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堪憂 西班牙華人子女教育問題日益凸顯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歐浪網報導,在西班牙,大多數過早涉足社會的中國孩子,其父母的文化水準普遍不高。這些家長在西打拼數載、站穩腳跟後就把年幼的子女們以家庭團聚的形式帶來身邊。他們有的自己經營店鋪做買賣,有的則幫人打工出勞力,而這些工作是無需較高文化水平便能勝任的。子女們平時耳濡目染的也都是一些生意經,很多孩子要麼受父母的影響漸漸無心向學,要麼直接被父母安排去打工賺錢,學習則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情。但是隨著華人移民數量的激增,西班牙可供中國人工作的食品店、百元店、餐館、酒吧等各種私營店鋪已經日漸飽和,只熟悉日常的生活用語、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就想立足開始變得越來越難。因此,那些中途放棄學業、一無所長的華人子女,發展前景令人堪憂。與此同時,旅西華人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日漸凸顯出來。

  兩難之選:學業,是放棄還是繼續?

  如今,在馬德裡的華人食品店、百元店、餐館以及超市裡,一種微妙的變化正在悄然而生:當家作主的已不再是四五十歲的中年華人,而是他們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子女。這些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年群體,大多數是在西班牙完成了初高中學業後,便不再繼續升學深造,而是留守店中開始了漫長的經商生涯。他們沒有接受高等教育,並非因為天資不如別人,只是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生活現實令他們難以抉擇。因為在西班牙創業的華人們,基本都是白手起家,憑藉自身的勤勞和毅力,經過數年的積攢,最終開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鋪。開店經常是夫妻搭檔,子女則是最佳幫手。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但凡是家中的長子長女,都肩負著協助父母、支撐家庭的責任。所以,對於這些華人子女尤其是長子長女而言,雖然西國課業負擔不重,但是由於他們每天放學以後都要去父母的店裡幫忙,所以不能專心讀書則漸漸疏忽課業,導致堅持完成學業的機率十分渺茫。

  很多孩子初中一畢業就回家幫忙照料父母的生意,而這往往又是父母的意願:一者,這些孩子將來不會有外出尋找工作的生存壓力,他們只需儘早熟悉家族生意的經營模式,順理成章地繼承父母衣缽即可;二者,父母生意興隆,孩子參與其中既能發揮語言優勢招徠顧客、又可節省招工費用開源節流,此等美事,何樂而不為?因此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只要在西班牙本地學校裡讀上三五年,突破語言障礙就行,還有更多更好的家族生意等著他們來接管。這些父母將自己打拼賺來的店鋪、房產、轎車等大筆財富,留給子女們繼承,便感覺心滿意足、萬事大吉了,卻沒有居安思危,考慮到世事無常的變遷。倘若,自己為子女們打造的「安定富足」遭遇了無法預知的天災人禍或突如其來的政策改革,則彼時不能再依靠祖業謀生的他們,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傍身,將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

  筆者認得一位今年只有二十一歲的女孩。她十一歲以家庭居留的身份來西後,就一直邊讀書邊幫父母照顧店裡的生意,早早就開始替父母分擔生活上的憂愁:父母的西語不好,她就拿著詞典逐字翻譯各種相關文件;父母染疾生病,她就不得不曠課去幫他們掛號取藥;而她所有的課餘時間,都是在父母開的第一家超市裡度過的。雖然經常曠課,但是她在學校裡依然保持著不錯的成績。當這名女孩堅持讀完初中後,父母便要求她放棄學業,到自家店鋪裡正式工作,原因是他們的第二家店鋪正在緊鑼密鼓的的籌備當中,當時急需人手。幾年時間過去了,現在她手中已經有幾家連鎖超市,但她卻時常羨慕身邊那些學業有成的朋友們,因為她渴望了解超市生意以外的不同世界,不想似籠中鳥般被禁錮在那區區幾家店鋪之中。

  而那些父母支持堅持攻讀下本科及碩士學位的華人子女們,已經真正邁出了融入西班牙社會的第一步。他們均供職於西班牙的本土公司,過著和西班牙人一樣的白領生活。總結看來,這類華人子女都有不少共同之處:首先,他們的父母都有鼓勵子女完成學業、期望子女擁有知識的堅定信念;其次,這些父母希望子女不要重蹈覆轍,能夠過上不同於老一輩的嶄新生活,所以不會安排子女參與家族生意,更不會阻止子女接受學校的正統教育;再次,子女自己明白知識的重要性,能夠克服困難、抵制誘惑,持之以恆地以學業為重;最後,他們都有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上佳的心理狀態,懂得自我規範與自我調節。

  馬德裡大眾青田事務所的經理周成傑來到西班牙時只有九歲,正是在父親鼓勵下,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成長為一名經濟學碩士,並取得了十分驕人的成就。八十年代末,他的父親因為請人翻譯一份重要文件而被索要了六百多歐元後,便深刻地體會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這位父親頂住了所有來自親戚朋友的壓力,沒有讓兒子涉足餐館業半步,而是堅持送兒子上學,發誓要其成為術業有專攻的實用性人才。兒子能夠走出華人圈,融入主流社會並擁有自己的獨立事業,是他的最大心願。他的兒子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一直從小學讀到碩士,還開辦主持了屬於自己的事務所,學有所成。這位兒子的成才與父親有著直接聯繫,如果沒有父親當年的堅定,現在的周成傑恐怕也只是一家中餐館的繼承人,終身經營著父親的事業,永無突破。由此可見,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對子女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

  成長氛圍:錢與「前」

  在西班牙,中國人見面相互問候的第一句都是「最近生意怎麼樣?」而在美國,則是「你的孩子在哪所大學念書?」透過人們的日常問候語這個細節,就可以小見大:美國華人關注子女教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習慣,而西班牙華人對此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他們的聚焦點依舊停留在生意層面上。探究中國人在西班牙開店做生意的原因,不止是單純地快速致富,其更深層的理由是,許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到了西班牙除了開店做生意外,並無其它更好的出路。華人難以融入的更多原因是,沒有文化交流和內涵積澱,就根本無法更加深入地為西班牙人所接受。

  現在大部分的旅西華人,仍然還在為了各自的生計奔波勞碌著,生活的壓力讓他們沒有過多的精力和財力為孩子規劃美好的未來。如何開店賺錢、怎樣快速致富,這才是他們思考焦慮的當務之急。大多數家長始終將金錢置於首位——只要能有殷實的家庭基業給孩子繼承就算光宗耀祖了;另外一些家長則贊成:有了足夠的經濟條件就會讓孩子繼續學業。那些受過無文化之苦的父母們,都會給子女創造足夠的學習空間,讓子女從小明了知識的重要性,並鼓勵他們自覺自愿地快樂學習。而那些只顧忙於積累錢財的父母們自然分身乏術,沒有時間照料子女,也無法享受人生的天倫之樂,只能用溺愛來補償子女、任其發展。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他們的子女上學時的最大感觸就是孤獨和寂寞,回家後又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親情溫暖和指引教誨,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再加上這些孩子遇到事情後沒人傾訴、無以發洩,會產生心理缺失,所以極易染上惡習。如果他們逃學曠課、不學無術,那麼父母掙來再多的血汗錢都會化為烏有。

    那些成為金錢的奴隸而忽略子女教育的人,想必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拼命賺錢的深層目的——是為了子女。孩子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父母積攢資本也是為了讓孩子以後的生活可以衣食無憂。如果因小失大,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期,等到他們已經叛逆定型、無法管教時,就得不償失了。一位已為人父的旅西華人說,孩子沒有文化就只能做低層次的工作,所以想要子女融入西國社會、提高華人在西的社會地位,首先就得接受西方教育,縮短彼此的文化差距。

  早在孩子出國前就為其規劃好前程、堅持讓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西班牙中西文化藝術交流協會會長嚴紅英女士就成功培養出一個碩士女兒。當年嚴女士通過家庭團聚把女兒接到西班牙後,就下定決心:女兒來歐洲,只學習,不打工。教師出身的嚴女士十分注重對女兒的教育方式,因為她知道孩子的性格習慣都來自於父母的言傳聲教。她對女兒一向嚴格要求,但是從不打罵,只用正面教育:即先表揚再批評,鼓勵女兒自己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引導她自己快樂地學習。這樣激發孩子的潛能,不僅可以幫助她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平和的心態,而且還有利於幫助她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另外,嚴女士從小就教育女兒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浪費,不攀比,求上進,有恆心。外出旅遊也是嚴女士全家人每年的必備節目,既放鬆了心情、開闊了眼界,又增進了家庭成員間的感情,融洽的家庭氛圍讓他們一家笑口常開。

  根基尚淺的旅西華人社會:融入主流社會是大勢所趨

  任何社會現象的產生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後必定隱藏著特定的歷史淵源。想要探究華人子女的教育與發展趨勢,就必須回顧一下旅西華人的發展史。

  在經歷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艱苦創業後,八十年代的西班牙華人社會開始繁榮興旺起來。近四十年來,旅西僑民的隊伍正在不斷壯大。據西班牙官方統計,中國的合法移民已有十二萬多人。但是,西班牙華人社會的發展史畢竟較短,尚處於第一代華僑向第二、三代過渡的階段,這就與美國華人社會擁有兩百萬僑胞及一百六十年發展史的情況相去甚遠。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旅西華人的數量在逐年遞增,但整個華人社會卻依舊停留在社交圈相對封閉且社會地位較低的層面。時至今日,西班牙華人的從業領域仍然存在很大局限性,包括餐飲業、雜貨業、旅館旅遊業、土特產貿易業,這些行業的勞動附加值也比較低,都屬於「幹牛馬活、掙辛苦錢」的產業,因此華人的社會地位自然不高。他們的當務之急還是賺錢,畢竟生活條件好了、資金積蓄多了、物質上已無所求了,才會著重關注自身精神素質的培養。西班牙華人社會仍舊處在積累資本的發展階段,多以開連鎖店的形式擴大自己規模。從解決溫飽到維持小康再到攀升富貴,為了不斷地提高生活質量,他們整日忙於打理生意而無暇顧及其他。

  如此一來,融入西班牙主流社會的重任便落在了華人第二、三代子女的肩上。有人說,現在考慮旅西華人子女完成社會融入這一系統工程似乎還有些為時過早,實則不然。華人如若不儘快融入西國社會,不僅無法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獲得優勢,還會使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很多西班牙人視華人為一個「封閉的群體」,他們認為華人都是通過無序削價,在不平等的商業競爭中牟取暴利的,同時還以為華人都比較抗拒融入西班牙的語言和文化。此外,華人的勤勞品格也往往不被西班牙人所接受。在他們看來,華人為了賺錢,向來都會儘量延長工作時間,連法定節假日也從不休息。華人純粹是為了金錢而生存,都是絕對的拜金主義者,毫無任何生活情趣可言。西班牙人不理解:既然錢財不是為了生活而服務,那麼拼命掙錢又有何意義?這也是一個值得華人深思的問題。其實,正是「血濃於水」的親子關係,決定了華人父母們不辭辛苦積累財富的最終目的是:讓子女不再吃苦受累,能夠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但是要給子女打造一個良好的生存根基,巨額的物質財產並不能解決問題,而讓他們與賴以生存的西班牙社會沒有隔閡,完全融入其中,打開嶄新的生存空間,這才是長遠之計。

  而華人在西國的社會融入並非不再固步自封,或簡單地消除語言障礙這般容易。西班牙人判斷一個中國人的西班牙化程度是通過他的思維來辨別的:包括有無個人自由的追求、法律意識、以及社會公德等等。華人子女只有不斷地汲取西方人思想理念與歷史文化中的精華,接受西方傳統的高等教育,培養自身良好的素質修養和不容忽視的工作實力,這才能為西班牙的主流社會做出貢獻,才可被當地社會在心理上所接受,以此推動華人社會的發展。唯有這樣,經過歲月的積累,才能漸漸扭轉整個西班牙社會對華人的負面看法。隨著華人第二、三代子女在西紮根進程的推進,西班牙的華人正在慢慢通過自身的努力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從子女的學校教育反饋中更加直接、主動地關心和參與西國的政治、社會以及文化生活。

  社會融入是旅西華人的「希望工程」,是華人子女的歷史使命,是華人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必須經歷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實現,不會一蹴而就。融入之途,雖任重而道遠,卻也充滿著無限希望。而每一個父母思想觀念的正確與否則是實現這一理想境界的關鍵。(雨軒)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媒體:選中國幸運數字 西班牙兩名華人中聖誕彩票五等獎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西班牙《歐華報》編譯報導,日前,西班牙聖誕節彩票開獎,巴塞隆納和阿拉貢的兩名華人幸運地中獎。「在中國,我們喜歡6和8,這是幸運的數字。」與此同時,阿拉貢一家華人酒吧的老闆Juan也喜中5等獎,據他介紹,彩票號是妻子選的,一開始他還嫌棄數字68過於重複。他表示:「在經歷了今年這麼多事以後,這真的是太大的驚喜。」今年Juan賣出了70張5等獎彩票,自己只買了一張,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今年酒吧的客人很少,購買彩票的也遠不如往年。
  • 不一樣的南洋華人
    泰國華人唐人街是曼谷市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中文招牌,似乎在訴說著歷代華人在海外拼搏的故事。每一個角落都凸顯了傳統中華文化的特色。但是,在這裡大部分的華裔講的是流利的泰語,懂得中文的越來越少,更不要說他們原有的潮州話了。坐落在曼谷湄南河畔的紅頭船碼頭,200年前,一批又一批的潮汕人乘坐紅頭船抵達這裡。
  • 選中國幸運數字 西班牙兩名華人中聖誕彩票五等獎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西班牙《歐華報》編譯報導,日前,西班牙聖誕節彩票開獎,巴塞隆納和阿拉貢的兩名華人幸運地中獎。「在中國,我們喜歡6和8,這是幸運的數字。」與此同時,阿拉貢一家華人酒吧的老闆Juan也喜中5等獎,據他介紹,彩票號是妻子選的,一開始他還嫌棄數字68過於重複。他表示:「在經歷了今年這麼多事以後,這真的是太大的驚喜。」今年Juan賣出了70張5等獎彩票,自己只買了一張,由於新冠肺炎疫情,今年酒吧的客人很少,購買彩票的也遠不如往年。
  • 51信用卡發布半年業績報告 平臺科技屬性日益凸顯
    原標題:51信用卡發布2019年半年業績報告 平臺科技屬性日益凸顯8月28日,51信用卡(2051.HK)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51信用卡在截止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營收超14億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增長9.8%;經調整淨利潤為3.09億人民幣,較2018年同期2.73億增長12.9%。
  • 前景大好或堪憂?
    前景大好或是堪憂?哈嘍,這裡是圖咪塔羅小屋,今天要佔卜的是事業運勢,關於目前你適合創業嗎?職業風險大嗎?那就帶著這個問題,在下面的3張塔羅牌中任意的選擇一張,或是你可以把手放在塔羅牌上面,在你潛意識的部分,任意的選擇1張。我們接下來就一起看解析咯。
  • 2021考研:教育技術學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教育內容的複雜化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代教育需要將教育理論、學習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綜合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時間裡充分利用視覺和聽覺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學過程的追求形聲並茂、色彩逼真和表現手法靈活多樣,使教育技術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現實中的老年人問題令人堪憂
    社會步入老齡化以後,關於老年人的相應問題就會突顯出來,而生老病死又是自然規律,因此,現實中的老年人問題確實令人堪憂。最現實的養老問題。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如此眾多的老年人,養老應該是個非常現實的大問題,不管任何情況,要切實保障近3億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小事情。
  • 另闢蹊徑or繼承祖業 旅葡華人現實與理想間難抉擇
    回顧這短暫的20年歷史,葡萄牙華人在這塊異國的土地上,努力耕耘,尋找機遇,自然發展形成別具一格的「葡萄牙華人經濟圈」。然而,參照華人在海外生存的共同問題,葡萄牙華人始終逃脫不了「生存、發展、融入、升華」幾個大問題,已經打下江山的葡萄牙華人,現在不得不考慮的自己後代的出路問題,已經成長的華人後代們對自己未來的出路,是另闢蹊徑還是繼承父業呢?
  • 子女不是用來教育的,子女是用來教育父母的
    我覺得我挺會教育的—在教育別人家子女的問題上。我現在默認子女教育其實是個偽命題。子女不是用來教育的,子女是用來教育我的,每天都在提醒我自己,我的修行不夠好,我的定力不足,我的揚聲器太小。上個禮拜,樂團老師特地提醒我偶得樂隊在選聲部長,要鼓勵孩子參加。我鼓勵了,他參加了,回來告訴我,他落選了。
  • 美籍華人熱衷慈善 功成名就不忘回饋社會(圖)
    新一代美籍華人熱衷慈善 捐助教育和藝術  現在,第2、第3代甚至一些新到美國的華人,都已更積極投入對教育和藝術領域的慈善工作,有時也會把兩者合二為一,並協助清貧的同胞在美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  華人捐助教育和藝術的另一個例子是唐驥千博士。唐驥千與已退休的華爾街要人唐騮千是同胞兄弟,自己也在紡織業累積到不少財富。
  • 歐洲杯前景堪憂
    如果勒夫繼續支持聚勒,那麼德國隊的歐洲杯參賽前景堪憂!
  • 名成利就不忘回饋社會 新一代美籍華人熱衷慈善
    新一代美籍華人熱衷慈善 捐助教育和藝術  現在,第2、第3代甚至一些新到美國的華人,都已更積極投入對教育和藝術領域的慈善工作,有時也會把兩者合二為一,並協助清貧的同胞在美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   華人捐助教育和藝術的另一個例子是唐驥千博士。唐驥千與已退休的華爾街要人唐騮千是同胞兄弟,自己也在紡織業累積到不少財富。
  • 百年曆書見證滄桑歲月 收藏價值日益凸顯
    百年曆書見證滄桑歲月 收藏價值日益凸顯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7日 13:47 來源:     來源:經濟參考報    這還不是問題的全部,真正讓曆書與現代社會漸行漸遠的是,曆書已不適應今天的生產、生活。雖然使用價值降低,曆書的收藏價值卻日漸顯現。詹洪閣告訴記者,曆書千百年連續印刷發行,從未中斷,版本眾多,自成體系,是一個非常有意思、有潛力的收藏專題。目前國內收藏曆書的人還不多,大概只有幾十人。    詹洪閣透露,各類曆書、年曆、月曆品種,如今已成為不少人收藏的對象。
  • 婚後賢惠,懂得教育子女的星座
    現在很多的女孩子是比較辛苦的角色,婚後的狀態更是不一樣的,這三大星座,在婚後當中的狀態,賢惠覺得浪漫,懂得教育子女,幸福感滿滿,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水瓶座水瓶座婚後的狀態很多的人都表示說比較喜歡
  • 海外品牌頻頻布局 西班牙taurus特樂士進軍中國
    ,近幾年,眾多國外知名品牌紛紛進入中國,中國市場的消費力的崛起日益受到國外品牌的重視。近日,西班牙知名家電品牌taurus特樂士已入駐了電商平臺天貓開設了旗艦店,taurus對於中國消費者可能會比較陌生,但其在西班牙卻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比較高的知名度。
  • 海外使領館、華僑華人等慶祝農曆狗年春節見聞
    綜合消息:享歡樂祥和 期美好未來——海外使領館、華僑華人等舉辦活動慶祝農曆狗年春節在農曆狗年春節之時,中國駐海外使領館、孔子學院、華僑華人等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共慶新春佳節,共享歡樂祥和,共期美好未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20日舉辦旅日華僑華人新春招待會。
  • 西班牙通過安樂死合法化 三個月後將生效
    近日,西班牙國會通過安樂死法案。如無意外,將在《官方公報》上公布三個月後生效。通過安樂死法案意味著什麼?為什麼許多國家都在討論安樂死?近日,《歐洲時報》專訪了西班牙中國律師事務所主任季奕鴻律師。他結合多年工作經驗,介紹了西班牙近年來對安樂死的討論,並談了安樂死在西方社會經歷的演變。
  • 素食餐廳「扛把子」3家門店暫停營業,素食餐廳前景堪憂?
    原題目《大蔬無界3家門店暫停營業,素食餐廳前景堪憂?》 近日,知名米其林餐廳、素食餐廳「扛把子」大蔬無界被曝上海全部門店暫停營業,引發業內熱議。到底怎麼回事? 7月19日,一位業內人士在朋友圈爆料稱,「曾經讓人非常欣賞的餐飲品牌,大蔬無界,上海門店『全軍覆沒』......」
  • 十二星座教育子女的方式、你是不是也有同款父母呢?
    #星座#當你犯錯的時候,你的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是直接動手不跟你廢話。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十二星座教訓子女的方式,你是不是也有同款父母?特別提示:參考太陽星座以及上升星座,本文僅供娛樂參考。
  • 馬拉度納遺產分配問題:親承有5位子女,另有私生子未獲確認
    一代球王馬拉度納逝世,西班牙媒體《馬卡報》關注了他的遺產分配情況。馬拉度納共有5位得到他親自承認的子女,此外還有幾人自稱是馬拉度納私生子,但此前便處於法律糾紛中。關於馬拉度納的遺產數額問題,目前不同來源的說法並不一致,有媒體表示馬拉度納手頭的現金並不太多,大約幾十萬美元,此外他還在阿根廷等地有多處房產、豪車等等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