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隨著微博、微信等平臺的發展,八字、佔星、紫微鬥數、塔羅牌等算命方式通過新渠道發展業務,甚至還被當作引流的手段。與街頭算命先生廉價、鬼鬼祟祟的形象不同,這些網上半仙兒涵蓋男女老少各色人群,以老師自稱,所謂諮詢費動輒千元起步;某算命APP上,甚至有90分鐘收費1萬元的「先生」。此外,他們還會以「改運闢邪」為名高價售賣成本極低的飾品擺件。由於都是私下交易,他們沒有被納入監管、也不用納稅,「玄學消費者」事後也很難拿起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權益。
年輕人群體,也許看不起老土的八字、屬相,卻對舶來的星座、塔羅等趨之若鶩。近年來一些企業招聘都開始離譜地對應聘者星座提出要求,可見這種「洋迷信」荼毒人腦的程度。幾十年來,全社會為破除封建迷信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可為何如今某些受過良好教育、見多見廣的現代人反倒稀裡糊塗?
社會學研究表明,現代人痴迷算命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無法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所以將之轉移到玄學領域,以求得自身心理的平復。所以,那些靈驗的「老師」,無不精於察言觀色、操縱人心,無不掌握一套似是而非的話術。無論他們的工具是塔羅牌還是星盤,其核心技能跟千百年來一面布幡、一隻羅盤行走江湖的算命先生並無不同,而他們賴以掙錢的渠道也毫無二致。
近年來,利用網絡進行佔卜活動,不少半仙兒因涉嫌詐騙被公安機關處理。但仍有一些打著心理學研究、健康養生幌子的算命機構或個人,不僅騙錢,甚至對社會生產生活、商業決策、行業規則產生影響,不利於社會穩定,也消解主流價值。
對網絡算命亂象,不能只將其看作年輕人的胡鬧而置之不理。應該儘快明確網絡佔卜的違法性質,增設相關禁令,督促網絡平臺負起監管責任,揚清激濁,防止其對公眾人身財產安全造成損失,對社會秩序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開展正規的心理諮詢服務,為現代人的壓力找到適宜的疏解方式,強化心理健康幹預。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麗
流程編輯:郭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