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一主三輔」模式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2021-01-09 人民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幹渠道和核心課程。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十年磨一劍,不斷改革創新,探索思政課「一主三輔」教學模式。「一主」即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建設,「三輔」即以系列人文選修課程、系列讀書活動、網絡學習平臺等三種模式拓展思政課的時間和空間。

「主渠道」以三結合把握課堂育人主渠道

在思政課主渠道建設中,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做到三結合。

一是專題教學與問題教學相結合。五門思政課忠於而又不拘於教材體系,實施專題式教學和問題式教學,注重將地方特色元素有機融入課堂之中,以身邊人講身邊事,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增進了大學生對地方文化的了解。

二是課堂實訓與課外實踐相結合。課堂實訓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主題發言、時事播報、情景劇、口述歷史、開卷有益等形式,採取「問題導向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組織課堂的互動教學。積極開展校內公益活動、社團活動、課外基地實踐及社會調研等課外實踐,通過探究式、體驗式、演練式學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是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相結合。在傳統課堂線下教學的同時,五門思政課也積極探索課堂之中與課堂之外的「第三課堂」,在全校範圍內率先佔領思政教學的「雲空間」,較早將「對分易」「慕課堂」「學習通」等學習軟體作為課堂補充,同時加強線上金課建設,目前已建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三輔」以三種形式發揮思政元素的潤物無聲作用

在加強主渠道建設的同時,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三種輔助形式拓展思政課的時間和空間。

一是開設系列人文選修課。緊緊圍繞思政主渠道,學院先後開設了10餘門公共選修課,其中3門獲批福建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對課堂相關知識點進行廣泛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圖譜。

二是定期開展讀書活動。學院開設專題講座、讀書會、理論宣講等活動,邀請校內外名師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感知經典、思考時事、談古論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是構建網絡學習平臺。依託「思想者」QQ群、「拓荒微課堂」微信群、「精彩一課」網絡文化工作室等平臺。以「思想者」QQ群和「拓荒微課堂」微信群等主要議題有時事熱點、好書推薦、歷史知識、每周話題等形式,教師輪流值班,學生在線討論。「精彩一課」網絡文化工作室主要負責「福建易班」線上欄目「思政創新——精彩一課」專欄的運行、維護與更新。網絡陣地建設已成為增強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同、擴大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有效途徑。

「一主三輔」模式在提升思政課深度、廣度和溫度上具有創新性

福建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一主三輔」育人模式,致力於打造思政課的深度、廣度和溫度,形成守正創新的新境界。

一是經典教材與地域特色相結合,增強了思政課深度。「一主三輔」模式注重在研讀教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將黨史、新中國史融入教學,尤其是將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改革歷程等融入課堂,講好中國故事,講好福建故事。這種結合增強了課程的深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增強了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懷。

二是課程建設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延伸了思政課廣度。在思政課主渠道基礎上,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與校內教務處、學工部、宣傳部、團委等各職能部門溝通聯動,與校外優質師資攜手合作,多方位、多視角地為學生提供線下或線上的精神盛宴,不僅推動了學習讀書型校園文化的構建,也為以科學精神為底蘊的校園文化增添了一抹人文亮色。

三是理性引導與情感共創相結合,提升了思政課溫度。「一主三輔」模式一方面積極發揮課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還注重通過網絡互動平臺,實時了解學生的學業困惑、思想變化、情感傾向,在線指導不斷線。學院安排專任教師在線輪流值班,隨時關注學生思想動態,解答學生困惑,在交流與碰撞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教學相長,提升課程溫度。

經過長期探索實踐,福建農林大學「一主三輔」思政教學模式效果逐漸顯現,有效推動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教學改革濃厚了校園書香文化氛圍,思想者讀書沙龍成為較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氛圍日益濃厚,增強了學生的理論認同及人文素養。相關做法在省內多所高校推廣,經驗多次在全國或全省同行會議上交流,取得了的同行廣泛認同與良好社會效益。(福建農林大學)

(責編:吳舟、陳藍燕)

相關焦點

  • 西南大學切實構建「貫通式」心理育人體系
    西南大學認真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按照《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要求,牢牢樹立「大思政」觀和「大心理」育人觀,構建「四個貫通」體系,全面推動和深化面向全體學生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心理育人,有效提升學生心理健康品質。  貫通「校院家醫」組織體系,強化一體協同。
  • 中國農林類大學十所水平最高的大學,不少大學是985,211重點大學
    中國農林類大學不少,農林類大學知名大學也很不少。羅列排行榜之前,我們先來盤點一下中國重點知名農業類大學。在中國農業高校中,982高校有2所,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這兩所大學同時也是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大學有8所,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7所。
  • 浙江農林大學迎來60歲生日
    原標題:浙江農林大學迎來60歲生日   浙江農林大學老校區古楓走廊。   臨安城裡有一所大學,迎來60周歲生日。   10月20日,浙江農林大學成立60周年的慶典將舉行。說起農林大,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一個「林」字。事實上,1958年她成立的時候就叫「天目林學院」,1966年改名「浙江林學院」,「浙江農林大學」是2010年後的名字。
  • 內蒙古民族大學構建「三位一體」誠信教育 體系塑造學生誠信品格...
    多年來,內蒙古民族大學以大學生誠信價值塑造為目的,將誠信教育有機融入課程、考試和生活之中,構建了課程一考試一生活「三位一體」誠信教育體系,完善了教學、管理、思政三方協同育人的工作機制,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落實落地,對長期以來高校誠信教育路徑少、協同差、落實難等問題進行了有益探究和解決,誠信教育得到師生和社會的廣泛認同並收到良好效果
  • 東營區:打通家校社「經脈」 共譜育人「新生態」
    打破傳統模式壁壘   構建協同育人格局   2020年12月16日,全國「家校社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改革創新研討暨現場推進會在東營區成功舉行,標誌著「家校社協同育人」東營區模式在全國擦亮了「閃亮的講臺」家庭教育工作品牌。
  • 寧波大學構建「愛國愛校、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近日,寧波大學第二個校友母基金、總規模1.5億元的「甬潮貳號基金」籤約儀式舉行。而這距離該校第一個校友母基金「白鷺林壹號基金」的成立不過3年時間。「這不僅意味著寧大正探索出一條校友持續捐贈支持母校的長效機制,更表明感恩文化已成為流淌在一代代寧大校友血脈中的強大基因。」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數理科學領域和地球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
  • 王思斌:社會工作在構建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
    一、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意涵與現實意義   (一)從社會管理格局到社會治理格局   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越來越注重社會秩序的維護和建設,這既是我國進入新時期面臨新機遇、新挑戰所要求的,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
  •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構建新發展格局——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訪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我國立足自身發展需求的重大戰略選擇,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
  • 浙江大學開展中層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集中輪訓
    他指出,要舉旗定向,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和總書記對浙江大學的重要指示精神,堅定不移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明確2035走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高遠目標,樹立「更高質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夢想」的戰略導向。要強化育人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打造世界一流的教師隊伍,大力構建德育共同體。
  • 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戰略布局
    (一)  構建新發展格局  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構建新發展格局,我們是有顯著制度優勢和堅實改革基礎的。
  • Mol Plant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南大學合作團隊揭示湖桑千年選育...
    2020-05-20 05:18:12 來源: BioArt植物 舉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蠶桑絲綢研究所
  • 深化改革 繪就育人新篇 銳意進取 譜寫杏壇華章
    依據課程標準並充分挖掘學校資源,構建起了學校「94121」體育課程體系,包括必修和選修在內的9個教學模塊、4個精選運動項目、一項傳統特色課程、兩項常規體育賽事活動和每天鍛鍊一小時。在教學模式上,聚焦教會、勤練、常賽,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
  • 六十年桃李芬芳 一甲子鑄就輝煌
    廣西財經學院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偉大徵途中收穫累累碩果:2010年,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1年,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初步構建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職高專等多層次的辦學格局。連續獲批為廣西高校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立項單位、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教育部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報名時間:3月17日-4月5日
    中國教育在線訊 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目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已經公布,今年自主招生報名時間為2017年3月17日至4月5日。具體安排如下:  (一)網上報名  符合條件的考生於2017年3月17日至4月5日須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http://gaokao.chsi.com.cn/zzbm/),按要求完成網上報名,要求在學校公布的自主招生專業(類)中選擇填報4個不同專業(類)。  (二)郵寄紙質報名材料  1.
  •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線上線下一站式化解矛盾 上海構建大調解格局 2021-01-08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江農林大學公布開學時間4月27日起學生分批陸續返校
    4月21日,浙江農林大學公布開學方案,從4月27日開始,學生分批陸續返校。具體通知如下——一、學生開學返校時間提前批:4月27日(周一),疫情防控工作學生志願者、目前已經從湖北返浙和仍在湖北的學生(返臨);第一批:4月29日(周三),研究生、畢業班學生;第二批:5月4日(周一),一年級本科學生、專升本一年級學生;第三批:5月5日(周二),二年級本科生;第四批:5月6日(周三),三年級本科學生
  • 教育部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
    6個具體目標包括:一是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二是適應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三是選課走班教學管理機制基本完善;四是科學的教育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基本建立;五是師資和辦學條件得到有效保障;六是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