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9姓14帝,個個都像穿越者,為何喜歡收養義子,原因奇妙

2021-01-09 網易

2020-09-06 23:51:43 來源: 博士洛陽鏟

舉報

  五代十國9姓14帝,個個都像穿越者,為何喜歡收養義子,原因奇妙

  五代十國是唐末到北宋之間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數十年間,出現了9姓14帝。這些皇帝都是猛人,憑著手裡的兵力一頓操作猛如虎,就成了皇帝。且行徑上有點像現代流行的網絡穿越文裡的穿越者,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開局一片中興氣象,稍有功業便沉迷酒色,到處胡搞。而且還都有一個毛病,喜歡收養義子,弄得親兒子乾兒子一大堆,死了爭家產奪帝位不亦樂乎。

  

  1.皇帝就愛收養乾兒子

  五代十國收養義子成風,到後來已經不是皇帝的專利,從上到下無不風行,鬧出來很多笑話。具體來看,五代十國收養義子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比如五代十國中第一個皇帝,後梁的朱全忠,便收養了不少乾兒子,比如朱友文、朱友謙、朱友恭等,這些乾兒子有的是禁軍大將,有的是地方節度使,更有牛叉的還封了王,比如朱友文就是博王,朱友謙是冀王。

  

  十國中收養乾兒子最多的皇帝是前蜀的王建,有記載的就達45個,這45個兒子都有專門的記載,且地位比較高。如果加上一些沒有名氣的,全部應該超過120個。這些兒子為王建的蜀王朝建功立業,比如王宗吉,總管六軍,封晉國公,比如王宗侃,任太保,封魏王,換句話說,滿朝文武,只要想統攬軍政大權,都得拜王建為乾爹。估計上朝的時候都不喊萬歲,而喊「乾爹好」。

  還有一部分乾兒子發展比較好,在群眾中認知度比極高的楊家將,老令公楊繼業便是北漢劉姓政權著名的養子,漢睿宗劉鈞是他乾爹,並被賜姓劉,為建雄軍節度使,後來到了北宋年間,劉繼業才把姓氏改回來,為楊繼業。

  

  2.五代十國收養乾兒子的特點

  從表面上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有許多收養關係,但五代十國的收養,卻有鮮明的特點:

  其一,收養的人數有很大的不同。無論什麼時候的收養者,其重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傳宗接代,但觀察五代十國的收養關係,基本上收養者都有自己的親生兒子,顯然不是傳宗接代的需要。同時,在收養人數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歷代的收養可能只有1個,帶五代十國都是大規模的收養,十幾個的十分普遍,幾十個上百個的也比比皆是。

  

  其二,收養對象不同。古代的收養,為了儒家的傳承關係,一般不能隨便收養異姓為乾兒子,這種收養關係要建立在家族同姓內部,否則就會收到法律和風俗的指責。如果非要收養異姓為乾兒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被親生父母遺棄,沒法生存的,二是3歲以下的,但從五代十國的現象來看,多數乾兒子都是驍勇善戰的將士,顯然不符合條件。

  其三,收養者不同,在古代,雖然社會上層貴族的收養也有,但與民間相比畢竟不是主流。但五代十國中的收養者多為社會上層貴族,皇帝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

  其四,被收養者年齡不同,歷代的被收養者一般為幼兒,這樣從小和養父母一起生活,便於培養和諧的親子關係。但是五代十國的收養者卻多數為成年男子,而且收養者被收養者之間的年齡差距很小,唐明宗李嗣源比其養父李克用小10歲。更離譜的還有乾爹年齡還沒有乾兒子大,如晉高祖石敬瑭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養父時,年已44歲,而耶律德光年僅41歲。

  

  3.五代十國的皇帝為什麼喜歡大量收養成年乾兒子

  五代十國的皇帝喜歡收養成年乾兒子,特別是身居高位的將帥,其中有很大的政治聯姻用心,但其實古代封侯拜相的方法和技巧很多,歷史上有很多正面的例子,為什麼到了五代十國偏要用收養關係維繫朝中將相呢?

  五代十國在制度上都因循唐朝的制度,在社會風氣上也頗受唐風影響。眾所周知,唐代的宦官權力和影響很大,從唐玄宗年間的高力士到唐朝滅亡的一百多年間,宦官的權力始終沒有受到削弱,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收養乾兒子。

  

  按照唐制,宦官在行政系統內的職位只能由宦官接替,所以官宦收養乾兒子主要是為了繼承其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因此這種收養關係與單純的傳宗接代不同,所以在人數上往往嫌少不嫌多。應該說在唐朝中期,宦官收養的乾兒子還止步於宦官內部。

  但是到了唐朝末年,藩鎮割據嚴重,為了最大限度鞏固自己的勢力,宦官收養乾兒子的範圍開始擴大,從朝中宦官擴大到禁軍將校與藩鎮將帥,從而形成了一個個以宦官為紐帶的政治軍事集團。

  唐朝滅亡後,各藩鎮開始割據稱帝,但其中最重要的傳統,即以當朝者為紐帶,以軍事、政治聯盟為目的的收養關係開始正式步入政治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趙匡胤「黃袍加身」,為何改朝換代成為五代時期屢見不鮮的風景?
    沒錯,趙匡胤"被擁"為帝這麼「感人」的場面在五代時期並非是第一次出現,在他之前,已經出現過多次相似的情景:公元926年,李嗣源"被擁"為帝;公元934年,李從珂"被擁"為帝;公元951年,郭威"被擁"為帝。當然,類似的事件遠不止這幾件,只是其他案例沒有成功罷了。這些被擁著走向帝王寶座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手握重權的一方藩帥。
  • 為何趙匡胤是五代十國終結者?朱溫和李克用等人機遇不好嗎?
    這五個朝代走馬燈似地變換,一堆「後「字看得人眼花繚亂:後梁朱溫,後唐李存勖,後晉石敬瑭,後漢劉知遠,後周郭威和柴榮……好在這個「後」時期只延續了50多年,就被趙匡胤的大宋王朝所取代,中國再次進入大一統穩定繁榮。看罷五代十國史,我不禁聯想道:為何只有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的「大宋「政權,能夠成功地改朝換代,進入綿延數百年的新王朝呢?
  • 羊獻容和張夫人:五代十國和魏晉時期的人,堪稱亂世佳人極品
    羊獻容和張夫人分別是五代十國和魏晉時期的人,一個命運多舛,成為兩帝共六任皇后;一個憑自己的智慧徵服了無賴丈夫南平王,得以保全了自己,兩位亂世弱女子,能夠善終,不易,可稱亂世佳人的極品。羊獻容名氣很大,兩帝共六任皇后。
  • 趙宋的政治密碼——後周世宗必須姓「柴」
    明明是後周世宗郭榮,宋朝以降為何會變成柴榮《水滸傳》第九回,林衝刺配滄州時,曾路經當地豪紳柴進的莊上,並前去拜訪。柴進是誰,當地人是這麼敘述的:"你不知俺這村中有個大財主,姓柴名進,此間稱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喚做小旋風,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孫。"
  • 6枚五代十國時期的錢幣!有4枚傳世極罕!
    五代十國·後蜀「廣政通寶」小平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6,325 簡介: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廣政通寶 五代十國·楚馬殷「天策府寶」 2018年拍賣成交價(人民幣):80,500 簡介:五代十國時期楚馬殷「天策府寶
  • 史上最古老的八個姓氏,為何都以「女」字為偏旁?
    只是讓人奇怪的是,這八個姓氏都以「女」字為偏旁,這裡面是不是有著古來的起源傳說?  第一個,姬姓  姬姓,中華上古八大姓之一,始祖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黃帝因長居姬水,以姬為姓。目前,後來衍生出周吳鄭王魯曹魏姓等411個姓,並由分支姓氏再衍生若干,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
  • 五代十國亡國後主多橫死 荒唐兇殘的南漢後主為什麼能善終?
    後,宣武節度使朱溫殺唐昭宗,斬朝臣於白馬驛,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標誌著唐朝結束,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朱溫五代十國亂紛紛,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亂世,直至宋太祖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逐漸滅掉各國,基本統一全國,結束了分裂的狀態。五代十國在消亡後,末代君主多遭橫死,很少有亡國之君能得善終。
  • 秦沛姜大衛爾冬陞,三人三個姓卻是同個媽:娛樂圈親兄弟真不少
    她的第一個丈夫叫姜克琪,據說,倆人當時足足生了8個孩子,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過去,這實在不可思議,可在當時太正常了,畢竟還沒有計劃生育,不過可惜的是,8個孩子只活下來了4個,講真,那時的孩子真沒有如今金貴,夭折也不過是尋常事罷了,而姜大衛就是活下來的其中一個孩子。秦沛和姜大衛其實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他一開始也姓姜,只不過後來進了娛樂圈,他自己起了個藝名叫「秦沛」。
  • 中國歷史上那些疑似穿越者的人物,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另有玄機呢?
    近年來隨著穿越劇的大火,也開啟了一段關於穿越的思潮,讓我們沉思穿越者是否真存在,在有著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歷史中有很多人的行為行徑讓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甚至會把他們和穿越聯繫到一起,那麼他們是否是穿越過去的人呢、為何他們的行為讓人琢磨不透呢?
  • 語文知識點積累:中國18個朝代的名字由來,原來都是這麼講究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這條順口溜小學生都能朗朗上口,但是大家能不能很清楚的說出這些朝代名字怎麼來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國歷史上具體的國號及其由來。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一種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柴榮的7個兒子下場如何?
    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繼位為帝,名為周世宗。 柴榮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他又南徵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4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商議取幽州時病倒,不久去世,年僅39歲,廟號世宗。
  • 為何不多擺幾個呢?有四個原因!
    相傳在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52年),諸葛亮第14世孫諸葛利任壽昌縣令,他曾到山陰遊玩,並一直對那裡的景色念念不忘 諸葛亮為何不多布置幾個八陣圖?
  • 呂布死後,曹操為何不敢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終於找到了
    曹操喜歡撿漏,殺死呂布後,他為何不收編貂蟬?呂布死後,曹操不將貂蟬據為己有,原因只有一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譙人曹操應時而起,於群雄混戰中,攻城掠地,威霸一方。其後,曹操挾天子以徵討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 龖姓禤姓鄒姓,三個爹一個比一個狠,取個名字94畫!一考試娃就哭
    畢竟14億人,文字也就91251個多字。據專家統計,3500個常用字就覆蓋了現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所以,想好幾天,取了個名字,上網一查,同名的好幾千,那確實不行。於是,有的父母把各自的姓變成孩子的複姓,再取名字,四個字的名字,很流行,但很多都不夠理想。
  • 活了快35年,她才知道自己本姓「潘」 生母:當年並非要遺棄女兒
    看到親子鑑定結果,唐琳第一次知道,自己原來姓潘,出生在四川南充蓬安縣錦屏鎮下面的一個村子裡,上面有一個年長1歲的姐姐,下面還有個小自己4歲的弟弟。 過去30多年裡,她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被親生父母拋棄,然後被好心人撿到,再被養父母收養的孩子。
  • 來華定居的粟特人,收了8000個乾兒子,結果要了楊貴妃的命
    張亮有點飄飄然了,忘記自己姓啥了。張亮不僅跟江湖術士往來密切,還收養了五百個乾兒子。張亮太高調了,結果被人告發謀反。房玄齡等人審訊張亮,認定張亮謀反罪名成立。張亮不服氣,向李世民喊冤。李世民反問張亮:「你不謀反,收養五百個乾兒子幹嗎?
  • 《萬古神帝》劇情寫得那麼好,為什麼沒火起來?讀者說了4個原因
    《萬古神帝》劇情寫得那麼好,為什麼沒火起來?讀者說了4個原因《萬古神帝》作為作者飛天魚的巔峰作品之一,無論是劇情副本的精彩性還是反派和男主所表現的那種神態的刻寫都是非常到位的,甚至還是幾個小說網站的首榜,但是為什麼《萬古神帝》就是火不起來呢?
  • 為何說慄子與慄姓緣分天註定?以慄為姓,大吉大利
    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記載:慄姓源於風姓,是古慄陸氏之後。伏羲氏逝後女媧氏即位,共封十二氏為諸侯,均為風姓,慄陸氏居北。唐初經學家孔穎達為《易·繫辭下》作疏曰:「包犧氏沒,女媧氏代立為女皇,亦風姓也。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慄陸氏。」慄陸氏在伏羲稱帝時被封為「水龍氏」「黑龍氏」「冬官」,伏羲令慄陸氏繁養草木、疏通水道、治理河流。慄陸氏治水成績斐然,堪稱水利始祖。
  • 最難取名字的25個姓
    百家姓起名:最難取名的25個姓最近,一名姓雞的先生向網友求助如何給孩子起名字。網友們腦洞大開,爭相回帖,「雞蛋」「雞毛」「雞肋」「雞德肯」這些名字看得也是讓人醉了……不過,在中國上萬個姓氏中,雞姓還不是最難起名字的。在中新聞社區論壇上,有網友發布了最難起名字的姓氏排行TOP25如下。
  • 筆畫最少的姓為「一」 姓氏的20個冷知識你都知道嗎
    小新為你整理了20個關于姓氏的冷門知識,快來看看吧。1、中國有23813個姓氏,目前在用姓氏共計6150個。2、「百家姓」佔全國戶籍人口總量的近85%。3、姓王的人最多,其次是李、張、劉、陳。4、筆畫最少的姓為「一」,由乙姓衍化而來。5、筆畫最多的姓有30筆,即「爨」,讀作c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