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破300萬,94歲女王今天打新冠疫苗!可英國人為什麼還是不願戴...

2021-01-13 網易



  1月9日

  英國新冠疫情速遞

  英國今日新增59937,累計3017409,新增死亡1035例,累計死亡80868。


  是的,沒你沒看錯(戳下方藍字回顧)

  從累計確診1(首次於2月23日報告)-(10月31日),英國花了251天,也就是8個月8天;

  100萬~(12月19日),英國花了7周,49天;

  200萬~300萬(2021年1月9日),英國花了21天...

  從0-300萬,英國花了321天。

  據BBC新聞多家英媒體報導,今天(1月9日)94歲的英國女王和99歲的菲利普親王,注射了新冠疫苗。


  此前,英國女王改變了王室一直以來的慣例,僅和菲利普親王在伯克郡(Berkshire)度過聖誕節(之前為一直在桑德靈厄姆莊園舉行傳統王室聚會)。


  圖:BBC新聞

  不過,女王的「隔離」,戴口罩等行動,並沒有特別影響到英國群眾。


  從2020年3月份英國疫情爆發,到現在日增5萬+、6萬+,到確診突破300萬,死亡人數突破8萬...


  英國政府官網記錄的英格蘭地區今日因新冠去世的死亡病例年齡區間。圖@UKCovid19Stats

  有一個問題一直讓大家搞不明白,很多小夥伴也都在評論區給圈哥留言,為什麼英國對於戴口罩一直很含糊?




  圖:英倫圈評論區截圖

  英國疫情反反覆覆,但是英國政府對於戴口罩的態度一直不明朗,直到最近才真正看到一些強制動作。

  第三次封城開始後,大倫敦警察局表示,將更嚴格執行封城措施,不戴口罩的人們將會被罰款。

  根據BBC和《每日郵報》1月6日報導,此次封城將伴隨更嚴格的警察管制——

  BBC——新冠:大倫敦警察局將更嚴格執行封鎖措施


  圖:BBC

  《每日郵報》——沒有第二次機會!警察將會對首次被發現逛街或乘坐交通工具沒戴口罩,或沒有正當理由出門的人們進行罰款


  圖:BBC

  看到這條新聞,圈哥真是疑惑.gif,早幹嘛去了?



  抗疫從2020年2月底到現在,各國都在認真的抄作業,該封城封城,該強制口罩強制口罩。

  就英國不走尋常路,非把自己整成一個反面教材,在戴口罩這件事的神操作一個接一個。

  2月:留學生戴口罩遭歧視,首相建議洗手就行

  2020年2月,英國開始出現病例,擔心的留學生能做的就是效仿國人,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但遭到的更多是白眼和歧視

  到3月份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因為戴口罩受到歧視,語言侮辱甚至遭受暴力毆打,被認為戴著口罩就是有病。



  圖:微博

  此時英國政府是怎麼建議的?

  

我們能給大家,唯一也是最好的建議就是用肥皂洗手20秒以上。

  BBC——鮑裡斯·詹森建議民眾洗手來預防新冠


  圖:BBC

  英國首相鮑裡斯還出來給大家示範了一波如何正確洗手——要唱兩遍生日快樂歌哦。


  圖:YouTube

  洗手,洗手,洗手,就是不提口罩的事,還說這是頂尖醫療團隊給出的最好建議。

  為啥英國政府這麼自信又倔強的只消耗肥皂和水資源,而不提戴口罩的事?

  來看看3月世界衛生組織(WHO)這位世界衛生界的大佬給出的建議是這樣的——

  WHO——如果你是健康的,你只需要在照顧疑似新冠感染者時戴口罩,或者在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戴口罩。


  美國軍醫屬更狠,直接說戴口罩沒用。

  US.Surgeon General——別買口罩了!

  戴口罩對於大眾防止新冠感染根本沒作用,如果醫護人員沒口罩用,那才是真的危險。


  權威機構都發話了,英國當然是聽大佬的。

  3月:第一次封城開始,政府仍不建議

  2020年3月22日,英國宣布封城。

  英國幾乎把所有地方都關閉了,讓人們呆在家裡,此時英國已經基本認清密切接觸會傳播病毒的事實,但是對戴口罩的有效性存疑(當然不排除西方文化本就對戴口罩這件事很不理解),他們就想了個別的招——社交距離。


  圖:Surrey Live

  來看看NHS在第一次封城時給人們的建議——


  圖:NHS

  總結一下——要做的:離人兩米遠;洗手;打噴嚏要用紙巾或者袖子蓋住;通風。不能做的:沒洗手不能摸眼睛,鼻子和嘴。

  總之就是一句話不用戴口罩。接觸傳染,離遠點就行了唄,手洗禿嚕皮了也管用。


  圖:dw

  3月末,WHO再次發話——

  CNN——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周一(2020年3月29日)說他們仍然建議人們不要戴口罩除非是感染者或者照顧感染者的人。

  圖:CNN

  WHO一講話,英國人更不認為戴口罩有用了官方還認為戴口罩會造成民眾恐慌。

  《衛報》——關於戴口罩的「恐嚇性」廣告被英國監管部門禁止


  圖:衛報

  英國醫療專家還在政府疫情簡報上信誓旦旦的說:「沒有證據顯示戴口罩可以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天空新聞——沒有證據顯示民眾戴口罩可以防止感染新冠,現在最重要的是保持社交距離。副首席醫療官Jonathan Van Tam說。


  圖:天空新聞推特

  5月:政府建議戴面部遮擋物,英國仁沙灘玩瘋

  5月,春暖花開,英國也解封了,政府對戴口罩的態度卻悄悄發生了變化。

  BBC——新冠:英國人被告知在某些公共區域遮擋面部


  圖:BBC

  英國政府建議民眾在乘坐公共運輸和在一些商店裡遮擋面部,使用的詞彙卻是face covering(面部遮擋物)而不是face mask(口罩)。


  圖:BBC

  還在官方指導文件裡明確指出:面部遮擋和口罩不同,口罩應該留給一線醫療人員使用。



  圖:BBC,Gov.uk

  行吧,至少說要把臉擋上了,但這個不溫不火的建議真起作用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先來看英國首相鮑裡斯自己的做法——走路上班不戴口罩


  圖:鏡報 5月英國首相去上班

  再來憋了兩個月的英國人解封之後,連社交距離都無視了,還管遮不遮擋,馬上開啟「瘋狂模式」,把沙灘擠的水洩不通


  圖:天空新聞


  圖:BBC

  嚴格來說,英國仁頂多算是無視了「社交距離」,就是被媒體和政府簡單批評兩句,不痛不癢。

  數千人衝向海邊,英國政府警告說要關閉海灘。


  圖:travelandleisure

  那為啥英國政府在這時候突然建議戴面部遮擋物了?

  據BBC2020年6月報導,WHO修改了關於戴口罩的建議:人們應該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戴口罩來防止新冠傳染。

  WHO稱新的信息顯示(口罩)可以提供「防止飛沫傳染的屏障。」



  圖:BBC

  但是,對於戴什麼樣的口罩,WHO仍然建議醫用口罩(即中國大範圍使用的一次性醫用口罩/N95/N99)應該給一線醫護人員使用。


  圖:BBC

  換句話說就是普通人能把臉擋上就可以。


  圖:ITV

  7月:商店強制戴面部遮擋,英國民眾反應不一

  5月到7月,英國的確診和死亡率都在逐步下降。


  圖:worldmeters

  嘗到甜頭的英國政府終於在7月發布了第一次強制佩戴口罩規則。

  BBC——新冠:在英國商店強制民眾佩戴口罩和面部遮擋物



  圖:CNN,BBC

  英國政府要求自7月24日起民眾在商店和商場必須佩戴面部遮擋,但是這規定來的這麼突然,英國仁一臉問號,買不到怎麼辦?英國政府:自己縫一個!


  圖為政府官網有關製作口罩及佩戴指南的截圖

  指導中解釋如何自製口罩——

  


  民眾可以通過裁剪、縫紉常見的家居用品,例如舊T恤衫、棉布或床上用品等製作一個面罩,同時要保證能讓自己順暢地呼吸

  


  佩戴方式可以像在頭後面綁一條圍巾或頭巾一樣簡單,或者可以採用耳掛式。

  


  戴上時、脫下後、使用後、扔掉後一定要記得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避免面罩碰觸到眼睛,鼻子或嘴巴。用過的面罩需要存放在塑膠袋中,直到有機會清洗它們。

  

  規定還強調:發現違反規定者,商店可以選擇報警,違反者最高可被罰款100鎊。


  圖:BBC

  但是報警吧,商店也不想把事情搞大,罰款吧,警察都不夠用的,所以這個懲罰基本上形同虛設,全靠民眾自覺。


  圖:Essex Live

  更何況英國民眾也不都是支持這項規定的。

  《每日電訊報》在這項規則發布之後做了一個街頭採訪,看英國民眾對戴口罩逛街怎麼看?

  支持派——

  我們需要這樣做,因為疫情尚未結束。


  我不知道(戴口罩)有沒有用,但如果這樣讓別人感到更安全,那我會這樣做,我隨身都帶著口罩。


  戴口罩會讓人逛街的時候有更大的信心。


  反對派——

  實話說,我覺得這樣做太極端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糟糕的主意,我們需要的是回歸正常生活,你要讓人們感到正常,生活正常,而不是戴著這個破玩意兒。


  以上5圖截取自《每日電訊報》

  雖然在採訪中支持的聲音偏多,但問題是他們雖然支持這項規定,但並不知道戴口罩到底有沒有用。

  口罩預防新冠受質疑,專家學者態度曖昧

  從7月開始,英國政府一直保留著在大部分室內場所,交通工具及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地方強制佩戴口罩的規則這到底是承認口罩有用還是沒用呢?


  圖:天空新聞

  如果承認有用,為什麼只在部分區域強制,並且一直強調社交距離和洗手?

  英國沃裡克商學院的行為科學家團隊在八月發布了一項研究——戴口罩可能會導致人們無視社交距離。

  天空新聞——新冠:戴口罩讓人們更願意冒險打破社交距離


  圖:天空新聞

  無論是WHO( 世界衛生組織 ),CDC(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還是英國的醫療專家團隊都表示新冠病毒在人群密集的密閉空間更容易通過呼吸,咳嗽,打噴嚏等形式傳播,因此一直在強調保持2米社交距離是防止感染的有效方式。



  圖:CDC,NHS

  加之英國政府對於戴口罩的有效性模稜兩可,又擔心如果強推戴口罩會讓人們無視社交距離,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風險。


  圖:天空新聞

  同時,未正確佩戴口罩或佩戴和移除口罩後沒有及時洗手消毒,也會伴有感染風險。

  因此自7月開始,英國的抗疫標語就變成了Hands、Face、Space。(洗手,遮擋面部,保持距離)


  圖:鏡報

  但是自第二波疫情開始,英國的病例就只增不減,這就拋出一個問題:如果這些措施真的管用,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感染?

  《每日郵報》12月20日發布了一篇文章,整理了一些專家學者對於口罩預防新冠作用的研究和看法。

  《每日郵報》——如果口罩真的能防止新冠傳播,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英國人感染?


  圖:《每日郵報》

  愛丁堡大學的病毒學家Paul Digard教授在報導中說:「新冠病毒顆粒太小而無法被口罩擋住,但是這些顆粒通常通過水滴形式傳播,例如咳嗽或者打噴嚏時——這些水滴(飛沫)可以被口罩擋住。」


  圖:YouTube

  但是Digard教授提到,新冠病毒並不只以飛沫形式傳播,也通過空氣傳播,口罩雖然無法抵擋空氣傳播,但這種新冠病毒在空氣中並不能存留太久,而且很少一部分是通過這種形式被傳染的。


  圖:NIH

  這位專家算是含蓄地承認了口罩的作用。

  還有一些專家學者在春季和夏季時做了很多實驗,有一項研究招募了6000名志願者,要求他們在外面佩戴醫用口罩來測試口罩的新冠預防有效性。


  圖:The National

  但來自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Jimmy Whitworth教授說:「這項研究的效果會由於無法監測受試者是否正確佩戴口罩或是否佩戴而受到影響。」


  圖:BBC

  報導中指出目前英國關於人們是否正確佩戴口罩的研究還很少,Whitworth教授承認說,只有正確佩戴口罩,才能真正起到預防新冠傳染的效果。

  這種情況也側面解釋了英國8月到10月第二波病例激增的部分原因——未佩戴或佩戴不正確。

  英格蘭公共衛生部的數據顯示:8月-10月,英國新增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年齡較大的兒童和年輕人。


  圖:ons .gov.uk

  只有12歲的兒童需要佩戴口罩(現在NHS指導建議上已改為3歲以上),但是上課的時候他們可以摘下口罩


  圖:衛報

  英國首相鮑裡斯還痛批在教室戴口罩「太扯」。

  《獨立報》——鮑裡斯·詹森在關於口罩態度180轉變後幾個小時稱在教室戴口罩「太荒謬」


  圖:獨立報

  工作場所對於佩戴口罩並不強制,學校裡聚會那些就...大家懂得。


  圖:Gov.uk

  而且對於戴口罩,英國NHS是如此說的:戴口罩是保護其他人而不是保護自己不被感染,加之關於這部分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這種看法已經成為一種常識。



  圖:Chemist&Druggist,NHS

  但由於英國只規定在特定區域(交通工具,商店等)或無法保持2米社交距離的地方戴口罩,其他地方戴不戴口罩真心全靠民眾自覺(在英國的情況就是大家想不想保護其他人

  但是英國首相最後也妥協了,自己戴上了口罩。( 非醫用,官方未透露具體材質,目測為棉質口罩 )


  圖:天空新聞

  Whitworth教授在《每日郵報》的報導中最後提到:「我們不能確定戴口罩有多大的效果,但常識告訴我們值得這樣做。」


  圖:衛報

  一句話總結就是戴口罩到底有多大作用在英國沒有值得參考的相關研究,但戴著也行,病例激增可能是某些地方佩戴率低或佩戴口罩不正確。


  圖:衛報

  然而縱觀英國抗疫,社交距離的規則經常被打破,僅部分區域強制戴口罩,民眾對口罩有效性不清楚,還有部分英國人覺得口罩限制了自由,是對人權的侵犯,為此還抗議了好幾次。


  圖:地鐵報

  英國對戴口罩的態度含含糊糊,導致有不戴口罩的,還有戴的「口罩」千奇百怪的——

  英國人花式戴口罩,狠人直接把蛇纏臉上

  英國官方彼時只建議佩戴面部遮擋物,那只要能把臉擋上就沒問題了吧。

  仔細看這位塑料桶裡面還戴著正經口罩,是個正面教材。


  圖:每日郵報

  下面這位就....,防護性有待商榷,而且不悶得慌麼?


  圖:每日郵報

  塑料桶原來這麼受歡迎。


  圖:太陽報

  塑膠袋也很受歡迎。


  圖:地鐵報

  防毒面具也安排上了。



  圖:每日郵報

  不過真正的大佬是下面這位,直接把蛇纏臉上當面罩...


  圖:地鐵報

  看完真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那英國戴口罩的比例有沒有一個可靠的統計?

  英國戴口罩比例上升,仍有1/4基本不戴

  Statista( 線上數據統計公司,數據來源包括商業組織和政府機構 )統計了從2020年三月到十月1000名英國成年人戴口罩的情況。( 這項統計目前沒有更新十月以後的數據,圈哥會持續關注 )


  圖:Statista

  數據顯示,完全不戴口罩的人( 藍色線 )從80%左右自3月起逐步下降,到10月,完全不戴口罩的人僅不到10%。

  一直佩戴口罩的人( 綠色線 )從不到10%逐漸上升到73%左右。

  經常佩戴口罩的人( 紅色線 )基本穩定在20%左右。

  有時戴或很少戴的人( 灰色線 和黑色線 )都穩定在5%左右。

  令人窒息、發癢、非人性化、壓抑、非常不英國是不少英國人對戴口罩的描述詞,但從數據上看到,英國人已經開始接受口罩


  圖:The Times

  從冬天到夏天再到冬天,英國的抗疫之路走的艱難又漫長。第一第二第三次封國,未來將會如何仍然充滿未知。

  請在英的小夥伴一定照顧好自己,堅持住,終有一天春天會再度來臨,陽光和希望會重新灑滿英國。

  (英倫圈綜編,編輯:芮芮 & 顆粒,參考:BBC,衛報,天空新聞,每日郵報,太陽報,地鐵報等。圖片除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女人手錶戴左手,還是右手?看英國女王就知道了,別再戴錯讓人笑話
    對於很多女性,尤其是職業女性來說,手錶相比手鍊和手鐲這些首飾來說,更加實用,讓人看起來更加專業,而且現在的手錶越來越有設計感,越來越漂亮,裝飾性也不亞於首飾,因此是很多女性的最愛,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手腕露出來又到了戴手錶的季節,不過你是不是也很曉曉一樣,對於手錶到底應該戴在左手還是右手存在疑惑呢
  • 94歲英女王結婚73周年,收到小喬治兄妹的禮物,拉上菲利普欣賞!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已經94歲了,老人家和菲利普親王攜手走過了70多年婚姻生活,這一路有欣喜,也有心酸,但歷久彌新的愛情從未改變過。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很看重親情,但她眼下只能和老伴住在溫莎城堡,她有8個曾孫,暫時不能享受兒孫繞膝之樂,這多少有些遺憾。
  • 卡米拉很卑微,15年前婚禮沒有資格戴女王的王冠,只能用鐵藝頭飾
    卡米拉真的很卑微,15年前的婚禮沒有資格戴女王的王冠,只能用鐵藝頭飾王冠在皇家宮廷中象徵著奢華和夢幻的一幕,每個宮廷女性都非常期待戴上金質真鑽皇冠,成為人們所期待的「公主」。由於擁有多個王冠,英國女王會把這些重要的頭飾借給每位女性皇室成員,使她們在宴會或婚禮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 94歲英女王秘守68年的穿衣心機:拒絕「二手」造型,裙擺縫硬幣
    英國女王今年已經94歲了,她的一生優雅又傳奇,舉手投足間都是迷人的貴族氣質,作為在位時間最長的女君主,見證了英國王室近百年的變化,但是她的穿搭風格卻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每次亮相都是端莊不失高級感的造型,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 全球新冠疫苗接種的後顧之憂
    儘管世衛組織等多方面都表示,新冠疫苗是解除疫情的唯一鑰匙,但疫苗面世並不意味著萬無一失,被大幅縮短的研發時間背後,新冠疫苗能發揮幾成功力,還隱藏著風險與擔憂。火速獲批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FDA」)批准授權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在16歲及以上人群中緊急使用。據悉,民眾將從當地時間14日起開始接種。
  • 過完最慘澹生日,英國女王68年來首次缺席賽馬會,只能看電視轉播
    眾所周知,英國女王作為一名狂熱的賽馬愛好者,幾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對賽馬的熱情。因此,一年一度的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會成為女王最喜歡的盛會之一。 除此之外,每年的6月8日是英國女王的官方生日,在慶祝完生日之後再看一場賽馬比賽,對於女王來說無疑是最大的樂趣。只是這一次,女王的樂趣恐怕要變成無趣了。 受新冠肺炎的影響,世界各地各種「人扎堆」的娛樂活動都被禁止了,人們不得不呆在家裡。
  • 新冠日確診再破紀錄,東京都知事:大家好做日新增病例破千的準備
    華輿訊 據旅日僑網報導 11月19日,東京新確診534人(檢測8600件),重症患者196人,連續2日確診人數刷新最高紀錄。眼看著東京要再度全面爆發,作為政府一把手的知事小池,今天忙的不行。確診破500的東京 品川早上8時的早高峰 依然密密麻麻的人群小池為何覺得東京會單日破千?她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推算數據,但是這個信息,這句話已經放出來了,翻譯成直白的語言就是:大家做好準備哈,1日破千就在不久的將來了。
  • 為抗議梅姨拿走「女王權杖」,為什麼所有人都慌了?
    今天館長就來談談女王權杖的法力。一、沒有女王權杖,議會發言就成了「逗你玩」英國議會是歷史最悠久的議會,它始於公元13世紀,是根據1215年「失地王約翰」即約翰一世和貴族、紳士、地主和大商人們妥協產物——英國大憲章召集的,分為由貴族等世襲和終身代表參加的上院,和由平民和有任期代表參加的下院。
  • 張文宏宣布接種完新冠疫苗!關於疫苗接種,你關心的答案都在這!
    他呼籲,面對全球在今年年底大概率還不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壓力下,如果我們能夠最大程度地推廣安全且有效的疫苗接種,我們就能逐漸建立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屏障,這是我們未來的必然選擇。他在文章最後表示,今天不接種疫苗,明天排長隊打疫苗。疫苗接種將是全球性的共同理性選擇。
  • 女人戴手錶提升氣質!戴左手還是右手?參考女明星和女王就明白了
    夏天到了,又到了露手腕戴手錶的季節,那麼戴手錶應該戴左手還是右手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說道說道。從手錶早期的設計來看,都是機械手錶,需要上弦和調整時間,而手錶發條旋轉和調整時間的按鈕旋轉,都是在手錶盤的右側,所以佩戴在左手,正好可以用右手來操作,所有佩戴在左手比較方便。現在很多高檔的手錶還是機械錶,一般也都沿襲了佩戴在左手上。
  • 為抗議梅姨拿走「女王權杖」,為什麼所有人都慌了?| 京釀館
    12月10日的下院辯論被攪黃是幾乎所有人都能預料到的——但攪黃的方式卻幾乎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當天辯論正酣,反對黨工黨國會議員盧塞爾-莫伊爾(Lloyd Russell-Moyle)突然從議員綠色坐席衝下來,抱起下院中央長桌上擺放的女王權杖就往外走。
  • 12月4日全球疫情觀察:至少25國日增確診超千例 英國一核潛艇暴發新...
    美國新增確診病例超21萬例 拜登稱將要求美國民眾戴口罩100天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4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4485203例,累計死亡282101例。與前一日6時30分數據相比,美國新增確診病例214898例,新增死亡病例2767例。
  • 確診超3萬,病死率很低,但德國疫情進展還是令人心慌
    這是一家市級醫院,醫療條件尚可,她的第一個孩子就在這裡出生。疫情爆發後,這裡收治了部分北威州的新冠病人。「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安全,不管是在救護車上,還是到了醫院以後,和我接觸的所有醫生和護士都沒有戴口罩,更沒有穿防護服。」李菲的擔心源於武漢,她從國內早期的報導中得知,武漢多家新冠定點醫院都發生了醫護人員感染的情況,並且這些醫院只收治新冠病人。事情後來出現反轉。
  • 英國女王真疼碧翠絲公主,婚禮戴上傳家寶王冠,婚紗意義更獨特
    按照英國王室的傳統來說,由於王冠都是屬於英國女王的,所以每一位英國皇室女性結婚時,頭上所佩戴的王冠大多都是由英國女王提供。而從近幾年來王室女性結婚時所佩戴的王冠,就能夠看出英國女王對於這些女性們的寵愛程度。
  • 新冠疫苗開打!打還是不打好?有什麼副作用?
    可計劃出遊的朋友,卻被多地的無症狀感染者搞得再次緊張起來。雖然新冠疫苗開打的信息接連發布,但很多朋友依然忐忑不安:新冠疫苗來了,到底要不要打?打了疫苗,有什麼不良反應嗎?下面我們來仔細聊聊。一、新冠疫苗,全國開打了?目前,我國已有 15 個疫苗進入臨床階段,其中 4 個進入 Ⅲ 期臨床試驗。
  • 美國確診破1200萬,比特幣深夜巨震,一度暴跌1000美元!發生了什麼?
    我們團結一致,堅信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需要全球協調行動、團結和多邊合作,以克服當前挑戰,並通過賦權人民、保護地球和塑造新疆域來實現21世紀所有人的機遇。」《宣言》還提到,「我們已動員資源,以解決當前全球衛生領域融資需求,支持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診斷、治療和疫苗的研發、生產和分配,並將根據各成員創新激勵政策,不遺餘力實現人人可負擔和公平獲取。」
  • 英國確診近15萬例,每周從中國運回770噸物資!印度情況同樣嚴峻
    來源:金十數據據英國衛生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5日,英國新型肺炎已累計確診148377例,死亡20319例。截至目前,英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五個死亡超過2萬的國家。據分析人士表示,如今正是英國應對疫情的關鍵時刻,個人防護用品和醫療設備對該國來說仍是急需物資。
  • 18歲以下人群什麼時候能接種新冠疫苗?疫苗有啥副作用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15日0時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本土病例115例,本土確診病例連續4天破百。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情況如何?產能可以滿足需求嗎?對此,央視專訪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關注疫苗接種進展→■ 新冠疫苗接種進展如何?
  • 11·11,英國人為什麼戴罌粟花
    這個傳統起源於一戰最重要的詩作之一《在法蘭德斯戰場》,加拿大軍醫約翰·麥克雷在目睹了年僅22歲的戰友的死亡後,寫下了這首詩。法蘭德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慘烈的戰場,盛開著虞美人花(罌粟花的一種),因為這首詩,虞美人花成為國殤紀念日佩花。
  • 美國人民為什麼不願意戴口罩?
    肆虐的疫情 截至北京時間7月15日19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3546278例,累計治癒1600910例,累計死亡139162例,現有確診18062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