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天幹?顧名思義,就是宇宙中,各個星球在作天體運動中,對地球上生存的物體(特別指人)產生的一種物理磁場幹擾力。
什麼叫地支?顧名思義,就是面對天體運動對生物體產生的磁場午擾力的同時,由於宇宙運行的平衡系統的牽制,地球對其表面生存的物體自然產生的一種支持力(其中包括牛頓研究的地心引力)。
因此,我們可以說,十二地支的衝力、合力、克力都來自字 宙的運動規律。由於地球是橢圓體,十二地支代表著十二個方位。因此,天 體運動、地球自轉分別產生的衝擊力,也會因方位不同,四季寒 暑的變化而不同。
我們的先賢,在幾千年的實踐中,逐漸總結出地支相衝的力 量大小。而劃分為四生方(寅申已亥)、四敗方(子午卯酉)、四 庫方(辰戌醜未)。他們對其中的衝力,作出具體的分析。
細析十二地支相衝:四生方之衝(寅申巳亥)寅申衝;寅含(甲、丙、戊),申含(庚壬戊),寅的本氣是甲木,申的本氣是庚金,相衝時,首先體現在本氣上,甲木與庚金產生衝剋。通常情況下,庚金衝剋甲木,金勝木敗。
雜氣方面,寅中丙火也會衝剋申中庚金,同時,申中的壬水衝剋寅中丙火,寅中的戊土則克制申中壬水。整體相衝是金木相互激戰,事態是戰克不靜的狀況。
由於申是衝剋方,寅是被克方,一般情況,金(申)勝木 (寅)敗。但最終成敗則要根據雙方強弱,及天幹接應狀態決定。
更多《周易》文化內容敬請關注、收藏、轉發分享、點讚
關於《周易》你有什麼看法和想法呢?下方留言我們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