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首座斜拉索橋梁鳳凰壩大橋已合龍

2021-01-16 瀟湘晨報

25日,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位於自貢市西北部鳳凰壩,橫跨釜溪河的我市首座斜拉索橋梁鳳凰壩大橋已於近日與釜溪河東路順利合龍,預計2021年1月與釜溪河西路合龍。

「鳳凰路大橋目前已完成下部結構、引跨、主跨箱梁及主塔,邊跨箱梁鋼筋安裝和橋面正在同步施工。」據介紹,鳳凰路大橋是釜溪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大橋為獨塔不對稱斜拉索橋,長230米,規劃道路紅線寬 29米,其中車行道寬 14米(雙向 4 車道),橋面與道路同寬,特別是索塔塔頂設水滴狀裝飾,造型獨特,工藝複雜,建成後不僅將全面改善雙河口-鳳凰壩片區的交通條件,還會成為一座百姓拍照打卡的新地標。

【來源:自貢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川南城際鐵路自宜段最大跨度現澆連續梁順利合龍
    主題黨建活動以來,中鐵北京工程局自宜鐵路工程指揮部堅持黨建引領,發揮核心作用,先後確保了全線首個拌和站投產、首個試驗室通過驗收、首個樁基和首個墩身澆築等節點;2020年積極圍繞「築夢出川大通道,爭當發展火車頭」四川省鐵路建設勞動競賽活動,先後組織開展「大幹90天」、「大幹三季度」、「大幹100天」等多個勞動競賽活動,堅持按月考核,嚴格獎懲兌現,先後確保了全線首個零號塊澆築、首孔箱梁預製、首個梁場通過國家認證、首座連續梁合龍等多個節點目標
  •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成功合龍 橋梁跨徑創世界紀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濟南報導近日,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成功合龍,主橋長1332米,整幅全寬61.7米,是黃河上最寬的大橋,橋梁跨徑、梁寬均創世界紀錄。濟南鳳凰黃河大橋南起壩王路與荷花路交叉口,終點位於遠期規劃主幹路與G220交叉口處。
  • 北京新首鋼大橋高塔合龍 預計9月建成
    北京新首鋼大橋高塔合龍 預計9月建成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1月17日 13:33 A-A+ 」順利完成高塔合龍,大橋主塔高度達124米。據了解,大橋預計將於今年年內建成。
  • 橋梁大事:黃茅海大橋打造工程「定海神針」
    據介紹,黃茅海大橋屬於超大斜拉橋結構,擬採用鋼箱梁三塔雙跨斜拉橋設計,跨徑720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黃茅海大橋中塔主墩高263米,最大直徑達20米,為確保橋梁的承載能力和結構需要,設計了40根群樁基礎,直徑3米。
  • 創黃河上大橋寬度之最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合龍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鋼箱梁頂推合龍 央廣網發 通訊員 王昊 攝央廣網武漢10月15日消息(記者張卓 通訊員王秋生 劉益平)10月15日上午,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施工的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錨式懸索橋——山東濟南鳳凰黃河大橋主橋鋼箱梁頂推順利合龍。
  • 鄭州「南五環」南水北調特大橋今日順利完成合龍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浩1月9日上午10點半,伴隨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鄭州「南五環」國道310線西南段南水北調特大橋主橋中跨合龍段澆築完成,標誌著該處南水北調特大橋順利合龍,為國道310線鄭州西南段今年6月的全線貫通奠定了基礎。
  • 金海特大橋東引橋順利合龍
    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澆築,由中國中鐵珠機城際項目部三工區(中鐵六局)承建的金海特大橋東引橋現澆梁全部澆築完成,比計劃工期提前13天順利合龍,標誌著東引橋混凝土主體施工全面完成。大橋施工現場。為確保合龍段完成澆築,實現東引橋順利合龍,工區經理賀勇全定期組織項目部全體職工、施工班組負責人召開生產會議,研討合攏方案。在疫情施工兩手管、兩手抓的情況下,超前規劃、嚴格把關,合理組織施工方案,科學安排施工工序,確保了施工進度的超前推進。
  • 臨海伏龍大橋新進展,估算總投9.8億!預計今年全面啟動
    二、建設內容及規模新建臨海市伏龍大橋工程,項目北起青化路,南至伏龍片區內部規劃道路,總長1670米,其中橋梁長1486米,主橋長306米,道路紅線標準寬40米,橋梁寬43.2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梁、強電、排水等工程,其中道路改造約43250平方米。三、項目選址及建設用地項目位於古城街道伏龍片區。
  • 中老鐵路重點工程元江雙線特大橋合龍 中國中鐵承建
    7月1日下午,隨著最後一塊橋面板精準落入預定位置,標誌著由中國中鐵二院勘測設計、中國中鐵四局承建的玉磨鐵路(中老鐵路國內段)元江雙線特大橋順利實現合龍。 元江雙線特大橋位於雲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境內,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橋梁飛跨V型紅河高山峽谷,集高墩、大跨於一體,是世界最大跨度(主跨249米)的上承式連續鋼桁梁鐵路橋;最高橋墩達154米,位居鐵路橋梁世界第一。主橋採用變桁高上承式連續鋼桁梁結構,全長768米,總共56個節間;主桁由左右兩片寬16米桁架組成,桁高由16米漸變至36米,總重約為2.1萬噸。
  • 5年建成11座長江大橋 湖北建橋增幅全國第一
    1月8日,從省交通運輸廳傳來喜訊,十三五期間,湖北長江大橋建設任務超額完成,共建成長江大橋11座,另有5座在建,增幅居全國第一,建設力度和速度創歷史之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湖北已建成通車和在建的長江大橋數量達到40座,長江上平均每隔26.525公裡就有一座大橋,數量僅次於重慶市,在全國排名第二。
  • 漢江最寬鋼鐵「彩虹」合龍 漢江七橋明年5月前通車
    11月26日,礄口漢江段拐彎處,距離江面100多米的高空上,隨著合龍口最後一顆定位銷軸打入,杆件對接誤差不超過2毫米,標誌著武漢江漢七橋工程主拱順利合龍。該橋是連續鋼桁系杆拱橋,主跨408米,主跨長度在全國同類橋型中排第二。主橋橋寬47米,是漢江上最寬的大橋。
  • 國道岱山項目雙合大橋橋梁墩柱施工全部完成-工程機械動態-中國...
    11月19日,隨著雙合大橋最後2根墩柱澆築完成,標誌著由南方公司國道岱山項目負責施工的雙合大橋橋梁墩柱施工全部完成,為年內大橋實現全幅貫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526國道岱山段改建工程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岱山島,全長約29.872公裡,其中主線全長23.638公裡,道路採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公裡/小時。
  • 浙江母親河再添一座跨江大橋,明年亞運會前開通
    除了錢塘江大潮,錢塘江大橋也是聞名遐邇,這座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公路鐵路兩用橋,在我國橋梁史上和社會發展中都留下了重要傑出的貢獻。目前,錢塘江上總共矗立了9座大橋,分別是錢江一橋(錢塘江大橋)、錢江二橋(彭埠大橋)、錢江三橋(西興大橋)、錢江四橋(復興大橋)、錢江五橋(袁浦大橋)、錢江六橋(下沙大橋)、錢江七橋(之江大橋)、錢江八橋(九堡大橋)、錢江九橋(江東大橋)。這9座大橋極大的促進了杭州和整個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出行。
  • 國內首例雙肢V型索塔、最長掛籃懸澆節段南水北調特大橋順利完成合龍
    2021年1月9日上午10點30分,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南水北調特大橋主橋中跨合龍段澆築完成,標誌著南水北調特大橋順利合龍,為G310線鄭州西南段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南水北調特大橋中心樁號K42+780.7,位於鄭州市西南繞城高速南約150米處,橋面全寬34.5米,採用一孔跨越主幹渠,主橋上部結構為(85+160+85)米雙肢V型索塔單索麵預應力砼部分斜拉橋;全橋共設32對斜拉索;主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箱型梁,採用單箱三室斜腹板斷面。
  • 鄭州「南五環」南水北調特大橋1月9日順利合龍 兩項技術系國內首次
    大河網訊(記者祝傳鵬)1月9日10時30分許,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鄭州「南五環」南水北調特大橋主橋中跨合龍段澆築順利完成,為G310線鄭州西南段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南水北調特大橋中心樁號K42+780.7,位於鄭州市西南繞城高速南約150米處,橋面全寬34.5米,採用一孔跨越主幹渠,主橋上部結構為(85+160+85)米雙肢V型索塔單索麵預應力砼部分斜拉橋;全橋共設32對斜拉索;主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箱型梁,採用單箱三室斜腹板斷面。
  • 通訊:在疫情中合龍的孟加拉國「夢想之橋」
    新華社達卡12月10日電通訊:在疫情中合龍的孟加拉國「夢想之橋」新華社記者劉春濤孟加拉國三大河流之一的帕德瑪河上,當地時間10日12時08分,隨著中國建造的萬噸級中心架梁起重船「天一號」成功將重約3376噸、長150米的最後一跨鋼梁架設到指定橋墩上,由中國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帕德瑪大橋項目主橋鋼梁成功合龍
  • 兩座黃河大橋今年將建成!河南已有24座跨越黃河的大橋
    國道107官渡黃河大橋將於今年國慶節前建成,並具備通車條件,這一好消息讓人振奮。同時,國道234焦鄭黃河大橋也將於今年底建成。兩座跨黃河大橋的建成,將進一步完善我省國省道網結構,助推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據統計,我省通車的黃河橋有24座,昔日天塹已成為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