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導讀:誠實守信可以有許多表現方式,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時,這是誠信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父母培養孩子誠信品質最簡單的方法之一。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用對時間要求那麼嚴格,幾分鐘的出入不算什麼。孩子起床拖拉,可以晚起5分鐘、10分鐘,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睡覺前要求多看10分鐘20分鐘電視也沒什麼。殊不知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認為什麼事都不用那麼嚴格按照時間來進行,什麼事都可以拖拉推諉。習慣成自然,孩子在與他人交往中不講信用也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培養孩子守時守信好習慣,這五點讓孩子乾脆利索不拖沓
心理學家認為,從一個人對時間的把握上,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真的誠實守信。凡是那些認為什麼事都可以拖拉幾分鐘的人,常常會出爾反爾,會對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不負責任。而那些嚴格遵守時間的人,則會嚴格要求自己,會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任。
孩子在小時候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要磨蹭一會,這其實是正常的現象,因為此時孩子的時間觀念還不強,不知道守時對於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所以父母要採取一些貼合實際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養成守時守信的好習慣:
1、 生活作息有規律
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可以讓孩子自覺守時,父母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科學的作息計劃表,讓孩子從小就能夠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這樣孩子就能夠在早起之後自覺的去穿衣服、上廁所,然後刷牙、洗臉、吃飯,就不會再讓父母來回催,做事也不會拖拖拉拉的。當然。如果父母自己做事都不守時,拖沓成性,那麼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夠守時了。
2、 獎懲結合
父母在培養孩子守時習慣的時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個規矩,相互監督,誰要是沒有遵守守時的規矩,就要接受事先約定好的懲罰。如果一段時間內都能做到守時守信,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通過這種懲罰和獎勵並用的犯法,可以有效鍛鍊孩子守時的習慣。
3、 巧用鬧鐘
鬧鐘是教會孩子守時的最好工具,巧用鬧鐘對培養孩子守時的習慣很有效。對於那些晚上不按時睡覺或者早上賴床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好一個時限,並將其定入鬧鐘,時間一到就必須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規定來執行,絕不能因為孩子的任性或哀求而拖延。
4、 通過故事說道理
父母可以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結合故事給孩子講守時和不守時會引發怎樣的後果,讓孩子對於守時有一個概念,明白守時的重要性。
5、 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要想讓孩子養成守時的習慣,就要做到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榜樣。而且許諾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辦到,和孩子約定好的事情一定要按時辦到。同時,平時辦事待人一定要乾脆利索,不要拖沓。父母還可以讓孩子把重要的事情,用畫圖、做記導等方法記在日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