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創傷:會形成哪些身心疾病,在怎樣影響著孩子的未來?

2021-01-09 品質愛

01

童年創傷很多孩子都經歷過,很嚴重的應激創傷,有2/3的孩子可以自行緩解,深深的埋進記憶深處,如果沒有突發事件或者是孩子後來成長得比較順利,這段創傷就會像撕掉的日曆,不會再起波瀾。但是1/3的孩子,創傷會成為他們的症狀。比如經歷過創傷事件的兒童,他們會反覆玩兒與創傷相關的遊戲。爸爸打媽媽,媽媽流血、昏倒住進了醫院,兒童在這種創傷下有可能反覆的玩被打、流血這樣的遊戲,以緩解內心的焦慮。兒童有驚恐發作,或者有對於創傷事件和創傷場面的迴避,這就是形成了創傷。

但更多的創傷其實是一種慢性的,很難被發現的。比如長期生活在吵鬧、爭執、冷漠的環境中,兒童很少能體會到家庭的歡愉和幸福感,就會形成慢性的情緒問題,成為焦慮、抑鬱、強迫和人格障礙方面的創傷。

比如父親長期辱罵孩子,笨蛋、沒用、畜生、養你有啥用,孩子內化這些標籤,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就會形成不被人注意的創傷。

比如父親或者母親拿刀威脅孩子,要把他殺掉,或者叫喊著要把他從家裡扔出去,對於幼小的孩子,都有形成創傷的可能。

創傷就是身體或者情緒所受的傷害,對一個孩子形成了威脅,這種威脅可能是長期的,也可能是暫時的,成為孩子的症狀,並影響他的成長。

02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講述了一個叫松子的女孩,從小就非常渴望愛,但一直被忽視。而她的成長就是一條尋找愛的路線,愛她的學生、愛欺騙她的作家、愛街頭的混混、愛理髮師,最後年老色衰的時候,又愛上年輕的偶像,還天真地給人家寫情書。

她這一生都沒有遇到真愛,卻一直像飛蛾撲火一樣的尋找真愛,就是因為兒時,那種深深的渴望,從來沒有被滿足過,所以一輩子都在經歷愛的劫難。

松子就是一個帶著創傷,走過了一生的人。

根據行業教科書《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的分類,焦慮、強迫、人格類的創傷最普遍,美國的數據是20%左右,也就是五個人裡面會有一個有精神障礙。

近年來我們國家學生中的空心病、厭學、自殺等等問題也開始讓我們關注精神障礙的發病率。關注精神障礙,讓我們從吃飽穿暖這個層面向更高的健康精神層面發展。

松子的一生都在按照她的心靈地圖尋找她的渴望,這是她最原始的驅動力。那個渴望被父親愛的小女孩,在不停地「做鬼臉」給父親發信息,表明她有多需要父親的關注,但始終被忽視。於是長大的松子,便沿著這一條渴望的路線一直尋找,希望能找到那份能讓她安心的愛。

這個從來沒有等到愛的孩子,也不知道愛的模樣,一次一次的遭遇欺騙,在尋找的過程中已經千瘡百孔。

松子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欺騙中重複她的童年創傷。

03在《撫平傷痛》這本書裡說,童年期創傷會引起的軀體疾病有肺病、消化性潰瘍和關節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肌梗死、中風、高血壓和二型糖尿病等,總共13種疾病。

長期生活在情緒不好的家庭氛圍中,是身心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有的人很年輕,就已經染病,有的也不過剛剛中年,就開始被疾病纏繞。

據身心醫學行業專家預測,未來的20年,兒科、婦科、內科都會轉為身心領域,這是疾患的要求。

只有心理健康,才會有身體的健康。只有意識到創傷,我們才不會製造創傷。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即刪

相關焦點

  • 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
    (視覺中國/圖) 長期、重複的壓力暴露,會導致身體承受來自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壓力,不可磨滅的「傷疤」會長期潛伏在經歷者心理和身體中。有研究表明,童年創傷事件會引發情緒甚至身體反應,使經歷者更容易出現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抑鬱症、心臟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儘早發現和幹預這些不良影響,或許會縮短成年個體之間的健康差異。
  • 童年的創傷,影響一生
    從心理諮詢師的角度看,這位來訪者極端的個性,與她童年遭受的創傷緊密相關。童年創傷有一個專業名稱叫「童年逆境經歷」,包括身體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情緒或身體上的忽視,家庭成員濫用暴力、藥物或有精神疾病,父母分居或離婚等。這些傷害不是情緒悲傷那麼簡單,後者稍作調整或用時間可以治癒,而嚴重的童年創傷會在我們的身心刻下印記,改變著人格,影響人的一生。這種深遠影響有物質基礎。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下)
    同時,我們也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麼是創傷?」遭受虐待是創傷,被過度保護甚至溺愛同樣是創傷,簡言之——不足或者過多都是創傷。貧瘠的愛與過度的愛對一個人都會造成傷害。一個被童年失愛的人和一個被家庭過度愛護的人,誰未來的路更難走?很難說清。
  • 童年創傷,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上)
    幼年期,個體的大腦、身體和心理都尚未發育成熟,受到創傷,尤其是持續性創傷,會對個體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迴避創傷、情感麻木、出現人際問題等等,比如DC宇宙中的蝙蝠俠。除此之外,童年創傷也是很多精神、心理、行為、軀體疾患的的高危因素。影視作品中看到的變態殺人狂,以及精神病患者,多數也曾有過童年創傷經歷。
  • 童年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童年的創傷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有一個回答講述了幾個影響。1、與內在失去聯結2、受虐的孩子長大極有可能成為罪犯3、自戀性失常症狀4、失去對人的信任5、產生不實際的幻想6、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7、思想扭曲8、內心空虛童年創傷有多大?
  • 被忽略的童年創傷,真的會伴隨一生嗎?
    童年的傷,身體會記得有人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這句話看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不幸的童年,不僅會影響未來的心理健康,更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攻擊免疫系統。
  • 4種跡象,代表你有還未療愈的童年創傷,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蕭伯納在《父母與孩子》裡寫了這麼一句話。童年時代是生命在不斷再生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人類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再生過程中永遠生存下去的。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強迫性重複」,它指的是一個人會不斷的去重複自己童年時期的創傷體驗,實際上是源自於潛意識裡想要「改寫過去」的需求。
  • 童年創傷如何影響一生的健康
    而是兒童期創傷。那麼,我要說的是哪些傷口呢? 我要說的可不是考試不及格或輸掉籃球比賽。 我要說的是那種如此嚴重而又無處不在的威脅, 以至於它讓我們毛骨胳然,並從生理上改變了我們: 某種,受虐待或被忽略, 又或者,撫養我們的父母,本身就遭受精神疾病之苦, 或者深陷於「物質依賴」疾病。一直以來, 我都按照所教導的方式來看待這些事情。
  • |童年創傷對人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精神學家弗洛伊德說過:人的創傷經歷,尤其是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12年,我第一次讀《看見》,有一節是藥家鑫殺人案,撞人後連捅張妙十幾刀。而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女主人公松子從小缺少父愛,長大後只要別人對她一點點好,便會為他不顧一切不管是對是錯,這種對愛的渴望是她悲劇的源頭也是她童年創傷的另一種表現。似乎所有成年後的人格缺失都能從童年時期追根溯源。但這種潛在危險性非常具有迷惑性,比如說在兒童期受到創傷的人並沒有產生神經症。
  • 原生家庭與童年創傷,如何穿越那些你在成長中曾經受過的傷?
    -阿多尼斯 原生家庭的生活經歷對我們的一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包括對自我的認識,對待他人的方式,甚至我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很多時候,雖然我們的生理年齡已經成年,但是因為童年時期的創傷沒有解決,我們內心還住著一個身心發育不良的兒童。
  • 強迫症在童年表現有哪些
    核心提示:很多強迫症患者雖然病發於成年階段,但如果分析其患病過程就可以發現,在他們的童年時代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一些將來可能患病的預兆,如果當時能夠正確應對,可能這些人就能免於未來遭受疾病折磨。那麼,童年時期預示強迫症的症狀有哪些呢?如何進行識別呢?
  • 哈佛研究:這3種童年的家庭創傷,帶給孩子的是一生的傷害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可見,童年對於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一生的,它就像影子一樣,在人們日後的生活中,形影不離。因此,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做到的,因為這是父母應當承擔的責任。
  • 童年創傷,會埋下神經症的種子
    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和身體形式障礙等症狀,患者深感身體痛苦,妨礙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但是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也就是自己感覺到有病,懷疑自己有病,檢查了身體卻沒有症狀,精神上仍會焦慮。
  • 《原生家庭》:如何修復童年創傷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看得很多人憤懣不平,我們接受不了的,不止劇中不斷壓榨女主的母親形象,還有這種嚴重違反我們常識的情況:本應呵護孩子的母親為何成了「吸血鬼」?本應溫暖的家庭為何成了不得不逃離的深淵?今天為你分享一本簡單好讀的心理學著作,解答為何原生家庭會傷人的困惑,找到修復童年創傷的方法,治癒你內心受傷的小孩。
  • 童年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度過的童年,是健康快樂,那他以後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為在他童年時期,他的心理沒有受到傷害,而且是快樂的,這個基礎很大程度上保證他人格上的健康與健全,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過心理的傷害,並且這個傷害沒有及時得到治癒,那麼這個傷害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形成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 童年受的傷,是怎樣影響我們的?
    01 陳喬恩:童年的陰影, 讓我擔驚受怕40年 在真人秀《旋風孝子》中,陳喬恩說起小時候媽媽對她的棍棒教育:「她經常壓力很大,我不知道怎麼跟她講話,我怕她隨時會打我。」因為那段痛苦的記憶,成年後的陳喬恩,仍然會常常感受到不安和恐懼。你能想像嗎?40歲的成年人,訪談時還會好幾次恐慌到突然回頭,確認母親是否在場。
  • 經歷過童年創傷的人長大後都怎麼了?
    而童年時候的創傷大多都由每個人的【客體】帶來,客體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是一群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而一旦受到創傷,這個人就會變得敏感且沒有安全感,長大之後自覺或不自覺地無限度索取他人的關愛,始終不能滿足,形成【心理黑洞】。甚至這一份本該完整的親密依戀關係無法和他人建立,就會被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形成一種自戀的心態。
  • 深井效應:童年的傷,身體會記得
    書中闡述了一個令人深省的研究結果:「不好的童年經歷,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改變孩子的發育軌跡,生理機能,改變基因呈現和細胞複製的方式,從而大幅度地增加心臟病、腦卒中、癌症、糖尿病,甚至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的罹患風險。」這個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人們已有的認知。
  • 不要躺在童年創傷中等待你的「金秀賢」
    「所謂的童年創傷,並不是偶像劇裡演的那樣簡單。」(以下會涉及劇透及創傷情節。)最近很多人都在追一部名為《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韓劇,名字讀起來很拗口,但弄明白後意思也很簡單:講精神病患者的。下一秒鏡頭就變為了童年的文康泰與高文英對坐,眼中閃爍著希望。
  • 水星順行凱龍星逆行|12星座如何處理童年創傷
    有時候,它甚至能夠治癒來自於原生家庭或者祖先家族的業力創傷。凱龍星在白羊座的傷痕,意味著童年時代,甚至是嬰兒、胚胎的狀態曾經遭遇過不可避免的,由他人或者外界無意識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傷害,這種傷害對於個人天性以及生存價值有很深的影響。現在這個創傷到了真正去轉化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