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新時代】90後團隊"投射"創業夢想

2021-01-17 荔枝網新聞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不少年輕人投身到創業大潮中,他們思維開闊,敢想敢幹,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氣神。今天的《奮鬥在新時代》我們去認識一個90後創業團隊的奮鬥故事。

  打開投影儀,畫面投射在幕布上,幕布就變成一塊大型操作屏;不僅是幕布,桌子、地面、牆面,機器投射的任何平面都能變成操作臺。研發這個智能AI投影儀的就是劉金龍和他的團隊。2016年,AI人工智慧概念開始火爆,在大學期間就有創業想法的劉金龍和同伴一拍即合,殺入這個炙手可熱的領域,突破口就是投影機。

  某創業公司合伙人劉金龍說,是一個智能作業系統,因為它本身也具備了我們所有的投影、操控、辦公、影音、娛樂、家庭等等功能於一身的黑科技載體。

  這個智能投影儀目前已經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但此前長達兩年多的研發投入,產出卻很緩慢,團隊漸漸出現了裂痕,一些成員走了,一些成員動搖了。如何穩定軍心,留住人才,成為第一個難題。

  某創業公司合伙人許寧說,在整個創業過程中,人比錢重要。我們整個人才這一塊,其實都是以股權分配來控制的。

  引入現代化的股權激勵制度,團隊的凝聚力更加緊密,共擔風險與挑戰。缺資金,團隊成員主動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核心商業區房租貴,大家就在郊區租了簡易辦公室。在他們看來,創業之初,除了技術不能將就,其他硬體條件都可以忍耐。奮鬥的青春澆灌出成功的花蕾,產品終於問世。然而,新的難題接踵而至,投影儀的晶片、屏幕等等硬體都需要專業工廠生產,由於資金達不到小規模量產的要求,團隊先後跟多家工廠進行生產排期,被連續拒絕了八次。

  某創業公司合伙人劉金龍說,我們只能跟廠家去協調,去規劃我們的願景,去說服他們我們產品具有廣闊的前景,他們就願意把他們的排期,把他們的生產線給我們用一部分。

  劉金龍的辦公室常年空空蕩蕩,團隊三十多人,每個都是跑市場的業務員。三年來,他們跑了上百家科技公司、商業百貨,一家一家"啃骨頭"。靠著這股百折不撓的勁兒,很多大型商貿集團、科研機構成為了他們的合作夥伴。這款投影儀正式上線半年多的時間,預定出貨量已經達到上千臺。未來,團隊將整體搬遷到南京市珠江路創業大街,依託這個江蘇省級"雙創"平臺提供的稅收、場地、資金等政策支持,進一步壯大研發團隊。

  南京市珠江路科技街管委會辦公室主任孫兵說,我們的創投機構、創扶機構相對聚集,為這些初創公司、創業團隊提供一個相對比較完善的創業的生態鏈。

  在珠江路創業大街,與劉金龍們志同道合的年輕團隊有500多個。他們大多是初創型企業,創業路上,他們同樣都遇到過資金、人才、市場等成長的煩惱。雖然有些人選擇了放棄,但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加入他們。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沈楊 亓晨 編輯:董喬恩)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修修虎李凌:90後創業的滄桑正道
    修修虎李凌:90後創業的滄桑正道 訂單完成後,客戶對服務評價,平臺收取佣金。  「我們想打造一個公開、透明、便捷的安裝維修服務平臺」。在李凌看來,當前的家電維修領域水分太多,價格不透明,不誠信現象嚴重。修修虎採用的是網際網路領域常用的搶單模式,「訂單提交後根據不同維修師傅的報價進行匹配,誰也不敢報得太離譜。」  而另一方面,家電市場的巨大容量也讓原本屬於售後服務的安裝維修變得有利可圖。
  • Beyou:90後創業團隊想把星座內容,做成能夠承載情感訴求的APP |...
    創始人黎曉白90年出生,從大一就開始創業實踐,Beyou是黎曉白的第三次創業。黎曉白之前在小城市教書,出出書賣賣書搞搞自媒體,輕輕鬆鬆年收入五六十萬,但是什麼讓他最終放棄了所有,孤身一人來到北京闖蕩?是什麼讓他面臨生活軌跡全面改變的風險,而又依然選擇重新開始呢?這就是星座的魅力,黎曉白希望把星座內容,做成一家能夠承載情感訴求的事業。
  • 勞動託舉夢想,奮鬥書寫華章!
    從一名技校生到全國勞模,從獨創高效率橋吊操作法到帶動團隊一同創新……工作20餘年來,竺士傑用持之以恆的堅守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詮釋了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精神。「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必須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 天天學習|奮鬥新時代,習近平用這句古語深刻詮釋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讚揚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 據稱估值最高的90後創業項目——Keep,是如何打造出來的
    他說,很多90後創業者確實願意也擅長去營銷自己,但「飄的人、浮的人還真的蠻多的」,他還是更願意呆在「家裡」,與公司與產品同在。他也不願意主動把90後的標籤貼到自己腦門兒上。Keep創始人、CEO王寧,1990年6月生,雙子座。信星象的人說,該風象星座好奇心重、點子多、做事三分鐘熱度、愛出風頭。
  • 90後說:創業一年半,我告訴你年輕人創業本來就很"蠢"
    我叫陰明,北京人,大人們經常叫我們 90後,海外讀了些書,然後回國創業了,做著這個技術的社區 :掘金。前兩年,我們這類人挺吃香的,海歸、90後、創業,都是些流行詞彙,可是去年寒冬一來,我身邊的幾個年輕的創業朋友就都被架在了斷頭臺上。今天一個公司大裁員、明天一個破產、後天一個團隊分崩離析,其實創業中真正的問題不是這些,但是大家喜歡看這些,於是就在大家面前出現了這些。
  • 牛男網CEO Willie:「自由戰士」的創業路
    夢想是人們前進的動力,創業者更需要有自由的意志以及對於夢想的品質追求。  Willie Chou,他是一個創業者,同時也是一個有夢想的男人。曾出身PE的他,本著對朋友們的關懷,對男性時尚的聚焦,踏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在創業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建立自己理想中的男性烏託邦。
  • 關於「選擇傳統」與當下「奮鬥」的作文素材
    7.這是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時代,它成就了無數草根逆襲,見證了無數海歸回國創業,大國工匠已經向星辰大海出發,平凡人的夢想正在落地開花。在最美的時代最好的中國讓每個人都可以向著更高遠的天地奮鬥! 9.這樣的時代又意味著什麼? 曾有許多人和你一樣,面對這個問題,輾轉反側,寤寐思服。
  • 小渡口鎮紅廟村:90後小夥返鄉創業 大棚裡面「種」夢想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11日訊(通訊員 翟濤)90後小夥黃威是小渡口鎮紅廟村村民,他憑著自己敢闖敢想的衝勁,在村裡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栽種大棚辣椒,不僅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務工問題,還豐富了村裡的產業,拓寬了村民的脫貧增收渠道。
  • 勞動託舉夢想,奮鬥書寫華章——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
    從一名技校生到全國勞模,從獨創高效率橋吊操作法到帶動團隊一同創新……工作20餘年來,竺士傑用持之以恆的堅守和精益求精的追求,詮釋了平凡崗位上的勞動者精神。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必須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 起點公開課分享總結 | 創業團隊從0到1,那些熱騰騰的「坑」
    ,遇到創業團隊從0到1的那些坑,和他們是如何面對和解決的經驗。因為每個人的夢想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我的夢想要用來實現你的夢想,例如產品經理有時候講需求,總會以自己的角度講,但是研發和運營的同事為什麼要認可你的需求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所以光講虛的沒有用,也要有實際的數據和回報給到聽的人去獲得他們的認同。
  • 2020年,90後也開始中年危機了
    2020跨年夜,一個話題居高不下「第一批90後馬上就30了」00後都已經成年了20後看90後就像90後看60後第一批90後開始禿了……雖然總是站在網絡風暴的中心這一次90後徹底認清,自己青春不再有人說,30歲應該現實點
  • 青春詮釋夢想 奮鬥定義人生——平安普惠那些助小微前行的同路人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奮鬥是實現夢想的必經之路。作為我們城市中的一道道微光,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等微小經營主體雖小,但他們起早貪黑、辛苦經營、樸實無華,永不停歇。這些「微營家」是吃苦耐勞的中國奮鬥者,用汗水、激情和勤奮改寫著自己的人生。他們蘊藏著的無盡能量、勇於擔當的時代責任。
  • 90後大學生文化創業首筆獲得業界名人百萬投資
    90後大學生創業者,從事文化產業,首筆贏得百萬投資及各方資源融合,倍受業界名人的關注和青睞。當今大學生創業者如何響應習總書記號召,是如何以文化朝陽產業為創業切入點,結合國家政策與各方資源,完成自己的創業夢想?投資人:華夏漢服社董事長張曉亮簡介張曉亮先生為河南省政協委員,中國校園新文化運動第一人,鄭州大學至今唯一一位「三學士」學位擁有者。從幼時的神童開始,一直投身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事業中。
  • 徵途漫漫,用奮鬥跑出青春先行風採
    一車間兩全路冠軍》的媒體報導,講述株洲機務段衡陽運用車間90後史浩、唐志波參加國鐵集團2020年機輛系統職業技能競賽,分別奪得內燃機車司機、電力機車司機工種個人全能第一名,引起廣泛熱議。新年賀詞裡面「我們還要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徵途漫漫,惟有奮鬥」,「奮鬥」成為年度熱門詞彙,也是追夢人身上永久的「標籤」。
  • 帶著夢想去奔跑、去奮鬥!王永康在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式上的...
    正是這次來陝視察,總書記提出了「追趕超越」的定位和「五個紮實」的要求,為陝西西安發展標定了時代方位、指明了前進方向。僅3個月後,總書記又在西安會見印度總理莫迪,首開「元首家鄉外交」,並講道:這是我第一次在我的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令我們感動的是:總書記還多次在國際重大外交外事活動中推介西安。
  • 90後女孩給貓做漢服月入7萬,網際網路時代的致富商機你抓住了嗎?
    網際網路時代下的電商模式已經是新時代商業創新的的主流,傳統的商業經營手段已經很難追趕時代的步伐,國內外很多知名企業都已經成功轉型,比如「乾淨麼」APP,就像餐飲界的360殺毒軟體,關鍵還是免費的,目標就是通過揚善懲惡使餐飲行業進入良性競爭循環。
  • 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
    原標題:開局之年,幾位青年講述奮鬥與期待——乘風破浪,書寫新的精彩(青春派·青春奮進新時代(27))龔誠(左)幫社區裡行動不便的老人拎菜。  李洋菲攝畢檉在實驗室裡做實驗。  本報記者 趙帥傑攝趙武陽(右一)講解智慧社區管理模式及應用系統。  李佳錫攝劉錦(右)和村民商量種養殖計劃。
  • 一位90後700元17天賺7萬,做的是什麼創業項目呢?
    五個月後我掙到了14萬元。一個人的創業項目,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開始自己生產。我並不是在推銷我的產品,我把這個事情告訴大家就是創業的過程是快樂的。   90後:小本創業17天賺7萬   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越來越多青少年加入網購創業大潮。一個人的創業項目,一位90後的淘寶賣家他利用C2C創業,從700元起家,短短17天做過營業額7萬。
  • 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者自述:我們就像動物園動物 天天被參觀
    在這條不足300米長的街道,聚集了超過2200個機構投資人、20多家新型創業機構以及近4000個創業團隊,平均每天誕生36家公司。長期在這裡駐紮的創業者,大多為80後和90後,夢想、創業、融資是他們經常談到的關鍵詞。他們之中一小部分人最終拿到融資,但超過50%的人最終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