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9日訊今年,美國對中國籤證放開,去美國的中國遊客迅速激增。在美期間,為了遊得更自由更暢快一些,自己租輛車在美國開,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遊客的選擇。上月底本月初,我們有機會在美國東西部遊覽,行車裡程達到6000多公裡,幾乎跑遍了美國東西部的主要景點,對這個汽車王國的交通也就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我們發現,在美國開車,越守規矩越簡單,否則容易出「洋相」。
高速輕易不變道——變了幾次道,結果開過了頭
美國地廣人稀,交通狀況良好,而且公路上少有三輪車、農用車以及低速的貨車,所以在美國開車比較暢快,是一個相對享受的過程。老美通常以超速10~15%的速度行駛,這與國內的規矩差不多,一般限速60mile/小時的路,開到70也沒關係,不會有警察管,但紅綠燈上多有攝像頭。
美國的高速公路路網高效發達,通常兩個大城市之間不止一條高速,一般是單向3至5個車道,有些臨近大城市的路段,單向甚至達到8至10車道。但美國的高速公路車道多半要比國內狹窄一些。可能是在國內變道習以為常了,在波士頓的郊外,我們多變了兩三次車道,沒想到美國的高速出口距離都很短,眼看就到出口,但我們卻需要繞過滾滾車流,結果被逼開過頭。後來我們也學老美少變道,反而開得很輕鬆。高速公路的限速都是55~75mile/小時,即限速88~120公裡/小時。在寬大繁忙的高速路上,我們多是跟隨車流駕駛,這樣不會面臨超速的危險,而且更為安全。有不少高速公路在最裡面設有carpool車道,只允許載有兩人以上的車輛通行,我們的車通常滿員,自然當仁不讓選擇這個寬敞而又車少的特殊車道行駛,也就特別暢快和安全。
國道和鄉鎮道路的限速,往往是根據路況來設置,都較為科學,因此嚴格根據車速來行駛更為安全。有時遇到前面車速很慢需要超車,你也只能耐心等待時機,一般在道路視野好時,才會設有兩個車道供你超車。在美國東部,超大型組合的立交橋比較多,這些立交橋四通八達,如果不小心,很容易開錯道,因此最好有副駕提前看好導航指路。
輔路要讓主路——記者一疏意,結果招來白眼
美國車輛眾多,但馬路上行車卻都很有序,其中一個重要的規則就是輔路的車輛要讓主路,不需要紅燈,只需要一塊STOP的路牌。
每輛車行駛到STOP前,都需要停下來,三四秒後,確認不影響主路車輛行駛的情況下才能前行。前面的車通過之後,後面的車跟上來,也是繼續停下等待。有時不分主輔道路,那就相互交替等待通行,不需交警,一切全憑司機自律。即使路上一個人都沒有也要停下來。剛開始時,我們還真不習慣,有次忘記了,害得主路上的老美氣得直瞪眼,後來我們互相提醒,再也沒有發生過。同樣,郊區道路岔路車也要無條件讓主路。我們的車輛在黃石公園時就常常遇有這種情況,有時要等候五六分鐘才有機會上主路,後面車也不催,大家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規則。
還要無條件禮讓行人,距離行人至少要5米遠,不能鳴笛不能晃遠光燈,即使行人不遵守交規。我們有次因要趕飛機,在行人道前沒有禮讓行人,正好被一位警察發現,當即就把我們的車輛攔下,後來看在我們是遊客的份上,沒有罰款,教育我們幾句後放行了。同樣,在郊區和國家公園裡行車還要特別小心過馬路的動物。要是撞傷動物,被警察發現,你也會被罰款。
停車有點小麻煩——臨時停車拍照,結果引來警車
美國地大人少,一般城市停車都不要錢,如百貨中心都配套有大片的停車場。但在一些大城市的鬧市區停車,就會有些小麻煩。通常會有咪錶,有的可以塞硬幣,多少錢一小時,有的會標最多多長時間,如果你超時,旁邊就會有人過來給你貼罰單,就意味著你需要支付大筆的罰金。這時要注意不能超時,還要注意有提示牌說什麼時間可以停。
我們每次停車,總是要小糾結一下,首先要看清是否允許停車,再看可以停多長時間,最後是收費多少。有時路面實在沒有停車位,只好找停車場、自動停車樓和停車庫等。
如果馬路牙子上塗有紅色、黃色或白色,那絕對不可停車。但只要找到沒有標記的停車位,就不需要任何停車費。還要注意停車時不要佔用藍底色畫輪椅標誌且位置最好的殘疾人車位,違者會被罰款幾百或上千美元。
在舊金山時,我們有次要看一個著名景點,但周圍都不允許停車,開了一圈又一圈的我們最後決定選擇臨時下客位停車,正當大家下來幾分鐘拍照的當兒,一輛警車飛駛而至,同行的朋友驚呼:「警車!」,一邊向車輛飛奔。警車見狀迅即開走了,讓我們虛驚了一場,此後我們再也不敢亂停車了。
大城市或大景點周邊停車都非常貴,有時一小時要三四十美元。因此,在紐約,我們棄車坐地鐵和公共汽車和的士。但在華盛頓,我們入住的酒店離市中心實在很遠,我們只好開車進城。誰知到了市中心,我們意外地發現,白宮和國會大廈附近的停車位竟然有很多,而且都是2小時免費停車,非常人性化,讓我們大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