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行程卡,
是市民朋友們出行的「必備品」。
目前,有小夥伴發現
行程卡上的「上海市」,
竟然被標紅了!
看到紅紅的「上海市」字樣,
一些市民朋友表示有點「慌」……
「怎麼變紅了?」
「我們還能出上海嗎?」
……
別慌!仔細看看,
雖說「上海市」被標紅了,
但行程卡確確實實是「綠色」的!
點擊播放 GIF 0.1M
這是怎麼回事?
來看官方回應吧!
首先,
上海市目前的情況是這樣
昨日上海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本市新增1例51歲男性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根據疾控中心通報:
1、該確診病例26名密切接觸者,已全部完成首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2、密接的密接186人,186人已落實隔離觀察,已採樣送檢186人,檢測結果均陰性;
3、目前已篩查相關人員8717人,已採樣送檢8717人,檢測結果均陰性;
4、環境樣本採集524份,已檢測524份,檢測結果均陰性。
行程卡「上海市」為何標紅?
官方解答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通信行程卡」今天回應稱,2020年11月10日0時起,行程卡將對包含中高風險區域的地市名稱標記為紅色,僅作為出行提示,不關聯健康狀況,具體管控政策請遵循各地聯防聯控機制。
截至2020年11月10日10:00,標記提示的地區有: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
● 天津市
● 上海市
「上海市」標紅的行程卡,
是否影響市民正常出行呢?
已經有網友成功「試驗」,大家可以安心一些。不過具體通行標準還需要遵循當地政府、社區、通行口的規定。
不過,
很多人對「行程卡」依然充滿疑問:
它是怎麼判斷紅黃綠的?
靠譜嗎?
出錯了怎麼辦?
一起來看問題解答~
Q1
什麼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
它是由工信部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推出的行程查詢服務。
行程卡結果包含你在前14天內到訪的國家(地區)與停留4小時以上的國內城市。色卡僅對到訪地作提醒,不關聯健康狀況。
Q2
如何使用「行程卡」?
可用手機軟體(微信、支付寶等)掃碼接入查詢頁面,或微信小程序搜索「通信行程卡」進入小程序,輸入手機號碼並點擊獲取驗證碼,驗證成功後點擊查詢,即可返回查詢結果。
Q3
所有人都能使用「行程卡」嗎?
只要你是電信、移動、聯通三家運營商中任何一家的用戶,都可以使用該服務。(但是新開戶的用戶滿14天後才能使用該服務。)
Q4
紅卡、橙卡、黃卡、綠卡是什麼意思?
紅卡:行程中的中高風險地市將標記為紅色字體作提示
橙卡: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黃卡:海外國家和地區
綠卡:其他地區
Q5
我坐火車路過中高風險地區
會不會也被記錄下來?
不會的。坐火車路過城市一般不會超過4小時,是不會判斷為駐留的,坐飛機路過中高風險地區上空就更加不會被記錄啦。
Q6
「行程卡」為什麼能證明我的位置?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高度自動化,且有安全隱私保護機制,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和準確度。
Q7
在什麼場合可以使用「行程卡」?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用於幫助用戶證明自己近期所到訪過的地區,因此用工單位、社區管理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商業活動場所管理部門等在進行流動人員形成查驗時均可使用。
Q8
對方不認可「行程卡」結果,怎麼辦?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是由三大電信運營商為用戶提供的出訪地公益查詢,可供用戶作為證明個人行程的輔助工具。但具體通行標準還需要遵循當地政府、社區、通行口的規定。
Q9
查詢結果有偏差!
A市我並沒有去過啊,
去過B市但咋沒有查到呢?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使用的是基站數據,為了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另外在一個城市駐留時間未超過4小時,是不會被記錄的。海外行程記錄需要您在出國期間開通使用國際漫遊服務。
查詢結果有偏差的問題確實存在,在工信部查詢行程卡相關信息時,也看到一部分網友提出,自己的行程卡信息有誤。
原來,
「上海市」標紅不等於行程卡變紅,
有出行需要的市民可以放心啦!
但是,無論身在何處,
請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
資料:青春上海 新民晚報 申工社
編輯:吳百欣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楊浦區融媒體中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