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3月30日,當習近平和彭麗媛乘坐的轎車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宮廣場停下,車門一打開,洪亮的歌聲隨即迴蕩在廣場上空。
這是彭麗媛的經典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比利時的中國留學生選擇這種方式表達他們對習近平夫婦的歡迎。
這是彭麗媛作為「第一夫人」的第四次出訪,比利時是此訪最後一站。
音樂
「十分鐘的演奏讓她頗為享受」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彭麗媛的成名曲。1982年,彭麗媛在首屆春晚上演唱這首歌曲,從而家喻戶曉。
去年6月1日,在千里達及托巴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演員們用鋼鼓演奏《在希望的田野上》、《誰不說俺家鄉好》。彭麗媛走到樂隊中間,拿起鼓槌同演員們一起演奏。
第一次出訪時,聽到南非德班音樂學院的師生們演奏《天路》,彭麗媛也跟著音樂一起打拍子。陪同訪問的華裔商人李敬民告訴媒體,「事後彭麗媛說,當她聽到《天路》這首歌曲的時侯,她很激動,很想跟大家一起來唱這首歌。」
「她並不嚴肅拘謹,相反,她友善而態度開放,也非常喜歡音樂。」3月28日,參觀德國柏林音樂學院時,為她表演的學生如此形容彭麗媛。
柏林音樂學院的三重奏樂團為彭麗媛進行了十分鐘的表演,樂團成員之一的鋼琴專業學生Marco Sanna事後回憶:十分鐘左右的演奏讓彭麗媛頗為享受,她面帶微笑沉浸其中。
彭麗媛歡迎三重奏樂團到中國演出。此前出訪,她也曾向特多鋼鼓樂隊和俄羅斯紅旗歌舞團發出邀請。
禮物
送默克爾民歌CD 送大學生中國鼓
「沛築」,這一古老樂器,借彭麗媛此訪為人所知。
結束訪問前一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樂器博物館,彭麗媛與比利時王后瑪蒂爾德停留在一件「沛築」前。據媒體報導,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代,是一種古老的敲擊樂器,因劉邦回鄉擊築唱大風歌,所以又稱「沛築」。
此前在南非德班音樂學院,彭麗媛向孩子們介紹了中國的傳統樂器——琵琶、二胡。這次出訪歐洲,彭麗媛向德國柏林音樂學院贈送了從中國帶來的鼓。德國總理默克爾除了收到習近平贈送的一套瓷器花瓶,還收到彭麗媛特地送給她的一套中國的民族音樂。彭麗媛送給默克爾禮物的時候說:「這張CD上共有六首中國民歌。」
訪問荷蘭時,彭麗媛也收到一份很有意義的禮物——新培育的鬱金香。據媒體報導,這一新品原來打算命名為「彭麗媛花」,而彭麗媛向這株鬱金香澆下香檳,輕聲命名「Cathay」,寓意「國泰」。
文化
給中學生講漢語的學習方法
2010年全國兩會上,當時還是全國政協委員的彭麗媛力推中華文化「走出去」。
3月29日,在德國埃森市伯樂高級文理中學,彭麗媛希望孩子們能學好中文。有學生向她請教:「怎麼學好漢語?」這位中國的「第一夫人」站起來回答說:「一是跟老師學,二是多看中文電影電視劇,多唱中文歌。」她說,希望你們把中文學好,到中國去,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
一周前,她在北京接待來訪的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兩位「第一夫人」一同在北師大二附中觀摩書法課。當米歇爾饒有興趣地拿起毛筆時,彭麗媛在一邊嫻熟地握筆為其示範,並且當場寫下「厚德載物」送給米歇爾。
兒童
哮喘病男孩高興地親吻她的臉頰
毛蘇是個患哮喘病的小男孩,住在巴黎的尼克爾兒童醫院。
3月27日,彭麗媛出現在毛蘇的病房裡,還給他帶來了可愛的熊貓玩具。臨別時,毛蘇想擁抱一下彭麗媛,彭麗媛立刻蹲下身,坐在他的床邊,還笑著摸著他的臉蛋,把他擁在懷裡,毛蘇高興地親吻了彭麗媛的臉頰。
每次出訪,彭麗媛必定要看望當地的兒童。與孩子們接觸時,她都會表現出親暱的舉動。
去年3月29日,彭麗媛一進剛果貝達尼遺棄兒童收養中心,就抱起身旁的一名小男孩,在與中心創建者親切交談時也一直沒放下。
訪問時,她還一改往日莊重的打扮,穿上寬鬆簡單的白色襯衫,黑色過膝長裙,作為世界衛生組織防治愛滋病和結核病親善大使,她特意在襯衫左側口袋別了一個紅絲帶。
在墨西哥的兒童醫院參觀時,她專門去癌症治療中心訪問,並抱起一名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合影時,隔著法國衛生部長還拉住姑娘的小手。
不論是和獻花的兒童交流、和坐在輪椅上的兒童手與手貼在一起,她都習慣蹲下來、面帶微笑。
中國夢
「希望天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
3月29日,彭麗媛來到德國埃森市伯樂高級文理中學。看到祖籍國親人,一位華裔女孩禁不住淚眼婆娑,彭麗媛特地走過去和她握手擁抱,還用雙手捧起她和其他兩位華裔女孩的臉頰以示鼓勵。
隨訪的華裔商人李敬民說,感覺彭麗媛更像一個老師,更像來學校交流的音樂工作者。
在這所學校的一堂中文課上,同學們紛紛講起自己的「中國夢」。一位學生問彭麗媛的中國夢是什麼,她站起來回答:「我的中國夢是希望天下所有孩子特別是女孩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像你們一樣。」
兩天前,彭麗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促進女童與婦女教育特使」榮譽稱號時,她想起自己的父親,一位村夜校的校長。
「在他的幫助下,很多人第一次寫出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讀懂了報紙和書刊,特別是一些母親把自己學會的字教給他們的兒女,開啟了最初的教育。」彭麗媛深有感觸地說,「母親和孩子就如同土壤和樹苗,母親是所有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
去年3月訪問南非德班音樂學院時,彭麗媛談到自己對女兒的教育。她說,自己女兒很小的時候,每天要練一個小時的鋼琴。她笑稱:如果女兒每天都練,現在也可以像你們一樣彈一首完整的曲子。(記者 鄒春霞 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