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2021-01-11 無齋公子曰

如果說在日料界有什麼人人皆知的美食,那金槍魚刺身一定能躋身Top 3之列。這種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的鱸形目鯖科魚類,一向以天價著稱。

據《朝日新聞》報導,2020年1月5日,在日本東京都豐州市場舉行的海鮮拍賣會上,一條重275公斤的青森·大間產金槍魚,以1億9320萬日元的價格成交,每公斤約合人民幣4.5萬元,一片金槍魚刺身下肚,幾百塊錢就沒了。

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高的,1999年,一條278公斤的大間產金槍魚,曾以3億3360萬日元的天價成交,相當於人民幣兩千萬元。也就是說,光這麼一條金槍魚,就能換北京二環的一套豪宅!

不過,別看現在金槍魚被炒到天價,就像旅日美食作家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一書中告訴我們的那樣,早年間,金槍魚曾是日本人眼中最下等的魚類,甚至連豬都不吃。

原來,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體重身長的金槍魚,無法置於水槽中流通,而且它的肉色殷紅如血,極易變質腐爛,對於吃慣了鮮魚的日本人來說,金槍魚自然不受待見了。

再者,雖然日本人也吃乾魚和鹹魚,但金槍魚風乾之後,其硬如石,難以下咽,至於鹹金槍魚更是味同嚼蠟,因此,金槍魚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被日本漁民視為「下魚」,也就是最下等的魚,僅供窮人醃製食用。

到了江戶時期,醬油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人發明了把金槍魚塗上醬油的吃法,金槍魚刺身也開始面世。不過,由於金槍魚所含油脂較多,不受崇尚清淡飲食的日本人喜愛,金槍魚刺身一直被視作低端食材。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隨著冷藏技術的發展,日本漁民發現,金槍魚從零下30攝氏度的冷藏環境解凍後,口感竟然出人意料的鮮美,隨後,日本人又嘗試用膩滑的金槍魚刺身搭配著清淡的山葵、白蘿蔔絲一同食用,結果味道奇佳。

從此,金槍魚才鹹魚翻身,從豬嫌狗憎的低端食材,一躍成為日本刺身中的王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金槍魚刺身就是日本料理的代表。

有趣的是,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中告訴我們,日本刺身絕不僅僅是指魚類,而是包括了很多動植物,凡是能被製成生魚片吃法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刺身——照此看來,簡直是萬物皆可刺身!

萬景路在書中舉了幾個奇葩刺身的例子。比如,在日本被稱為「櫻肉」的馬肉,也是日本人酷愛的刺身品種。

為什麼日本人管馬肉叫做「櫻肉」呢?原來,當馬肉切開後,在空氣的氧化作用下,會變成近似於櫻花的顏色,由此得名「櫻肉」。

別看一匹馬身上有很多肉,但能用作刺身的部位並不多,最好吃的當屬像霜降牛肉一樣的雪紋馬肉。夾一筷霜降馬肉,蘸上佐食的薑末、蔥末和醬油後,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那種既有嚼頭又散發著淡淡香氣的口感馬上就出來了,難怪日本人這麼愛吃「櫻肉」。

除了馬肉刺身,日本還有一種小眾刺身,那就是「白子」刺身。

日本人所說的「白子」,其實就是睪丸,常見的白子刺身多來自魚類,例如河豚、鱈魚、琵琶魚等的生殖腺。雖然部位略顯尷尬,但這些魚類的「白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被日本人視為「補身極品」。

不過,在《日本味道》這本書裡,萬景路告訴我們,在日本人常吃的雞肉刺身當中,也有「白子」刺身,也就是雞睪丸刺身。雖然中國人不大能接受,但入口即化、色澤鮮亮的雞白子,卻是日本老饕們口耳相傳的必點部位!

光滑細膩的雞白子一放進嘴巴裡,就會瞬間融化開來,如黃油般的香氣在口腔中迅速蔓延——難怪那些愛吃這一口的日本大叔們如此趨之若鶩呢!

當然啦,身為資深旅日美食作家,萬景路這本《日本味道》裡的有趣內容還有很多,可謂是包羅萬象,從魚蝦蟹雞牛馬,到米麵鹽日本酒,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日料史。

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中告訴我們,除了人們熟知的刺身,日本還有一種「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本土美食,那就是納豆。

納豆的外觀實在不咋樣,看上去就是黃乎乎的發黴物,聞起來也是臭烘烘的,吃到嘴裡那種滑膩膩、黏稠稠的口感,更是和我們想像中的美食搭不上邊,用萬景路的話說,就是「色香味俱不全」。

但和臭豆腐、螺螄粉、榴槤等臭味食品一樣,恨它的人會恨到入骨,愛它的人也會愛到發狂。同時,納豆在日本人心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櫻桃小丸子的爸爸就說過:「不吃納豆是沒有志氣的象徵。」

納豆的做法類似中國的豆豉,在奈良時期由中國傳入日本,最初的食用者多為寺廟裡的僧人,而寺廟的廚房在日語裡叫做「納所」,所以這種食物被稱為「納豆」。納豆的做法並不複雜,傳統做法是用稻草包裹蒸熟的黃豆,利用稻草上自然的納豆芽孢桿菌,將黃豆進行發酵,就成了味道獨特的納豆。

日本人認為,把納豆攪拌好倒在米飯上,與米飯同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而各種納豆製成的食物,例如納豆味增湯、納豆餅、納豆烏龍麵、納豆炒飯等等,更是深受日本家庭喜愛的傳統美食。如果你有機會到日本最著名的納豆產地水戶市旅遊,還有機會吃到當地特色——納豆冰激凌。

日本人為何如此鍾愛納豆呢?

萬景路在《日本味道》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納豆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食物,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根據日本醫學界的研究,納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2,不僅能改善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也非常有利於嬰幼兒的成長,因此,納豆被日本政府定為特定保健食品,鼓勵家長多給嬰幼兒食用納豆。

再者,納豆在腸道裡會分解出「吡啶二羧酸」,可以有效殺滅腸道細菌,經常食用納豆,對便秘、腸炎、腹瀉等亦有良好功效。

最近,日本科學家又在納豆中發現一種叫做「激酶」的物質,它可以分解毛細血管裡的血栓脂肪,從而增加面部光澤,改善皮膚彈性,讓人由內而外地容光煥發。因此,納豆現在已經成了日本女士鍾愛的美容佳品,在國內也有很多愛美的女孩爭相逐「臭」,追捧納豆。據說納豆菌還可以促進酒精分解,保護肝臟,所以男士食用納豆也是大有裨益的。

從刺身、櫻肉、納豆,到燒鳥、山葵、清酒,在一道道造型精美的猶如風景畫般的日料中,在杯光斛影的日本酒文化裡,以及在中日飲食文化的對比中,萬景路為我們展現出日本飲食真正的與眾不同之處,揭秘日本料理廣受世人追捧的奧秘。這也正是這本《日本味道》想傳達給我們的核心:

一茶一飯,斑駁光影,吃喝從來不簡單!

相關焦點

  • 陳時中:「吃豬睪丸體力好」並非失言
    而臺「衛福部長」陳時中在9月13日接受採訪時,面對主持人談到小時候喜歡吃豬睪丸炸麻油一事,他大讚主持人,笑稱,「難怪你現在腦子好、體力贊。」此番言論被臺北市議員徐巧芯拿到市長柯文哲面前提及時,柯文哲笑著問道,「這是念哪個醫學院的」?
  • 【收藏】常見海水魚類圖譜大全,澄海人你都吃過嗎
    剝皮牛  剝皮牛,此魚常見於東南沿海,之前見過很多冰凍的剝皮牛。沒想到在此能見到鮮活剝皮牛,在潮汕地區主要用來作為魚飯,更有刺身愛好者選大條作為刺身,常見的做法也有豉汁蒸或豆醬煮。此魚在烹調之前要剝皮,故名剝皮牛。
  • 這店哪怕不打5折,我也要來吃!
    每天下午四點都有漁獲到店,從日本豐州市場運來,保證食材新鮮度,懂吃的人一口便知,肉質和口感都足夠鮮美。火炙藍鰭金槍魚大腹魚子醬手卷,帶著火炙特有香氣,直接吃就足夠爽,還有一款隱藏版鵝肝手卷,能吃到全憑運氣
  • 【日料】瀋陽這家日料店實力霸屏!刺身、壽喜鍋、手握壽司…N種...
    冬天不知道吃啥的朋友們,趕緊收好這份超實惠的日式美食指南!    三種生魚片組合而成的刺身拼盤。柔嫩鮮美的三文魚、清新爽脆的北極貝、柔軟鮮甜的金槍魚,每一口都是神奇又美妙的味蕾享受。    每一個壽司,食材都能將米飯完整地覆蓋,無論是新鮮度還是份量都一級棒~
  • 3種臉頰肉,這麼做才嫩到極致?
    牛、豬、魚等食材的臉頰肉,纖維較細,油脂不多,因經常咀嚼活動,口感極其軟嫩,營養也豐富,被稱為「活肉」,屬於最好吃的部位之一。烹飪時要達到極致的柔嫩口感,廚藝很有講究。烹製豬臉頰,多用來製作冷盤,也能做成鹹肉,如果切片汆燙、醬燒、燉煮、烤制都很不錯。想要達到柔嫩可口的程度,提前醃製是秘訣之一。
  • 首家江戶派料理的傳承者,吃什麼主廚說了算,體驗不同的極致鮮味!
    在尋訪了各地的日料名家,吃過眾多派系,他最為青睞的還是江戶派料理。而江戶派料理之中,前川佑一的地位不容小覷。作為前川先生的忠實粉絲,阿放也結識了前川先生的弟子徐濤。此時阿放想開一家屬於自己的日料店的想法漸漸萌生。在行走日料這片江湖上,徐濤的一招一式之間都展現著日本料理的周到至誠。
  • 吃雞全身部位分解詳情
    11 / 雞屁股又稱七裡香,脂肪多、口感滑嫩肥脆,一般都會去掉腺體後再料理,可隨全雞一起水煮、或烤或燉湯。很多人就好這一口,老百姓中曾留傳「寧舍金山,不舍雞尖」的說法。雞屁股結締組織豐富又不油膩,這種特殊結構使之烹飪後比其它部位更加入味。
  • ...厚切鮮美刺身、大滿貫壽喜鍋……有料又有顏,日料控都給我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佛山,ID:tcfs075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網紅壽喜鍋、刺身盛大阪燒、通心粉鮮蝦薄脆沙拉...味美量足,有料又有顏滿足你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開吃日料大滿貫· ●刺身盛●鮮甜的南極深海精靈蝦、三文魚、北極貝、小竹莢魚等五款刺身,口感鮮美,小竹莢魚搭配著姜茸蔥花酸汁食用,不僅壓止了腥氣,還可以提鮮呢~●壽喜燒紙火鍋●地道關西風味的壽喜鍋,讓你一次過足癮!滿滿的食材往裡懟,鮮紅的肥牛和各色的配菜搭配在一起,光是擺盤看著就食慾大增!
  • 日本人牛肉,馬肉,熊肉都敢吃,為什麼幾乎不吃羊肉?
    日本人是非常喜歡吃肉的,日本每年進口的牛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特別是牛肉,雞肉,不過日本不吃豬肉和羊肉。這是怎麼回事呢?第一,日本那塊土地上不產羊肉,日本認為其無用日本宣稱自己的文明是從公元前660年產生的,還編造了第一代天皇—聖武天皇,其實連日本人自己都不信。
  •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年夜飯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吃雞寓意什麼?廣東為何無雞不成席?
    眾所周知,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距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在傳統春節,每年必吃年夜飯。而春節也有一家團圓、一家團聚吃年夜飯的習俗,中國人講究吉祥如意,喜慶和圓滿,吃的年夜飯上,每道菜也有特別的含義,吃魚代表年年有餘;年糕代表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高;糖醋排骨代表節節高升;那麼吃雞代表什麼?
  • 愛吃魚的寶寶更聰明?被列入「黑名單」的幾種魚,寶寶最好少吃!
    小時候,聽爸爸媽媽說,愛吃魚肉的小朋友會更聰明,所以從小就爭著吃魚,那時候也不知道所謂的營養在哪,只知道聽大人的話準是沒錯。那麼,多吃魚為什麼會變聰明呢?
  • 阿梨探店丨蔵富屋--看完這篇再吃懷石料理,連日本人都要敬你三分
    這種飲食文化一方面能給不熟悉日料的消費者提供幫助,另一方面又能使其感受到獨特的儀式感,很有私人空間。 懷石料理的順序 除了春季的鯛魚和鰆魚,夏季的鱧魚,秋季的金槍魚以及冬季的河豚等都是懷石向付主打的高級食材。
  • 2019年「最貴」年夜飯現冰城,一桌將近20萬,網友都好奇吃什麼?
    人們現在的生活可以說天天都吃大魚大肉都不為過,不過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裡,很多還需要到外面奢侈一下聚餐才行。而且大家也都知道,這要是去外面聚餐,按酒樓、酒店來說,人均用餐少說也要幾百塊錢,吃好一點的就要人均上千塊錢了。可小亨最近卻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說今年2019年的「最貴」年夜飯菜單出現了,一桌將近20萬,網友們看見了都好奇20萬都吃什麼。
  • 因長相高冷被錯過N回的會席料理店,原來是日料控的約飯基地!
    有件事兒必須告訴大夥: 雖然它名叫酒肆,可日料做得卻比酒還好喝! 今天周六,天兒挺冷的,如果沒啥要緊事兒就和閨蜜來這躲一天吧,吃它個一下午+一晚上,心情都能變得老好了
  • 2019冰城「最貴」年夜飯,一桌將近20萬,網友追問:吃點啥?
    2019冰城「最貴」年夜飯,一桌將近20萬,網友追問:吃點啥?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於生活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臨近春節,很多人都不願在家中吃年夜飯,反而更傾向於去飯店裡邊兒訂餐,但是普通的訂餐的話也就,800到2000元不等,可是小編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2019年冰城最貴的年夜飯菜單出現了,一桌將近20萬,網友追問:吃點啥?據悉,在哈爾濱的一家酒店,推出了兩款年夜飯,他們將它成為A套餐和B套餐!價格特別引人注目!
  • 哈爾濱「2019最貴年夜飯」,20萬一桌的菜,都能吃點啥?
    現在因為生活水平高了,年夜飯也越吃越好,什麼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都一點也不稀奇了,很多人甚至因為嫌麻煩,懶得在家裡做飯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餐館訂餐吃年夜飯。之前哈爾濱爆出的「冰城2019最貴年夜飯」,真是讓我們這些窮人驚呆了。不過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20萬一桌,得是啥標準啊!
  • 得天獨厚的魚生盆缽滿盈過好年
    做為一個時代潮流的領航者,今年的魚生便當、魚生拉麵,還幫你計算它的熱量,讓你「過好年」,怎麼吃都不發胖。這些年來,什麼都漲,路邊的麵食都一漲再漲, 這些年來,每年都在吃的魚生。但同時,也在其它地方撈生。
  • 給寶寶吃的魚你真的選對了嗎?
    選汞少的 ●儘量選體型小的魚,同一種魚,體型越大意味著年齡越大,體內蓄積的重金屬也越多, 所以別以為魚越大越好哦。 ●避免或少吃處於食物鏈高層級的魚,比如金槍魚、鯊魚、旗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