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士兵救了一名日本女護士,結婚40年後,這才發現妻子身份不簡單

2021-01-10 騰訊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戰爭,而在中國的戰場之上,我們主要所面對的敵人便是法西斯軸心國之一的日本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從1939年9月1日正式拉開帷幕的,而中國的抗日戰爭從1931年9月18日便已經打響,無數抗日戰士的犧牲才換來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在殘忍的戰場之上也曾有過許多動人而婉轉的故事。

1945年,臨近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夕。中國的遠徵軍俘虜了14個日本士兵,其中還包括了一名日本護士兵,當時的中國許多地方都遭受過日軍的荼毒,無論軍民對於日軍都是恨之入骨,再加上作戰的情況等問題,所以遠徵軍的長官喬明固下令將這些戰俘統統正法。

當時這是一位名叫劉運達的連長戰了出來,他表示這些男性日本士兵有罪,那名女護士只是作為醫療人員上的戰場,不應該和這些士兵同罪相處,還是饒她一命吧,由我負責押送這名女戰俘回陣地關押,喬明固點頭同意了劉運達的想法。

這名女護士名叫大宮靜子,是1943年來到中國的。年僅17歲便被迫輟學,被日本政府要求前往中國上海擔任前線的醫護人員,專門救治在戰場上受傷的日本兵,後來又輾轉到了緬甸仰光繼續擔任隨軍護士。

隨著海太平洋戰場的開闢,日軍的頹勢也漸漸的凸顯了出來。中國遠徵屢次擊潰日軍的陣地,其中便包括了伊諾瓦底江江畔小城拉因公的戰地醫院,就這樣年僅19歲的大宮靜子便被俘虜了,好在劉運達動了惻隱之心,為大宮靜子求了情才保住一命。

跟隨劉運達回到陣地後的大宮靜子被重新安排成為了遠徵軍的隨軍護士,也算還戴罪立功了吧。不過因為劉運達是大宮靜子的救命恩人,所以在軍中也是和他走的最近,劉運達經常教大宮靜子說漢語,兩人朝夕相處竟然都對彼此動了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並無條件投降。原本礙於兩宮戰爭狀態的兩人終於能夠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了,喬明固親自為他們在軍營中操辦了婚禮,回到中國後大宮靜子也多了一個新的名字——莫元慧。

大宮靜子跟著劉運達回到了重慶白沙鎮老家,他穿上了本地的衣服,說著當地的方言,還為劉運達生下了一個兒子,過上了簡簡單單但卻踏實而安穩的生活。一直到1977年,中日之間也重新歸於邦交正常化。大宮靜子的父親來到了中國打破了夫妻兩平靜的生活。大宮靜子的父親是大宮義雄是日本著名的的企業家,資產過百億。同時也是日本金澤市中日友好協會會長,他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兒。

後來應父親的邀請大宮靜子帶著劉運達和兒子一同去了日本,大宮義雄表示希望劉運達和大宮靜子都能留下來,因為自己就大宮靜子這一個女兒,需要他們來繼承自己的事業。不過劉運達對於祖國有著割捨不下的情懷,這筆錢最後便都由劉運達和大宮靜子的兒子繼承了。

相關焦點

  • 他娶了日本戰俘為妻,兩人在中國安家,33年後才知道妻子身家過億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日本瘋狂的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事實給了他們一個十分響亮的耳光,他們不僅沒有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而且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將軍住院,見一女護士眼熟,交談後才知,她是自己結婚一年的妻子
    對比歷史,這首詩就顯得特別的「應景」了,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妻子逼著丈夫去博取功名,等博取功名之後妻子卻失去了丈夫的故事。這種失去有兩種:一種是丈夫沒了,另一種則是丈夫變心了。 究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還是封侯拜將、一擲千金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呢?恐怕這就不好說了。 今天我們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將軍受傷住院,見一女護士眼熟,問了才得知是自己結婚一年的妻子。故事的男主人公叫做張行忠,他出生於1913年,也就是清朝滅亡後的第二年。出生於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註定了他不可能過上平凡的一生:軍閥混戰、日寇入侵,這一切都讓當時的人們苦不堪言。
  • 1945年她嫁了個醫生,總感覺丈夫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民國時期,大文豪郭沫若有過一個日本妻子,名為郭安娜,兩人是在醫生相識相知,後步入了婚姻,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郭沫若就離開了郭安娜,自此再不相見,而郭安娜帶著四男一女到了大連定居,建國後加入了中國籍。 1995年,郭安娜在上海逝世,臨終前還將所有積蓄捐給了中國。
  • 隱居中國的日本逃兵,行醫70年救人無數,結婚35年妻子才知其身份
    仇恨於心不忘懷,你我恆心永敵外。從1931年日本入侵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再由1937年到1945年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諸如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雖已過去多年,但一切都彷如昨日,依舊曆歷在目,因此中國和日本的仇恨可以說從沒有一天停止過。國人對日本人的痛恨也從沒有從心底移除過。但是,是不是真的如我們所想一般,全日本都沒有一個反思過中日戰爭的人?
  • 日本籍士兵隱居中國,結婚35年後,妻子才知丈夫是日本人
    可是這樣的人,卻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為了侵華日軍的一員,之後還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1937年的時候,山崎宏接到日本天皇的命令。君命不可違!這在哪個國家,當時都是不得不遵從的。
  • 76年前,她嫁給一醫生,總覺得「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從獸醫到逃兵 1937年,侵華戰爭全面爆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讓剛經歷了戰爭的中國措手不及。為了徹底侵略中國,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昭然若揭,政府在國內開始大量招兵買馬,並且還出了明文規定,每家人必須有一名男子參軍。
  • 76年前,她嫁給一名醫生,總感覺丈夫不對勁,臨死才知他真實身份
    山崎宏出生於1908年,不過和普通人不一樣,他的家庭是一個醫學世家。所以,受家族的影響,從一出生開始,山崎宏就以成為一名醫生為目標。 他每天都在學習如何治病救人,並且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樹立起了很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76年前,她嫁給一醫生,總感覺「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山崎宏,一個救死扶傷70餘載的醫生,而他的真實身份卻是妻子在結婚30多年後才知曉的,他的故事也隨著緩緩展現在世人眼中,且看這位特殊醫者的一生歷程。 可他的夢想卻因為日本一場侵略戰爭而被終結了,他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37年,這是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之際,是日本帝國主義膨脹之際,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日本政府在國內開始大量地徵召士兵,並規定,每戶人家都要有一個男丁參兵。
  • 抗戰老兵參軍71年未回家,晚年回鄉尋親發現,106歲老母仍在等他
    比如抗戰老兵謝春生,15歲離家參軍71年未回家,晚年回鄉尋親發現,106歲老母仍在等他。 01 謝春生生於亂世,家裡有父母妹妹共四口人,經濟狀況很差。在那個年代裡,貧農家庭的孩子自然是上不起學校的,而且窮人家的孩子得早當家,謝春生很小起就要幫助父母在田間勞作、幹家務活以及照顧妹妹。
  • 1984年湖北一村婦去世,28年後孫子發現:奶奶的真實身份不簡單!
    1984年3月18日,湖北黃石陽新縣潘彥村農婦賈春英,因身體原因而病逝,享年72歲。生老病死本就人之常情,賈春英的後輩料理完後事,繼續過著平凡的生活,但28年後,賈春英孫子潘平在查閱抗戰資料時發現,自己奶奶賈春英竟然是在革命年代大名鼎鼎的「雙槍春姐」!只是不知是何原因,賈春英在新中國成立後就銷聲匿跡了。
  • 6旬大爺黃河邊工作40年救了30人!4月29日再救一名輕生者!
    人活在世上可能一輩子都順風順水,不遭遇任何的挫折和困難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或多或少地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和挫折。遇到挫折後,有的人選擇了奮鬥、有人選擇逃避、甚至有人選擇了終止這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 抗戰時,日本鬼子為何在鼻子下面留一撮鬍子,這都是亂認爹的結果
    日本這個國家從古至今都是非常奇葩的,因此他們國家中也有很多讓外人不能理解的習俗和規定。早在古代中國就記載說:日本的男人每個家裡都有好幾個老婆,這些老婆都是可以互相買賣的,真是顛覆人的三觀。我們在抗戰電影電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日本鬼子都會留一小撮鬍子,顯得不倫不類,十分可笑,這是為什麼呢?
  • 1945年日本投降後,愛國人士鬱達夫神秘失蹤,40年後才知道真相
    愛國作家鬱達夫 鬱達夫的小說《沉淪》,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當我看到小說結尾「祖國啊祖國......你快強起來吧!」這段話時,整個人都不好了,這是一個身在異國的青年心中無聲的吶喊、是因祖國的弱小而痛徹心腑、是希望祖國快快強大起來的急迫心情。
  • 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標誌地:淞滬抗戰中的「八字橋」
    「八字橋」位於今虹口區水電路、柳營路交接處,原名「寶安橋」,建於民國初年。原來有兩條河浜在這裡交匯,有兩座橋橫跨這兩條河浜,分別通柳營路和同心路,平面呈「八字形」,因此叫「八字橋」。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導致東橋被毀,僅剩西橋。
  • 日本投降後,中國士兵打開日軍倉庫,裡面的東西讓人氣得破口大罵
    好在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在歷經14年的艱苦奮戰後,最終將侵略者趕出了中國,並贏得了抗戰的勝利,但我國百姓並沒有因此而歡呼雀躍,只因這是付出了3500萬同胞的流血犧牲換來的。 ,而在我國士兵打開位於中國的日軍倉庫時,裡面的東西讓人氣得破口大罵,只因其中所放的並非武器裝備,而是堆積成山的鴉片。
  • 1945年,她嫁了個醫生,總感覺丈夫不對勁,30年後才知他真實身份
    結婚對於每個少男少女來說都是一輩子的大事,能夠與愛的人攜手度過餘生,想必這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心願,沒有人是不渴望幸福的,但懂事之後的我們也知道,幸福最大的託底就是強大的內心,在等待幸福的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心等待,每一份慢慢駛來的幸福,都是值得等待的。
  • 老兵隱姓埋名71年,因戰利品真實身份被知曉,部隊用6臺坦克迎接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抗戰老兵的故事,他隱姓埋名71年,最後還是因為隨身攜帶的戰利品真實身份才被他人知曉,部隊知道後出動6臺坦克迎接。 錢建民老人在作戰的過程中擊殺了不少日軍士兵,同時還繳獲了一枚日本關防大印。在徵求部隊的意見以後錢建民將這枚大印留在了身邊,作為自己青春事業的紀念。
  • 他12歲成日本軍官養子,學日語取日本名,抗戰結束為啥成了英雄?
    為了進一步控制中國,他們開始了奴化中國少年的計劃,試圖通過教育途徑徹底把中國人變為日本的附庸和奴隸。在佔領了「深圳墟」後,日本軍就開始大肆地抓捕十歲出頭的少年兒童們,並強行把他們送進日本人開設的學校,進行學習日語,1929年出生的陳敏學就是這其中的一位。
  • 日本無業鄉下男子穿著邋遢,妻子卻不離不棄跟了他30年!
    如果一名男子,生活在鄉下,穿著邋遢,沒有穩定的工作,家裡一些用的還是靠朋友接濟的,甚至是撿的。光憑這些條件你會嫁給他嗎?今天說的就是一名日本男子,以這些條件,同樣抱得美人歸的故事。男子姓小林,在高中畢業後選擇做一名廚師,做了一段時間,生性自由的他覺得被束縛的感覺不是很好,有了一些積蓄後,21歲時選擇到海外闖蕩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