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於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創新理論只有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想武器才是有意義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論學習有收穫,重點是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原有學習的基礎上取得新進步,加深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大政方針的理解,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指出了開展這次主題教育要把握的重點,為我們開展好這次主題教育活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堅守初心使命融入幹事成事全過程,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1.黨的創新理論是照耀新時代的思想燈塔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始終高度重視思想建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學習、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歷史。我們黨一經成立,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同時注重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動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新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圍繞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偉大實踐,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並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利於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偉大實踐催生偉大理論,偉大理論指導偉大實踐、引領偉大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實踐創新、理論創新的現實寫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我們黨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創立的。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充分體現了黨的理論創新實現的新飛躍,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方略的重大創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的重大變化;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經濟建設依然是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但要更加注重抓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所有這些,都更加充滿時代性、更多把握規律性、更加富於創造性,標誌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新起點。

2.緊扣時代課題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習領悟

深刻把握時代與思想的關係,是理解任何一個科學理論深層底蘊的關鍵。黨員幹部在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化學習領悟。

要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歷程加深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又具有鮮活的時代特徵和中國特色;既為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又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新時代語境下提供了廣闊的新視野、新空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與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個理論體系一脈相承的「脈」,就是我們正在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一脈相承揭示了科學理論的繼承性,與時俱進揭示了科學理論的創新性。

要結合新中國70年光輝歷程加深學習領悟。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全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中孕育、誕生和發展的。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結合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多年的歷史進程,深刻認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凝聚力、感召力,是中華兒女同心同德、共創偉業的共同理想和政治基礎。

要結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偉大實踐加深學習領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挺立時代潮頭,引領「中國號」巨輪,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前進。40多年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我們對時代的變化能否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能否取得更大發展、如何發展的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從戰略高度把握時代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在變化中了解自己、認識世界,提出科學的預見,制定相應的對策和策略。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學習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聯繫起來、結合起來,就是以現實為課堂,充分認識我們黨正在進行的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偉大事業的繼續,要積極投身這一偉大事業中去;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自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理論武裝的時代要求;充分認識黨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針、戰略決策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內容,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

3.在實踐中運用並豐富黨的創新理論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個活的靈魂,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思想路線,努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完整準確地把握新思想的科學體系。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牢牢把握其主線和靈魂,「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只有領會了精神,才有前行的方向和決心。黨員幹部在認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基礎上,搞清這一科學體系所包含的主要內容以及這些主要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繫,不能只記住個別論斷,孤立地看待某個原理,更不能隨意拋棄某個原理或片面強調某個原理。當然,從各自的工作實際出發對新思想的有關內容進行系統的鑽研和理解,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忘記這些內容是新思想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它不能離開整個科學體系。學習新思想要在全面正確地理解和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從總體上深刻把握其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在知行合一、狠抓落實上下功夫。正確的決策形成之後,關鍵在於抓好落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行合一、狠抓落實,黨員幹部要切實把自己擺進去,在守初心、擔使命的實踐中找準定位,認真履行職能職責,加強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真正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真正發揮我們黨理論聯繫實際的優勢,以強大的理論武器和飽滿的實踐熱情投身於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

提升工作創新能力,創造性開展工作。黨員幹部要勇立時代潮頭,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不斷激發創新的內生動力。一要解放思想,增強創新意識。解放思想首先要更新觀念,如果因循守舊、思想僵化、自我封閉,難以開展好自身工作,也不利於幹部的成長;其次要強化學習,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主動提升理論素養,不斷增強創新意識;還要有敢於破除陳規的勇氣,進一步提高洞察力、分析力、執行力,有效破解各種難題。二要勇於實踐,提高創新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高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黨員幹部要沉下身心,深入一線全面了解實際情況,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創新,進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三要集思廣益,確保創新成效。創新要達到預期效果,黨員幹部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同時要注意,創新不是擺花架子,要通過創新,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創出工作特色,從而推動工作再上新臺階。

人類歷史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歷史。實踐不僅是認識的動力和目的,更是認識的來源。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就在於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實為根據,並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必將在新的實踐中不斷豐富、不斷創新。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最重要的是緊密聯繫新時代新任務新實踐,圍繞我們黨在新時代肩負的歷史使命,勇於正視和敢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現實問題,增強在實踐中運用並豐富黨的創新理論的自覺性、主動性。(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郭魯江)

相關焦點

  • 鹿心社: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原標題: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80年前,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作了《實踐論》《矛盾論》兩部光輝的哲學著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為我們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中國革命勝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新時代領導幹部增強創新思維能力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要求
    鄧小平同志非常善於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踐中的關鍵問題。「我們現在幹的事業是全新的事業」[8]P254,「新問題就得用新辦法來解決」[8]P49。鄧小平同志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出發,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創新性的概括。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同樣十分重視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問題。
  •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重要法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要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
  • 解決實際問題須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
    堅持矛盾法則,解決實際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區別於其他理論的顯著特徵。堅持馬克思主義,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當前,我們正處於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同時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外部環境出現更多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推進改革發展穩定需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樣、越來越複雜。
  •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需強化兩個「善於」
    原標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需強化兩個「善於」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系統地提出了有關黨的政治建設的要求。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堅持和運用好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領導制度。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
  • 理論丨新時代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一中全會上指出,在新時代的徵程上,全黨同志一定要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緊密聯繫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緊密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實際,緊密聯繫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緊密聯繫「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各項任務,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把黨的科學理論轉化為萬眾一心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 努力掌握和善於運用科學思維方式
    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十分重視並善於運用科學思維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著重強調了辯證思維、戰略思維、歷史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等。這些科學思維方式具有內在聯繫,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有利於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有力思想武器。
  • 【微觀點】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
    實踐證明,黨員幹部如果沒有好學的精神,把學習當成負擔或者感到可有可無,時間久了,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會渾渾噩噩,無所作為,就無法推進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法肩負起重任。  「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本領不是天生的,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才會有所長進、有所提高。
  • 2021國考(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如何讓基層理論宣講「沾泥土...
    以老百姓為主體,主人翁擔當主力軍基層理論宣講關鍵是要有一支堅定信仰黨的創新理論、系統掌握黨的創新理論、生動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論宣講骨幹隊伍。長期以來,基層宣講普遍採取單向灌輸方式,老百姓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雙向的互動交流。
  • 李軍: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發展
    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切實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謀劃經濟社會發展,並身體力行,為全黨樹立了典範。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錯綜複雜的形勢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艱巨繁重的任務,領導幹部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關於辯證思維的思想和方法,對於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履行領導職責、推動改革發展,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 善於運用規律謀劃和推動發展
    越是形勢嚴峻複雜,越要總結實踐經驗、深化規律性認識;越是風險挑戰增多,越要堅持按規律辦事。這五個方面規律性認識,深刻總結了我們黨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成功經驗,對於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
  • 肖君華:「學習大國」的理論特質與實踐意義
    原標題:「學習大國」的理論特質與實踐意義 201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上海峰會後與外國專家座談時,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不論發展到什麼水平都虛心向世界各國人民學習」。
  • 準確把握和運用「五種思維」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始終保持堅強政治定力,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創新思維,是指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科學思維方法。提高創新思維能力,就是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打破迷信經驗、迷信本本、迷信權威的慣性思維,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
  •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突破創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 豐富中特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 【思政講理】在問題導向中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堅持黨對教育事業全面領導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
  • 讓黨的思想旗幟在蓉城大地高高飄揚
    對上好高校思政課而言,要把辦好思政課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大背景下看待。具體來說,必須加強黨對思政課建設的領導,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必須建優配強思政課教師隊伍,讓學生真心喜愛思政課;必須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增強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
  • 數字群團組織:理論邏輯、戰略意蘊及實踐路徑
    摘要: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團組織也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密切聯繫群眾""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等制度優勢。數字形態的群團組織遵循著技術進步催生社會形態變遷,新的社會形態引發組織形態的調整與改變,最終影響組織功能發揮的理論邏輯。
  • 善於運用底線思維
    原標題:善於運用底線思維   底線思維蘊含著前瞻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和積極防禦意識,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中量變與質變的原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告誡全黨要樹立底線思維,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
  • 以「中體和用」理念創新國際關係學理論
    「中體和用」理念不僅指導著中國人「修齊治平」的個人抱負,而且貫穿於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哲學觀、歷史觀、政治觀、經濟觀、安全觀、治理觀等。因此,中國國際關係學理論創新可以將「存在與變化」這組對立統一的動態平衡關係作為基礎研究問題和基本學術命題,以「中體和用」的中國思想路徑為根本法則,執兩端而用「中」於國際關係研究,以知行統一觀改進中國國際觀,進而推進中國與世界關係的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