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歷史】地質年代與生物發展對照表,附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蹟

2021-01-15 騰訊網

最值得關注的地理公眾號

地質年代

就是指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它包含兩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稱為相對地質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質事件發生的距今年齡,由於主要是運用同位素技術,稱為同位素地質年齡。這兩方面結合,才構成對地質事件及地球、地殼演變時代的完整認識,地質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地質年代的劃分和研究,是通過巖石和化石的歷史來確定的。

地層系統

地殼是由一層一層的巖石構成的。這種在地殼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包括鬆散沉積層)及其間的非成層巖石的系統總稱,叫做地層系統。「宇」、「界」、「系」、「統」分指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級是「宇」,分為隱生宇(現已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和顯生宇。

地質年代

地質,即地殼的成分和結構。根據生物的發展和地層形成的順序,按地殼的發展歷史劃分的若干自然階段,叫做地質年代。「宙」、「代」、「紀」、「世」分指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是宙,分為隱生宙(現已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和顯生宙。

一、太古宇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個宇。太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太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一、太古宙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個宙。約開始於40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巖石主要是片麻巖,成分很複雜,沉積巖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巖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舊稱太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二、元古宇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二個宇。元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元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二、元古宙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個宙。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5.7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巖石出現。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地層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舊稱元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三、顯生宇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三個宇。顯生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顯生宇可分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三、顯生宙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三個宙。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古生界

顯生宇的第一個界。古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

1、古生代

顯生宙的第一個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這個時期裡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1)、寒武系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寒武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1)、寒武紀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5.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陸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沒。生物群以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低等腕足類為主,植物中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寒武是英國威爾斯的拉丁語名稱,這個紀的地層首先在那裡發現。

(2)、奧陶系

古生界的第二個系。奧陶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2)、奧陶紀

古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5.1億年前,結束於4.38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巖石由石灰巖和頁巖構成。生物群以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為主,出現板足鯗類,也有珊瑚。藻類繁盛。奧陶紀由英國威爾斯北部古代的奧陶族而得名。

(3)、志留系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志留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3)、志留紀

古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38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地殼相當穩定,但末期有強烈的造山運動。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繁榮,三葉蟲和筆石仍繁盛,無頜類發育,到晚期出現原始魚類,末期出現原始陸生植物裸蕨。志留紀由古代住在英國威爾斯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4)、泥盆系

古生界的第四個系。泥盆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4)、泥盆紀

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1億年前,結束於3.55億年前。這個時期的初期各處海水退去,積聚後層沉積物。後期海水又淹沒陸地並形成含大量有機物質的沉積物,因此巖石多為砂巖、頁巖等。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發育,除原始菊蟲外,昆蟲和原始兩棲類也有發現,魚類發展,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泥盆紀由英國的泥盆郡而得名。

(5)、石炭系

古生界的第五個系。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5)、石炭紀

古生代的第五個紀,約開始於3.55億年前,結束於2.9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氣候溫暖而溼潤,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經炭化和變質而形成煤層,故名。巖石多為石灰巖、頁巖、砂巖等。動物中出現了兩棲類,植物中出現了羊齒植物和松柏。

(6)、二疊系

古生界的第六個系。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6)、二疊紀

古生代的第六個紀,即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9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地殼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在德國,本紀地層二分性明顯,故名。動物中的菊石類、原始爬蟲動物,植物中的松柏、蘇鐵等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2、中生界

顯生宇的第二個界。中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

2、中生代

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6 500萬年前。這時期的主要動物是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菊石類和箭石類。植物主要是銀杏、蘇鐵和松柏。

(1)、三疊系

中生界的第一個系。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1)、三疊紀

中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2.0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地質構造變化比較小,巖石多為砂巖、石灰巖等。因本紀的地層最初在德國劃分時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動物多為頭足類、甲殼類、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植物主要是蘇鐵、松柏、銀杏、木賊和蕨類。

(2)、侏羅系

中生界的第二個系。侏羅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2)、侏羅紀

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2.05億年前,結束於1.3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裡,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3)、白堊系

中生界的第三個系。白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3)、白堊紀

中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1.35億年前,結束於6 500萬年前。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巖而得名。這個時期裡,造山運動非常劇烈,我國許多山脈都在這時形成。動物中以恐龍為最盛,但在末期逐漸滅絕。魚類和鳥類很發達,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被子植物出現。植物中顯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現了熱帶植物和闊葉樹。

3、新生界

顯生宇的第三個界。新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3、新生代

顯生宙的第三個代。分為古近紀(老第三紀)、新近紀(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約從6 500萬年前至今。在這個時期地殼有強烈的造山運動,中生代的爬行動物絕跡,哺乳動物繁盛,生物達到高度發展階段,和現代接近。後期有人類出現。

(1)、古近系

新生界的第一個系。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1)、古近紀

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舊稱老第三紀、早第三紀)。約開始於6 500萬年前,結束於2 30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除陸地生活的以外,還有空中飛的蝙蝠、水裡遊的鯨類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2)、新近系

新生界的第二個系。新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2)、新近紀

新生代的第二個紀(舊稱新第三紀、晚第三紀)。約開始於2 300萬年前,結束於16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繼續發展,形體漸趨變大,一些古老類型滅絕,高等植物與現代區別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較多見。新近紀可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3)、第四系

新生界的第三個系。第四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它是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系,也是地層系統的最後一個系。可分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3)、第四紀

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即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質年代分期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160萬年前,直到今天。在這個時期裡,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附:第四紀名稱來歷。最初人們把地殼發展的歷史分為第一紀(大致相當前寒武紀,即太古宙 元古宙)、第二紀(大致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紀3個大階段。相對應的地層分別稱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國學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層時,把第三系上部的鬆散沉積物劃分出來命名為第四系,其時代為第四紀。隨著地質科學的發展,第一紀和第二紀因細分成若干個紀被廢棄了,僅保留下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名稱,這兩個時代合稱為新生代。現第三紀已分為古近紀和新近紀,故僅留有第四紀的名稱。

地理地質現象,其外在形態神奇獨特,但究乎原理,其實並不是很特別。

堪察加火山的透鏡雲

堪察加火山不僅因其火山而聞名,而且因其上方的透鏡雲而聞名。

透鏡雲形成在氣浪的波峰或兩層空氣之間。這些雲的一個典型特徵是,無論風多強,它們都不會移動。流過地球表面的空氣流動在障礙物周圍流動,同時形成氣流。飛碟一樣的頭層完美貼合山峰,簡直是強迫症的福音!

芬蘭拉普蘭的樹

這不是來自幻想或童話故事的奇怪生物,而是覆蓋著冰雪的巨大樹木。冬季氣溫在-40至-15攝氏度之間時會出現這樣的異常現象。

希臘Melissani石窟

希臘神話中的女神所居住的洞穴,令人驚訝的藍色湖水,像一塊碧綠的翡翠。

彩虹山

地理FM補充:在南美洲秘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奧桑加特山海拔5200米處,有一座布滿了綠松石、薰衣草、慄色和金色巖石的山峰,被人們稱作「彩虹山」。彩虹山其實是一塊沉積巖,它經過百萬年擠壓、沉澱,在板塊運動的時候形成山峰。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因為地處大陸板塊邊緣,安第斯山脈本就極其複雜,它經歷了板塊撕裂,火山爆發,海洋乾涸等各種威力強大的地質變化,顏色則是因為年代不同,沉積在巖石上的物質有所不同。

富含鐵的巖層因為氧化作用顯示為紅色和褐色,鐵的硫化物帶來了明亮的黃色,其他沉積物因為微量元素的構成和濃度產生了多種顏色變化,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模樣。

彩虹山的地質構造及地貌景觀的形成過程:褶皺(背斜)。當地早期為沉積環境,長時期堆積了較厚的不同顏色的砂巖;後受內力作用擠壓形成褶皺並抬升為山地;後受外力作用剝蝕出露地表。

中國的彩虹山位於甘肅張掖南臺村

這座山位於中國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由數百萬年的砂巖和其他礦物的混合物組成。

阿塔卡馬沙漠

這景觀位於智利沙漠,當下雨時,巖石的顏色發生變質,形成了最美麗的奇蹟之一。不幸的是,這裡不經常下雨。

布萊斯峽谷

坐標美國,在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的精靈煙囪可以達到45米以上,並且隨著高度增加,不同巖石的沉澱形成了豐富多變的色彩。

分裂蘋果巖

位於紐西蘭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的水域中,一塊地質作用形成的不太完美的巖石,從正中裂開。看上去宛如「孫悟空的媽媽」。

摩拉基巨石

這些巖石在紐西蘭被發現,是波浪作用的結果,數百萬年來,在海底下,粘土和粉砂被方解石膠結。

地理帝曰這些大漂石是方解石凝結物,形成於六千五百萬年前。帶電粒子周圍的鈣和碳酸鹽慢慢結晶,而形成了大漂石,其形成過程如珍珠要經歷四百萬年。而含有大漂石的軟泥巖大約一千五百萬年前從海底升起。

海浪、風、雨將它們一個一個挖掘了出來。

臺灣仙女煙囪(野柳)

丹屯山與大海的相遇,在數千年後形成了這個傳奇的所在。野柳在萬裡市附近形成了一條1700米的步行道,被稱為野柳。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趙松齡作者確認野柳微地貌屬於低海拔冰川成因。成群的圓形窪坑,就是大陸上常見的冰臼。野柳冰臼群的發現,表明中國臺灣北部和中國大陸一樣,最後冰期時期,曾發育低海拔冰川,留下了廣為分布的古冰川活動遺蹟。

格雷梅煙囪

這個星球上最著名的童話煙囪地區之一。格雷梅是一個國家公園,保持著土耳其最著名的風景。

蕪菁巖

位於密西根州、休倫湖中,日積月累的水流作用形成了驚豔的蕪菁巖。

魔鬼塔

位於懷俄明州東北部,比起任何一座摩天大樓,都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馬爾地夫的Vaadhoo島

似乎成千上萬的恆星在水中反射出來,但它其實是一種具有生物發光能力的浮遊植物(生物發光)。

玻利維亞烏尤尼鹽沼

著名的「天空之境」,位於安第斯山脈。每年約有25,000噸的鹽從這裡被提取出來。

每年夏季(雨季12月至次年1月),它被雨水注滿,形成一個淺湖,而每年冬季(旱季7月至10月),湖水則乾涸,留下一層以鹽為主的礦物質硬殼,中部達6米厚。

人們可以駕車駛過湖面。尤其是在雨後,湖面像鏡子一樣,反射著好似不是地球上的、美麗的令人窒息的天空景色,這也就是傳說中的「天空之鏡」。

Bisti Badlands

位於新墨西哥州西南部,由鬆軟的凝灰巖和玄武巖覆蓋的圓錐石柱,構成了一個類似另一個星球的荒涼之境。

彩虹河

五種顏色的河流流經哥倫比亞Serrania de la Macarena國家公園。它長100公裡,寬20米。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河流。在雨季和枯水期之間的短時間內,苔蘚和藻類開花,呈現出驚人的色彩。

貝加爾湖

俄羅斯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湖。在冬季,它會結冰,但水很清澈,能見度可達冰面以下130米。三月,霜和太陽引起裂縫,這形成了綠松石冰。

飛噴泉

美國內華達州的私人農場上,一百年前因為人工意外,將一口井挖入了熱水儲水池,從而形成了這一奇觀。

Skaftafell國家公園

冰島上的美麗冰洞,閃爍著藍色的光芒。置身其中仿佛來到了宇宙之中。但是這樣的洞穴的形成與季節有關,因此如要參觀儘量選擇冬天。

達洛爾的溫泉

衣索比亞達洛爾火山活動所導致的鹽分沉澱層,構成了神奇的地貌。像是一個收集氯化亞鐵和氫氧化鐵的調色板。

巨人堤道

坐標北愛爾蘭,這個獨特的地點是由4萬年前的火山爆發形成的。

馬查多湖

位於加拿大,這個湖有高濃度的硫酸鎂,鈣和鈉。

Lake Natron

該湖位於肯亞附近的坦尚尼亞乾燥的北部地區,蒸發率很高,因為它的深度不到3米。湖中的嗜鹽微生物(嗜鹽細胞)增殖,以及一些藍藻,使湖水呈現出深紅色和橙色。

Peninente

penitentes是在高海拔處發現的垂直積雪。它們的大小從幾釐米到五米或十六英尺不等。在西班牙語中,他們的名字是nieves penitentes(西班牙語為「懺悔形雪」)。得名原因是雪的形狀與跪著懺悔的人類似。

冷凍泡沫

最常見的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亞伯拉罕湖。這些自然奇觀是由高度易燃的瓦斯甲烷製成的。儲存在湖底的有機物開始解凍,微生物分解,釋放出甲烷。甲烷不溶於水,而是形成上升至表面的氣泡。在夏天,甲烷氣泡只是浮出水面而流入大氣。然而,當湖泊在冬季凍結時,氣泡會陷入水面。

火山風暴

這種罕見的現象發生在風暴和火山噴發同時發生時,火山表面受到雷擊。

相關焦點

  • 我國有35家世界地質公園,天造地設,頂級的自然美!
    世界上極高的雪峰和最長的冰川高度密集於此。要想欣賞喀喇崑崙的壯美,去克勒青河谷看看吧,一條河谷集中了如此豐富的美景,實屬罕見。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 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地質演化歷史
  • 地球的歷史丨認識沉積巖
    地球的歷史大約46億年前,我誕生了。在上一篇《地球的歷史》系列文章裡提到我的漫長演化歷史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你們了解到「宙、代、紀、世」等地質年代的劃分。但是,這數十億年的歷史,科學家是通過研究什麼對我做出了這樣的劃分呢?
  • 天坑之都,洞穴之城 中國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科普遊記
    這裡分布有世界上最典型的峰叢地貌系統,在遼闊鬱蔥的高峰叢山地中,發育有百朗、坡月兩大地下河系統。它們共同孕育著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最奇特瑰麗的水上天窗群、大型洞穴群和地下大廳群、世界跨度最大的天生橋等大型地質遺蹟。請跟著我一起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 蘭州城外十公裡,罕見的地質奇觀自駕秘境,天府沙宮
    在蘭州的西部有一個奇特的自然和地質奇觀。如果說在自然地質結構最特殊的景區蘭州市附近,絕對屬於天然的"天府沙宮"(網上也稱"天府沙宮",但這裡確實是砂巖地貌景觀,沙宮更合適),是一個尚未開發的景區,目前不收門票,遊客可自駕車前往。這裡是蘭州少數民族的神奇秘境。
  • 地球今年幾歲了?第50個世界地球日,我們有必要了解更多
    今天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旨在引導人們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地球日」的設立到底有何意義?我們從這樣一組數據說起:100多年前,地球上每4年就有一種動物滅絕。80年前,地球上每1年就有一種動物滅絕。50年前,地球上每1個月就有一種動物滅絕。20年前,地球上每1天就有一種動物滅絕。如今,地球上每13分鐘就有一種動物滅絕。或許一百年前並沒有人會察覺,地球上的生物在一點一點消失,或許他們認為這就是自然規律。
  • ...廳關於印發《陝西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技術要求與驗收辦法...
    第二條 本要求與辦法適用於陝西省行政區內各類礦山(除放射性礦產)建設與生產活動中所產生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恢復與工程驗收,以及歷史遺留、政策性關閉礦山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恢復與工程驗收。第三條 歷史遺留、政策性關閉礦山的治理恢復以市、縣級人民政府為主體,省級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補助。
  • 河北地質大學2020年新春賀詞:山高水闊,春秋長歌!
    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向廣大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和長期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新春的祝福!遠去的2019年,留給我們的是昂揚向上的背影。這一年,我們在砥礪中前行,在克難中奮起。這是學校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年,是河北地大人凝心聚力謀發展、奮力推進建設「雙一流」大學的一年。
  • 地質災害風險高,迎戰「摩羯」浙江啟動地質災害IV級應急響應
    浙江在線8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方臻子)記者從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獲悉,根據《浙江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浙江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決定
  • 恐龍的崛起源於2.33億年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但是現在的一組科研人員對那個時期的地質和古生物學證據進行一次徹底的回顧,並得出結論,一次大規模的滅絕曾經發生過。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合著者雅各布·達爾·科爾索說:「火山爆發的威力是如此巨大,它們排放了大量的像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導致出現了全球變暖的高峰。」這項新研究的題目是「現代世界在卡尼安(晚三疊世)的滅絕與曙光。」
  • 公務員考試專業分類對照表
    專業科目分類對照表-手機查閱版建議手機橫屏查看,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文化人類學,海洋史學,國際關係史,考古學,中國史,文物與博物館 歷史學,世界史,世界歷史,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文物保護技術,國際關係史 (二十)數學類
  • 羅田天堂寨入列世界地質公園 萬人同遊引爆五一假期小高峰
    登山步道上遊客摩肩接踵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南麓,總面積2625.54羅田天堂寨風景區位於大別山主峰所在地,是該公園核心景區,先後獲評國家4A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基地等榮譽。
  • 本溪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三大主園區攻略手冊(上)
    滴水寺內原有的5座泥塑觀音老母和十八羅漢壁圖,被毀於六十年代那場文化浩劫,1989年,市政 府出資重修滴水洞,大體上恢復了原貌。並修建了景觀「崖亭觀日」、「曲廊攬勝」、「天池映月 」等景點。2020年,滴水洞、四方臺、老母嶺翻修擴建工程啟動,工程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主 題,著力打造文化,科技旅遊景區,預計2021年底一期工程完工。
  • 國內外專家齊聚貴州關嶺:研討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
    、安順市旅遊發展委員會承辦的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國際論壇在貴州關嶺召開。  論壇現場,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的專家以及北京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國內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齊聚一堂,共同研討該縣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和化石群世界遺產申報。
  • 科普:HED隕石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 星石空間站 ,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講述HED隕石研究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一、概述HED隕石又稱灶神星隕石,屬於無球粒隕石。隕石分類表HED隕石的「HED」是三種無球粒隕石類型第一個字母的總合,即:古銅鈣無粒隕石(Howardites)、鈣長輝長無粒隕石(Eucrites)、古銅無球隕石(Diogenites)。
  • 吉林大學陳聖波團隊參與繪製1:250萬比例尺的全月球地質圖
    2016年12月,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山東大學等單位月球領域及地質科學相關專家在長春召開了「1:250萬月球數字地質圖編研」和「1:250萬月球構造綱要圖編制」實施方案研討會,商討月球地質圖和構造綱要圖繪製標準。
  • 河北:英語35分,高考用日語考進「河北地質大學」,就讀地質專業
    高考日語成績:100入班英語成績:35錄取大學:河北地質大學——地質專業學生情況簡介常增超同學很小開始就出現了偏科情況,據學生本人介紹「從小就沒怎麼學過英語,詞彙量連高考要求的零頭都沒有,到了高中,英語依舊是什麼都不會」,這麼低的短板擺在面前,時常令常增超同學感到為難
  •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只有它是世界地質公園,被譽「東南第一山」
    談起九華山,很多人不知道九華山在哪裡,第一個反應就是想到了陝西華山,當然,九華山與華山並無關聯,它位於安徽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享有「東南第一山」之稱,並於2010年9月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黃山和天柱山之後安徽的第三個世界地質公園,是中國佛教名山中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
  • 未來地球一天會有100多個小時,上班要連續工作40小時?
    不同生物的習性可以記錄複雜的環境變化,不同的環境變化也可以在生物身上留下深刻的記錄。很多生物表面都有著類似於「樹木年輪」的記錄,清晰地記錄著地質歷史時期滄海桑田的變遷。早在90年前,馬廷英(1933)就注意到珊瑚的生長線反映了海水水溫的季節性變化,他發現遠離赤道的珊瑚在結構上反映季節變化更明顯,這為古生物學在研究環境演化上起到了先驅性的作用。
  •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
    於是,他要計算一下地球的年齡。詹姆斯·烏雪(James Ussher,1581~1626年)(圖片來源:公共網絡)《聖經》講,上帝用6天創造了世界,並沒有指明具體年份。烏雪很博學,精通數學和歷史。赫頓和萊伊爾都認為,地球上的地質作用是極其緩慢的,自然法則始終如一。他們都強調地球年代的無限久遠和地質過程的無始無終。換句話說,他們都認為地球的年齡「無窮老」!(三)「無窮老」,還是1億年?科學的進步是神學阻擋不住的。
  • 40億年前,地球和金星一樣是「地獄模式」,為何只有地球變宜居?
    可怕的冥古宙時期通過多年來的地質勘測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如今生機勃勃的地球,曾經在誕生後經歷過一段漫長的「黑暗時代」,在地球演化史上,這段時期又被稱作「冥古宙時期」,它大約從地球誕生後開始,一直到大約40億年前宣告結束。瑞士的科學家表示,冥古宙時期的地球,上面都是巖漿海洋,而導致這一時期出現的「兇手」,則是一顆大小和火星差不多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