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受的傷,是怎樣影響我們的?

2021-01-13 一點心理學

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01 陳喬恩:童年的陰影, 讓我擔驚受怕40年

在真人秀《旋風孝子》中,陳喬恩說起小時候媽媽對她的棍棒教育:

「她經常壓力很大,我不知道怎麼跟她講話,我怕她隨時會打我。」

因為那段痛苦的記憶,成年後的陳喬恩,仍然會常常感受到不安和恐懼。

你能想像嗎?40歲的成年人,訪談時還會好幾次恐慌到突然回頭,確認母親是否在場。

回憶你的童年,你是感到幸福?還是和陳喬恩一樣心有餘悸?

大概只有少數人,能底氣十足地說出幸福;

更多的人,或許會說記不清了,但潛意識從未忘記;

或許有一段不願重提的記憶,也在試圖擺脫過去,但有些事越抗拒,反而糾纏越深。

在那些不幸裡,痛苦有千萬種:

· 軀體虐待:有時候沒有原因,就會被父/母暴打;

· 軀體忽視:因為家裡經濟拮据,看到同齡人吃飽穿暖,但你只能勒緊褲腰帶假裝不餓;

· 情感忽視:想和爸/媽分享今天的傷心事,但他們叫你自己玩、別吵鬧;

· 情感虐待:爸/媽總是辱罵你,無論你多努力多優秀,也從來沒有誇過你,甚至說都是因為你,他們才過得不好;

· 性虐待:有人對你有過界親熱的行為,當時你不明白,事後痛苦不堪。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擁有新的生活,不再提起童年的久遠回憶。

但很多人還是生活在陰影下,痛苦如影隨形。

02 童年受的傷,是怎樣影響一個人的?

我曾遇到一個重度酒癮的小姐姐,高中起,她就偷偷沾上了喝酒的習慣。

她在學校被同學欺負,有時全身淋溼了回家,身上也帶著傷;但父母吵的不可開交,顧不上她。

於是她一個人躲進父親的書房裡,打開書櫃低層的存酒,偷喝幾口,再若無其事地上學。

漸漸地,「喝酒」就成為習慣了。酒精為她擋住了外界的一切吵鬧與不安,她說,「剛開始,我靠酒去麻木生活中所有不愉快;後來,生活順遂我也離不開酒,又因為喝酒,我把生活搞得一塌糊塗。」

春節,她在家人面前還是扮演「好孩子」,偶爾失蹤一段時間,跑到一個離家很遠的小賓館,一個人喝酒,喝完在冰水裡除酒味,然後嚼著口香糖暈乎乎回家。

她知道喝酒不是最好的應對方式,被送到醫院時她也惜命,可就是無法戒除這種行為。

即使談戀愛時有男朋友關心,也管不住她,最終因為更需要喝酒,她和對方分手了。

不是不愛男朋友,不是不想得到對方的愛,可是她不會維持關係,她的經驗只告訴她,有矛盾了,要麼吵架、要麼冷戰;如何溝通感情,她沒見過,也沒試過。

「我甚至不知道如何接受他的善待,陌生到我總是逃離……」

童年受到的身體虐待和情感忽視,雖然好像不會再讓她感到悲傷了,可她始終難以發展新的健康模式。

每當離幸福近一點,童年的慣性就把她拉回熟悉的痛苦中。

類似的:控制不住自己暴飲暴食、言不由衷地傷害身邊人、對別人的靠近避而遠之、不敢表達內心的需求……等等,都是童年陰影」教會「我們的。

從創傷中長大的人,要麼讓自己繼續受苦,要麼破壞關係傷害身邊人。

03 走出陰影,轉身擁抱陽光!

難道受過傷的人們,就只能繼續痛苦下去嗎?

當然不是,任何人都具有超越過往、重塑內在自我的力量!

我認識那位姐姐的時候,她還沒有戒除酒癮,但已經可以坦然地說出那些往事了。

她在心理諮詢和匿名戒酒會的幫助下,慢慢走出過去,學習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和關係。

第一次戒酒會上,她和其他成癮者圍成了一個圈,逐一介紹:「大家好,我是個酒鬼。」

很簡單的一句話,但要說出口並不容易,終於說出來的那一刻,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中還會有反覆和掙扎,不過她說,」過去我竭力在外人面前,維持好孩子、好姑娘形象,其實很累,現在我可以從容的做個正在戒酒的酒鬼了。「

是的,只有陰影被看見,我們才知道陽光的位置,才能離幸福近一點。

不幸的經歷,我們總想去否認或掩蓋。

但芥川龍之介說過,「刪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瞬間,我都不能成為今天的自己。「

我們無法統一意識和行為,無法得到想要的幸福生活,通常就是因為某部分自我,還未被看見,未被接納與整合。

當你終於承認所經歷的悲傷,哀悼從未得到的,當過去封存的痛苦情緒釋放之後,有力量的自我便能找到出口,活出幸福!

所以親愛的,去抱抱過去那個受傷的孩子吧,看見他的傷痛。

長日盡處,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將看到我的傷痕,知道我曾經受傷,也曾經痊癒。——泰戈爾

當你的內在自我越穩固,童年陰影對你的影響就會越小。

(本平臺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業用途,如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童年受過的傷,如何影響我們的一生?qingtuanzi
    雖然現在早已對童年的不開心回憶釋懷,也能理解媽媽並不是不愛我,但我知道,童年帶給我的快樂與悲傷,都在我身上留下了印記。    02    「是過往塑造了如今的我」    成年後的我們可能會有這些疑惑:    ◦為什麼我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為什麼我總想親近父母卻漸行漸遠?
  • 童年時受的傷,是如何影響你和伴侶的關係的
    1試想一下,有一天,你的伴侶(或者叫男女朋友,對象,老伴兒,那口子)下班後遲遲未歸,同時,微信不回,電話不接,留你在家中苦苦守候,顧影自憐,這時,你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一般來說會發生如下三種情形:第一種:屏幕前的有些同學讀到此處已經咬碎一口鋼牙,想像出872種酷刑以及分手後自己回憶起那時你儂我儂點點滴滴的場景了。
  • 《親密關係》:童年受的傷,是怎麼影響你和另一半的?
    我最近在看克裡斯多福·孟的著作《親密關係》,發現原生家庭對親密關係確實有著深刻的影響。作者也在書裡提到,如果在童年時期,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那這個需求的空洞將由未來的伴侶來滿足。不止很多像小琴一樣的普通人如此,其實不少明星也是這樣。比如臺灣明星伊能靜,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 【心理@西亞斯】心理小課堂:童年受的傷真的會影響你一生嗎?
    童年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這幾年,關於「原生家庭」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些人說,很難有人能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有些人說,把自身的失敗甩鍋給原生家庭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那麼,原生家庭究竟是如何影響人的一生呢?為什麼很多人終身都難逃原生家庭的陰影?
  • 深井效應:童年的傷,身體會記得
    研究表明,無論社會地位、收入水平及醫療衛生條件如何,童年的不幸經歷,都是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常見和最嚴重疾病的高風險致病因素之一。可怕的毒性應激反應不良童年經歷,究竟是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繼而摧毀我們的健康?這就不得不提到人類進化奇蹟的產物——應激反應系統。
  • 童年的傷,身體會記得
    然而,這些故事是不完整的,它僅僅告訴我們一個艱難的開頭、克服的過程以及美好的結局。那麼,在現實生活中,童年逆境對於那些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來說,究竟意味著怎麼? 一項長達20年的醫學研究的結果顯示,童年逆境將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深刻的影響,甚至會持續幾十年地改變他們的身體。
  • 39歲楊蓉自曝被「猥褻」:童年受的傷,長大後如何真正走出來?
    出走半生,我還是那個受傷的孩子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幾乎都藏著一些沒治癒的傷:有的人從小被父母拋棄,童年動蕩不安,吃了太多的苦;有的人遭受校園暴力,生活在不安和恐懼中;有的人遭遇過壞人的傷害,身體的或者精神的;有的人從小見證父母間的暴力,以為愛就是帶刺的;還有的人從小被孤立,沒體會過被溫暖的感覺……不同的經歷和傷害,在我們心底形成不一樣的反應機制,不管過去多少年,我們的外表如何變化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下)
    這樣的問題,好像固定了一個觀點:童年有愛,長大就有愛;童年受創傷,長大就會去傷害別人。這種思想是錯誤的。有愛和受虐,那只是童年時候,我們周圍環境造成對我們心理的影響。環境能影響人,但不代表你就要選擇妥協。我們擁有的最好的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就是自由的選擇權力。
  • 童年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童年的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一個回答講述了幾個影響。1、與內在失去聯結2、受虐的孩子長大極有可能成為罪犯3、自戀性失常症狀4、失去對人的信任5、產生不實際的幻想6、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7、思想扭曲8、內心空虛童年創傷有多大?
  • 童年受過的傷,會是一種成就
    我們每一個人成長起來,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傷害,我們正因為直面慘澹,直面傷害,才讓我們一直努力著。人生實苦,童年的傷害,成年的無助,都是人生道路上的石子,或許我們不畏縮不退讓,也許能夠認真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據統計75%的孩子都遭受過或大或小的童年逆境,都存在著童年的傷疤,不管是在校園裡還是在家庭生活中。
  • 我們心裡的「陰暗」,是童年留下的「陰影」質變
    一個人的童年是決定他一生的,世界給我們的最初圖像就是在這個時候出現,決定命運的最好時機就是童年。」這種影響是刻骨銘心的。 為了便於讀者理解,全書用童話人物來講解。在書中我們看到,蛤蟆先生就像上面兩位年輕人一樣痛苦。他雖然繼承了從祖父輩傳下來豐厚遺產,但是他辭退了所有傭人,把自己關在小小的廚房裡,天天邋遢度日,對周圍的一切沒任何興趣。
  •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的健康
    我要說的是那種如此嚴重而又無處不在的威脅, 以至於它讓我們毛骨胳然,並從生理上改變了我們: 某種,受虐待或被忽略, 又或者,撫養我們的父母,本身就遭受精神疾病之苦, 或者深陷於「物質依賴」疾病。一直以來, 我都按照所教導的方式來看待這些事情。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上)
    除此之外,童年創傷也是很多精神、心理、行為、軀體疾患的的高危因素。影視作品中看到的變態殺人狂,以及精神病患者,多數也曾有過童年創傷經歷。「童年創傷」的概念及其影響重大,讓我們更加重視早期教育,也提醒我們重新審視兒童教育中亟待改善的部分;另一方面,對「童年創傷」的解讀,似乎也讓一部分人沉溺其中、痛苦不前。
  • 童年被傷害的人,要怎樣才能走出這一生的痛苦?
    02 不幸的童年影響有多大 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童年是決定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因為童年是一個人性格、心態形成的時期。而童年我們經歷的不幸會深深的留在腦海中,從而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 童年創傷:會形成哪些身心疾病,在怎樣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01童年創傷很多孩子都經歷過,很嚴重的應激創傷,有2/3的孩子可以自行緩解,深深的埋進記憶深處,如果沒有突發事件或者是孩子後來成長得比較順利,這段創傷就會像撕掉的日曆,不會再起波瀾。但是1/3的孩子,創傷會成為他們的症狀。
  • 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
    而一旦童年創傷事件造成情感傷害時,殘餘影響會延續到成年,並影響後續健康,且創傷越嚴重,持續影響健康的風險就越高。 引發潛在精神疾病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公布的一項報告顯示,一個人積累的童年創傷越多,他就越有可能在以後患上多種心理精神和心血管疾病。
  • 童年的創傷,影響一生
    進一步問詢,我了解到她的成長情況:童年階段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她和堂弟都由爺爺奶奶撫養。爺爺奶奶重男輕女觀念很嚴重,她從小就體驗了各種不公平對待,被灌輸凡事「要讓著弟弟」,做錯了事她會受到訓斥,而弟弟到處惹禍也不會被懲罰。即便是學習成績好,爺爺也沒肯定過她,有意無意流露出女兒遲早是要嫁人的,就算考上大學,也沒辦法光宗耀祖。
  •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童年的傷,你的身體會記得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過童年陰影。,我們總以為時間能撫慰一切,長大也就過去了。 有人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這句話看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不幸的童年,不僅會影響未來的心理健康,更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攻擊免疫系統。
  • |童年創傷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精神學家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創傷經歷,尤其是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12年,我第一次讀《看見》,有一節是藥家鑫殺人案,撞人後連捅張妙十幾刀。如果你覺得這些例子太遙遠,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微博上有個話題#說說對你童年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偏愛,惡言惡語,家庭暴力,似乎只是一些生活中常有的事談不上創傷,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
  • 原生家庭與童年創傷,如何穿越那些你在成長中曾經受過的傷?
    -阿多尼斯 原生家庭的生活經歷對我們的一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包括對自我的認識,對待他人的方式,甚至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的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是因為童年時期的創傷沒有解決,我們內心還住著一個身心發育不良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