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2021-01-21 娛樂雜談姐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這也與李白放蕩不羈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一襲白衣,一柄長劍,十裡殺一人,千裡不留行,想想都刺激。李白的文風配合唐朝那包容天下的大氣,將大唐盛世的雍容華貴展現的淋漓盡致。

李白整體的風格便是豪放,是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與豪放。但李白畢竟也是一個性情中人,他也有七情六慾。李白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夠將婉約的相思之詩也能寫得氣勢磅礴,這首《關月山》便是如此。

《關山月》,一首寫相思之詩

自古以來,戍邊戰士與家中妻子的相思之詩在古代詩詞中佔了一定的比重,那時候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也只能愛一人。相思到底是一件樂事,還是一件苦事呢?有的人說,相思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相思是甜蜜的,雖然牽腸掛肚的感覺不好受,但畢竟心中有牽掛,要比飄搖一人強得多。也有人說相思的日子最難熬,用一個挺恰當的比喻,都說愛情是毒藥,但都一個個甘之如飴。

自古詩人們對於這個話題也是爭論不休,一般都是以一種愁苦幽怨的情調來寫兩人間的相思之情,但李白這首詩,卻在開頭便氣勢磅礴,打翻了幽怨情詩在人們內心中的原本模樣。

關山月作者:李白 (唐)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作者在詩詞的開頭四句便給讀者描繪了一副氣勢雄厚,大開大合的邊塞風光圖。天山、雲海、長風、關隘,這幾種景物巧妙的聯合到了一起,讓人不覺就在腦海中勾勒出來這樣一幅畫面。

一輪皎潔的明月從祁連山深處升起,穿行在茫茫的雲海之間,伴隨著幾萬裡的呼嘯而過的長風,最終到達了玉門關之外。

戍邊將士戍守在玉門關外,回首東望,則出現明月從天山而出的景象,再結合天山的雲海,若不是李白這種心胸寬廣之人,又怎能寫得出這樣寬廣宏大的場面。

其次,李白對於長風的描寫也深入骨髓,長風有多長,可以理解成為遠在故鄉之風,飄過幾萬裡故土,飄到了玉門關外。這樣的描寫,除了塑造出更為寬廣宏大的氣勢之外,更將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展現出來。

後四句提到「白登道」與「青海灣」,李白借用漢高祖劉邦的典故,當年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青海灣」是當年唐軍與吐蕃軍隊徵戰交鋒之地。但不管是哪裡,在這些地方都沒有見到有人活生生地回去。其實李白在這裡誇張了,人肯定是有回去的,但就是比較少。

最後四句回應是本詩的主題,那便是濃濃的相思之情。人在何時才會如此?只有閒下來,在寂靜的夜裡,看著外面皎潔的月光,再聯想到前景迷茫的自己時,那種沉重的心情才會愈加濃烈。而他們遠在故鄉之外的妻子,也在一聲嘆息中,愈發想念他們,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

詩人開端塑造了一種廣袤無垠的大畫面,以此來做背景,用以來將眼前的思鄉之情與離別之意融合到整首詩中,於是我們便能看到在這樣廣袤無垠的邊關之上,將士們廝殺在這片土地之上。與此同時,他們無時不刻也還在思念著故鄉的親人與妻子。

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

我們自古便是安土重遷,講究的是一個根。哪怕是外面再好,老了之後也喜歡回到自己的家鄉。哪怕是自己混再好,也會在佳節思念自己的親人。

因此,自古以來,邊關將士為了國家的安穩與穩定付出了太多太多。詩中描繪的場景,其實不僅僅局限於古代,邊關將士的確是為守衛整個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

後記

李白的豪放詩風為他吸粉無數,後人喜歡這種大開大合的豪放之感。李白的思念並不是「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幽怨之感,而是這種在於廣袤無垠天地間的思念。

在體會了濃濃的思念之後,我們應該做的便是,分離之人守得住內心的思念,相守的人應該享受一起的美好時光,莫待無花空折枝。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痴情的一首詩,句句令人心碎,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詩仙太白的瀟灑豪放可不是蓋的,無論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少年自負,還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亦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的才子豪氣,都令他充滿了個人魅力。世人心中的詩仙,是一位永遠白衣飄飄,身佩寶劍的俠士,可是哪怕是瀟灑如李白,寫起相思來,卻也令人肝腸寸斷。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這首李白的經典名作,也是他最經典的相思詩,名叫《長相思》,這首詩作為李白被唐玄宗賜金返還山後,仕途失意下之作,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長相思》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美人如花隔雲端。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作為大唐一代詩仙,他的詩素來以豪邁、浪漫著稱,其詩風雄奇俊美,飄逸靈動,猶如天外飛仙,使人讀後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李白,一生都在追逐著心中的夢想:成為宰相或者帝王之師。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意的事情,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的夢想就像長安城的城門關閉的聲音一樣,也發出了沉悶的聲響。既然不能出將入相,那麼索性就做一個雲遊的詩人吧。
  • 3首經典的《將進酒》,李白和李賀的膾炙人口,只有他的鮮為人知
    南北朝時期的蕭統,也寫過一首《將進酒》,不過是一首五言絕句,名氣很顯然不如李白,其實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有趣。只不過由於李白的那首太有名了,以至於人們很難想起蕭統的詩,主要還是由於名氣不夠,這首詩語言簡練,但是同樣也是很有韻味。洛陽輕薄子,長安遊俠兒。宜城溢渠碗,中山浮羽卮。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
  • 李白被人瞧不起,寫了首詩霸氣回懟,開篇和結尾驚豔了1200多年
    而對於詩仙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清酒和一首詩解決不了的,而當李白棋逢對手,他的筆下又會生發出怎樣絕妙的詩篇呢?周知謫仙人李白有著天生傲骨,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一說,而這世上桀驁不馴者甚多,性情相似之人相遇,有時並不意味著志同道合,而是針鋒相對。
  • 李白很豪邁的一首詩,開篇20字就氣勢橫絕,後人傳唱1000年
    讀著中華書局出版的李太白全集的時候,甚至會生出一種,天下詩人,只讀李白一個人就夠了的錯覺。李白代表不了的盛唐的百花齊放,但他卻毫無疑問是其中綻放的最盛大的一株奇葩。李白的明月,李白的美酒,李白的劍氣,這些都攪混在一起,融入、貫穿到了李白的詩歌當中,無論他寫什麼,總是帶有一種傲然浪漫的氣息,所以李白的詩基本不會和其他人混淆,他的氣息,實在太好辨認。
  • 李白最唯美的一首詩,充滿了無限意境,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李白是中國眾多詩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同時也最有影響力,作品流傳最廣泛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深刻,也非常生動,往往只用了寥寥數語,便是營造出了一種非常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是最讓大家敬佩的一個地方;讀他的詩作,不僅能夠領略到詩歌之美,同時也能被他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氣勢所震撼
  • 李白最甜蜜的一首詩,僅14個字,便讓世人驚豔愛情的偉大!
    愛情一直是我們心中最神聖的,它的甜美它的苦楚都讓我們欲罷不能。不管是否有美好的結局,我們對於愛情的嚮往從古至今從未改變過。愛情的主題少不了相思。作為大詩人的李白是如何用自己的才華來直抒胸臆地表達「我想你」呢?看完李白寫的這首詩,都讓我們陷入自我懷疑中,這到底是不是李白?單身狗的我們搬起小板凳,一起來借鑑學習一下吧!
  • 陸遊最清高的一首詞,開篇8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滿滿的言不由衷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詞句,而作為後輩的陸遊,也曾有過一段鬱郁不得志的時期,在那個時候他也曾寫下「一蓑煙雨」之作。下面就來和我一起走進陸遊的這首「一蓑煙雨」之作。《鵲橋仙》-(南宋-陸遊)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 李白如天馬行空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名句,境界之高常人難以企及
    例如「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其中最盪氣迴腸的一首當屬《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通篇都是名句,境界之高常人難以企及。
  • 唐詩中最美的一次女追男,開篇10字驚豔世人,這姑娘當真不得不愛
    有句話叫「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說得女追男好像有多容易似的,要是真這樣,歷史上又哪來的那麼多因愛而不得鬱鬱而終的才女。在那封建禮儀壓人的年代,女子喜歡上位男子,別說追求,就是多看對方一眼,也要極力掩飾,或許正因如此,那些能打破常規的勇敢女子就越發讓人喜歡。
  • 李白被賜金放還後寫的一首五言唐詩,開篇10個字極度自信
    「賜金放還」,是李白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時期。之前李白積極入世,在得到奉詔入京的聖旨之後,李白很是得意,所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在皇宮當中經歷力士脫靴、貴妃研墨的榮耀,讓李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也預示著自己的未來。
  • 朱敦儒極狂的一首詞,氣勢十足,可與李白比肩
    朱敦儒被人稱為「詞俊」之名,是陸遊的老師,對陸遊的人品與詩詞風格影響極大,並且由於他中年時經歷了北宋滅亡,在詞作風格上多感懷、憂憤、言志,這給了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辛派詞人極大的啟迪和影響,南宋最有名的兩個文學家都受他影響如此之大,足見他的優秀。朱敦儒出生於北宋中後期,年輕時名氣就很大不願意入朝為官,北宋滅亡後,他一直深陷亡國之痛中,直到他覺得自己應該為收復故土出力時,已經是南宋初年。
  • 李白最膾炙人口的經典詩句,氣勢磅礴,豪邁奔放!
    此句選自《送友人》,這是一首送別詩整首詩色彩鮮豔,語言流暢,借景抒情,情意宛轉含蓄,自然美與人情美水乳交融,別是一番風味。大自然的絢麗與友人間的真情給人以樂觀、豁達的激情。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此句出李白的《關山月》,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層轉入戍卒與思婦兩地相思的痛苦。李白的這首詩,在內容上繼承了古樂府,但又有極大的提高。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關於「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古人常常喜歡強調「文以載道」,就是說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寫得好不好,要看它的思想內容如何。如果僅僅是寫得美,但是沒有思想、沒有內容,那它就不能夠流傳很久。比如盛行於漢魏六朝詞藻華麗卻空洞膚淺的駢文、初唐文壇風靡一時的宮體詩等等。
  • 李白登山太白山寫下一首詩,全文無一「高」字,卻句句顯高
    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在《劉棗強碑文》中說:「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有李太白」。通俗地說就是李白的詩作,想像奇特,意境高遠,充滿浪漫主義精神,不是一般人能寫出。如李白的《登太白峰》便是這類詩作中的經典之一。
  • 李白柔情蜜意的一首詩,化用曹植詩句,無一怨字卻字字是怨
    說到李白的詩,很多人覺得是豪情萬丈,氣勢磅礴。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意氣風發,是」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一瀉千裡。其實李白的詩不僅有」剛「的一面,還有」柔「的一面,他也能寫出」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純真,」美人卷珠簾,深坐顰眉蹙「的幽怨,也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的無奈。本文要分享的就是李白很「柔」的一首詩,只有20個字,卻是一首經典,詩為《玉階怨》。玉階怨李白 〔唐代〕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李白最具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非常優美,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李白是唐詩最偉大的詩人,而且還被後世稱為「詩仙」,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寫得非常的唯美,猶如一幅山水畫卷,讀起來便是能夠感受到詩中的美。唐詩作為中華文化最為燦爛輝煌的文化,現在早已是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縱觀李白的一生,可謂活得非常的瀟灑,一輩子不用工作,到處的遊山玩水,閒了的時候便是坐下來寫詩,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有一首《從軍行》,也是寫得很氣勢,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每一句都很經典,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從中感受到古人的家國情懷,當敵人進犯時,敢於拿起武器去反抗。
  • 李白與高僧在廬山談佛論道,兩人臨別時寫了一首詩,通篇充滿禪理
    雖然唐詩它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李白的詩又是不一樣,他在創作時會融入進自己的思想,從而也就有了一層深刻的哲理。那麼說起李白的詩人除了《將進酒》、《靜夜思》、《蜀道難》這樣的名篇之外,還有他關於描寫廬山的詩,那也是為後人津津樂道,特別是他的那首《望廬山瀑布》,更是膾炙人口,整首詩氣勢磅礴,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寫出了不一樣的氣勢,從而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不僅收錄在了一些著名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頻頻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首詩沒有人不知道,它已經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這是世人掙扎後的無奈之語。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風雨》,就是困苦的李商隱」窮裝大方「之作,開篇5字氣勢不凡,最後一句卻令人斷腸。《風雨》悽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