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
文字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它記錄了一部歷史,承載了一種文化。漢字作為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在五千年中華文明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人從結繩記事到創造文字,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筆墨紙硯的出現,無一不是先賢智慧的結晶;在某種程度上,一種文明的長期延續就是就是文字延續的結果。
簡牘
1945年10月2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匯聚在美國舊金山籤訂了《聯合國憲章》,宣告了聯合國的建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作為主要戰勝國在聯合國有著包括一票否決權在內的重要的地位,分別是中國(漢語),英國(英語),美國(英語),俄羅斯(俄語),法國(法語)。聯合國規定共有六種工作語言除了五常使用的漢語,英語,俄語,法語之外,還有適用範圍很廣的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一年之中有六個聯合國語言日,分別在聯合國機構舉辦重要的慶祝活動。每年公曆的3月20日是法語日,這一天是法語組織成立的紀念日;公曆4月20日為中文日,這一天也是穀雨的節氣;公曆4月23日為英語日,為紀念莎士比亞的生日;公曆6月6號是俄語日,這一天也是普希金的生日;公曆10月12日是西班牙語日,為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公曆12月18日是阿拉伯語日,聯合國在1973年12月18日把阿拉伯語作為官方語言之一。日本也曾提交把日語作為聯合國主要語言,但是被否決。為在聯合國相關組織內推動語言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中文、俄文、阿拉伯文、西班牙文、法文、英文等6種聯合國官方語言的平等權利,2010年聯合國宣布啟動聯合國中文日。
聯合國
為紀念倉頡造字,聯合國把中文節定在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穀雨前後,關於此有美麗的神話傳說,相傳軒轅黃帝令倉頡造字,倉頡便根據花鳥蟲魚的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雨粟即位穀雨的來歷。《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翻譯為現代漢語就是很久以前倉頡造字的時候,上天下了一場粟雨,鬼魂因為無處可藏而痛哭流涕。每年到這一天聯合國和孔子學院要舉行中文書法大賽和漢語古詩詞朗誦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活動。英語文化的軟實力在國際上不可忽視,向國際推廣中文教育勢在必行;孔子學院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即可以讓全世界學習中文,加強對外文化交流,也可以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中華文明,是一種文化軟實力的體現。
甲骨文
漢字歷史上經過多次演變,未曾斷代,逐漸形成現代漢語。從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到秦朝丞相李斯對文字作出具體規範形成優美的小篆,再到後來的行書,楷書,無一不體現著古人的勤勞與汗水。現代漢字的特點是橫平豎直的方塊字。 「六書」中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是造字法;轉注和假借是用字法。中國古文字的載體有獸骨,巖石,金屬與簡牘等等;書寫工具有筆墨紙硯;字體有小篆,大篆,隸書,行書,草書等等,音形意三位一體,唯中文最美。
筆墨紙硯
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可以做到寥寥數語,就能夠情真意切的表達出深刻的文化內涵。《國風·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採用比興的手法,形象的表達了相思之情。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這種愛情意境是中文以外的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的。
論語
中文是亞洲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載體,關於亞洲乃至世界的歷史都需要通過漢語研究;一部中國史就是半個世界史。包含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文化在內的文明古國都曾出現過文化的斷層,唯獨中國文化一枝獨秀綿延至今。漢語言文字的出現,使得即便是古代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發生更迭,史書上也會有關於歷史的詳細的文字記載。先秦時代的《詩經》、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對於古人的生活面貌都有詳細的中文記載。
外國人學習中文
一部中文史就是半部世界歷史。一些亞洲國家學習歷史研究本國的歷史,需要學習中文參考中國史籍記載,根據中國古籍中的中文進行翻譯。日本,韓國,越南是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漢字是孔孟之道禮義廉恥等儒家文化的載體,韓國和越南都曾使用中文,韓國人後來推行拼音文字廢除漢語,可是為避免同音字,韓國人的身份證名字都需要用漢語標註,韓國人研究古代史需要先學漢語,因為關於韓國得許多歷史是中文記載的。關於印度,蒙古,哈薩克斯坦的歷史,中文史書也都有相關記錄。日本至今仍然在使用漢語言文字和根據漢語言文字偏旁部首創造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不得不說中文的強大國際影響力。
中文的方塊字與西方社會的拉丁語字母有著不同的書寫格式,中文之美不僅在於它的字形之美,它所蘊含的意境同樣是那麼優美。中文的音形意可以說在世界所有語言中是一種獨特的存在,無與倫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任何深入接受過中文教育的外國人,都會被它獨特的魅力所深深折服。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學習中文是一種潮流也是一種趨勢。中國是世界十大文明古國之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文字寓意優美意境深厚。中文教育既可以提高中華兒女的自信心,可以提高儒家文化圈的向心力,也可以搭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以此而自豪,更應該去弘揚中文之美。
#最美中文#、#423頭條知識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