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大戲院、蘭心大戲院、大光明電影院、衡山電影院……這些曾經的老影院,仿佛上海這座大都市的記憶放映機,浮光掠影的印象中,坐實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東方百老匯」的稱號。遙望彼時,時局動蕩,少有的商業基礎與穩定的市民生活,上海兼具,因此集中了全國文藝界的精英,成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也就順理成章——當時90%的中國電影在上海生產。開放性、創新性、揚棄性、多元性、商業性,這些海派文化的特質,老上海電影兼具。細述海派文化,老上海的影人影視不能不提。那麼就跟著司馬路,再觀一次老上海電影風雲。
作者:司馬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漢朝的密碼》、《東吳帝國》、《西遊正史》等書。)
插畫 楊蓉君
1913年,中國出現的成功影片卻不止《難夫難妻》這一部,幾乎與其拍攝同時,香港有個叫做黎民偉的人,與美國人合作,拍攝了一部《莊子試妻》。
《莊子試妻》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黎民偉的兄長黎北海。在影片中,黎北海飾演莊子,黎民偉則飾演全劇最為重要的角色:莊子之妻。是的,男扮女裝!這在中國戲曲演繹史上也實在是個傳統。而在電影這種新藝術形式中,黎民偉作了很好的發揮,這也是符合當時的行規:要知道,中國電影從一開始直到彼時,整整八年,拍的每一部電影,裡面的女角都是男人扮演,《難夫難妻》也是如此。
黎民偉在《莊子試妻》中的扮相
突破,就發生在《莊子試妻》。固然女主角依舊是男人扮演,可整部電影卻不全然都是一幫男人來演繹。中國史上第一個電影女演員,就出現在這部劇中,那便是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助莊妻扇墳的婢女。
要說這部片子還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就是走出攝影棚,頭一次採用露天拍攝的方式,來一番實地取景。而莊子鬼魂出現的那一幕,更是利用攝影特技拍得忽隱忽現,頗有些鬼片的意境。
雖然這部片子在香港完成拍攝,但最終卻從未在香港上映,而是拿到了美國公映。老實說,真不知「山姆大叔」們看著這樣一部充溢著濃鬱東方道家文化色彩的電影,會有怎樣的聯想?可能滿腦門的豎線吧!
黎民偉:中國電影裡程碑式人物
現如今,南京中山陵的正門上,刻著「天下為公」四個大字。實際上,當年孫中山題下這幾個字,就是為了褒獎黎氏兄弟中的一人。褒獎他在北伐戰爭之際,扛著笨重的攝影機,在槍彈橫飛的一線戰場拍攝革命軍攻打惠州城的鏡頭,從飛機上俯拍戰場全景的鏡頭,並最後拍成一部大型新聞紀錄片,叫做《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
1911年,大清國的最後一年,香港一個叫做「清平樂」的文明戲團,帶著大批演戲道具,來到廣州城裡——需要說的是:他們的道具箱裡,其實裝著大量槍械。革命黨人就是用著這些武器,發動了黃花崗起義。
十餘年後,就是這位昔日戲團的領頭人,跟隨在孫中山身邊,幫忙攝製了許多紀錄片,譬如《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先生北上》,以及前文提到的《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等等。
此人,就是黎民偉。
所以,曾有人言:「如果當時的中國是個盛世平治的中國,香港是個注重歷史文化的香港,在電影誕生百周年或者中國電影九十周年之際,黎民偉兄弟也許會像盧米埃兄弟之於法國人般,被『供奉』在中國電影的殿堂裡享盡尊榮。」
順時局 擇上海
也因此,黎民偉惹來了麻煩,香港的殖民當局擔心他與革命黨關係密切,萬一搞電影只是個噱頭,鬧革命才是真,那該如何是好呢?所以港府不給黎民偉的攝影棚發準許令,拖了許久花了好多心思去遊說也不成。
於是,黎民偉只能往北方去,據說他帶著攝像機,這便到了北京城,見到了梅蘭芳。梅蘭芳此前剛接到香港太平戲院的邀請,帶著劇團一百四十幾號人跑了一趟南方。回到北方之後,又開始上演新戲。在商務印書館,他還首次登上銀幕,拍攝了《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等片。而初上銀幕即獲成功,使得他居然愛上了拍電影。所以這一次的相逢,簡直就是如魚得水了。
拍完了梅蘭芳的京劇,在這一年的冬天,黎民偉又回到香港,在這裡衝洗底片和拍攝外景,完成內景拍攝的攝影棚則放在廣州西關的多寶坊。
可就是在這個時刻,一場大事件爆發了。當時為了聲援上海的罷工,廣州城以及香港的工人也發動起一場大罷工。1925年6月23日,遊行隊伍進抵沙基之際,早已處於戒備狀態的英法軍隊以機槍向隊伍掃射,這便是「沙基慘案」。
慘案發生後,不少參加遊行的老師學生在混亂之下,只能到黎爺家中避難。隨即便有港警登門搜查,到此時,黎爺也明白,自己的事業終究難以為此時的香港所容,於是斷然做出決定,那就是要將民新影片公司搬離香港,去何處呢?那便是上海!1926年,黎民偉做出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民新公司的命運。
自然,在那個時代,中國的文化娛樂中心不在北京,卻也不是香港,而是上海。所以,黎民偉的電影事業,雖然起端於香港,卻註定要在大上海發揚光大。
從上海再到香港的電影第一世家
1926年,由黎氏創辦的民新影片公司正式落戶上海灘,具體地點在杜美路,如今的徐匯區東湖路。現如今這裡當然是繁榮市區,但在當時,尚是一個典型的城鄉結合部。而大亨們多半喜歡這種位置,所以杜公館在這裡,戴笠的「大公館」也在這裡,老上海的知名品牌「沈記恆源祥絨線店」也在這裡(當初沈老闆買入時便已價值十幾根金條),解放後蓋叫天也曾在此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而據說林則徐的後人也在此住過——總而言之,這是塊精英薈萃之地。而黎爺,就在這裡製作了民新公司在滬的第一部電影,片名叫做《玉潔冰清》。
結果,這部《玉潔冰清》捧火了一大群人,第一個便是女主角張織雲。這位當時只會說粵語根本不知國語為何物的初中輟學女生,因為在這部片子裡演繹一名情竇初開、活潑天真的鄉村少女而獲「悲劇聖手」之名,旋即更在當年的電影皇后評選中以2146票當選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第二個則是導演卜萬蒼,他原本只是一名攝影師,《玉潔冰清》是他導演的首部作品,獲此成功之後,他便成了導演界的新星,此後更在電影史上赫赫有名,挖掘啟用了多名影星。
自然,花開總有花落,民新公司後來又加入聯華影業公司,分分合合若干回合之後,黎爺出現在抗戰前線,冒著生命危險,拍攝了一部紀錄片,那便是《淞滬抗戰紀實》。
之後呢?他又回到了香港。隨後,當香港也被日軍佔領,他便逃難入內地大後方,直至抗戰勝利才歸來,而歸來第一件事,依舊與電影有關。他創辦了一家電影院,叫做仙樂電影院。
按理說,搞了一輩子電影,黎爺該是很有錢才對。可是到1953年在香港病逝之際,據說他家裡只剩下了港幣22元5角——雖然沒錢,但他留給子女的電影基因卻是最寶貴的遺產。
他的女兒黎萱,在香港做影星;兒子黎鏗則留在大陸,也做電影演員。如果他們的名字你們都不熟悉,那也不要緊,因為在第三代,也就是他的孫子孫女輩中,出現了一位電視劇女藝人:TVB電視劇《倚天屠龍記》中的趙敏,《金枝欲孽》中的侯佳玉瑩——是的,黎姿就是這位電影前輩的孫女。
在香港,黎氏家族堪稱電影第一世家,更無第二!
黎萱和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