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你哥離婚了沒能力養孩子,過繼給你養」「做夢」

2020-11-25 騰訊網

文/時光

Chapter 01

我們總說,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家人也是我們在外打拼的後盾,是尋求溫暖的避風港。

對子女來說,不論出門在外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回到家裡依舊是孩子,依舊能夠得到父母的關心與疼愛。

也許是因為父母是這世上最無私的人吧,只有父母才會對孩子全心全意,毫無保留,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把最好的給孩子,似乎父母就是幸福溫暖的代名詞。

可偏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配為人父為人母的,為人父母甚至都不需要考試,只要你想生孩子,連任何理由都沒有就可以生了。

這就讓有些孩子的出生註定成為悲劇,可能一出生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與疼愛。

有多少父母能夠做到一視同仁,將兒子和女兒同等的看待?

有很多為人父母者,人前說著兒子女兒一樣重要,可轉過身卻利用女兒給兒子謀取利益。

其實不管對兒子還是女兒來講,都是低質量的親情,對人生的發展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Chapter 02

李歡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事實上,她覺得自己的出生就是為了哥哥李成的未來而準備的。

從小到大,她不止一次聽父母說過,以後長大了要好好幫襯哥哥,一家人都靠她了。

可是李歡不明白,她只是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把一家人的重擔都放在自己身上,哥哥又為什麼要靠她來養?而且,自己明明是妹妹呀,為什麼不是李成幫她,而是她幫李成?

後來李歡才知道,當初父母決定生她,就是為了讓李成的日子好過一點,他們不忍心讓大兒子以後吃苦受累,所以才在李成八歲那年,生了李歡。

從李歡懂事起,就發現父母的耐心和關心都給了李成,李成要什麼有什麼,無論提多麼無理的要求,父母都會想盡辦法滿足。

而李歡哪怕是要錢交學費,都得小心翼翼,在家裡摔了一跤,碗碎了割破了手掌,父母第一時間是罵她打碎東西,而不是關心她傷得如何。

李歡覺得,自己就像是李成的影子,活在他的陰影之下,永遠得不到太陽的溫暖。

Chapter 03

中專畢業之後,李歡拼了命地在遙遠的城市裡一個人打拼,為的就是能夠讓自己站穩腳跟,不用回那個無情冰冷的家受罪。

所以,即便是在工作時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她也從未抱怨過一句。

只是自她工作開始,父母平時不會問她過得好不好,只會在伸手要錢的時候,打電話過來,說一說李成的事情,然後開口要錢。

從結婚到生子,李歡也沒少為李成花錢,彩禮錢家裡拿不出那麼多,父母生生的把她給自己攢的嫁妝要走了。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家裡人都這麼冷漠無情了,李歡幹嘛還要傻傻地給家裡人錢當冤大頭。

其實,李歡何嘗不曾想過絕情一點,可父母的一句「生養之情大於天」就足夠讓她無話可說了。

每次她拒絕的話剛剛出口,父母就以「斷絕關係」相逼,這讓渴望家庭溫暖的李歡不得不妥協。

一個人,在遠離家人的城市辛苦的工作,李歡很累,她終究還是渴望家的溫暖,渴望父母的陪伴。

前段時間,母親說身體不舒服,要李歡辭職回家去照顧她。

李歡當然是不願意的,她在工作上已經小有成就了,眼看再過兩年就能升一級了,她怎麼願意放棄一切回老家。

可母親又拿出了「一哭二鬧三上吊」那一套,說她如果不回去,就是不孝。

李歡沒辦法,只得先向公司請了一周假,準備回家看看父母到底鬧什麼么蛾子。

Chapter 04

到家她才發現,有事的不是母親,而是她的好哥哥李成。

原來,李成那個好吃懶做的性子,就知道啃老啃妹妹,什麼也不會,一點出息也沒有,嫂子嫌棄他無能,半年前和他離婚了,還留下了才幾歲大的孩子。

李歡本想著幫襯李成一點,將她買車首付的錢給李成應應急,誰知那天晚上,她起來上洗手間,卻聽到了父母和哥哥的對話。

母親說:「兒子,你就把你女兒過繼給你妹妹養,你沒了這個拖油瓶也好再找媳婦兒。至於你女兒,等她以後大了,還怕她不認你?讓你妹妹給你養孩子,你來享福,豈不是一件美事?」

母親的話讓李歡遍體生寒,她從出生到現在,真的是被父母算計了大半輩子,他們真的配為人父母嗎?居然為了兒子這樣算計自己,他們只想著李成,從來沒想過自己還沒結婚,帶著一個孩子日子有多難。

李歡還在心裡掙扎,想著父母是在開玩笑,不會和她提這件事,可誰知第二天,母親一大早就對她說:「女兒,你哥離婚了沒能力養孩子,這孩子就過繼給你,你養她吧,也好有個人陪著你。」

李歡聽了,才算是徹底死心了,自己之前抱的那點期望實在是可笑,從小父母就偏心,怎麼敢奢求現在父母轉性?

李歡冷笑一聲,說到:「我給他養孩子,給他人做嫁衣?做夢!」

幸好她沒有聽母親的話辭職,而是請了一周假,她當時就買了當天的車票,回了公司那邊。

從那之後,她除了逢年過節準時給家裡打兩千塊錢,幾乎和家裡人斷了聯繫,在她看來,這樣的家人,有還不如沒有。

Chapter 05

李歡為她的原生家庭幾乎耗費了整個青春,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她能夠更好的愛自己。

沒有了朝她吸血的父母和哥哥,她一定能夠將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其實她就是太心軟了,才會走到這一步,父母看準了她心軟的性子,才會一次又一次的提要求,要錢,最後一腳踩在她的底線上。

不是所有人的家人都是為自己考慮的,有些父母不一定真心愛自己的子女,在利益至上的時代,人心實在是難以捉摸。

所以,人啊,總該是要留一個心眼,學會為自己考慮,對於算計自己的人,就沒必要掏心掏肺,即便是家人,亦是如此。

女人這一生,總得學會為自己考慮,孝順父母沒錯,但一定要有一個度,先將自己的生活過好。

相關焦點

  • 「離婚後孩子歸我,但是孩子離不開媽媽,你來養」「你做夢吧!」
    曾經我遇到過不少讀者求助,他們有的是被父母道德綁架,要求拿愛人的錢來貼補娘家;有的是要一個人養全家,還得受婆婆的氣;有的要負責弟弟上學,負責哥哥結婚,總歸他們將另一半不當家人,而當做取款機。在生活中,女人是婚姻中的弱者,尤其是生過孩子的女人,她們離婚不僅需要莫大的勇氣,想再開始另一段感情也難上又難。
  • 「女兒,你哥還沒結婚,把你的50萬拿出來給你哥買房」「別做夢」
    冉冉和父母之間,就存在這樣的矛盾,雖然冉冉也是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卻妄圖犧牲冉冉的人生去成全兒子的人生,冉冉不傻,拒絕了之後,彼此的矛盾就產生了。-01-冉冉這個人,給我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很有主見,很有想法,而且很有深度。有故事的人,和沒故事的人,所散發出的氣場是完全不一樣的,她屬於那種有故事的人。
  • 孩子說錯話是什麼體驗?媽媽問我老了你怎麼養我,女兒:用籠子養
    用戶589966:我有一兒一女,孩子小時候,婆婆天天打牌,我就勸她不要打,她回我是,不關我事,我說老了總要我們養吧,現在幫我帶孩,我多賺一點,日後孩子上學也輕鬆點。她回我是不要我養,我兩個孩子養,轉頭問女兒(7歲):你長大掙錢給誰花,女兒看看她說,大錢給媽媽,小錢給你。
  • 你的父母還要我來養,做夢吧你?聽到這句話,她的心徹底寒了
    古語有云,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話中的意思,女兒嫁出去了,也就不要指望了。古語又雲,養兒防老,於是重男輕女由然而生,其實考慮的還是自己。人性終究是自私的,我們來探討一下開頭的那個問題。01 父親生病,女兒想盡孝卻遭遇婚姻危機前段時間,我的朋友小林告訴我,她離婚了。
  • 再婚七年終於解脫了,55歲女人:我沒義務,也沒能力養他一家人
    沈蘭當時的情緒幾乎陷入了崩塌的地步,她完全不能接受真實的一切,哪怕離婚後,她還是沉浸在痛苦當中。可是時間還是不停地往前走,那些無法避免的傷痛,只有熬過去才能看見新的希望。當時沈蘭才38歲,她長得又好看,一個人養大女兒確實是辛苦的。不過,她對新的家庭並沒有很多的期待。沈蘭還是希望等女兒考上大學,再考慮自己的問題。
  • 養兒子比養女兒省心?未必,教育方面會讓家長更費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很多人仍然想要生一個男孩,這些人想生男孩的主要原因,是覺得養兒子會比較省心一些,不用擔心兒子在外面受欺負,長大後自立性強。的確,男孩子在這些方面確實要比女孩有優勢,但是綜合來看,養兒子並不省心,而且要比養女兒還要費心。
  • 大江大河:老謀深算的程廠長,機關算盡,卻將兒子養廢女兒養傻
    一聽兩個孩子的名字就知道,程廠長對兩個孩子的未來給予了厚望,希望兒子事業鵬程萬裡,希望女兒一輩子幸福開心。然而兩個孩子的人生都辜負了父親的期盼。程千裡,典型的公子哥,做事不定性,什麼工作都做不好,動不動就出問題,犯錯誤。程開顏,傻白甜一個,嫁給了心愛的宋運輝,卻每天各種作,最終走向了離婚的結局。
  • 憑什麼給別人養孩子,不給你哥還房貸:媽,我32歲,也該成家了!
    結果,大哥買房結婚沒多久,小傑也談了個女朋友,由於沒錢買房談了兩年之後,兩人分手了。02小傑29歲那年又談了個女朋友暖暖,這個時候他手裡已經攢了一部分錢,但是還遠遠不夠付首付的,於是希望父母能幫忙湊點大哥把那九萬塊錢還給他。但沒想到父母不但一分不出,還堅稱小傑當初給大哥那九萬塊錢,是他這個做弟弟應該給的結婚份子錢!
  • 窮家孩子「富養」失敗?中國式富養:只培養了孩子物質需求的高度
    他父母都是打工的,一個月收入加起來也沒有幾千塊錢,還要供著房貸,買這個手機等於他們好幾個月的生活費,家長表示晚點買,但孩子卻當即變了臉,在小區裡就哭鬧了起來。很多人說孩子不懂事,讓他體諒下父母,沒想到孩子卻生氣地離開了。
  • 《流金歲月》蔣南孫,富養女兒沒問題,利慾薰心要不得
    而當蔣南孫因為愛情而與爸爸「決裂」的時候,她不但主動幫蔣南孫走出家庭,租好房子,還替女兒找好保姆、買好代步工具;對於蔣南孫以及蔣媽媽來講,這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絲毫異議;倒是更加刺激了蔣南孫的男朋友章安仁,再一次地體會到「富養」和「自己打拼」的差距。
  • 離婚生子的背後:生兒子是好聽,生女兒才是好命
    在生下寶寶前,我內心的期望是女兒,看了周遭一圈似乎多數生女兒的媽媽過的相對比較幸福。雖然我最後生的是兒子,自己當然是喜歡的,可感覺他爸更高興,因為他做夢都想要個兒子,雖然嘴上不承認,但事實如此。後來沒幾天,李三給我發了條微信,邀請我去參加他兒子的滿月酒,這個邀請讓我為難,想了很長時間,我給他回他一條信息:滿月酒那天因真出公差我沒去,沒過多久就聽說他老婆提出要跟他離婚,他一開始是不同意的,這時小三跳出來說不離婚就帶著兒子再婚,這可把我同學急壞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可卻就是剛剛踩住我同學三寸,大概持續時間不長這婚就離了,大部分固定資產歸前妻,兩個女兒也歸前妻撫養,他基本就是留個公司從頭再來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之前,網上曾有一則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刷屏了。 一句話,可以讓孩子心如刀割;一句話,也可以讓孩子抵禦世間所有的苦痛。 也許,你的情緒,並沒有從肉體上虐待孩子. 但是,你一點就著,一驚一乍的脆弱情緒,卻成了孩子精神上的折磨。
  • 李玫瑾:養女兒的家庭,要記住4句忠告,將來女孩會少走彎路
    最近兩個熱播劇《大江大河2》和《流金歲月》中,程開顏和蔣南孫這兩個女孩讓「女兒到底應該如何養」,再一次成為了熱門話題。這些年「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的養育觀念被很多人推崇,很多家長認為,女孩,就應該被捧在手心裡長大,這樣長大後才不會眼皮子淺,不會輕易被人騙。然而程開顏和蔣南孫卻給出兩個活生生的例子,告訴你這樣的養育方式是錯的。
  • 孫儷曬女兒的禮物:成功的父母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確實,孩子懂得對父母關愛,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的驕傲。 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一、不懂感恩的孩子,比狼還可怕 "警告你,給我起來!我再說一遍,給我起來!"語氣十分憤怒。 旁人聽不下去,說他做的事情讓大家都看不慣了,他反懟:"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
  • 窮養也好,富養也罷,別養出這種孩子就好,否則「連累」三代人
    大家在討論養育孩子時,總糾結於到底是應該「窮養」孩子,還是應該「富養」,在我看來,窮養也好,富養也罷,別養出「白眼狼」就好,否則受連累的是三代人,至於我為什麼這麼說,看完我說的案例應該就懂了。案例我老家的一位鄰居,今年60來歲了,有一個女兒和兒子,兩個孩子都結婚了,兒子年紀比姐姐小几歲。
  • 要不是這個替別人養女兒的好男人,我都以為李宗翰只能演壞人了
    白志勇是因為一直好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老婆覺得心好累,所以離婚了。藍天愚是因為老婆有「中年危機」,精神出軌了。而黃九恆,原本挺好的一個三口之家,有一天,突然發現,養了十幾年的女兒黃小蕾,居然不是自己親生的。說起來,黃小蕾這個名字,一開始也很讓我出戲,因為有一個挺有名的女演員,就叫黃小蕾啊,只是這幾年出來的少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 梁洛施將仨兒子養大,鄧文迪帶女兒進上流社會,她把女兒當富婆養
    如今51歲的她不僅為女兒們贏來了優質的生活,更是一再試圖將女兒帶入上流社會,且此前在母親節之際還曬出了與女兒合照,難得對女兒吐露心聲,稱「很榮幸成為你們的媽媽,我非常愛你們」,母愛之大令眾人感動不已。而近來,董璇與高雲翔已經宣布離婚,獨自帶著女兒的董璇此前被拍到演出結束趕晚班地鐵,在地鐵上貼心照顧熟睡女兒,為女兒梳頭的畫面,即使目前處境比較艱難,仍對女兒百般照顧,不希望女兒受到一丁點傷害,是一個十足的好媽媽。
  • 夢幻西遊:你養的孩子是天資聰穎還是生性愚鈍?玩家:反正養不起
    其中孩子系統一直是夢幻獨具特色的元素之一,在夢幻西遊中,玩家能夠體會到培養一個孩子的艱辛。不過由於夢幻多年的版本更迭與加強,如今的夢幻數據與遠古時期相比儼然脫胎換骨,孩子更多的作用只能作為卡速的回覆。但此次快樂童年版本,孩子系統的改版,讓孩子的能力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不過花費也頗為不菲,那麼今天筆者就跟小夥伴們一起聊聊關於新版本的孩子系統吧。
  • 女兒養到18歲大變樣,不擇手段逼迫父母,只怪「富養」出問題
    其實樊玲的父母用錯了方法,富養不是無節制地滿足孩子金錢的欲望,真正的「富養女」要看這幾個方面:1.生活條件給女兒一個富足的生活條件,也是女兒性格和氣質的一種培養,良好的生活質量,會讓女兒養成一個大方得體的自信心態,不會被一點金錢和利益的誘惑就動搖內心,從穿著打扮到日常生活,都對女孩兒的成長有著巨大影響。
  • 嫂子懷三胎,她想讓第三個孩子隨娘家姓,我哥不同意後嫂子鬧離婚
    可不管怎麼來說,是否再要孩子,取決於家庭的經濟收入。當然多一個孩子家裡熱鬧,父母將來老了也多一份養老保證。可有些夫妻卻在孩子的姓氏問題上有了矛盾,甚至影響到婚姻。如果你是獨生女,第一胎隨丈夫姓,可如果第二個孩子或者第三個孩子,父母希望孩子隨娘家姓。這個時候你是拒絕還是同意?你婆家人態度又是怎樣?可能有人說孩子跟誰姓,不都是自己的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