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無新意?黨務人士:恐仍換票聯盟決勝負

2021-01-10 海峽導報

國民黨中常委3月7日改選,因2020敗選後黨內青壯派疾呼,這次常委改選也被賦予內造化與年輕化期待。但熟悉黨內選務黨務人士分析,依現行中常委選制與投票結構看,最後仍是換票聯盟決勝負。

該黨務人士說,這次中常委選舉,具參選資格的中央委員與具有投票權的黨代表與選出本屆中常委一致,結構沒改變,結果變化也不大,一下子要有大規模改變也很難,選舉結果當然難有新意。

黨務人士說,中常委選舉只有黨代表投票,與黨員投黨主席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投票行為,黨代表要支持哪個黨主席候選人,不會與黨主席選舉聯結。相對的在黨主席補選兩強相爭下,有意競選中常委的中央委員除非本身早以色彩鮮明,也不會輕易選邊,否則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反而不利自己的中常委選舉選情。

國民黨中常委改選周四完成登記,總計49人參選,其中僅4名現任「立委」登記參選,比不上現任中常委當選人數。值得注意的是,原32名票選中常委,僅17人登記連任,換血仍可期待。這49名參選人,包含立委、縣市長、地方民代、鄉鎮市長、鄉鎮市代等具公職身份人數有18人,其中不乏青壯世代從政人士,仍被黨內賦予廣義內造化期待。

但黨務人士表示,國民黨中常委選舉採限制連記制,換票聯盟勢必仍會影響選舉;而以投票結構與現任中常會體系仍一致來看,有實力者仍然是特定人,頂多換成二代接班,參選人要當選,勢必還是要屈從體制,難有新氣象。

至於內造化,黨務人士說,去年全代會修改黨章後,黨主席原就可指定五名縣市長進中常會,只是前主席吳敦義不願找那些人進來;本屆中常會原當選「立委」就不少,但卻幾乎不出席,現在又喊內造化沒有意義。

來源:聯合新聞網

相關焦點

  • 警惕國民黨可能再次發生的嚴重分裂
    作者 富權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陳鎮湘將於明日率領黨務及智庫人員前往北京,與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及相關主管人員,為落實「習洪會」維護兩岸和平發展共識,進行「兩黨對話交流活動」。據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透露,經國共兩黨有關方面協商,雙方將在北京舉辦兩黨對話交流活動,圍繞兩黨和兩岸關係有關議題交換意見,促進兩岸交流,維護臺海穩定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洪秀柱:無私無我無畏無懼 團結一心 國民黨才有未來
    華夏經緯網1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10日表示,兩次「大選」的挫敗,是到了我們需要改變的時候了,百年老政黨累積許多醬缸文化,要一一破除很不簡單,要有所改變必然會有部分力量和人士的反彈
  • 國民黨主席擬明年7、8月改選「朱江對決」態勢明朗韓國瑜成最大變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任期到明年8月19日結束,國民黨黨務系統目前規劃,明年7月31日或8月7日進行黨主席選舉投票,9月5日在臺中辦黨代會時交接。隨表態時間倒數,目前黨內呈現前主席朱立倫挑戰現任主席江啟臣態勢,雙方支持者都希望最後協調產生人選,協調關鍵則是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 臺灣解嚴三十年 孤舟搖曳的國民黨
    經過1950年代初的黨務改造運動,國民黨構建了從中央到省、縣、區、分區直至黨小組的等級制組織體系。兩蔣時期,由於「政治強人」掌控掌權,各派系雖山頭林立,也只能在隱性狀態下運作。而李登輝更在被開除黨籍後轉向「臺灣團結聯盟」,追求激進的「臺獨」路線,這背後都反映了國民黨內部的意識形態正統與非正統的黑白之辯,屬於不可調和之矛盾。
  • 反美豬升溫,國民黨將推「幹話撲克牌」,揭露民進黨雙標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黃子哲指出,民進黨對於含瘦肉精美豬開放的態度初一、十五不一樣,前後不一、自我打臉,現在為了要開放,還失言、「幹話」、荒謬言論連發,罔顧臺灣人健康與豬農權益。 黃子哲說,國民黨在反美豬議題上要長期抗戰,除了在立法機構要嚴審行政命令把關,反美豬「公投」聯署也要分進合擊,相信反美豬撲克牌推出後,會讓民眾對於民進黨的荒謬失政更有感,為下階段募集「公投」聯署書加溫。 國民黨2018年因應地方「九合一」選舉曾推出「幹話撲克牌」,引起熱烈迴響,對「九合一」選戰攻防提供不錯火力。
  • 國民黨民調大輸朱立倫?江啟臣:捕風捉影、動機可議
    江啟臣表示,相關訊息讓人感覺捕風捉影、穿鑿附會、動機可議,國民黨智庫現在做反含對開放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美豬進口議題,以及像是罷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等相關民調,這才是智庫做政策研析的工作,不可能去做與黨內選舉相關民調。
  • 2018臺灣地方選舉| 國民黨李明賢:至少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沒有...
    2018臺灣地方選舉將拉開帷幕,除卻藍綠陣營代表人物的表演外,不少新生代「候選人」脫穎而出,引發了各界關注。本文採訪對象李明賢便是國民黨青壯世代的代表。有著十多年近距離接觸臺灣政治人物經驗的他,此次將參與到內湖-南港選區「議員」的選舉中。本文為觀察者網「選舉新勢力」系列報導第五篇。
  • 國民黨內鬥30年 曾出現三次分裂
    一位與會人士向環球人物雜誌特約記者轉述稱,馬英九一度激動得哽咽,紅了眼眶。隨後,馬英九一直坐鎮國民黨中央黨部。兩小時後,國民黨考紀會以損害黨譽為由,撤銷王金平黨籍。臺灣《中國時報》將這一幕形容為「開鍘斬王」。訴諸法律,「馬王鬥」進入「第二季」在9月11日之前,事態似乎朝著馬英九主導的方向順利推進。但9月11日之後,形勢逆轉。
  • 國民黨署名吳敦義春聯發不出去,高雄市只能發送馬英九春聯
    反吳的「藍天行動聯盟」直指國民黨不是吳敦義的,要求他下臺;另一邊挺吳人士則說國民黨是臺灣人的,不是高級外省人的,「不準你們這些高級外省人汙辱他」。國民黨黨內年輕世代、《新共和通訊》共同發起人林家興等人還發起「青黨行動」包圍中常會,力主國民黨砍掉重練,才能重獲新生。15日的中常會推舉中常委林榮德擔任代理黨主席。
  • 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中國國民黨不要迷路
    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的日子,新當選的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當天一大早率領國民黨黨務主管等人,來到臺北中山紀念館緬懷致意。皆因對於中國國民黨的兩岸主張,江啟臣即使在就職黨主席現場都未具體表態,只說黨內將進行討論,有共識後會對外說明。這或許就是今天站出來大喊反「臺獨」的這些臺灣民眾的擔心之處吧。  江啟臣3月7日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後發表的談話中,提及自己將「時刻謹記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為核心的創黨理念」。
  • 【黨務在線】疫情防控期間,黨務工作如何開展?
    《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對選舉產生黨支部委員會有較高的到會人數和選舉程序要求,如黨員不便集中在一起進行選舉,可考慮報經上級黨組織同意後,暫緩進行換屆選舉,日常工作由本屆委員會主持,待具備選舉條件後,再召開黨員大會選舉換屆選舉;如是新成立的黨支部,且確係工作需要,可先由上級黨委(工委)任命黨支部委員會(屬於臨時領導機構),待具備選舉條件後,再召開支部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黨支部委員會
  • 大唐海南公司開展2020年黨務人員培訓
    大唐海南公司開展2020年黨務人員培訓 發布時間: 2020-11-12 21:55:43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劉子菲
  • 數據分析1912年民國國會選舉:混亂與缺席
    今國民黨即處此地位,選舉事若得勢力,自然成一國民黨政府。兄弟非小視他黨,因恐他黨不能勝任,故不得不責之國民黨員……此次選舉,須求勝利,然後一切大計畫皆可施行。」國民黨湖南重要領導人仇鰲回憶到:「宋教仁和其他黨內同志都主張:將來的正式總統,雖可繼續選舉袁世凱,但是政治大權應歸內閣,因而內閣必須由本黨以國會多數派來組織,才能根據約法發揮政黨的責任內閣制的作用,使國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軌。
  • 國民黨訪談選民報告:洪秀柱真誠 蔡英文溫和
    國民黨參選人洪秀柱訴求打「非典型選戰」,盼透過個人參選理念及人格特質,爭取選民認同。據悉,除傳統電話民調外,黨內日前也進行大規模焦點團體訪談,深入了解藍綠橘三組參選人,在選民心中形象。結果顯示,洪「真誠勇敢」獲肯定,但在兩岸政策上,反而形象「溫和」的蔡英文較受選民信賴。
  • 高雄市長選舉,蔡英文四路人馬「圍剿」韓國瑜,能成嗎?
    熟悉內情的人士稱,在韓國瑜的刺激下,綠營明顯拉高規格迎戰,就連晚會主持人和政策操盤手等都由「重量級人士」負責,堪稱「總統級競選規格」。其他縣市候選人「自覺讓位」。據《中國時報》7日報導,民進黨的姚文智雖然競選的是臺北市長,卻頻頻為高雄市吆喝,先是向陳菊喊話「多花一點時間在高雄,打趴韓國瑜」,接著又在臺北市長電視辯論會上持續痛批韓國瑜。
  • 國臺辦作出重要表態後,國民黨4位大佬已經行動
    在國臺辦作出重要表態後,國民黨4位大佬也展開了行動。據海峽導報社1月6日消息,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月6日宣布,1月9、10日兩天,國民黨將在全臺灣159個地點同步展開「反萊豬、綁大選」兩項公投第二階段連署,另廣設友善連署點、設公投官網,全面展開連署。後續將持續在人口集中地區,設置連署攤位,也將在黨籍民代、地方黨部、店家等據點設置「友善連署點」,方便民眾就近連署。
  • 「本地化」浪潮暗湧 中國國民黨或卒於公元2016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敗選以來,國民黨內部輿論氣氛十分複雜,其中,「本地化」主張尤為引人注目。中國國民黨新生代改革派發起的「草協聯盟」在其舉辦的理念說明會上提出包括更改黨名去「中國」、「本地化」在內的改革主張。  已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隨即強烈回應:「我非常不以為然,甚至非常反對」,「你看中國國民黨的歷史背景,中國兩個字怎麼去掉?」
  • 陳果夫陳立夫成為國民黨大佬,卻悽涼死去,晚年一句話令人深思
    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成為國民黨大佬,到悽涼死去,背後滿滿的權術。近代,陳姓作為一個典型的南方大姓,湧現出不少的風雲人物。比如新中國成立過程中做出卓越貢獻的陳毅、陳雲,比如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陳玉成,再再比如國民黨陣營中的陳誠、陳繼承。可是說起兄弟一起當官,還都當大官,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便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