17日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由國金證券、上海證券報聯合主辦,主題為《指引多元時代之路》。搜狐基金頻道做為網絡協辦合作夥伴進行了全程直播,以下是第四屆中國最佳私募基金獲獎名單,祝賀他們。
  • 中來股份買私募基金「踩雷」:1個月巨虧超97% 發生了什麼?
    上市公司買私募基金「踩雷」 ,1個月巨虧超97%!發生了什麼?原創 李智 又有上市公司「踩雷」私募基金,理財產品單月虧掉97%!1月10日晚間,中來股份公告稱,公司購買的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在報告期內大額虧損,對淨利潤影響-1.68億元,預計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52.71%至62.99%。
  • [公告]華宏科技: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公告]華宏科技: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時間:2017年02月21日 18:01:46&nbsp中財網 證券代碼:002645 證券簡稱:華宏科技 公告編號:2017-006 江蘇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
  • 史上最慘私募"殺豬盤"!1個月巨虧97%,坑慘了這家A股公司:2天狂跌24...
    而出事之後,投資者才知道買的這4隻私募產品幹了什麼事。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來股份先後分四筆買私募,分別買了騰龍1號基金、騰龍4號基金、正帆1號基金、正帆2號基金分別認購了3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6000萬元,合計認購總額為2億元。
  • 上市公司買私募基金「踩雷」,1個月巨虧超97%!發生了什麼?
    2億元認購4隻私募基金均虧損嚴重中來股份表示,公司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先後分四筆進行了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向泓盛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1號基金」)、泓盛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4號基金」)、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1號基金」)、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
  • 上市公司買私募基金「踩雷」 ,1個月巨虧超97%!發生了什麼...
    2億元認購4隻私募基金均虧損嚴重中來股份表示,公司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先後分四筆進行了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向泓盛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1號基金」)、泓盛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4號基金」)、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
  • 南極光: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下稱「《證券法》」)、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下稱「《保薦管理辦法》」)、《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註冊管理辦法》」)、《深圳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下稱「《上市規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國證監會、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嚴格按照依法制訂的業務規則
  • 中基協出手 成都萬華源、深圳盈信基金銷售公司等機構「栽了」
    近期,基金業協會網站披露了《關於暫停成都萬華源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私募基金募集業務的決定》,《決定》中稱,近日,協會收到四川證監局司出具的《關於對成都萬華源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採取暫停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暫停辦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12個月。
  • 行業迎來重磅調整,私募新規生效
    私募基金行業再次迎來重磅調整。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重申和強化了私募基金行業執業的底線行為規範,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主體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據悉,新規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 新登記52家私募合伙人職業五花八門,有...
    下海派:「體制內官員」搞私募私募圈從來不缺履歷光鮮、聲名顯赫的人物,而部分2021屆「私募新生」的學籍表仍讓外界驚嘆。成立於2020年11月10日,並在2021年1月4日拿到中基協登記資格的柏基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柏基基金」),註冊資金僅500萬元,但背景卻非同尋常。
  • ...個私募玩玩?新私募基金高管職業五花八門:市長、法院院長、動物...
    私募大佬抱團吸金在新登記的52家私募管理人中,引人矚目的當屬成立於2020年11月20日的北京明晟東誠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明晟東誠投資),其實際控制人是曾在中信證券、華夏基金擔任高管的徐剛,而合伙人則包括王亞偉、趙軍、曾曉潔等七位私募圈響噹噹的大咖。
  •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法律意見書(2020年6月18...
    >年修正,2020年6月12日廢止) 《註冊管理辦法》 指 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 《上市規則》 指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 (2020年修訂) 《編報規則12號》 指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
  • 私募行業百舸爭流 金牛得主成色十足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41399隻,較2018年底增加5711隻,基金規模2.45萬億元,相比2018年12月底的2.24萬億元,增加逾2000億元。其次,管理人數量穩中有降,頭部效應逐漸顯現。儘管管理規模有所增加,但是2019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數量卻不再呈現出顯著增多的趨勢。
  • 上市公司2億理財遭遇「殺豬盤」,私募1個月巨虧超97%
    私募基金產品一個月虧損超97%中來股份表示,公司於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先後分四筆進行了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向泓盛騰龍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1號基金」)、泓盛騰龍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騰龍4號基金」)、方際正帆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1號基金」)、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正帆2號基金」)分別認購了
  • 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評選啟動!千萬別錯過報名時間,戳開...
    第十一屆「中國私募金牛獎」評選於2020年1月2日啟動啦!1月2日起,參評機構可通過中國私募金牛獎官方報名網站(www.jinniufund.com)進行數據提交,首次報名的參評機構需進行註冊。私募機構報名註冊、數據補充和核實的截止時間為2020年2月7日,參評機構如果未在此時間之前完成數據提交及確認工作,將無法取得第十一屆私募金牛獎參評資格。中證君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本屆「私募金牛獎」的參評指南,事不宜遲,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參評吧!
  • 最嚴監管年已至 哪些私募將在本輪洗牌中最先倒下
    年初,傳北京市工商局已暫停投資類公司註冊,基金業協會對失聯機構的排查也在密集展開,去年年末最新出臺的行業規範將逐步落實,種種跡象表明,今年恐將是私募基金最嚴監管的一年,在私募市場規模超5萬億元的背景下,陽光私募操縱股價、內幕交易以及民間假私募非法集資的問題卻屢禁不止,2016年監管趨嚴的過程中,市場也在探討誰將是本輪監管洗牌中最先倒下的成員?
  • 又一家個人系基金公司獲批名字有點熟悉註冊在山東...
    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顯示,2016年8月4日,蘇華基金遞交設立申請,2017年2月20日獲證監會正式受理,同年6月15日獲第一次反饋意見,歷時三年多時間,終於以「興華基金」的名字正式拿到批文。證監會同時批覆張磊任興華基金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王海濱任督察長。張磊、王海濱應自核准之日起30日內辭去在其他經營性機構所兼任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