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龍泉深耕千年文化 劍瓷合璧生色增輝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龍泉寶劍 奚金燕 攝

  青瓷小鎮 李倩倩 攝

  浙江龍泉,因劍得名,憑瓷生輝。一塊普通泥巴經藝術之手,變成了世界「非遺」——龍泉青瓷,一塊普通的鋼鐵經千錘百鍊,成為了高雅藝術品——龍泉寶劍。一文一武,一剛一柔,傳承千年而不衰。

  「劍瓷興則龍泉興,文化強則龍泉強。」在龍泉市委書記王小榮看來,在經濟文化一體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的背景下,文化不僅是「軟實力」,更是經濟「硬實力」和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因此做好繼承發展劍瓷文化的文章,既是龍泉人的天然使命,更是龍泉人的不懈追求。

  為激發深厚的文化活力,龍泉內外兼修,將劍瓷文化深植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全力打造具有高度藝術性的世界青瓷寶劍文化之都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經濟城市。劍瓷文化合璧,讓龍泉這座青山綠水中的城市更具風情。

  秉承匠人之心 傳承千年劍瓷文化

  一劍一瓷是龍泉特有的文化符號和代名詞。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堅韌鋒利、剛柔並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四大特色而成為「中華第一劍」;龍泉青瓷始於三國兩晉,盛於宋元,以「清澈如秋空,寧靜似深海」的哥窯、弟窯瓷器享譽海內外,其中「哥窯」與著名的官、汝、定、鈞並稱宋代五大名窯。兩者雙雙入選國家非遺保護名錄,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更是迄今為止唯一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

  立足千年劍瓷文化,近年來,龍泉大力實施「文創興劍瓷、科技強劍瓷、品牌立劍瓷」的劍瓷興市戰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獨一無二的劍瓷文化和新興的生態文化,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

  在龍泉,無論走到哪兒,都能看到各色劍瓷招牌和店鋪。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夠暢遊青瓷市場「買買買」,還能隨意地走進大師的家庭博物館,與青瓷大師一同賞瓷品劍。

  前不久,記者就在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徐朝興的家裡,有幸欣賞到了他的獨門絕技——跳刀。印象中的大師總是神秘而高冷的,但年逾古稀的徐朝興卻十分熱情。徐朝興家的大門也對所有人敞開,無論身份地位,總有一杯熱茶奉上。這與他的「青瓷情結」不無關係。

  徐朝興13歲就學習青瓷燒制技藝,與青瓷結下了一甲子的緣分,如今功成名就。名氣大了,找上門拜師學藝的人也就多了。別人都是關上門收徒或者只傳家人,而徐朝興卻偏偏喜歡敞開門收徒。從業60年,徐朝興已有徒子徒孫130餘人。

  「技藝是民族的,我不能把它帶到棺材裡去。」因此,徐朝興總是無償地將青瓷製作技藝傾囊相授。更難得的是,將徒弟們帶入行後,徐朝興還會舉辦「師徒珍品展」,為徒弟們提供一個寶貴的展出平臺。

  正因為做一行,愛一行,本該安享晚年的徐朝興卻閒不下來,依舊為龍泉青瓷的傳承事業而忙碌著,用一己之力影響更多的人。徐朝興希望,後輩能將這份珍貴的青瓷技藝代代傳承下去。

  看瓷之後不能不問劍。在龍泉,問劍有個好去處,那就是位於龍泉市入城口的沈廣隆劍鋪。劍鋪古色古香,主展廳四壁劍器林立,一把把龍泉寶劍似乎在無聲地訴說著那些封存在歷史長河中刀光劍影的歲月。

  沈廣隆劍鋪已有百年歷史。事實上,眼前所見的劍鋪是在沈廣隆劍鋪第四代傳人沈新培的主持下建成的,劍鋪設有傳統鑄劍流程展示館、龍泉寶劍非遺館等,還專門配備了五名講解員,每天為遊客介紹寶劍文化。「聽著講解,看著這些寶劍,就像是上了堂歷史課。」有遊客參觀完後仍覺意猶未盡。

  「劍鋪大門打開,就是歡迎每個路過的人都能親近龍泉寶劍。」沈新培是出了名的「劍痴」,他希望能將這份喜愛分享給世人,將老祖宗的手藝發揚光大。

  在龍泉,傳承是一個說不完的話題。無論是獨守初心的徐朝興,還是傳承一脈的沈新培,在他們身上都能發現同一種美,那是從人文的根上發散出來的馨香之美,世間少有的純淨之美。傳承劍瓷文化,猶如龍泉人的天然使命,而劍瓷文化,亦讓這座小城生色增輝。

  千年古邑展新顏 百億產業顯勢頭

  千年積澱的青瓷文化,浸染了龍泉人的心血和智慧,也浸潤在龍泉的社會經濟發展歷程中。近年來,圍繞著「一苑兩基地兩園兩景區」的產業格局,龍泉注重將「文化元素」、「文化基因」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推動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

  深藏於龍泉西部山坳裡的上垟鎮,是現代龍泉青瓷發祥地。1957年,在周恩來總理恢復龍泉青瓷的指令下,國營龍泉瓷廠在這裡建立,使瀕臨失傳的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重新發揚光大。

  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的國營龍泉瓷廠由於市場原因逐漸衰落,制瓷工匠紛紛外出謀生,當年規模龐大的廠區也逐漸被廢棄、拋荒。因不忍看到現代青瓷發祥地的凋敝,2008年,披雲青瓷文化園董事長季建真買下了瓷廠青瓷研究所地塊,將10多萬平方米的舊廠房改造成青瓷文化園。

  時代更迭,如今,這裡已經被打磨成為了一個4A級景區——青瓷小鎮。

  走進青瓷小鎮,只見上垟國營瓷廠辦公大樓、龍窯、水碓等保存完好,3口大煙囪靜默聳立,共同構成了一段不可複製的龍泉青瓷文化歷史。漫步青瓷小鎮,青瓷尋蹤大型歷史文化劇場、青瓷傳統技藝展示中心、國際陶藝村等景點令人耳目一新,民宿、書吧、茶樓令人目不暇接。

  目前,青瓷小鎮已有青瓷企業和青瓷傳統手工技藝作坊89家,入駐的市場主體792家,帶動了上萬人就業。

  成長中的青瓷小鎮也引得「金鳳凰」翩然而至。在上海道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正看來,龍泉青瓷享譽世界,青瓷小鎮的資源和秉賦也十分優越,發展潛力巨大,「青瓷小鎮有特色的產業和特色的文化內涵,但缺乏特色的表現形式,這一塊給我們很大的空間和舞臺。」

  瞄準這座文化富礦,2015年12月3日,龍泉市政府與上海道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訂了「中國青瓷小鎮開發項目」,總投資額達30億元人民幣,是龍泉市史上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依託青瓷文化底蘊,圍繞著「國際瓷藝聖地」的願景,將打造文商旅核心體驗區、青瓷創新工場、運動探奇基地、養生棲居生活區四大組團。

  青瓷小鎮管委會主任徐東華表示,預計到2020年,小鎮總投資將超過50億元人民幣,實現總產出30億元人民幣,旅遊人數100萬人次,最終將形成百億級青瓷產業集群航母。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一個個具體項目的支撐。正在建設中的青瓷小鎮、人來人往的青瓷寶劍苑、別具一格的大窯龍泉窯遺址……龍泉將劍瓷文化通過旅遊、經濟的具體表現形式,轉變成了效益優勢、發展態勢。

  截至2015年底,龍泉共有青瓷寶劍生產經營單位1428家,其中青瓷921家,寶劍507家,比2014年度新增376家,實現工業產值26.8億元;規上企業共計13家,其中青瓷9家,寶劍4家,實現規上產值9.1億元,比上年增長12.53%,青瓷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作用逐步顯現。

  內修產業外塑品牌 越來越顯國際範

  不同於其他瓷器被西方統稱為「china」,龍泉青瓷還有著自己獨有的名字——「雪拉同」。流青滴翠的龍泉青瓷深得歐洲人的喜愛。從宋代開始,龍泉青瓷遠銷亞、非、歐三大洲50多個國家。

  「甌江兩岸,瓷窯林立,煙火相望,江上船舶往來如織」《龍泉縣誌》記載了南宋龍泉青瓷高峰期的繁盛景象。龍泉也由此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節點。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龍泉寶劍也多次亮相世界級殿堂,作為國禮贈與外國元首。

  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龍泉劍瓷卻面臨著「牆內開花牆內香」的尷尬。為振興龍泉劍瓷,近年來,龍泉市堅持「邁開大步走出去,打開山門引進來」,以辦節參展為載體,唱響劍瓷品牌。自2007年以來,龍泉堅持每年舉辦青瓷寶劍文化旅遊節,已經成功舉辦九屆;2013年,龍泉青瓷唯美綻放巴黎羅浮宮,邁進世界級藝術殿堂;2014年,龍泉青瓷亮相APEC峰會國宴,成為21國元首使用的3套餐具之一;2016年,龍泉青瓷又亮相最高紅色學府——中央黨校,走進釣魚臺國賓館及人民大會堂,還啟動了非遺文化進高校三年行動。

  修好外功的同時,龍泉劍瓷不忘勤補內功,立足創新,開拓新市場。龍泉青瓷在藝術瓷上趕超宋元,在日用瓷上學習國內各陶區的有益做法和經驗;龍泉寶劍則另闢蹊徑,聯姻影視、動漫產業,在另一個維度擴張龍泉劍瓷的影響。

  一管青瓷,稍加設計,就成了炙手可熱的手機共鳴音箱,遠銷美國、德國,這款音箱就是「瓷鳴」。在浙江龍泉披雲青瓷文化園,記者看到,這款音箱形似一截竹筒,通體為青瓷材質,正上方有個小凹槽,只要打開手機的音樂,將手機放入凹槽,音樂就會通過聲音入口進入共鳴腔,形成共鳴,將龍泉青瓷「聲如磐」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碰撞,正在龍泉激起更大的財富漣漪。

  立足劍瓷文創經濟建設,龍泉致力於將「文化能量」轉變為「增長引擎」,讓文化富民從「造福部分人」到「惠及每個人」。甌江之畔,一座具有高度藝術性的世界青瓷寶劍文化之都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經濟城市正在崛起。(完)

  

(責任編輯:楊淼)

相關焦點

  • 龍泉寶劍、青瓷南濱路集中展出!快來感受非遺文化精品魅力
    {"title":"龍泉寶劍、青瓷南濱路集中展出!龍泉寶劍與青瓷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均為國家級非遺文化代表作目前,這一非遺文化精品正在南濱路近期開設的龍泉劍瓷與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藝術交流暨楊家埠年畫重慶展集中展出歡迎小夥伴們前去觀賞龍泉寶劍青瓷
  • 2019龍泉竹垟畲鄉文化音樂帳篷節開始報名咯!還有一大波免費旅遊的福利等著你!
    △竹垟8.17潑水節活動現場1800人+戶外、音樂愛好者能容納上千頂帳篷的營地180桌+盛大畲族特色晚宴濃鬱民族風情的畲鄉歌舞表演
  • 2019龍泉竹垟帳篷節倒計時7天 | 2019龍泉竹垟畲鄉文化音樂帳篷節火熱報名中!還有一大波免費旅遊的福利等著你!
    「2019龍泉竹垟畲鄉文化音樂帳篷節」由龍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龍泉市竹垟鄉政府指導,龍泉遊象戶外運動有限公司、龍泉戶外登山運動協會主辦,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提供啤酒贊助,勁牌有限公司龍泉萬豐配送中心提供勁酒贊助
  • 展現文化傳統與創新!龍泉青瓷與寶劍周五起將亮相上海中心
    7月31日-8月8日,由浙江省龍泉市政府與寶庫匠心合作,將在上海舉辦「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活動,這也是龍泉在上海的首次亮相。活動期間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寶庫文化中心展出龍泉青瓷藝術與寶劍文化的頂級佳作、舉辦系列非遺文化傳承與時代創新的焦點文化論壇。
  • 2021年《故宮龍泉日曆》面世
    2019年1月,「故宮博物院龍泉窯研究中心」在龍泉青瓷博物館掛牌成立,掀開了龍泉青瓷文化發展的新篇章。在成功舉辦「出宮+回家——故宮博物院藏龍泉窯青瓷精品省親之旅」展覽的基礎上,是年首開先河,編輯出版2020年《故宮龍泉日曆》,作為向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的獻禮,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 去龍泉尋一把寶劍,假裝是個俠客
    他遍尋江南,終於在今浙江省龍泉市一帶找到鑄造利劍必需的鐵英、寒泉和亮石,在龍泉鑄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自此,龍泉寶劍名聞天下。唐乾元二年此地置縣,即以第一把寶劍為縣名,叫「龍淵縣」,因避唐高祖名諱「淵」字,改稱「龍泉」。龍泉劍的往事越千年,歐冶子的鑄劍技藝在龍泉深深紮根,世代相傳,直到今天。1956年以後,沈家劍鋪五兄弟中四個漸漸放下了這門手藝,唯獨瀋州爺爺堅持下來。
  • 中國4大名劍:幹將莫邪只能排第二,第1塵封千年出土還能傷人
    導語:中國4大名劍:幹將莫邪只能排第二,第1塵封千年出土還能傷人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對於鑄造冷兵器具有非常獨特的見解,同時在打造工藝上造詣也非常深,有很多國家都來跟我們討教過冷兵器的製作方法,比如像日本就是一個例子,所以要說造冷兵器的手藝,我們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 從晚清到民國,百姓怎樣打官司——《龍泉司法檔案》還原捲紙背後的...
    而為了整理選編這批檔案,檔案人、學人、出版人進行了一場12年的接力,到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龍泉司法檔案選編》五輯96冊全部完成出版。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和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前者還入選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學者指出,「龍泉司法檔案」堪稱是這座山城的「第三件國寶」。
  • 購買龍泉寶劍記住這3點乾貨,誰都蒙不了你
    中國劍與刀雖同屬冷兵器,但形制不同、文化屬性不同,人們各有所愛或一併納之,但傳統刀劍畢竟屬於冷兵器,製作和銷售都有著極為嚴格的管控,不像廚刀、剪刀一樣各大商超都有。所以,大部分人是沒有真正上手欣賞或把玩過這種傳統冷兵器的,購買的渠道大多數也是網購,畢竟去趟產地離的近的還好,如果跨了省,那路費都夠買一把差不多的刀劍了。
  • 《故宮龍泉日曆》,將經典珍藏!
    經典出版物 其在宣傳故宮藏品、弘揚傳統文化方面 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 以「國寶日讀」的文化精神日漸影響深入大眾的生活 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日曆」
  • 老劍師一把隕鐵劍賣800萬,兒子鑄大眾版寶劍網上賣200元
    龍泉境內,只見街兩旁劍鋪林立,「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響不停。寶劍製作工藝複雜,歷經幾十道工序,磨劍要短則數月,長則一年,頂級好劍耗時更長。 他要守住百年招牌,鑄造好劍。成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寶劍鍛制技藝傳承人後,傳承成了他的心病,他擔心現在的小孩嬌生慣養,吃不了苦,學不好鑄劍。
  • 浙江天主教愛國會主任談慈孝文化:與教義不謀而合
    浙江天主教愛國會主任談慈孝文化:與教義不謀而合 2017-09-06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杭州9月6日電 (見習記者陳潔)「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千年以來,中國傳統慈孝文化在代代相傳中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成為不同信仰、宗教間引人共鳴的通用語言。
  • 浙江龍泉推廣「水稻+」讓冬閒田變增收田
    為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激發乾事熱情,近年來,龍泉高度重視耕地輪作、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利用「冬閒田」推出「水稻+」模式,達到用地、養地相結合的雙贏目的。十多年前,龍泉就首創了「稻耳輪作」模式,因為佔地少、見效快,發展勢頭迅猛,廣大農戶、合作社紛紛學習推廣「稻耳輪作」模式。黑木耳種植數也由最初的500多萬棒增至1.26億棒,有效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發展。
  • 每日兵器:戲說劍史▏寶劍變遷你知道嗎?
    今天,普通人能見到的劍大多是晚清民國時期浙江龍泉所制的龍泉劍,劍身四面,部分嵌銅質七星,尺寸偏短,護手多為睚眥吞口造型,其餘金具多引入螭龍圖案,基本所有的龍泉劍都是這樣千篇一律缺少變化。(上圖為《刀兵相見》一書中收錄的清代龍泉劍)在經歷了康熙、雍正兩朝之後,乾隆期是國家較為平和繁榮的時期,滿族執政者逐漸接受漢文化和藝術,除治國之外主要精力均投入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和手工工藝活動。
  • 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將於本月10日在龍泉舉行
    大會以「天下龍泉 匠心開物」為主題,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共麗水市委、麗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將於12月10日至12日在龍泉舉行。  據了解,大會以「1+4+30」為框架進行安排,其中「1」為一場開幕式;「4」為四大篇章,將活動按類別分為「瓷韻匠心·論道篇」「雨過天青·品瓷篇」「好物大賞·樂購篇」「天下龍泉·賡續篇」;「30」是指30項子活動,包括6場論壇沙龍、10場展覽展銷、10場體驗互動、4場其他活動。  今年的大會還有五大特點。
  • 文化禮堂村運會,另眼看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楊靜 張峰 通訊員 蔣升 —————————————————————跨越大半年,行遍大半個浙江,中國體育彩票文化禮堂村運會活動本周圓滿落幕。文化禮堂是浙江創舉,我們見到了豪華如城市電影院的,典雅如水墨山水畫的,古樸如老祠堂的。在城市化大潮下,農村文化禮堂是田園鄉村孤獨的風景,是農耕文化頑強的瞭望臺,也是父老鄉親的精神家園。近年來,浙江的文化禮堂數量不斷上升。
  • 家族式販毒團夥被龍泉警方搗毀,現實版破冰行動抓獲嫌疑人19名
    日前,從浙江龍泉警方獲悉,經過為期半年的偵查經營,成功偵破一起省公安廳目標案件,斬斷一個溫州——麗水的販毒通道,抓獲吸販毒嫌疑人19名,繳獲疑似冰毒、麻古200餘克。其中一個以彭某某為首的家族式販毒團夥被一鍋端。「我國刑法規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 畫江湖之不良人裡,後續龍泉寶劍的秘密到底出來了嗎?
    畫江湖之不良人裡,後續龍泉寶劍的秘密到底出來了嗎?畫江湖系列在這裡我不得不吐槽一下了,每個版本更新的都好慢,而且基本上還是更新不完。然後就不了了之了,都是吊著人們的胃口,看得讓人很捉急。不過儘管如此,畫江湖系列的動漫看起來還是不錯的。
  • 5月16日,龍泉青瓷女藝人帶你去感受「火與土」的重生!
    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9月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是迄今為止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  張有鋼 攝  張有鋼 攝  龍泉市從2017年開始,策劃組織開展以「不滅窯火」為主題的龍泉青瓷傳統龍窯燒制活動,包括迎聖火、點火和開窯前的傳統祭窯儀式,吸引了各地遊客前來感受龍窯燒瓷技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