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雨水·陽曆2月18-19日

2021-01-09 騰訊網

《詠廿四氣詩·雨水正月中》

[唐]·元稹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

祭魚盈浦嶼,歸雁過山峰。

雲色輕還重,風光淡又濃。

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起源地黃河流域,更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其中"雨水"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春雨過後大部分地區溫度回升到0度以上,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固有"春雨貴如油"之說,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

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更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天氣對已萌動和返青生長的作物、林、果等生長及人們的健康危害很大。在注意做好農作物、大棚蔬菜以及工交部門防寒防凍工作的同時,仍要注意個人的保健工作,以防止冬末春初感冒等流行疾病的發生。

更有諺語根據雨水來預測天氣,"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還有根據風來預測後期天氣的,如"雨水東風起,伏天必有雨"等等。

民間習俗:

1、 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保保則是乾爹)雨水節拉乾爹,意取"雨露滋潤易生長"之意。可千萬不要想歪了

2、 雨水節的另一個主要習俗則是女婿,女婿去給嶽父嶽母送節。有的地方也叫"接壽"。

3、 川西民間稱為"撞拜寄"。

4、 "回娘屋"流行於川西一帶的一項風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民間諺語:

春雨貴如油。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寬。

七九八九雨水節,種田老漢不能歇。

雨水到來地解凍,化一層來耙一層。

麥田返漿,抓緊松耪。

麥潤苗,桑潤條。

種地別誇嘴,全憑肥和水。

糞大水勤,不用問人。

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水滿塘,糧滿倉,塘中無水倉無糧。

水是莊稼血,肥是莊稼糧。

水是莊稼血,沒有了不得。

水是金湯玉漿,灌滿糧囤穀倉。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人靠地養,地靠糞養。

會耕會耪,無糞不長。

春天糞筐滿,秋天糧倉滿。

春天比糞堆,秋後比糧堆。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雨水文》

萬年如意好音來,

百事鹹宜笑口開。

雨水正逢元旦日,

黃金杯重壓銀臺。

相關焦點

  • 中國二十四節氣-雨水·陽曆2月18-19日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起源地黃河流域,更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
  • 二十四節氣詩:雨水
    《雨水》  作者:邱承彬  地氣升雲化油雨 草木抽芽生新綠  水獺排魚祭河開 大雁北飛春梅鬱                       二〇二〇年二月十九日   部分注釋  1.地氣:地中之氣。
  • 雨水是什麼季節 2020雨水節氣是幾月幾日 雨水節氣傳統習俗
    「立春」之後,2月19日將迎來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是一個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即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陽曆範疇。
  • 2020年2月19,迎來中國第二個節氣:雨水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四節氣,內容和深意博大精深,現在用在最多的是在農事方面,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畢竟,中國古代可是農業立國的國家,農業關乎國家政權穩定。而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並且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 2017年雨水節氣是什麼時候幾月幾號?雨水節氣是什麼意思?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位於每年正月十五前後(公曆2月18-20日)。太陽位於黃經330°。  這天通常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給母親送一段紅綢和燉一罐肉.  2017年雨水節氣是2月18日星期六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回歸年正是四季變遷的周期,其長度為365.2422日。由此可見,農曆的歷年長度與回歸年相差約11日。古人想出了置閏的辦法來克服12個朔望月不反映四季周期的缺陷。這就是通過在二、三年內加入1個閏月(19年7閏),使這一年(閏年)的歷年長度成為383~384日,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1回歸年。現在農曆的正月初一隻是在公曆的1月下旬和2月的上、中旬之間來回移動,正由於此。
  • 二十四節氣-大暑·公立/陽曆7月22日-24日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7月22-24日之間為大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颱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 十二星座與二十四節氣
    之前很多朋友詢問自己的生日是哪個星座,總是分不清楚陰曆和陽曆,今天教給大家一個方法,對照你出生時間與節氣之間的關係,看看自己在哪個「中氣」點出生的。大家可以看到節氣每年的日期會有兩天差別,所以你要看看自己出生那年具體是那天進入那個節氣。
  • 精靈之約節氣「植」說│上海植物園:上海的二十四節氣花園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如今雖已歷時兩載有餘,然而說起「節氣」,不少人還是一臉懵圈…… 作為炎黃子孫,「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豈可不知?所以今年,上植君就給大家好好聊聊這「二十四節氣」吧。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
    回歸年正是四季變遷的周期,其長度為365.2422日。由此可見,農曆的歷年長度與回歸年相差約11日。古人想出了置閏的辦法來克服12個朔望月不反映四季周期的缺陷。這就是通過在二、三年內加入1個閏月(19年7閏),使這一年(閏年)的歷年長度成為383~384日,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於1回歸年。現在農曆的正月初一隻是在公曆的1月下旬和2月的上、中旬之間來回移動,正由於此。
  • 二十四節氣有什麼用?簡單有效記住全部二十四個節氣的訣竅
    如果不百度,不看手機上日期同步的節氣,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能完全把二十四個節氣全部說出來的極少,那麼如何簡單、快速的知曉並記住二十四節氣?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訣竅。1、記住兩個傳統節日,清明和冬至傳統節日,只有清明節和冬至這兩個節日是按照二十節氣節氣來的,比如,我們中國最隆重的春節,並不是二十四節氣中立春這個節氣。
  • 二十四節氣和閏月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就是典型的陽曆特徵,而初一、十五等說法又是典型的陰曆特徵,傳統曆法中的閏月就是為了彌合陰曆和陽曆之間的差別而設置的。二十四節氣到底是什麼?閏月是如何設置的?為什麼有時候過年早,有時候過年晚?點開視頻看看吧!
  • 2019年2月節日有哪些?2019年2月放假安排時間表
    2019年2月放假安排時間表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2019年節假日放假調休安排公布, 2019年2月放假安排如圖:2019年2月放假安排2019年2月節日有哪些?  2月2日:世界溼地日  2月4日:立春、除夕  2月5日:春節  2月10日:國際氣象節  2月14日:情人節  2月19日:元宵節、雨水  立春:立春,是幹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
  • 二十四節氣的正確叫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7月22日是今年的大暑,太陽到達黃經120度,在古人心中,這一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大暑一詞,聽來就與潮溼悶熱、清涼的冰飲、樹蔭蟬鳴相關,但鮮少有人意識到,大暑還與農曆六月有關,在過去,二十四節氣除了可以幫助人民區分物候變化外,也可以作為曆法使用。
  • 二十四節氣-驚蟄·陽曆3月5-6日
    《驚蟄日雷》[元]·仇遠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二十四節氣"中驚蟄是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此時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自然節令的反映,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重要意義,在鄉村中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把它視為春耕的節令。而現在我們大多數都在城市中忙碌奔波,對節氣也不是那麼敏感。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我們不能忘記。驚蟄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蜇蟲,提醒人民進行驅蟲,保護莊家的豐收。有"驚蟄照蚊蟲,一照影無蹤"。
  • 這是中國獨創的日曆法,二十四節氣怎麼用,很多人不會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一句無心的話被我注意到,她說:「雨水過後就是驚蟄了呀,時間過的真快……」,我一臉沒聽懂的問:「你在說什麼啊?」,「我說節氣馬上到驚蟄了」她說,「那雨水是什麼?」我傻傻的問,「一年的第二個節氣啊」她笑著回答。可能不只是我,應該有很多人連24節氣都說不全,能記住的也就是二分二至,因為這是高中地理種的知識,你知道24節氣都有什麼嗎?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白露·陽曆9月7日-9日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7日-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白露是9月的頭一個節氣,天氣轉涼、空氣乾燥。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