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雄守雌,為天下溪——2020年秋季資產配置策略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老子》

陳文招

研究二部執行董事

首席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師

S1090618030005

2020年5月初,我們在官微發表文章《資產配置中的前浪、中浪和後浪》,文中指出,貨幣政策放鬆後,資產價格一般有三波浪潮,前浪債券,中浪股票,後浪商品,而且當時判斷債券牛市已經到了尾聲,股票上漲過程即將開啟,商品正在築底。

三個月過去了,債市跌了、股市漲了、商品築底反彈了,上述判斷基本得到了驗證。但也有必要重新檢視一下當前各類資產所處的趨勢與狀態,為下一階段資產配置做出新的判斷。

No.1

股票和債券的風險收益狀態趨於平衡

隨著過去三個月股票大漲、債券大跌,以股票市場隱含收益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衡量的風險溢價水平已經回到了過去十年來平均水平以下,這意味著股票市場經過大漲,其相對吸引力已經下降,而債券市場經過大跌,其相對吸引力已經上升。

從具體的估值看,股票市場各主要指數的估值水平基本都到了歷史波動區間的75%分位數以上,從換手率、融資買入額佔市場交易額的比重等指標看,股票市場的熱度儘管尚未沸騰,但亦有七八十度之高。後市若要繼續上漲,要麼需流動性繼續放鬆、利率水平下降來提升估值,要麼需要經濟復甦和業績回升來支撐。現在看來,隨著經濟回暖,利率進一步下調可能性在減弱,因此,市場需要等待基本面來消化估值。

而利率債收益率水平回到了疫情爆發前經濟增長基本正常時的水平,信用利差提高到了歷史均值略靠上,而期限利差回到歷史均值略靠下,這意味著債市繼續下跌空間可能已經比較有限了。從歷史上寬信用、不寬貨幣環境下債市的表現看,一般該狀態下的前三個月債市主跌浪基本完成,後面多是震蕩築底過程。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建議,對於股票和債券兩類基礎性資產的配置,可以從過去三個月重股輕債的偏激配置逐漸走向適度均衡,增加混合類、固收+類資產配置,以防股市波動率升高。

No.2

成長與價值的估值分化

接近歷史極致狀態

再來看看A股市場裡行業板塊的狀況。金融、消費、科技板塊的PE分別處於過去十年來45%、95%、70%分位,PB分別處於過去十年來10%、91%、83%分位,金融相對於科技、消費的估值分別處過去十年來的26%、0.2%分位。顯然,以金融為代表的價值板塊與以消費、科技為代表的成長板塊之間的相對估值已經分化到了接近極致的狀態。

正如前述,隨著經濟回升,利率下行空間已然不大,基本面支撐相對於估值提升將成為更重要的因素,價值板塊有望比成長板塊更受益、更安全。因此,建議配置風格可以從重成長、輕價值向成長與價值適度均衡轉變。

No.3

美元貶值總體有利於商品和非美元資產

自從疫情爆發、美聯儲開閘投放貨幣、利率大幅下降開始,美元已經註定了貶值的趨勢。從利差角度看,美元和歐元、日元之間的利差大幅收縮;從經濟基本面復甦的態勢看,美國經濟復甦是以疫情的二次爆發為代價的,歐洲疫情控制顯著好於美國,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所以,美元很可能已經進入新一輪貶值周期,歐元受益。

美元貶值顯然有利於歐元、人民幣等非美元資產,以及黃金等國際大宗商品。從估值看,歐洲股票和香港股票的市盈率低於美股,估值吸引力更大。由於黃金等大宗商品有抗通脹的作用,因此,有望進入自我強化的過程:美元貶值和經濟復甦推升商品價格,商品價格上漲推升通脹預期,通脹預期強化商品價格上漲。所以,商品尤其是黃金的上漲過程應該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No.4

資產配置建議:從偏激走向均衡、從不對稱走向對稱、從單調走向多元

綜上所述,如果說過去三個月內的配置是側重權益的偏激型、不對稱型、單調型配置的話,未來三個月,我們建議配置方案可以變得更加均衡、對稱、多元,這樣,投資之路可能走得更穩、更遠。正如《老子》所言: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招商證券研究團隊觀點,意在對市場表現和投資方法進行梳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所含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招商證券對文中所提及的行業不承諾盈利可能性,對使用本觀點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作者:招商證券 )

聲明:本文由21財經客戶端「南財號」平臺入駐機構(自媒體)發布,不代表21財經客戶端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道德經》中的「知雄守雌」究竟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中有云:「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榮守辱——解讀《道德經》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 徐楊:2021資產配置路在何方?來自疫情與顛覆下的2020啟示
    火爆的IPO05 老虎全球配策略年度表現06資產配置何去何從01股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亮眼的消費行業由於我國2020年率先控制住了疫情,中國資產受到了國內外資金進一步的追捧。然而當疫苗研究取得突破等各項捷報頻出之後,作為避險資產的它們,在四季度又被無情地拋棄,價格快速回調。數據來源:彭博新老「避險資產」的對比:黃金與比特幣2020年比特幣大漲超三倍,讓人對比特幣又有了重新的認知。在2020年上漲的過程中,比特幣慢慢被投資者認為是值得配置的資產,也有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配置比特幣。
  • 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13日電 題:《肖立晟等:股票資產配置,2021年類似2017年》作者 肖立晟(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尤眾元(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觀研究員)根據我們在《2021年中國經濟周期模型與大類資產配置建議》(下文簡稱《周期模型》)一文中建立的經濟周期模型,最新的一輪經濟周期於2016年5月進入復甦期。
  • 國內外投資環境詭譎激蕩,晨溪資本、玖富成為客戶的放心選擇
    2020年新冠肺炎的大流行下,國內外投資環境詭譎激蕩,對於擁有大量資產性收入,尋求財富安全的高淨值人群而言,他們的關注點在哪裡?在不確定性為主導的經濟環境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需求發生了哪些具體變化?作為新銳的專業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晨溪資本、玖富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
  • 嘉實基金鄭科:資產配置視角,中西合璧做FOF投資
    來源:老虎投資家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公募基金的超級大年。在賺錢效應驅動下,「炒股不如買基金」日益深入人心。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突破18萬億,與之相隨基金產品數量也逼近8000隻,被2300多名基金經理所管理。面對這麼多產品同臺競技,怎麼選擇?如何搭配?不僅是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而FOF基金經理就是慧眼獨具幫人們選基配置的專業基金買手。
  • 《道德經》第28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譯文:深知雄強之道,卻能安處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離身,回歸嬰兒般純潔的狀態。
  • 中原證券:2021年A股仍屬適宜配置的優質資產 繼續看好成長風格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日前中原證券研究所發布A股2021年度策略認為,2021年宏觀面延續修復進程,但行業間復甦差異值得關注;A股仍然屬於適宜配置的優質資產,且資金端從量到質均持續優化。配置方面,未來繼續看好成長風格,長線繼續看好金融、消費藍籌、新能源汽車和優質成長股等。
  • 知雄守雌熊市大買入 知榮守辱只買冷門股
    知雄守雌熊市大買入 知榮守辱只買冷門股   分析巴菲特過去40多年的投資組合,我發現,越是大牛市,巴菲特越少買甚至不買股票,越是大熊市,巴菲特越會大量買入,可以說是知其雄守其雌。越是人人皆知的傳統做法,巴菲特卻越是反其道而行之,可說是知其白守其黑。
  • 中信證券2021產業策略:配置消費產業好賽道好公司 醫療投資迎來...
    摘自《周期產業2021年投資策略:周期復甦,成長可期》作者:敖翀 王喆 祖國鵬 李超 袁健聰發布日期:2020-11-16銀行:景氣向上,積極配置核心觀點:2021年,信用風險緩釋長周期逐漸步入尾期,疊加外部宏觀變量向好與內部盈利狀況改善,銀行估值中樞有望趨勢性提升
  • 2021年量化對衝基金仍具配置價值
    數據顯示,2018年,偏股型基金平均虧損24%,量化對衝型基金保持了平均5%左右的正向收益,部分量化對衝基金收益率甚至超過10%;2019年,量化對衝基金的表現繼續保持平穩,80%的基金收益率超5%,近20%的基金收益率超10%。2020年,有7隻量化對衝基金年收益率超10%,中郵絕對收益策略收益率為15.57%,位居第一。
  • 2019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大宗周期「退潮」上漲概率小
    摘要 【2019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大宗周期"退潮"上漲概率小】回顧2018年的中國金融市場,各大資產類別的表現可謂不盡相同,幾家歡喜幾家愁。
  • 資產配置理念深入 寬基指數或為底倉好選擇
    來源:金融界基金近年來,隨著投資者的逐漸成熟,資產配置理念被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在投資底倉的配置上,寬基指數憑藉其高透明、高分散、低成本等特性脫穎而出。萬得數據顯示,中證500自指數基日2004年12月31日起至2020年5月31日,累計漲幅高達440.63%,大幅跑贏同期滬深300的286.7%和上證50的233.05%,相較於大盤藍籌股,中小市值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 2020年百億私募63家,石鋒資產摘取百億榜單業績冠軍
    百億私募2020年投資成績單出爐,前三甲收益超過100%整體來看,百億私募今年獲得業績大豐收,旗下股票型基金(含量化股票多頭)的平均收益達48.81%,高於股市大盤表現(滬深300上漲27.21%,萬得全A指數上漲25.62%),前三甲業績更是超過100%。從股票策略來看,石鋒資產獲得百億私募業績排名榜首,優秀的選股能力則是石鋒資產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 2020年百億私募63家 石鋒資產摘取百億榜單業績冠軍
    在2020年全球經濟低增長、流動性寬裕的背景下,有確定性增長的優秀標的非常稀缺,於是A股上演極致的結構性牛市行情。上半年市場延續成長股風格,石鋒資產業績表現非常突出,而下半年在震蕩市下也成功挖掘出高增速,業績兌現的優質公司。從量化策略來看,靈均投資、幻方量化和明汯投資的多頭產品漲幅不菲,均超過了50%。
  • 金融開放,海外資產配置的潛力有多大?
    我們說一個很多中國家庭,尤其是北上廣深的中產家庭比較關心的問題——海外資產配置。  就像前面我講的,隨著萬元美金社會的到來,金融資產如何配置將成為高收入家庭的重要決策。  有一定積蓄的中產家庭,未來不但會面臨「錢從哪裡來」,還會面臨著「錢到哪裡去」的問題。  為什麼?
  • 東莞信託董事長黃曉雯:融合共生——資產配置新格局下的信託責任
    東莞信託董事長黃曉雯出席了本次論壇名為《責任中國——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新趨勢》的分論壇,並發表了《融合共生——資產配置新格局下的信託責任》的主題演講。 黃曉雯先分析了我國金融資產結構的總分視角,指出我國金融資產結構中,存在金融資產快速增長、直接融資佔比不升反降、表外和資管業務迅速發展、宏觀槓桿率上升較快等特點。
  • 歌斐資產CEO殷哲:做好財富底倉的守護者和GP生態的建設者
    海外都是零利率負利率,因此匯率有潛在風險,但長期而言,全球資產配置其實不必考慮匯率,因為長期匯率走勢已經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 《21世紀》:你觀察到在疫情之後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出現了哪些變化?哪些會發展為長期趨勢?
  • 2020資產證券化盤點 今年進入金融深化關鍵年
    回顧2020年,可以看到,疫情之下,資產證券化已經開始成為房企重要的融資拓展手段。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正式開啟,對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更是具有裡程碑意義。儘管目前試點暫未對商業地產類型資產開放,但未來基礎資產類型或將擴容。   頭部房企紛紛進行資產證券化的嘗試,這為他們構築多渠道金融鏈條贏得先機。
  • 為什麼越來越多家庭把「固收+」當做底倉資產?
    真正穩中求進的資產,一方面做好財富的保衛工作,另一方面能找準時機創造超額收益,很適合作為家庭理財資產配置的底倉。具體的持有體驗,小南覺得至少得滿足這四個感受:①波動儘可能小,收益儘可能穩定;②資產多元化配置,長期可持續地增長;③大概率跑贏CPI,讓資產保值的同時爭取增值;④自己願意犧牲一定的流動性,比如持有1年時間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