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國人最美的信仰

2020-11-26 澎湃新聞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

——蘇軾《和子由論書》

一切藝術的問題都是韻律問題。

所以,要弄懂中國的藝術,我們必須從中國人的韻律和藝術靈感的來源談起。

書法,中國美學的源頭

我們承認韻律是普遍存在的,並非中國人的專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探索一個不同的側重點。

西方藝術總是到女性人體那裡,尋求最理想、最完美的韻律,把女性當作靈感的來源。

而中國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則通常滿足於高興地賞玩一隻蜻蜓、一隻青蛙或一塊嶙峋的怪石。

由此看來,西方藝術的精神較為耽於聲色,較為熱情,較為充滿藝術家的自我;而中國藝術的精神則較為高雅,較為含蓄,較為和諧於自然。

很奇怪,這種對韻律理想的崇拜,首先是在中國書法藝術中發展起來的。

一幅寥寥幾筆畫出的頑石圖,掛在牆上,供人日夜觀賞。人們面對它沉思冥想,並得到一種奇異的快感。西方人士要想懂得此種快感,就非懂得中國書法藝術的原則不可。

學習書法藝術,實則是學習形式與韻律的理論,由此可見書法在中國藝術中的重要地位。

我們甚至可以說,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

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國書法及其藝術靈感,就無法談論中國的藝術。

比方說,中國的建築,不管是牌樓、亭子還是廟宇,沒有任何一種建築的和諧感與形式美,不是導源於某種中國書法的風格。

書法,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中國書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實在是十分獨特的。

毛筆使用起來比鋼筆更為精妙,更為敏感。由於毛筆的使用,書法便獲得了與繪畫平起平坐的真正的藝術地位。

中國人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把繪畫和書法視為姐妹藝術,合稱為「書畫」,幾乎構成一個單獨的概念,總是被人們相提並論。

假如要問二者之中哪一個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回答毫無疑問是書法。

於是,書法成了一門藝術。人們對之投以的滿腔熱忱和獻身精神,以及它豐富的傳統,人們對它的尊崇,這些都絲毫不亞於繪畫。

在我看來,書法代表了韻律和構造最為抽象的原則,它與繪畫的關係,恰如純數學與工程學或天文學的關係。

欣賞中國書法,是全然不顧其字面含義的,人們僅僅欣賞它的線條和構造。在這絕對自由的天地裡,各種各樣的韻律都得到了嘗試,各種各樣的結構都得到了探索。

正是中國的毛筆使每一種韻律的表達成為可能。

而中國字,儘管在理論上是方方正正的,實際上卻是由最為奇特的筆劃構成的,這就使得書法家不得不去設法解決那些千變萬化的結構問題。

於是通過書法,中國的學者訓練了自己對各種美質的欣賞力。

如線條上的剛勁、流暢、蘊蓄、精微、迅捷、優雅、雄壯、粗獷、謹嚴或灑脫,形式上的和諧、勻稱、對比、平衡、長短、緊密,有時甚至是懶懶散散或參差不齊的美。

這樣,書法藝術給美學欣賞提供了一整套術語,我們可以把這些術語所代表的觀念,看作中華民族美學觀念的基礎。

由於這門藝術具有近2000年的歷史,且每位書法家都力圖用一種不同的韻律和結構來標新立異,這樣,在書法上,也許只有在書法上,我們才能夠看到中國人藝術心靈的極致。

書法的美,在動在不靜

中國書法的美在動在不靜,由於它表達了一種動態的美,它生存了下來,並且也同樣是千變萬化,不可勝數的。

迅捷穩重的一筆之所以是完美的,是因為它是速度和力量的象徵。不能摹仿,不能更改,因為任何更改都會帶來不和諧。

這也就是為什麼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非常難學的原因。

它最為明顯的特徵,不是努力撫慰我們的心靈,而是竭力刺激我們的感官。

由於這一原因,對中國書法及其萬物有靈原則的研究,歸根結底也就是,在萬物有靈或韻律活力的原則指導下,對自然界韻律所進行的再研究,它會為現代藝術開闢廣闊的前景。

直線、平面和錐體的相互交錯和反覆運用,可以使我們激動不已,卻不具備生動活潑的美。

正是這些平面、錐體、直線和曲線,看來已經使現代藝術家的才智衰竭了。

何不回歸自然,向自然求救呢?

看來有待於一些西方藝術家不畏艱險,開始用毛筆練習寫英語。

練上10年之後,如果他天資聰慧,真正弄懂萬物有靈原則的話,他將可以用真正稱得上一門藝術的線條和形式,在泰晤士廣場上書寫招牌和廣告牌。

中國書法作為中國美學的基礎,其中的全部含義,將在研究中國繪畫和建築時進一步看到。

在中國繪畫的線條和構圖上,在中國建築的形式和結構上,我們將可以分辨出那些從中國書法發展起來的原則。

正是這些韻律、形態、範圍等基本概念給予了中國藝術的各種門類,比如詩歌、繪畫、建築、瓷器和房屋修飾,以基本的精神體系。

--- END ---

出品人丨王成業

編輯丨《私享藝術》全媒體運營中心

相關焦點

  • 第七屆最美童畫多了書法炫技
    「富有儀式感」「用畫筆深情表達生活情味」,11月1日下午,2020「紐賓凱麓院杯·長江日報」最美童畫少兒美術大賽最後一場複賽在中南帝斯曼五樓舉行。200多位選手用畫筆在秋天漫步,暢遊四季,過足熱鬧的中國節,第七屆最美童畫首次引進的書法競技,更是在本場比賽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撇一捺揮灑性情,傳統的書法功夫,給本屆最美童畫增添了不少儀式感。  由長江日報集團主辦的第七屆最美童畫大賽,從10月24日開始,歷經8場複賽,吸引了近2000名繪畫愛好者報名參加,預計將於本月中旬舉辦決賽。
  • 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北鬥
    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北鬥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顆星組成。《春秋運鬥樞》云:「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因七星排列形狀曲折,酷似飲食器具鬥勺,且位於北天,「居陰布陽,故稱北鬥」。
  • 中國人為什麼不需要上帝——「陰陽」思維與古代中國人的信仰
    特定的思維結構不僅塑造了特定的知識和科學,而且也直接塑造了一個特定民族的信仰體系和意識形態。從信仰上看,而古代中國人一般不需要外在的寄託而能坦然面對生死,處理日常事務。他們追求的也不是外在的徵服,而是內在的超越。馬克思說:「宗教是無奈心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情。」
  • 田蘊章:中國人的書法,不需要歐洲人指手畫腳,給頒獎,我不稀罕
    田蘊章一直認為,中國漢字書法是西方美學的盲區,歐洲人無法評判中國書法的優劣,他對於自己被一個所謂歐洲人的書法協會授予獎項一事,淡然處之,表示:"我不稀罕,且不會接受該獎。"一、河間子弟翰墨風田蘊章1945年生於天津一個墨香濃鬱的家庭,父親和伯父既是曲藝方面的大家,在書法方面也都有深厚的造詣。
  •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簡單三個方法,讓孩子從此喜歡上書法!
    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簡單三個方法,讓孩子從此喜歡上書法!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國獨特的一門藝術。一手漂亮的好字將對孩子的一生受益深遠。隨著應試教育的普及,在考試答卷中,一張字跡端正、規範、整潔的答卷將會為審閱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潛移默化中為孩子的成績加分。
  • 日本人的書法,和中國人相比水平如何?
    提到書法,大家都知道是我們的「國粹」,潑墨揮毫間,展現的是中國文化的根骨。東亞各國深受中國的影響,在文化的交流中也逐漸開始學習書法,其中就有日本。書法這門源於中國的藝術,在島國上發展得如何呢?一、日本書道的誕生在日本,書法被稱作「書道(しょどう)」,古時叫「筆道」或「入木道」。
  • 十二生肖老鼠第一的背後,藏著中國人的神秘信仰-虎嗅網
    中國沒有這樣的神靈,但推想可知: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宇宙、時間、生命的胎動是在陰陽之氣初露消長的黑暗中就開始了。在生活實踐中,這樣的曆法規定有兩個明顯的優點:新年定在隆冬,則可以長期歡慶、休息而不耽誤農時;一日之始定在半夜,則可以固定時間,因為四季晝夜消長,每天太陽升起的時間都不一樣。這大概是它最初被普遍採用的最根本原因。
  • 生肖守護神,忠於生肖忠於信仰
    雖然人們要有科學的發展觀,但是人們更要對一些事物有堅定的信仰,堅信自己所相信的真理,往往可以讓人生走的更遠。中國幾千年的生肖文化,源於遠古圖騰崇拜,生肖守護神信仰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2020年的第二季度已經來臨,或許很多人都是在恍惚間才發現,原來這一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
  • 中國最美100幅傳世書法,看到第1幅就懵圈了!
    2020-06-21 09:35:02 來源: 喜愛書法老白 舉報
  • 福字書法作品 福寓意「洪福齊天,福星高照」
    在中國人心中,「福」是一個吉祥字,自古以來,「福」是人們祝吉的絕妙佳詞,也是人們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標,成為中華民族千古永恆的祈福迎祥主題,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人們孜孜追求福的歷史。整幅佳作好似精心安排,卻不乏天然去雕飾之美,體現出了中國書法的傳統美,氣韻美,極具收藏價值和裝飾效果。福字書法欣賞二:最具吉祥和象徵意義的福字國家一級書法師石開隸書書法《福》(作品來源:易從網)如今,家中若能掛一幅觀同的福字書法,可謂是無尚的吉祥;向觀同求「福」之人絡繹不絕,人們都把石開老師的福字書法作為最為吉祥而和美好的禮物收藏和裝飾。
  • 同寫中國字 翰墨迎新春——書法名家攜手春外書法社團學生寫春聯送...
    1月3日,春暉外國語學校聽松園大廳內人頭攢動,來自區書法協會的十幾位書法名家正和春外書法社團的學生們現場揮毫潑墨,寫春聯、送福字,一副副紅紅火火的春聯寓意平安、吉祥,給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 北鬥七星:中國人最信仰星系,帝王最愛紫微星,道教稱為七星君
    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以北鬥來命名,可看北鬥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很深的情緣。在中國各種的相術、文學作品、道家文化、神話傳說故事等載體中,都有很多相關北鬥星的描述,很多故事總是與它們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璣、天權、玉衡、天璇、開陽、瑤光七星組成,根據其分部位置的形態,古代中國人把這七星構想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
  • 父愛如山|吉祥書法送父親 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吉祥書法——願父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中書協會員萬富永鬥方風水書法《福壽康寧》作品來源:易從網福壽康寧是一個成語,也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祝頌語,因為含義吉祥,幾乎描繪了完美的人生狀態,常常被用來作為禮品送給長輩。吉祥書法 觀山欣賞行書書法《福壽》作品來源:易從網觀山老師書法《福壽》是指福多壽高,是祝頌之辭。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在古代,天書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無字天書」,在古俠小說中時常出現,而另外一種則是高深莫測,一種十分神秘的字體組成的天書,就像是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便是徐冰教授在1998年創作的「天書系列」作品之一,名為「新英文書法」。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9幅漢字書法作品欣賞,網友:比肩書法大家
    但是我們不得承認人家寫的字我們都能夠認識,這一點比我們國家的一些大師要強很多,至少外國人寫的書法,我們能認識,中國的書法大師寫的我一個也不認識。這或許就是書法界應該做的思考的東西。 對於書法,日本人看重個人的意趣,追求天性的審美情趣,承認王羲之,但不會食古不化,死守傳承,他們會藉助前人的經驗,落足點還是在自己身上,為我所用,你所看到的就是他個人的東西,不會說這一筆是王,那一個體是顏,這裡像趙孟頫,不會追求筆筆有出處,有來歷,他們「執筆無定法」,不落窠臼,不落俗套,任由好事者自由發揮,他們的書法審美意識與中國人比也是大相逕庭,自有異趣,他們對林散之先生的崇仰
  • 知名演員的唐國強,因「墨豬」書法出名,卻遭書法家呵責
    提到它人們第一印象都會想到他是一個演員,其實這個人不光會演戲,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這個人的書法也是相當的不錯,他也是書法的愛好者。但是很多人對於他的書法可以說是褒貶不一,尤其是在今年,可以說他又紅了一把,但是並不是因為他的演戲,而是因為他的書法。
  • 2020年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書法教師資質認證通知(上海第四期)
    為了提高書法藝術創作水平,切實推動中國硬筆書法協會關於「寫字教育就是愛國教育」的「國培項目」穩步推進,落實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提出的「服務、團結、普及、提高、發展、繁榮」的指導思想,激勵、提高書法教育行業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升書法教育機構核心競爭力,經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秘書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於2020年3月27日-29日在上海召開「弘揚中華文化,踐行大書法–全國寫字教師培訓交流會
  • 王陽明行草書法的代表書作,筆法雋秀,字字顯露仙風道骨,好書法
    行草書法的特性及書法的規律簡述:行草書法是最自由的一種書體,這也就表明它的兩個特點:一是筆法最豐富,二是造型(結構)更富於變化。正因為行書極盡變化不可捉摸,所以清代書法理論家劉熙載《藝概》中說,「行書行世之廣,與真書略等,篆隸草皆不如之,然而有此體以來,未有專論其法者。」我們今天嘗試論一論,並且是與楷書比較來論,這樣可能論出點門道來。
  • 天機易經:中國古人的終極信仰,不是神仙佛祖,而是他!
    其實,遠古的中國人根本不迷信,相反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中,也沒有迷信這個詞,而迷信與盲從只是針對不自信還很無知的人講的。很多外國人都認為中國人沒有信仰,信仰的只是鬼神,佛祖。其實,遠古的中國人最信仰的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鬼神。
  • 寫好硬筆書法的九大方法和技巧
    書法是一個人的陶冶情操的工具之一,會書法的更加的自信,瀟灑,胸懷若谷。現代社會一手好字可以迎來機會,所謂見字如見人。下面小編總結了硬筆書法練字的幾大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在硬筆書法中應該儘量把字體練成圓形,這打破了老師教我們的方塊字,其實方塊字寫出來並不好看,中國人的什麼是追求圓潤的,所以字體一般為圓形為宜。遵循字的口訣左收右放重心穩,上嚴下寬中收緊。其意為左右結構的字要左面收緊右面伸展,上下結構的字要上面收緊下面伸展。注重關鍵筆畫(即字眼)的書寫,整個字只要關鍵筆畫書寫好看了,整個字體也就會相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