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起地球上什麼東西最多?那麼你可能得到的回答是:動物、植物以及水。水佔據了地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面積,其總含量就有13億8600萬立方千米,近百分之九十六的水分布在海洋裡。
而在地球上,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都是無法離開水獨立存在的,據分析,人類可以七天不吃東西,但卻不能三天不喝水,因此,水是生命之源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那麼,地球上如此大量的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關於這個問題,科學家有兩種看法,分別是內源論以及外源論。
內源論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從地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存在了的。水的化學符號是H2O,這也意味著水由兩個氫原子以及一個氧原子共同構成,而科學家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宇宙中的氣體塵埃中就已經含有大量的氫原子和氧原子,這些原子在地球形成的過程被逐漸凝聚在一起,並且包裹在地球的大氣圈上方。
而經過數十億年的漫長變化後,地球的氣溫逐漸冷卻,分布在地球上空的氫氧原子也相互結合,並且在遇冷之後凝結,然後變成雨水降落到地球的表面上。
而外源說則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從外星球被「轉移」過來的,地球本身並沒有水。在宇宙的大環境中,有著許許多多「流浪」的星體,這些天體的真身大部分是「髒雪球」,表面布滿了塵埃,而內部則是水冰。在宇宙飄蕩的星體在受到各種引力的幹擾下會撞向地球,而在撞擊的過程也將水冰等物質帶到了地球上,並開始在地球上不斷地積攢。
關於地球水來源的問題人們爭論了幾十年,而在最近,科學家終於有了新的發現。人們將焦點放在了一個名為「獵戶座」的星雲上,獵戶座星雲的形成時間和地球相差無幾,地球的年齡是46億歲,而獵戶座星雲則是42億歲,而在獵戶座星雲內,人們還發現了大片氫氣雲團。
科學家將其命名為「獵戶座分子雲團」,這裡是名副其實的「造水工廠」,而它含有的氫氧原子如果化作水存在的話,其含量比地球還要豐富,科學家認為,是彗星或者隕石將獵戶座的水帶到了地球,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地球上才誕生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