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混餚的問題,唐僧是金蟬子的第幾世修行人?

2021-01-09 再遇菩提

黃風山擒拿了黃風怪,唐僧三人繼續西行。孫悟空通過火眼金睛就知道,前面的流沙河又長又寬,這唐僧是難以過去了。這個時候,流沙河裡出現一隻河妖,也就是後來的沙僧。經過一番苦鬥,在木吒的牽引下,沙僧拜唐僧為師。又用觀音給的紅葫蘆,與沙僧脖子裡的項鍊,組合成一套裝備。唐僧幾人乘坐此裝備,度過了流沙河。

對與沙僧的項鍊,書中沙僧對觀音說過,「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也就是說,沙僧脖子中的項鍊,是由九個骷髏頭組成。而這骷髏頭,在鵝毛浮不起的流沙河,居然浮起來了。於是,就有很多人認為,那九個骷髏頭,是唐僧前九世的頭骨。

這裡就有一個算法問題了,唐僧是金蟬子的第幾世修行人?

第一,書中第一次出現,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是借白骨精之口說出來的,「造化,造化!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箇今日到了。」這裡明顯就是說,金蟬子是通過十世修行,最後才得道進入靈山。也就是說,金蟬子從修行到成道,一共經歷了十世。

第二,如來在靈山上也說,「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很明顯,唐僧的前世就是金蟬子,金蟬子轉世後的第一世就是唐僧。中間根本就沒有其他人。沙僧那項鍊,只能說明,有九個得道高僧被沙僧吃了。而不是唐僧的前九世,被沙僧吃了。

第三,觀音去唐朝找取經人的時候,清清楚楚說明白了,是觀音親自送金蟬子轉世投胎為唐僧。「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

所以,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而金蟬子已經是第十世修行了。所以,唐僧是金蟬子的第十一世修行人。

相關焦點

  • 唐僧十世轉世修行,原來他的前九世都被沙僧吃了
    這是電視版本的,看過的對於這個故事也都熟悉,但是卻少有人知道,唐僧這個取經的過程極不容易,唐僧其實不止一次去往西天取經,奈何十世轉世修行取經,只有第十次方才真正取得真經,前九次均以失敗告終,而且九次失敗告終的方式都是一樣,皆是在流沙河被沙僧吃掉了。(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唐僧是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好人,為何會被吃了十一次?
    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這句話早在妖精圈被傳開了,當然一般後面還有一句:吃他一口肉就可以長生不老。但唐僧本人就沒有這麼長壽了,他不但並非不死之身,還是個短命鬼,前九世試圖取經,都在穿越流沙河時被吃。而他脖子上掛的那一串骷髏頭,全都來自九世修行的唐僧。第八回沙僧道:「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漂浮。只有這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是稀罕之物,用繩子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
  • 唐僧前世為啥叫金蟬子?原來是一隻大知了轉世?
    (蝸牛看西遊第1708期)文/牽著蝸牛散步 一如果要說西遊中頭銜最多的人,一定非唐僧同志莫屬,分別有:如來二徒弟、李世民乾弟弟、殷丞相外孫、唐朝大網紅、鎮元子好基友…… 如果印在名片上,一定要翻頁才能讀得完。 但對妖精來說,他們只對一個頭銜感興趣,那就是如來二徒金蟬子,十世轉世,一點元陽未洩。
  • 唐僧乃是十世轉生,前九世都被沙僧吃掉,為何最後一世如此命硬?
    熟識西遊記的人都知道,這唐僧本來就是金蟬子轉世。金蟬子何許人也,他本是如來身邊的第二個徒弟,因犯了大錯而被貶到人間,為十世轉世所苦。唐三藏在《西遊記》中的命運可以說是非常坎坷的,他被吃了不止一次。沙悟淨也不是所謂的「老實巴交的沙和尚」,他脖子上掛的並非電視劇中的一串珠子,而是原著中的一串骷髏。這頭骨其實是唐僧前九世的頭骨,前九世的頭骨被沙僧活活吃掉了。
  • 難怪沙僧敢吃掉金蟬子的9次轉世,他有一身份就連如來也忌憚
    在妖怪圈裡有一句行話「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一點元陽未洩,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而唐僧是金蟬子的第十世轉世,那麼他的前九世怎麼了,怎麼就「一點元陽未洩」了。其實在原著中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 沙僧吃的九個取經人是不是唐僧前世?看看如來是怎麼解釋的
    (蝸牛看西遊第2921期)文/蝸牛在唐僧師徒四人中,沙僧表現是最特別的一個。師父叫他去打狗,他絕不會去攆雞,一路上都是跟著走,臺詞始終只有三句:師父,大師兄被抓走了;師父,二師兄被抓走了;大師兄,師父被抓走了。總之,是一幅忠厚老實的形象。
  • 如來佛祖十大弟子中並沒有金蟬子,唐僧真是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
    帶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去西天取經的人,是唐僧,他是觀音菩薩奉如來佛祖佛旨,在大唐精心挑選的具有大德品行的取經人,是整個取經團的精神領袖。然而,與其說唐僧是觀音菩薩選定,不如說他原本就是如來佛祖提前不二選擇的內定。唐僧的出生與常人迥然不同。
  • 唐僧前九世都被吃了,為何第十世如此命硬,你看他的帽子下有啥
    說起來唐僧本是如來座下弟子金蟬子的十世轉世,他前面九世都以失敗告終,統統被吃掉了,熟讀西遊的朋友都清楚,唐僧的前九世都栽在了沙僧的手中,最初觀音奉如來法旨去長安尋找取經人,結果在流沙河遇到了被貶為妖的沙僧,沙僧親口承認自己吃人無數,凡取經人前來,都被他吃了,而且九個取經人的骷髏頗有神異之處,浮在流沙河水面,也不見下沉。
  • 金蟬子到底為什麼被貶?如來守口如瓶,老鼠精不慎說漏嘴
    唐僧的前世金蟬子,歷經十世轉投,又熬過九九八十一難,才重新回返靈山成佛。然而,金蟬子究竟犯了什麼過錯,要墮入如此漫長反覆的劫數,如來卻顧左右而言他,刻意在遮掩什麼。
  • 西遊記裡真正讓唐僧動心的女人是誰?如來為何讓唐僧去西天取經?
    《西遊記》裡的唐僧,我相信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了。看過西遊記的朋友都知道,唐僧這個人,意志從來就不堅定。面對錢財富貴,唐僧還能夠稍稍把持,面對女色,幾乎就是一攻就破。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唐僧在成佛時,如來這樣說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
  • 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那孫悟空的前世是誰?想必只有金箍棒知道了
    在神話體系中有投胎轉世的說法,並且這個投胎前要經過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忘記前塵往事,西遊世界中的唐僧就是例子,他的前世是金蟬子,因為在佛祖講經的時候打瞌睡,最後被貶到凡間受苦,也就是取經的唐僧,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唐僧有前世,那孫悟空有嗎?
  • 西遊記裡唐僧肉為何能讓人長生不老?原來跟他的前世有關!
    「吃上一口唐僧肉,功效堪比天庭的蟠桃,能夠讓人超脫輪迴,長生不老。」西遊記裡的妖怪基本上都知道這個信息,也正是因為有著長生不老的誘惑,所以無數的妖怪是蜂擁而至,在取經路上設下了一個有一個難關。對於那些本領高強的妖怪來說,如果真的吃上一口唐僧肉的話,說不定就直接超脫,不入輪迴了。
  • 悟空修行有什麼缺陷?為何非要去取經?為何必須是唐僧師徒五人?
    《壇經》中六祖惠能偈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就是指人人心地中都包含有這個「真種子」,眾生同一佛性。待罪之身,先天五行轉為後天需要注意的是,在西遊的設定中,悟空的「金公」是代表性命雙修的「命」,八戒才代表「性」;而在真正的道家修行中,「金」這個字往往直接用來代表明心見性的那個「性」,也就是真如本性。《參同契》說:「三教根源,同一金性」。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
  • 女兒國的確是唐僧在西天取經途中最難通過的一劫
    唐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以唐代高僧玄奘為參照原型。書中交代,他前世為如來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蟬子,因為修行不勤而被貶下界投胎轉世,之後率領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和小白龍前往西天求取《大日如來真經》。在原著的第一百回,如來曾這樣說過: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謾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 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那孫悟空的前世是誰?看看金箍棒就知道了!
    比如喜歡念叨的唐僧,他的前世就很不一般,他本是如來佛祖座下,第二大弟子金蟬子,有著非常顯赫地位。但是因為在如來講法的過程中,打了瞌睡而被打入凡間,投胎成為了陳玄奘。好吃懶做的豬八戒,本是天庭中掌管八萬水兵,神通廣大的天蓬元帥。但是因為酒後失態,調戲了霓裳仙子,拱倒了鬥牛宮,所以被玉帝貶入凡間。最為倒黴的是,豬八戒不小心投錯了豬胎,才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 女妖為何會對唐僧心心念念?趕超孫悟空的太乙金仙速成法是什麼?
    看到唐僧,是所有女妖精心慌慌的源頭。從蛇回獸怕白虎嶺的白骨精開始。當發現「幾年家人都講」的「十世修行的原體」金蟬子以唐僧的可人面目出現在自己的地盤,白骨精的心都酥軟了。喜從天降,「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箇今日到了。」於是,「好妖精,停下陰風」,搖身一變,「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心想,「等我且戲他戲」。
  • 漫長的取經路,孫悟空最怕的並不是唐僧丟了性命,而是失了元陽
    從這個視角理解《西遊記》當然是比較簡單的,但《西遊記》之所以能成為四大名著,幾百年來一直受人人們的喜愛,絕不是升級打怪這麼簡單。升級打怪的模式是給小孩子看的,小孩子總喜歡孫悟空鬧天宮打妖怪的情節,可成年人知道,悟空真正打死的妖怪能有幾個呀。
  • 《西遊記》:原來人這一生,真有因果
    最難圓滿的是因果 有果必有因,神仙精怪要把因果了卻乾淨,才能靜心修行; 取經人要把因果了卻乾淨,才能毫無掛礙取得真經。 修行、取經,不僅要了結自己的因果,也要幫他人了結因果。
  • 唐僧、悟空取經後成了佛,位排觀音菩薩之前,等級能排這麼高?
    小說《西遊記》第100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中,唐僧師徒五個,當然包括要白龍馬,歷經14年寒暑春秋,途經十萬八千裡,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到靈鷲山取上真經,送回大唐以後,和八大金剛,駕著香風,又復轉靈山,面見佛祖如來。八大金剛向如來繳旨完畢,叫唐僧師徒5個到近前受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