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歷史中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人才,歷史書上都寫不下,所以歷史課本中只挑了幾個最典型的人來歌頌來彰顯我們國家的厲害,但其實除了那些人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優秀的人才我覺得應該進入大眾的視野中。
比如說像柴榮這個名字說出來好像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實他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他在15歲的時候就投入到了部隊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活,經過不停的打拼終於在33歲那年成為了皇帝,他是一個非常能幹的人,而且他是品質非常的高貴,生活,特別的簡樸,所以說百姓特別喜歡他,因為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皇帝特別的接地氣。
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中原地區的情況是特別的複雜的,但是北宋卻能夠用短短20年的時間就解決掉那麼混亂的情況統一了中原。這當然與趙匡胤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當時趙匡胤接手的後周國力特別的強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柴榮在位期間的一些政治思想也在後面影響了趙匡胤,比如說柴榮一直都秉持著先打南方再打北方的思想,而且也比較喜歡先解決掉簡單的麻煩再解決掉困難的麻煩。後來趙匡胤上位了之後也是這樣做的,趙匡胤上位之後就先平定了江南和四川,這也為後面的統一打下了一個非常堅定的基礎,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地方是經濟中心只要這兩個地方穩定下來了,國庫裡面就會有更多的錢,有錢才能夠支撐後面的打仗。大家都知道打仗是非常耗時耗力而且最主要的是他是非常耗錢的沒有錢你就沒有軍馬就沒有糧食。
後來趙匡胤想要解決掉五個小國,但是雖然看上去這幾個效果比較好,其實他們背地裡有契丹給他們撐腰。所以怎麼在解決小國的同時解決掉契丹是趙匡胤的一個難題。正好當時南方的周行逢因為生病,所以死掉了他的兒子周保全頂替了他的父親掌管了南方軍閥,但是由於年紀比較小,所以受到了欺負,於是周保權就找到了趙匡胤希望趙匡胤可以幫助他解決掉張文表。於是趙匡胤就用周的力量解決了張順勢也收了周的人力。
後來趙匡胤在得到了他們的兵力之後迅速的壯大了起來,於是又跑到了湖南開始新一輪進攻,又跑到了蜀地一進行攻打,那個時候蜀地的統治者早早的就進行了部署,因為土地的形式趙匡胤實在是不太了解,而且那邊的統治者還聯合了北漢一起來攻打趙匡胤,所以趙匡胤只是抓住了對方的一個將士叫做趙彥濤,然後從他的口中一點一點逼供出了蜀軍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的戰略部署,在有十足的信心之後才開始攻打。趙匡胤也不是個軟柿子他也找來了幫手跟他一起去攻打四川,於是趙匡胤就帶著將近5萬的戰士一起來,到了成都。這場仗一共打了一個多月,最後宋軍直接攻入城門,蜀軍實在是無法繼續堅持下去了,因為他們的損失太嚴重了,所以只好選擇了投降。
趙匡胤這個人也是宋朝的創始者,其實最主要的是他結束了那麼長時間政治分崩的一個局面,也算是一個跨時代級別的人物,他不僅在作戰方面非常的厲害,在人際交往中以及私生活方面都有非常多讓人津津樂道的東西。而且他個人也改變了那麼長一段時間的奢靡的社會風氣,對於整個中國的發展都是有一個非常積極的推動的作用。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出現圖片侵權請聯繫刪除。高鳳談世界每天為你帶來原創的歷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