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向黃書法對聯,集戰國鐘山王器銘文,壬辰年51歲書

2021-01-10 簡蟻

墨寶賞析

向黃(中國書協會員,國家二級美術師,四川近現代金石研究會常務理事,開明印社理事),書法對聯,集戰國鐘山王器銘,壬辰年51歲書,尺寸:書法 對聯 (135釐米×34釐米)×2張。#墨寶#

墨客風採

向黃(1961年11月16日-2017年1月9日),成都人,生前曾任金牛區撫琴小學教師。向黃為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協青少年工作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教育委員會委員,四川省詩詞學會會員,四川教育學會書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四川省書學學會會員,四川近現代金石研究會常務理事,開明印社理事等職。

——end——

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供專業和愛好者學習、交流、點評!

相關焦點

  • 墨客|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書畫家夏紅明,壬辰年新裱山水
    墨寶賞析夏紅明(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書畫家),壬辰年新裱山水。尺寸:高135釐米 ,寬69釐米 。#墨寶#墨客風採2016年參加四川省都江堰廉潔文化書畫作品展作品「山疑書裡香」榮獲二等獎。由省美協主辦。2016年參加省詩書畫院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作品「江山不負英雄志」版權被雅昌收購。由省文化廳主辦。2016年參加「群星璀璨」四川省群文美術作品展,作品榮獲優秀獎。由省美協主辦。2016年參加四川美術人才高級研修班學習,獲結業證。
  • 曾國藩一生,戎馬倥傯,究竟寫了多少幅書法對聯?
    曾國藩在道光十九年(1839)至同治十年 (1871),也就是他28歲至60歲寫過多少 對聯?我信心滿滿地回答:12000副,而且只多不少。 新科進士拜客不能兩手空空,曾氏發揮自己的書法特長,走到哪裡寫到哪裡,日記中半天整天寫對聯、寫字的記載有20多處。我統計曾氏這年寫對聯335副,看來這個數字縮水太多。如果拜客1200家半數送對聯,曾氏所寫對聯數保守估算應在600副以上。 曾氏顯赫後,同樣不忘用書法作品聯絡宗族(鄉黨)感情。
  • 孟津:書法對聯滿牆掛 文化氣息進萬家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王文娟 賈鵬波)「且喜今朝結良緣,歡慶此日成佳偶」「天長地久心相印,花好月圓情永攜……」12月6日,在孟津縣會盟鎮小寨村一戶大門前的牆壁上,貼滿了祝福的紅對聯,向人們宣示這家剛辦過婚慶喜事。
  • 諸遂良的大字陰符經集字對聯
    不寫書法的人,提起楷書,可能只知「歐、顏、柳、趙」,卻不知初唐四傑「歐、虞、褚、薛」。而習書之人,沒臨習過褚遂良的,則少之又少。眾人皆知,太宗皇帝是王羲之的鐵桿粉絲,而初唐之時,書風也是以二王一路為主。有個典故說:當虞世南死後,太宗尤為鬱悶,抱怨沒有人和自己討論書法了。此時,魏徵跟太宗皇帝推薦:「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
  • 蘭亭序集字33幅《中華好對聯》欣賞,取右軍精華,書寫大美對聯
    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座豐碑,它也是書法藝術的至高水準,可以這樣說王羲之之後很難有能夠超越蘭亭序本身藝術造詣的書法家。我想這大概是王羲之被尊為書聖的原因,當一個前人的作品千百年來都無人企及的話,那麼它自認而然的就成為的神一般的存在。
  •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
    用王羲之書法「集字」春聯,書寫濃鬱的文化墨香!新年將近,喜歡書法以及傳統文化的朋友將會在這段時間書寫鼠年春聯,來為自己和家人祈福。儘管一些人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但時常喜歡動筆來寫幾個毛筆字,那麼我們該如何創作一副像樣的春聯呢?
  • 璟祥2018「承古匯今」拍賣會再添名家書法精品
    秦寶瓚(1856-1928) 書法對聯 170*33*2 對聯■釋文:白雲既開遠山齊出,清風所至流水與遭■款識:葆卿大兄大人雅屬,郊辳秦寶瓚■鈐印:漆湖漁父(白)、穉雲之章(朱)錢瘦鐵(1897-1967) 書法 對聯 99*22*2■ 釋文:舊本遺留珍定武,石文初勒紀岐陽
  • 中國書法申遺宣傳片,值得珍藏!
    、中國書法院被確定為中國書法傳承與保護的直接責任單位;2008年9月8日,「中國書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全面啟動;2008年9月底,「中國書法」申遺的正式文本、申遺片及相關材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2009年9月30日,「中國書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 「嶗山書法微講堂」第26集。倪寬贊及基本筆畫
    【書法名碑帖欣賞】26--行草《雪詩卷》明代 文徵明文徵明行草書作品《雪詩卷》,嘉靖十五年(1536年),紙本31.6X483.9釐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卷書法隨意揮灑,筆精墨妙,愈寫愈流暢放曠,這時顏、黃模樣已經脫去,盎然一派自家風神。往期課程連結:【嶗山書法微講堂】第1集。書法家李亞男陪您走進書法風景。
  • 中國書法是漢字書寫藝術
    從廣義上說,中國書法是指書寫的方法是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除了漢字,廣義上的書法也涵蓋了許多非漢字為文字書寫藝術,如阿拉伯書法梵文字母書法、越南書法等。
  • 楊再春10幅書法解析,對聯書寫的10種格式與技法,終於說明白了!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書法名家楊再春10幅對聯書法欣賞與章法解析:對聯可以少至3個字,多則幾十字或,上百字。12個字之內為對聯,12個字以上稱長聯,或稱龍門對。行草書或行楷書都可以書寫對聯,書寫時左右照看,風格筆法統一。
  • 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張世英書法集誕生記
    縱觀張先生70餘載的學術生涯,一個驚人的現象是:他富有原創性的哲學運思大多是70歲以後出現的。2018年,先生以98歲高齡完成並出版了《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張世英書法集》(以下簡稱《書法集》)。筆者有幸參與了這本書的部分工作,下面的文字記錄了筆者在近3年時間裡圍繞本書與先生的通信往來,旨在從一個側面展現先生的學術人生。
  • 51歲江南美女苦練詩詞書法43年,一步成詩,卻被專家批判不入流
    真正的寫書法的時候,應當是把自己的心整個沉澱下來,拋卻所有的世俗和雜念。對書法的心,應當是專一而赤誠的。但現在大部分的書法家,卻都難以做到這種程度。塵世的喧囂和浮華,早就亂了他們的心。他們很難從這其中掙脫出來,而且有些醜書書法家早就已經墮入魔道。如今,越來越多的書法家開始走向了醜書的不歸路。他們早已經將王羲之、顏真卿等前人的書法拋諸腦後,根本早就已經忘記要去傳承,去弘揚傳統書法。
  • 鄭板橋的書法藝術:六分半書遊戲筆墨,手書判詞為官清廉
    1758年鄭燮65歲所作的《七律二首》。晚年的鄭燮可謂是人書俱老, 作品彰顯的儘是「不泥古法」、脫卻秀媚的藝術風格。這時候的「板橋體」已經真正走向了成熟, 走向了穩定, 可以說是「板橋體」的巔峰時刻, 所以板橋自己也敢於稱自己「善書法, 自號『六分半書』」。這幅作品眾體兼具, 小大瞬變, 疏密倏轉, 千變萬化, 動人心魄。
  • 書畫名家劉成書法藝術賞析|劉成|書法|藝術_網易藝術
    《君子懷德》藏書家之書房,汗牛充棟,集古今之冊,匯八方之書,分門別類,或入櫃,或收箱,或塞床下,或積棚間。堆放處,巍巍似山,層層如雲,片片如花,隨手之處,朱墨燦然,喻之書櫥、書篦已不能達意,謂之書痴乃彷佛形貌爾。文玩家之書房,古器黝然,或罩之以玻璃,或墊之以精木,博古架上,皆心愛之藏,嘔心瀝血,積年所集,蔚為大觀。晨陽初灑,聽一曲古琴,賞玩者再,日上三竿,興猶未減。夕陽西下,泡一壺新茶,邀友二三,月明中霄,盡歡方散。
  • 辛德勇|我對《羅氏墓誌》書人的疑慮
    具體地講,鑿刻碑誌銘文的工藝流程,在唐代,由書人在紙上寫出文字,到在石頭上刻出銘文,實際上至少要經過兩道重要工序。第一道工序是模勒,乃依照書人寫出的原樣把字跡勾勒出來,即「雙鉤其文以上石」(清·葉昌熾《語石》卷六);其第二道工序,才是由石工按照這樣的字跡在石頭上刻出文字。所以,不管是模勒者,還是鐫字的匠人,都可能對書人寫出的字跡有所改變,其手藝高低的差別,決定了所刻文字的逼真程度。
  • 適合掛家裡的四字名家書法
    客廳是一家主位,更多的是用來接待來客的,所以也算是一個住宅的門面,別人到家中,看到主人在客廳掛的名家書法字畫,便容易產生對主人的第一印象。那麼在選擇掛在客廳的名家書法內容時就應該考慮自己想給來賓展現你的哪一個方面。「天道酬勤」自古以來被文人墨客當作表彰,人之一生,成就如何往往離不開天賦和努力,天賦註定,唯有努力可以自己掌握。
  • 書法創作素材大全,良心整理!
    如對聯,則須將上款寫在右聯的右上方,下款落大左聯的左下方,以示禮貌謙遜。書法作品的題款一般不用俗稱而用別稱(也叫雅稱),如:「書於二OO二年」是俗稱,應該為「書於壬午年」。一、上款上款所包括的內容:姓名+稱呼+謙詞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作品完成後,應題上索書者的名字,並將此名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 和藹的啟功,對堂弟嚴格的不留面子,還寫在弟弟的書法集序言上
    啟源書藝集啟功先生有位堂弟啟源先生,都是雍正帝的第九代孫,比啟功先生小七歲,後期書法風格也學啟功先生,造詣很深。2003年啟源先生要出一冊書法集,邀請大名鼎鼎的堂兄提拔作序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序文如下:「我的堂弟啟源號伯泉,生於一九一九年,在我十一歲後祖居破產,幾房分居,在艱苦的歲月中生活。很久不相聞問。解放後才又相見,都已垂垂老矣。我的這位堂弟和一位重堂弟啟驤都愛寫字,而他們的書法藝術都染上不佞的筆墨習氣。
  • 一次性把書法五體說明白
    書法藝術不是具象的再現客觀事物,而是抽象的藝術。因此,這類書體只能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不能成為真正的書法藝術。就篆書的藝術而言鐘鼎文、石鼓文結構奇古,融入了先民質樸的美,更受後人所喜愛。周宣王時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銘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盤》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