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絕大多數的痣和斑都是安全的。不過,也存在極個別「不安分」的傢伙,在受到摩擦、暴曬、輻射時可能會被「激怒」而惡變。要知道你體內有沒有被埋下不安的種子,還得從了解這些小傢伙開始!
本是皮光肉滑的一張臉,突然冒出斑或痣,讓人大驚失色!日前,杭州一位阿婆臉上的黃褐斑曬出癌變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廣泛關注。不動聲息地長在臉上的斑斑痣痣,難道是臉上埋下的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要人命?
對此,皮膚科醫生表示,不必恐慌!絕大多數的痣和斑都是安全的。不過,也存在極個別「不安分」的傢伙,在受到摩擦、暴曬、輻射時可能會被「激怒」而惡變。要知道你體內有沒有被埋下不安的種子,還得從了解這些小傢伙開始!
痣,像是「種子」埋藏人體
「身體無故長出痣,是不是身體病變的徵兆?」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痣是先天就有的。「這種想法並沒有錯。」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楊健表示,痣是由痣細胞構成的。人體的痣就像是先天就「種」在人體內的「種子」一樣,哪些地方可能長出痣先天已經決定好了。
但是,有人會說,我的痣是10多歲、成年後、中年時才長的!的確,並非所有痣在一出生時就會「萌發」。「大多數痣會在出生時、出生後不久長出,還有的痣在出生時很小或肉眼不可見,隨著成長發育,痣細胞受生長因素刺激,重新分裂增生,變得可見或大顆,40%的痣可能在青春期前後才長出。」楊健指出,也有些人過了青春期之後再長出痣,但機率較小。因此,當身體突然長出痣,不需要過分恐慌。
斑,是人體發生變化的警示
簡單來講,斑是色素在人體皮膚上的沉著,與痣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常見的斑有雀斑、黃褐斑、曬斑、汞斑、老人斑等,文身在醫學上也是斑的一種。身體出現斑與人體內外環境有關,如遺傳、內分泌改變、日曬、使用化妝品等。楊健表示,斑的出現可以理解為人體發生變化的一個警示。例如出現雀斑、曬斑與過度暴曬有關;出現黃褐斑與內分泌相關;出現汞斑可能因為使用的化妝品含有重金屬汞;老人斑則是身體衰老的一個信號等。
常摩擦的痣,摩擦、暴曬、輻射下的斑,小心癌變
「99%的痣是安全的。」楊健表示。剩下1%的「不安全」的痣又是哪些痣呢?
楊健表示,雖然大多數痣比較穩定,但長在腳底、指甲縫、嘴唇等頻繁摩擦部位的痣經常受到摩擦,是導致痣出現惡變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單顆痣本身的顏色不均,有些地方顏色偏淺、有些地方顏色偏深,這種痣也有惡變的可能。再者,如果痣在短時間內(一周到幾周)出現較大變化,例如突然變大,顏色變淺、變紅等,要小心惡變,警惕黑色素瘤。黑色素瘤是惡性程度相當高的皮膚腫瘤,有可能很快轉移至全身並迅速惡化,因此,一旦發現要儘早治療,早期切除黑色素瘤的效果比較好。
就像杭州的吳阿姨一樣,廣州的趙阿姨發現臉上的黑痣也出現惡變。蠶豆大小的黑痣在一周之內變得越長越大,顏色逐漸變紅,後來甚至出血、滲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痣出現惡變,由於發現得早並立即切除,沒有出現惡性轉移。
絕大多數情況下,斑也是安全的。不過,在過度的紫外線照射和輻射的環境中,斑同樣容易出現變異。楊健說,手術室的醫生容易出現老人斑,即便年紀輕輕,這與輻射不無關係。而較強的紫外線照射、過度暴曬,會引起DNA變性,黃褐斑、曬斑、老人斑等都可能出現變異。因此,應避免摩擦、暴曬、輻射,在烈日下,一定要做好防曬工作,防止各種斑的惡變。
專家提醒
老人斑突然增多或是心肺功能不好
老人斑又稱為「脂溢性角化」,是人體一種特殊的斑。它的長出與遺傳、年齡有關,一般55歲以後出現老人斑的機率較高,也有早在25歲左右就出現老人斑的。它還與日曬、輻射等因素有關,因此,減少日曬、避免輻射可預防老人斑出現。
老人斑是人體衰老的反映,通常情況下是安全的。不過,楊健提醒,如果老人斑突然大量增多,有可能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表現,可能與冠心病、慢阻肺等疾病相關。
黑痣突然長得快,小心皮膚癌
皮膚癌主要包括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等三種類型,其中,以基底細胞癌最多見,佔60%以上。
張曉實指出,各類皮膚癌的早期表現多為紅斑狀皮損,伴有鱗片狀脫屑或痂皮樣形成,僅憑肉眼觀察不但難以區分是哪一種類型,而且易與牛皮癬、溼疹等良性皮膚病相混淆,常常需要切一片皮膚下來做病理檢查才能確診。
值得注意的是,發現皮膚癌的患者多數是超過60歲的老年人,他們常常會以為年紀大了,臉上、身上長一些黑斑或者黑痣都很正常,但這類斑塊很有可能就是惡性腫瘤。張曉實指出,當原來的黑痣出現三種變化時,應該考慮是否有癌變:(1)生長突然加快。(2)顏色突然加深或顏色不均勻。(3)病變處反覆自發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