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不由己的北魏末代皇帝

2021-01-17 以史為鑑興替過往知

在兩位皇帝先後被弒殺後,權臣把控朝政的局面越來越嚴重,北魏的政局變得越來越不穩定。被擁立的一眾新皇也不過是權臣的牽線木偶罷了。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元曄出生於河南洛陽。性輕躁,有膂力。

武泰三年(530年),北魏王朝在野心家爾朱榮等人的折騰下,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時,孝莊帝元子攸,不甘北魏大權旁落爾朱氏手中,於是詐稱皇太子出生,召爾朱榮入朝,殺死了爾朱榮。同時被殺的還有元天穆、爾朱榮的兒子爾朱菩提。汾州刺史爾朱兆為替死去的叔父爾朱榮報仇,自晉陽發兵進攻京師洛陽,擁立太原太守、行并州刺史長廣王元曄為主。元曄就這樣被爾朱兆擁立登上了帝位,年號建明。

即位後,冊封爾朱兆為大將軍,並進為王爵。徐州刺史爾朱仲遠響應,率眾前來洛陽投奔爾朱兆。十二月甲辰,爾朱兆、爾朱度律自富平津上,率騎涉渡,以襲京城。事出倉卒,禁衛不守,元子攸被俘。孝莊帝出雲龍門,爾朱兆逼孝莊帝去永寧寺,殺戮皇子,汙辱嬪妃,並殺司徒公、臨淮王元彧,左僕射、範陽王元誨等宗室成員和朝廷官員。這樣,北魏的大權仍為爾朱氏把持。戊申,元曄大赦天下。爾朱度律自鎮京師。甲寅,爾朱兆遷孝莊帝於晉陽。十天後,在城內三級佛寺害死孝莊帝及陳留王元寬。孝莊帝元子攸死後,北魏建明二年(531年)春二月,一直覬覦北魏王朝大權的爾朱世隆,以元曄與孝莊帝關係疏遠且無威望為由,欲廢黜元曄,而另立廣陵惠王元羽之子元恭。從此,北魏朝政被「五胡王」爾朱氏集團及北方六鎮高歡勢力集團所控制。三月癸酉,被迫交出帝位的元曄降封為東海王。

元恭,廣陵惠王元羽之子,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生於河南郡洛陽。年幼時端莊謹慎,有志向氣度。長大後喜愛學習,侍奉祖母、嫡母以孝順聞名。正始年間(504年—508年),繼承其父廣陵王的爵位。延昌年間(512年—515年),被任命為通直散騎常侍。神龜年間(518年—520年),升任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521年),任正常侍,兼領給事黃門侍郎。元恭因京兆王元叉專擅朝政,就稱說有病不任職。過了很久,藉機會託稱啞病。正光五年(524年),授任金紫光祿大夫,加授散騎常侍。建義元年(528年),授任儀同三司。繼承帝位。永安三年(530年,建明元年)十二月,孝莊帝元子攸被廢弒,爾朱世隆等人考慮到爾朱氏擁立的傀儡皇帝元曄在宗室中族屬疏遠,又不是人們願望所推舉,因元恭沉潛藏匿,有超過常人的器量,打算再行廢立,又擔心元恭真的不會說話,就派親信表達意向,而且語帶脅迫。元恭於是回答說:「天哪會說話呢?」爾朱世隆等人大喜。於是,廢黜元曄,擁立元恭為帝。即位後改元「普泰」,改國號「魏」為「大魏」。

普泰元年(531年)六月,高歡起兵於信都。普泰二年(532年)閏二月,高歡敗爾朱天光等於韓陵。夏四月辛巳,高歡至芒山,派魏蘭根慰喻洛邑,且觀元恭之為人。魏蘭根忌元恭雅德,回到高歡那裡後就詆毀誹謗元恭,高歡最後聽從崔陵建議,廢元恭於崇訓佛寺,而立平陽王元修,是為孝武帝(出帝)。太昌元年(532年)五月,高歡毒死節閔帝;十一月,高歡以東海王元曄、安定王元朗與爾朱氏有牽連,同日將二人賜死。

孝武帝元修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孫,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母親是李氏。幼年時期的元修博學多才,喜好武事,性格沉穩且厚重。孝莊帝永安三年(530年),封為平陽王。節閔帝元恭普泰初年,轉任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為尚書右僕射,後又改加侍中、尚書左僕射。被權臣擁立。普泰元年(531年)六月,晉州刺史高歡在信都起兵反抗爾朱氏,翌年逼近洛陽,政局動蕩。北魏皇族諸王大多各自逃生。元修逃亡民間,隱為鄉農。高歡欲立北魏孝文帝之子、汝南王元悅為帝,因無法服眾,只得退而選擇元修。斛斯椿從元修的心腹好友王思政輾轉尋到元修,元修道:「這該不是把我出賣了吧?」高歡遂親自前來陳誠,泣下沾襟。元修方才入京。四月二十五日(6月13日)即位於洛陽東郭之外,儀式上採用鮮卑古制(代都舊制),由高歡等七人身蒙黑氈,元修在氈上西向拜天,然後入城。

元修即位後,與高歡的長女結婚,夫妻彼此都沒有感情。元修與三個堂姊妹姘居,將她們都封為公主。其中,他最喜歡公主元明月。永熙三年(534年),元修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

永熙三年(534年)秋七月丁未,孝武帝元修招還前線督領御林軍的心腹侍中、儀同開府斛斯椿,繼而率京中各人馬由宮中發動。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波折後,永熙三年(534年)十月十七日(11月8日),高歡以元修棄國逃跑為由,遙廢其帝號,另立元善見為帝,十日後遷都鄴。永熙三年(534年)閏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宇文泰以元修淫及從姊妹有傷大雅為由,把元明月和元修都給殺死,改立元寶炬為帝。北魏從此正式分裂成東西魏。嗚呼哀哉,亂世之中,貴為皇帝的天子尚且不能苟活,更不要說無數的平民百姓的生活狀況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各統一王朝末代皇帝的結局
    第三位,相信沒什麼人聽說,晉朝(那時是東晉)末代皇帝晉恭帝司馬德文,被權臣劉裕(就是建立南朝宋的那個皇帝)逼迫禪讓。第五位,這個應該也沒有什麼人知道,唐朝末代皇帝唐哀宗李柷。十三歲就被朱溫「扶」上了帝位,完全成為了朱溫的「傀儡」。
  • 末代皇帝溥儀
    原創 最愛君 最愛歷史 收錄於話題#清朝那些事兒24個末代皇帝溥儀得了腎癌,在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很想抽一根煙。可醫生不讓。當年11月,彌留之際的慈禧掙扎著,下令迎入自己的親妹妹葉赫納拉氏與醇親王奕譞的孫子、當時年僅2歲9個月的溥儀繼承大統,是為滿清和中國的末代皇帝宣統。溥儀的親生父親,是葉赫納拉氏的兒子、光緒皇帝的親弟弟、繼承醇親王爵位的載灃。軍機大臣要來接這位不到三歲的孩子入宮,溥儀拼命哭。
  • 北魏王朝死於非命的皇帝有幾位
    皇帝在封建社會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由皇位引發的血腥事件更是不勝其數。北魏王朝是由拓跋鮮卑在北方建立的封建王朝。它自386年拓跋珪建國,至534年分裂為東魏、西魏,北魏王朝歷經14帝,共148年。北魏14位皇帝中,竟然有11位死於非命,這實在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一幕!今天縱橫五千年-帝王傳的編者甜心即可,就介紹下這段歷史。
  • 北魏開國皇帝崇佛興寺,第三位皇帝滅佛又興佛,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公元398年,一個叫鮮卑的少數民族越過長城,來到了平城(現在的大同),這座歷朝歷代都是邊關重鎮的地方,在這裡建立了北魏王朝。時至今日,與平城一樣,當時無盡繁華的北魏王朝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只在古都的一角留下了這座沉默千年的豐碑一一雲岡石窟。
  • 歷史上九個大一統王朝,十二位末代皇帝,他們各是什麼樣的結局?
    有的朋友或許會說,秦朝的末代君主是子嬰。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子嬰登基後,並沒有稱帝,而是自稱秦王。另外,子嬰僅僅在位46天,根本沒有對國家行使過統治權力,也不能算是末代皇帝。 所以,嚴格來說,秦朝的末代皇帝,還是秦二世胡亥。而胡亥,則是被趙高的心腹閻樂逼迫,自殺於望夷宮,時年二十四歲。
  • 1995年,溥儀墓被移出八寶山,末代皇帝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清西陵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如果看過《末代皇帝》,那麼你一定對電影中那位自命不凡,但卻在歷史大潮中,跌得狼狽不堪的末代皇帝溥儀印象深刻。雖然電影終極是電影,現實中沒有電影描繪的那麼雪月風花,但大體的脈絡還是演繹得比較寫實的,「末代」一詞早已註定了他皇帝生涯悲劇的下場,最後,這位少年風流,晚年清苦的前朝皇帝於1967年逝世於北京,不過,最令人詫異的是,似乎溥儀的身後之事也頗多波折。
  • 末代皇帝溥儀八字解析
    末代皇帝溥儀八字:財 梟 日 財丙 庚 壬 丙午 寅 午 午大運:9辛卯 19壬辰 29癸巳 39甲午 49乙未 59丙申命局五火一木,寅午合火,財星旺且日元無根,一個虛浮庚金無根並且被丙火克盡,格局從財。從財喜食傷,就和從殺喜財星道理是一樣的。
  • 末代皇帝溥儀為什麼不能生育?你看看小時候,宮女都對他做了啥
    1908年溥儀被迫送進了紫禁城,然後接受了慈禧太后的懿旨,當上了皇帝。但是1911年民國政權建立,1912年封建歷史完全退出舞臺。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帶著一乾親眷匆忙逃離紫禁城。自此之後溥儀就徹底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前半期生活中溥儀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自主權,就相當於是一個傀儡一般生活。這一段時間的溥儀,也為後來眾多人想要改造溥儀,打下了基礎。
  • 1935年溥儀訪問日本:末代皇帝與天皇同框,圖4觀看歌舞伎表演!
    2020-11-25 09:19:10 來源: 白雲娛樂人 舉報   1935年溥儀訪問日本:末代皇帝與天皇同框
  • 「明火戰清水」——由明清兩代開國及末代皇帝的生辰八字淺說五行...
    「明火戰清水」—由明清兩代開國及末代皇帝的生辰八字淺說五行的更替 陳能雄/文 陰陽五行理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古代的天文、地理、中醫、民俗等各方面無不受五行理論的影響,就連歷代王朝的變更也反映著五行生剋的變化更替。
  • 末代皇后婉容慘死獄中,屍體被扔進臭水溝,身上只有一件遺物
    末代皇后婉容慘死獄中,屍體被扔進臭水溝,身上只有一件遺物 中國末代皇后婉容的離世可謂悽涼。這個出身名門的皇后,她是怎樣身不由己當上皇后的?她前半生的奢華生活又是怎樣的?到了晚年又是為何靠鴉片度日?
  • 北齊末代皇帝高緯的皇后馮小憐,創造出怎樣一個膾炙人口的成語?
    玉體橫陳是一出荒誕的悲劇,而這場悲劇締造者就是北齊末代皇帝高緯,他是一個暴君昏君淫君,他的皇后馮小憐就是其中的犧牲品。馮小憐以美色出眾,成為了高緯的皇后。這不僅對於作為皇后的馮小憐是一種侮辱,對於皇帝來說也是顏面掃地的事情。放在任何一個其他的朝代都是一樁無稽之談,但如果是發生在北齊的歷史上,其真實性極大。因為北齊的皇帝精神病遺傳,個個都是出了名的變態皇帝,他們幹的每一樁事都離經叛道,罔顧人倫,高緯更是變態的集大成者,還把江山給玩脫了。
  • 234年,一個值得同情的末代皇帝死了
    作為大漢帝.國的末代皇.帝,他似乎更是一位被淡忘的邊緣人物,而4月,是他去世的日子。 長大後,9歲那年,劉協的父親漢靈帝去世;當時外戚與宦官相攻,東漢朝廷大亂,劉協的哥哥漢少帝劉辯,則被趁虛而入的軍閥董卓強行毒殺;亂世之中,劉協被董卓擁立為帝,是為東漢的末代皇.帝,應該說,從此以後,他終其一生,都只是個傀儡而已。
  • 臭名昭著的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和末代皇帝溥儀是什麼關係?
    這個名字看起來很像是日本人,但其實川島芳子是一名漢奸,而且還是出身愛新覺羅的皇室貴女,人稱「十四格格」,與末代皇帝溥儀同歲。那麼川島芳子和溥儀是什麼關係呢?川島芳子和溥儀是什麼關係?川島芳子本名為愛新覺羅·顯玗,於1906年出生於肅親王府邸。她的父親愛新覺羅·善耆是第十代肅親王。
  • 在電影《末代皇帝》中,坂本龍一演了1個角色還作了44首曲子
    經出版社授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從新近出版的《音樂即自由》一書中,節選了坂本龍一口述的拍攝《末代皇帝》及為這部電影作曲的「一團混亂」的故事。劇組輾轉北京、大連、長春之間,在真的紫禁城裡拍戲,仿佛「時光倒流」;坂本拒絕執行貝託魯奇導演安排的切腹情節,「是要選擇切腹?還是要選我?」最後他們只好改成了開槍自殺。
  • 亞洲第一美男尊龍:華語影視的驕傲,為什麼成了娛樂圈的末代皇帝
    兩年後,他遇到了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飾演《末代皇帝》中的溥儀。在電影中,溥儀變成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溺水者,徒勞無功地對抗著洪流;而尊龍的演繹,把溥儀的那份無奈與滄桑展現的淋漓盡致。或許他們本身就是一個人。鄔君梅被問到「拍《末代皇帝》時最難忘的事是什麼」時,毫不猶豫地回答道:「就是尊龍那張臉!」
  • 高允正直不阿,為何聽了皇帝的話,還惹怒了皇帝呢
    唐有諫臣魏徵,北魏同樣有一位敢於直言、正直不阿的臣子——高允。他作為臣子最重要也是最難得的品質就是敢于堅持真理,尤其是敢於糾正皇帝的錯誤,特別是敢於當面直諫,這可是逆龍鱗,是要冒罷官、坐牢、殺頭甚至滅族的風險的。而且高允也非常聽皇帝的話,那既然如此,皇帝為何龍顏大怒,要處死他呢?
  • 專家:內蒙古白道嶺圜丘系罕見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原標題:專家:內蒙古白道嶺圜丘系罕見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圖為白道嶺圜丘遺址 張文平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11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張文平11日在呼和浩特表示,經其持續考證,考古界頗具爭議的內蒙古大青山蜈蚣壩白道嶺圜丘,應屬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北魏皇家祭祀遺存
  • 中國古代有494位皇帝,最長的當了61年皇帝,最短的才不到1個時辰
    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康熙帝當了61年皇帝,而在位時間最短的完顏承麟才當了不到1個時辰的皇帝。而且,完顏承麟的這個皇帝還是末代皇帝,剛一登基金國就滅亡了。對於生活在古代的人們來說,皇位的誘惑可以說是相當大,為了皇位拋棄親情、友情的例子在史書上十分常見。雖然古人都夢想當皇帝,但是有一種皇帝卻沒人願意當,那就是末代皇帝。
  • 從冷宮、守陵到出家為尼,淺析北魏後宮妃子的地位和命運
    古往今來帝王多情又無情,后妃們的興衰榮辱,禍福吉兇都掌握在一個皇帝手裡,一旦后妃們失去了皇帝的庇護,她們的命運將會如何?回顧歷朝歷代對失寵后妃、無子后妃、宮廷鬥爭失敗后妃、先帝遺妃等問題的處理,都顯示了後宮女性在面臨人生巨變時所處的悲慘境遇。但是北魏對失寵、失寵后妃,處理方式往往比較寬容,她們可以更自主的選擇出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